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 女鏡
  • 夏樹芳
  • 8213字
  • 2015-12-26 17:57:31

江陰夏樹芳茂卿采輯

趙昂發婦

趙昂發為池州通判。繕壁聚糧以圖固守。及元兵游騎至。都統張林陰遣人納款。昂發知事不濟。謂妻雍氏曰。城將破。我守臣不可去。汝先出。妻曰。君為命官。我為命婦。君為忠臣。我獨不為忠臣婦乎。昂發笑止之。及元將入城。晨起書幾上曰。國不可背。城不可降。夫婦同死。節義成雙。遂與夫同縊從容堂。

林空齋妹

宋亡。福建招撫使劉仝祖倡義抗元死。有司執其妻林勒反狀。林叱曰。林劉二族世宋臣。今以忠義報國何謂反。事不成。天也。豈顧辱哉。汝知去歲有血書題壁義不辱而死者乎。是吾兄也。吾死且求治汝于地下。何以生為。遂遇害。兄謂林空齋也。父公遇。亦知名士。

徐君寶妻

徐君寶妻。張氏女也。時岳州破。張氏被虜。自慮亂軍中卒難表白。乃題辭一闋名滿庭芳。詞云。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戸。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樓舞榭。風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死。猶客南州。破鏡徐郞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后。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書罷赴水死。

趙淮使妾

趙淮。長沙人。德佑中攜妾戍銀樹壩。元兵至被執。至瓜州。元將使淮招李庭芝降。淮至城下大呼曰。庭芝。男子死耳。無降也。將怒。殺之。棄尸江濵。妾入元軍泣曰。妾夙事趙運使。今尸棄不收。情不能忍。愿得掩埋卽事公無憾。元將憐之。使數兵輿至江上。妾聚薪焚淮骨。置瓦缶中。仰天慟哭曰。葬君江上。遂抱淮骨躍入中流而死。

耶律奴妻

遼耶律奴妻蕭氏。小字意辛。嘗與娣姒會。皆言厭魅以取夫寵。意辛曰。厭魅不如禮法。眾問以故。意辛曰。修已以潔。奉長以敬事夫以柔。撫下以寛。使君子敬而愛之。此之謂禮法。若以厭魅獲寵。獨不內愧于心乎。聞者大慚。

張宋畢妻

張宋畢妻甄氏。甄配張三載。其夫卒。生一子甫五歲亦卒。獨遺姑在。或有以難病之者。甄作歌以自矢焉。歌曰。泉流不歸山。雨落不上天。妾心死不回。金石無全堅。白日經中街。飄忽沉西海。妾心日不如。長夜曈曈光不改。明月懸清輝。二八圓又缺。妾心月不如。一團耿耿無虧時。妾心一寸鐵。不與紅壚滅。妾心萬鈞石。不觸洪濤裂。妾發可剪。妾頭可截妾心之白不可涅。書罷。撫姑大泣。勵栢舟之守。終身不愧所歌云。

謝迭山妻

謝枋得守安仁。兵敗逃閩中。武萬戸者以枋得豪。恐且扇變。必得之。捕其家。妻李氏攜二子匿貴溪山。采草木而食。賊至令曰所不獲李氏者屠而墟。李氏聞之曰。豈可以我故累人乎。出就俘。明年徙囚建康。聞當沒入為奴。遂經死獄中。枋得母桂氏賢。自枋得逋播。婦與孫幽遠方。處之泰然。人問之。曰義當然也。何悸。人莫不太息賢之。又枋得女嫁周氏早寡。聞父母死節。悉出奩貲作橋。橋成投水死。時謂一門節義世所未有。

濟南張氏

張氏。濟南鄒平縣人。年十八適于李。夫戍福寧州死于戍。時舅姑老。家貧無子。張蠶績以養。及舅姑沒。張嘆曰。夫死數千里外。不能歸骨以葬者。以舅姑無依。不能遠離也。今大事盡矣而夫骨終暴遠土。妾何以生。乃臥積冰上誓曰。使妾能歸夫骨以葬。卽幸不凍死。臥月余不死。鄉人異之。乃相率贈以錢帛。大書其事于衣以行。由鄒平至福寧五千余里。不四十日而至。其侄補戍在焉。遂收其骸骨以歸。有司上其事。詔旌其閭。

