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1章 祭文 哀誄 (6)

故天下之理,求之于我恒不窮,求之于物恒有盡。順之以天恒有余,矯之以人恒不足。蓋理在我而不在物,理有天而無人也。是以奪人之物則為盜,取人之有則為襲,假無而有則為偽。盜乎,襲乎,偽乎?高之謂也。從高之道,則天下之為善者亦艱矣。夫與人必待于物,則一介不與,伊其吝矣。推之至于待富而孝,則簞食瓢飲,顏其餒矣。待功而后為忠,則身死功墜,孔明其窮矣。夫其必物也,必富也,必功也,則伊必至于取人之有,顏必至于奪人之財,孔明必生而不死,而后可也。信如是,是使天下父不得而慈,子不得而孝,臣不得而忠,弟不得而敬,交友不得而信,事事乞于人,物物乞于人,有如醯者,乃克有濟,則何時得盡吾人道哉?是其人道輕而醯重也。未乞醯之時,本無直也;既乞醯之后,而始有直也。鄰無醯,則我無直矣。則直之于醯有得矣。由是以為奇為高,則竊父之逃,不如證攘之直,歷山之耕,不如割股之孝,首陽之餓,不如于陵之廉,而天地生人之直,果不如微生之直矣。誰謂直者如此哉!

彼之求直在于此,而吾謂之不直亦在于此。不知彼之為是勞者,欲直耶,欲不直耶?雖然,高猶幸也。世方謂高為直而奔慕之,夫子獨曰:「孰謂微生高直?」使矯飾止于高,而天下必直,天下必不為矯飾,亦無有曰:其如此者,是高之流禍也。嗚呼!高于是不與楊、墨同為害矣。此謂高幸而遇夫子。

圣人之心無窮【嘉靖庚戌會試】

圣人之所以治天下者,心也。而天下之不能盡歸于圣人之治者,勢也。圣人之治天下,不能不因于天下之勢。勢之所不能,則吾治病矣,而圣人之心,于是乎窮。夫以圣人之心,運天下之治,而吾心果為勢之所窮,囂囂然自得曰:吾治如是足矣。圣人果如是耶?蓋有時而窮者,勢也;不可得而窮者,心也。勢不能勝乎心,而心不窮于勢。謂圣人之世無不得所之民者,非圣人之心也;以有窮之心量圣人者也。謂圣人之世有不得所之民者,此圣人之心也。圣人之心所以無窮者也。書曰:「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惟天生聰明時乂。」又曰:「亶聰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又曰:「天子作民父母,為天下王。」蓋圣人以其身為億兆生民之主,自謂天之所以命我,而天下之人皆寄命于我,其無所辭于天下如此,則其以天下為心,誠有不得已者矣。而憂天下之心,如之何而能釋也?

雖然,天下之不治,吾憂之。天下已治矣,而圣人之憂總不能一日而釋,則非有所深憂過計,而亦天下之勢有不得不然者。圣人果不能必其無一民一物之不得其所也,則天下已治矣,圣人之心,何嘗一日自以為天下之治。惟其未嘗見天下之治,而其憂愈無窮者,此圣人之心也。且其始,天下之民不得其所者多矣。圣人為之焦思于廊廟之上,殫其心慮,竭其耳目,修其法制,陳其軌則,導其善利,而除其菑害,其所以仁之者,固已勤矣,亦期于使天下無一物不得其所而已矣。然四海之廣,兆民之眾,風氣之異,嗜好之不同,剛柔善惡之殊性,其勢有不能盡一者:圣人亦且奈之何哉?為人父母者,為其赤子,慮其饑餓而乳哺之,或不能盡得其所欲。況周天下之人,而欲人人而衣之,食之,而教之,求其無一人之不食不衣,而不至于敗度而斁倫者,圣人果可以自必耶?故不可必者,天下之勢也:不容已者。圣人之心也。以其所不容已,而思其