珠崖子母

珠崖令死。后妻生子九歲。前妻之女名初。十三歲。相攜扶櫬以歸。法。攜珠入關者死。繼母有珠系臂。棄之。其子拾而置之母奩。皆不知也。至海關。關吏索之得珠。曰嘻死矣。誰當坐者。初恐母服罪。對曰。父亡之日。母棄系臂。初心惜之。取而置諸鏡奩。母不知也。繼母以初為實然。憐之。因謂吏曰。愿且待。幸勿劾兒。兒誠不知也。夫不幸。妾解系臂。忘而置諸奩中。妾當坐。母子相與泣涕哽咽。送葬者盡哭。路人莫不下淚。關吏執筆垂泣。終不能就一字。乃曰吾寧坐之。不忍刑慈母孝女也。因俱遣之。

章氏義嫂

昌化章氏。兄弟二人皆未有子。兄先抱族人子育之。未幾其妻生子詡。弟曰。兄旣有子。安用所抱之兒為。幸以與我。兄告其妻。妻曰。無子抱之。有子棄之。人其謂我何。弟固請。嫂曰。無已。寧與吾所生者。弟不敢當。嫂竟與之。二子長曰栩。季曰詡。栩之子樵槱。詡之子鑄 鎰。宋開熙嘉定間相繼登第。樵學宗伊洛。所在以廉公稱。鑄立朝讜直敢言。俱以風節自樹。

鄒媖

鄒媖。宋人。繼母之女也。前母。娶妻荊氏。見惡于繼母。飮食嘗不給。媖私以已食繼之。母每責荊。媖跪而泣曰。女他日不為人婦耶。有姑若是。吾母樂乎。奈何令嫂氏父母日蹙憂女之眉耶。母怒欲笞媖。媖曰。愿為嫂受笞。嫂實無罪。后適為士人妻。媖歸寧。抱數月兒以歸。嫂置諸床上。兒偶墮火爛額。母大怒。媖曰。吾臥兒于嫂室不愼。嫂不知也。兒竟死。荊悲悔不食。媖為好語相慰曰。嫂作意耶。我夜夢見兇。兒當死。不則我將不利。強嫂食而后食。后媖病。嫂為素食三年而母竟成慈母。媖五子。四登進士。年九十三而卒。

宋安康夫人

至元十三年。故宋宮人安定夫人陳氏。安康夫人朱氏。與二小姬沐浴整衣。焚香自縊。朱夫人遺四言一篇于衣中云。旣不辱國。幸免辱身。世食宋祿。羞為北臣。妾輩之死。守于一貞。忠臣孝子。期以自新。

撒合輦妻

撒合輦妻獨吉氏。金平章政事千家奴之女也。元兵圍中京。輦時為留守。疽發背不能軍。獨吉度城必破。謂輦曰。君恩良厚。當率精兵力戰而死。幸無以我為慮。輦力疾尋城。獨吉取平日衣餙玩好悉以分人。謂女使曰。我死則舁之榻上。覆面以衾。閉戸舉火。母令軍士見吾尸也。言訖而縊。輦歸痛哭曰。夫人不辱我。我肯辱朝廷乎。因命家人焚之。俄而城陷。輦力戰不克。赴水死。

王昭儀

至元丙子。伯顏入臨安。宋謝 全兩后以下皆赴北。有王昭儀者題滿江紅辭于驛云。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朝鼙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沾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愿嫦娥相顧肯從容。隨圓缺。旣抵上都。懇請女道士。不入元宮。

陳寅妻

陳寅為西和知州。時元兵薄城。寅竭力固守不能支。城遂陷。寅謂妻杜氏令避兵鋒。杜氏厲聲曰。安有生同君祿。死不共王事者。遂飮藥自殺。寅亦伏劍死。子姓賓客同死者凡二十八人。朝廷立廟祀焉。

翟青

會稽翟素。士族之女也。聘而未嫁。賊至欲犯之。臨以白刃不從。其房婢名青者。跪泣曰。無驚我姑氏。青乞代死。賊竟殺素。又欲犯青。青曰。本欲代姑。姑旣見殺。我生何為。遂罵賊。賊怒并殺之。

郭斌女奴

郭斌為金將。金亡。斌出保金蘭定會四州。元兵圍會州城。斌力戰不屈。驅妻子聚一室焚之。已而自投火中。有女奴自火中抱兒出。泣授人曰。將軍盡忠。忍使絕祀。此其兒也。幸哀而收之。言畢。復赴火中死。元將聞之。惻然為保其孤。

緝茸女子

元世祖出獵。道渴。至一帳。見女子緝駝茸。世祖覓馬湩。女子曰。馬湩有之。但我父母諸兄不在。我女子難以與汝。世祖欲去。女子又曰。我獨居此。汝自來去于禮不宜。我父母卽歸。姑待之。須臾父歸。出湩飮世祖。世祖嘆曰。此等女子為人冢婦。豈不美耶。后擇為裕宗妃。已立正后。生成宗。

姚天福母

元姚天福母最賢。初天福拜監察御史。母戒之曰。旣已委質為臣。當罄所衷以砥厥職。勿以未亡人為念。天福亦請于憲府曰。御史責當言路。有犯無隱。設有獲譴。乞不為母累。世祖聞之嘆曰。天福母子雖生近代。其義烈當于古人中求之。

馮淑安

馮氏名淑安。字靜居。山陰尹山東李如忠繼室也。如忠初娶蒙古氏。生子任。大德五年如忠卒。遺腹生一子。蒙古氏之族聞如忠死于官。宦槖甚厚。相率來山陰盡奪其家資。取子任以去。馮恬然不與之較。一室蕭然。惟余如忠及蒙古氏二柩而已。馮時年二十二。嬴形苦節。為民間女師以自給。父母欲更嫁。馮爪面流血不肯從。居二十年。始護二喪歸葬于汶水之上。齊魯學士先生聞之。莫不嘆息。

譚烈婦

譚烈婦趙氏。吉州永新人。元兵破城。趙氏抱嬰兒同夫匿學舍。兵殺其夫。欲污趙氏。趙氏痛罵不從。并其子殺之。血漬文廟兩楹之間八磚。為婦與嬰兒狀久而宛然。若寫影在地。見者神竦發立。凜如有生氣也。或磨以砂石終不滅。煅以熾炭。狀益顯如新。有趙氏傳行于世。

俞新妻

聞氏。紹興俞新妻也。大德四年新卒。聞氏年尚少。父母欲更嫁之。聞氏九死不移。姑久病風失明聞氏手滌溷穢。時潄口上堂舐其目。目為復明。及姑卒。家貧。親負土為塋。時人語曰。欲學孝婦。當問俞母。

齊關妻

齊關妻姓劉氏。河南人。關應募為千夫長戰死。劉守節不奪。有來議婚者逼以必從。劉紿曰。吾三月三日有愿欲償。事竣當從所言。是日徑往彰德天寧寺登浮圖絕頂。祝天曰。妾本河南名家夫已死不敢失節。遂投塔搶地而死。

秦氏二女

二女。元宜陽人。姓秦氏。父嘗有危疾。醫不能療。姊閉戸默禱。鑿腦和丸以進。病遂愈。父后復病欲絕。妹私割股肉置粥中。父小啜卽蘇。事聞。詔旌異之。

湯輝妻

元湯輝妻張氏。處州兵亂。其家財先以攜入山麓。夫與姑共守之。舅以疾未行。張婦任藥膳。且以輿自隨。旣而賊至卽命以輿載其舅而己遏賊。賊以刃脅之。張抗顏受刃。賊艷其姿未忍殺。張懼污。卽奪其刃自剚死。年二十七。

張眞妻

益都耆舊傳。僰道有張眞者。娶黃氏女名帛。眞因渡江覆沒。帛求夫尸不得。于溺所仰天長嘆。遂自沉。積十四日。帛抱夫尸出于灘下。

杜友開妻

杜友開。字陽父。卜居君山之麓。家貧授徒為業。天歷中歲大饑。生徒散亡。食盡不知所出。或勸以鬻墓木可延須臾。開謝不可。竟饑死。妻胡氏悲傷。不忍茍活。遂相枕籍而卒。邑人王逢作雙環歌以哀之曰。白玉雙連環。瘞在春申山。山前夫婦義同死。心與連環鎭相似。日月合照無欠虧。天地相依共終始。天地日月如彈丸。環兮環兮冰雪寒。

羊叔祎

蕭矯妻羊氏。名叔祎。南蘭陵人。性至孝。居父喪。哭輒吐血。母嘗有疾。叔祎晝夜祈禱。忽有一人自稱枯桑君。曰。若人無患。令泄氣在亥西南。求白石鎭之。叔祎如其言。母病立愈。

徐允讓妻

潘氏。字妙圓。山陰人。適同邑徐允讓。甫三月。値元兵圍城。潘同夫匿嶺西。賊得之。允讓死于刃。執潘欲辱之。潘顏色自若曰。家破夫亡。旣已見執。欲不從君安往。愿焚吾夫。得盡一慟。兵從之。乃為坎燔柴。火正烈。潘跳入烈焰而死。

曹妙清

曹妙清。字比玉。錢塘人。善鼓琴。行草皆有法。事母孝謹。三十不嫁而風撡可尚。著有詩集。諸曁楊廉夫為之敘。妙清嘗歌竹枝詞云。美人絕似董嬌嬈。家住南山第一橋。不肯隨人過湖去。月明夜夜自吹簫。

虞集母

虞集母姓楊氏。父文仲。世以春秋名家。明于性理之學。楊氏能通其說。適成都虞汲生集。宋末兵亂。汲挈家趨嶺外。無書可攜。楊氏口授論孟左氏傳歐蘇文。比還始得刻本。則已盡讀諸經通大義矣。后集以文翰擅名當代。皆楊內訓之力。

趙孝婦

孝婦姓趙氏。元應城人。早寡。事姑孝。家貧傭織于人。得美食必持歸奉姑。念姑老。以次子鬻富家買木為棺。南鄰失火。風烈。孝婦扶姑出避。以棺重不可攜。乃撫膺大哭曰。吾賣兒得棺。乃不能救。天乎天乎。言訖反風。棺得不焚。

周烈婦

烈婦姓毛氏。美姿容。元末隨夫避亂山中。為賊所得。賊脅之曰。從我多與若金。否則殺汝。毛氏曰。寧割我心。不愿汝金。賊以刀搪其身。毛氏因大詈曰。碎剮賊。汝碎則臭。我碎則香。賊怒。刳其膓而去。

徐彩鸞

李文景妻徐氏。名彩鸞。略通經史。每誦文天祥六歌。必為之感慨欷歔泣下。元末。青田賊寇浦城。彩鸞從父嗣源逃山谷。賊欲害嗣源。彩鸞前曰。寧殺我。賊舍其父。彩鸞語父曰。兒必死。父可速去。賊拘彩鸞至桂林橋。彩鸞題詩壁間。末云。惟有桂林橋下水。千年照見妾心清。乃厲聲罵賊投水死。

郝節娥

郝節娥。嘉州人。生五歲。母娼苦貧。賣于洪雅良家。始笄。奪歸逼為娼。娥曰。少育良家。愿習女工以供母膳。母益怒。且棰且罵。娼與邑少年期。因祠蠶藂具酒邀娥。娥見少年卽驚走。母挽捽強飮之。嘔血滿地。少年卒不得侵。娥恐他日不可脫。遂投江死。鄉人謂之節娥云。

元琇

費氏名元琇。上海名家女。歸廣陵朱氏。元末時為苗軍所執。費氏攀堂檻厲聲曰。苗狗敢辱我耶。苗怒。刳爪入楹木。血沁于指。

陳淑貞

陳淑貞。富州陳璧之女。璧故業儒。移家龍興。淑貞七歲。能誦詩鼓琴。元末陳友諒寇龍興。淑貞取琴彈之。曲終。泫然流涕曰。吾之哀弦其絕于斯乎。父母怪問之。淑貞曰。城陷必遭辱。不如早死。明日賊果至。遂溺東湖。

柯節婦

節婦。長樂石梁人。姓陳氏。元至正末。海賊刼石梁。其夫適在縣。陳氏被執。且行且罵。賊亂捶之。挾以登舟。忽振厲投江以死。明日尸逆流而上。止石梁峰旁。其夫驗其背有黑子。慟哭曰是吾妻也。舁歸葬之。

臨海王節婦

至元十三年冬。元師至天臺。有千戸掠得一王氏婦。夫家臨海人。婦有美色。千戸盡殺其舅姑與夫。欲強脅之不可。明年春。遂驅之北行。至嵊縣清風嶺。婦仰天竊嘆曰。吾知所以死矣。卽嚙拇指出血題詩石上。書畢。投崖而死。楊廉夫題節婦詩云。介馬馱馱百里程。青峰后夜血書成。秪應劉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漢水清。后廉夫無子。一夕夢一婦人謂曰。爾知所以無后乎。曰不知。婦人曰。爾憶題王節婦詩否。毀謗節義。其罪至重。故天絕爾后。廉夫大悔。遂更作詩曰。天隨地老妾隨兵。天地無情妾有情。指血嚙開霞嶠赤。苔痕化作雪江清。愿隨湘瑟聲中死。不逐胡兒拍里生。三月子規啼斷血。秋風無淚寫哀銘。后復夢婦人來謝。未幾果得一子。

韓貞女

韓氏。保寧人。年十七。元末遭明玉珍兵亂。慮為所掠。乃偽為男子服溷處民間。旣而被虜。居兵伍七年。人莫知其為女子也。后從玉珍兵掠云南還。遇叔父贖歸成都以適尹氏。稱為韓貞女云。

楊居寛妻

楊居寛繼室馬氏。至元十四年。桑葛奏立尚書省。誣居寛以死。籍沒之。以馬氏賜衛士。馬氏托狂疾。遺矢溺不可近。竟免侵迫。后桑葛事雪。馬氏以無子。乞歸錢塘養親。日紡績給食。其乳生瘍。或曰當迎醫。馬氏曰。吾楊氏寡婦也。寧死此疾。終不令男子相近。竟死。時年四十。

高氏五節婦

國初光州固始有五節婦。劉氏。高希鳳妻也。希鳳在遼東。為亂軍所掠。拒而不伏。軍怒。斷其腕而死。劉氏行十余里。罵不絕口。被殺。希鳳仲弟藥師奴。妻李氏。早寡。因亂攜子侄避難高麗。 國初。挈家歸守夫墓。誓不再適。希鳳季弟伯顏不花。為納哈出所殺。其妻郭氏自縊于馬櫪。希鳳從子高搭失丁為父讎陷而死。其妻金氏與姑邢氏俱自縊一室。一門五節。世所罕有。

韓太初妻

韓太初妻劉氏。眞定人。太初故元時為知印。洪武七年例遷和州。姑寧氏在道遇疾。劉氏刺臂血和湯以進。姑疾愈。比至和州太初卒。劉氏種蔬給食。奉姑尤謹。姑患風疾不能起。時盛暑蛆生席間。又為嚙蛆。蛆不復生。姑卒。劉氏欲還合葬于舅墓。哀號凡五年不得歸。事聞。 高皇帝遣中使送其歸葬。十五年。詔旌其門。

皇明高后

高后姓馬氏。慈仁恭儉。 事高廟于微時無間言。居建康。與吳漢戰。 后親率妾媵完輯衣鞵。助給將士。時有規畫。動合事機。后嘗謂 高廟曰。方今豪杰并爭。以妾觀之。惟以不嗜殺人為本。人心所歸卽天命所在彼縱殺掠以失人心天命所惡雖其身亦難保也 高廟深嘉納之。 帝嘗念 皇后起布衣同甘苦。罷朝輒以語后。后曰。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 陛下旣不忘妾于貧賤。愿無忘群臣百姓于艱難。一日聞元府貨財入 京師。謂 帝曰。元氏有寶何以失之。蓋貨財非可寶。抑帝王自有寶也。 帝以 后賢。嘗比之長孫皇后。 后曰。妾安敢比長孫皇后。但愿陛下以堯舜為法耳。

花將軍妻

花將軍。妻郜氏。妾孫氏。俱懷遠人。郜賦性剛烈。識理道。每對云語及王事。則曰報國為忠。語及諸將。則曰不妄殺為良。識者重之。云守太平。偽漢陳友諒攻城。城陷。云乃被執。罵賊至死不輒。郜聞城將破。以牲酒祭家廟。會家人泣曰。城陷。花將軍必死。吾豈能獨生哉。然不可使花氏無后。有嬰兒在。若等善視之。遂赴水死。郜生子煒。甫三歲。妾孫氏收瘞郜尸。遂抱兒以行。覓漁舟渡江。遇亂軍奪舟。棄孫于水。孫抱兒隨斷木浮至。附之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夜半聞人語聲呼之。逢一翁自稱雷老。引逹帝所。孫抱兒哭且拜。帝亦哭。置兒于膝曰。此將種也。雷老忽不見。煒后拜水軍左衛指揮使。偕孫至太平。奉郜骸骨。為云刻像。合葬上元縣。

董湄妻

董湄妻虞氏。海寧人。少慧知書。年十六歸董。甫兩月而湄卒。痛疾欲死。父母勸以再醮。女不應。吟菊詩以自見。刻木為夫像。晨昏事之。年五十余卒。人皆稱為董節婦云。其詠菊詩膾炙人口。移得春苗愛護周。柴桑無主為誰秋。寒芳甘抱枯枝萎。羞墜西風逐水流。

姚少師姊

姚少師姊。性端嚴。不喜音樂雜劇。廣孝初為僧。姊嘗戒之曰。汝旣作和尚。當發慈悲心。及廣孝預靖難。姊聞之嘆息曰。和尚慈悲當如是耶。后廣孝進爵太子少師。還吳往見姊。姊拒之曰。貴人何用至貧家為。遂不復見。

黃觀妻

黃觀。字潤伯。貴池人。官授翰林修撰。建文四年。觀奉詔募兵上游。且督諸部兵勤王。至安慶聞變。謂人曰。吾妻有志節必不辱。當招魂葬之江上。明日家人至。言夫人二女同被執。有象奴得之。索釵釧市酒肴。夫人攜二女率家屬十余人。投淮清橋下死。觀痛哭東向再拜。于羅剎磯湍急處自沉。

儲福妻

國朝燕山衛軍儲福。年二十。頗好義。母韓。妻范。 靖難兵起。挈母妻逃去。 文皇卽位。 詔挨購戍卒入。福在錄中。調曲靖衛。仰天大哭曰。吾雖一介賤卒。義不事二君。舟中日夜哭。竟不食而死。范年二十。有姿容。奉姑甚謹。每哭其夫。則走出山谷中大號。不欲聞之姑也。一日范往澗水浣衣。見其傍草生。若姑蘇席草。因取之織席養姑。姑賴以存。姑死。極力塋葬。廬于墓傍。年八十余卒。席草遂不生。土人義之。卽其廬葺為庵。名節孝庵。

曾鳳韶妻

曾鳳韶。廬陵人。建文時為監察御史。靖難后。 成祖以御史召不赴。尋加侍郞召亦不赴。乃刺血書憤詞于襟上曰。予生廬陵忠節之邦。素負剛鯁之膓。讀書而登進士第。仕宦而至繡衣郞。旣一死之得宜。可以含笑于地下而不愧吾文天祥。囑妻李氏及子公望曰。我死勿易衣。遂自殺。時年二十九。李氏亦執節而死。

嚴庸妻

嚴庸妻。姓袁氏。龍州人。永樂間庸補州學生。因歸省。墜興文棧道溺死。袁氏年十八。亟趨夫溺處尋尸不獲。因慟哭赴水死。后兩月漁人于沙頭河得二尸同處。人以為節義所感。

明王良妻

王良。字天性。河南祥符人。歷官刑部侍郞。左遷浙江按察使。謁岳鄂王墓誓曰。茍愧武穆非人也。聞建文遜位大慟。九月 詔召良。良謂妻曰。我分應死。未知所以處汝耳。妻曰。我何難。君為男子。乃為婦人謀乎。遂抱其子欷歔如廁。置之池旁。自投池死。良殮妻畢。卽列薪于戸。令妾抱幼子匿某僉事家。遂舉火闔室自焚死。

解禎亮妻

永樂初。胡廣 解縉侍燕文淵閣。 文皇曰。縉 廣少同業。仕同官。今縉已有子。廣宜妻之以女。廣俯首曰。臣妻有娠。未卜男女。文皇曰。定生女勿疑矣。越數月。廣妻果生女。遂訂盟縉子禎亮。旣而縉遭讒死。舉家戍邊。廣女未及歸而禎亮已戍行矣。逾數年。父母欲令女改適。女厲聲曰。薄命之婚。皇上主之。父面承之。背主違父。何以生為。遂竊入室。以刀截耳。家人覺之。急往救焉。已血披兩頰。異議遂寢。 仁廟時禎亮舉家召還。女乃歸解氏。事姑徐氏。尤極孝謹。

誠孝張后

誠孝張后者。 仁祖昭皇帝之后也。事仁廟極嚴謹。 宣廟握樞。 后高拱深宮。雖于論列有所獻替而卒未始干預外朝。及 宣廟賓天。主少國疑。浮言藉藉。有迎立長君之說。時三楊在朝。然非 后則無以主其是。有王振濳行不律。或政出王振自斷。不付各臣議者。必召振詰責之。一日御便殿。欲誅振。加刃振頭。以 英廟及諸大臣之請而止。宮中一切玩好不急之務悉皆罷去。正統初年。天下休息。皆 后之力。君子謂其為女中堯舜。

章綸母

國朝臺州章某聘某氏。未成婚。納妾有娠而章得疾且死。某氏請往視。父母謂未成婚不許。后堅意欲往。抵其家一見卽逝。憑棺哭之。遂偕其妾守夫喪。妾生子綸。親教讀書成進士。官至禮部侍郞。景泰正統時。國家多故。綸卒以危忠顯。先是綸欲草疏復立舊太子。恐貽母憂未果。某氏聞之謂曰。吾平生教汝何為。汝能諫死職。雖為官婢無所恨也。綸遂以疏入。忤 旨謫戍。母怡然安之。 憲皇還正儲宮。首錄其忠出之獄。復官終養。嘗詠詩見志。人共傳之。詩曰。誰云妾無夫。猶幸一見夫方徂。誰云妾無子。側室生兒與夫似。兒讀書。妾辟纑。空房夜夜聞啼烏。兒能成名妾不嫁。良人瞑目黃泉下。

郭善理

郭愛。字善理。鳳陽人。 宣宗聞其賢。迎至京師。俄報病遂不起。先數日自知死期。書楚聲以自哀曰。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獨慚予之不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

陳少卿妻

陳少卿。溫州南溪人。宦游京師。娶妾甚寵。棄妻于家。其妻作詩以寄。野雞羽毛好。不如家雞能報曉。新人貌如花。不如舊人能績麻。績麻做衫郞得著。眼見花開又花落。

寧庶人妃

寧王妃婁氏。侍宸濠。每極忠諫。 武廟喜游畋。宸濠內結中貴。及諸權要。妃跪諫曰。賄賂公行。非福也。愿千歲急止之。濠不聽。竟有異謀。會召燕陽春別院。妃手不及杯。濠怪問之。妃泣曰。妾聞有德者王。無德者亡。今千歲覬覦神器。實不德矣。妾恐陽春之樂不能常保。后兵敗鄱陽。妃投水死。濠(闕)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靖远县| 平利县| 龙州县| 区。| 子洲县| 洪洞县| 磐石市| 汾西县| 邢台市| 贵南县| 油尖旺区| 宕昌县| 成都市| 吉木萨尔县| 鹿泉市| 清水县| 阳城县| 枞阳县| 柳州市| 白朗县| 抚宁县| 英超| 迭部县| 黄平县| 禹州市| 崇义县| 乌兰浩特市| 株洲市| 彰化县| 黔江区| 宜黄县| 阿坝| 比如县| 绥化市| 金山区| 山丹县| 繁昌县| 德钦县| 民权县|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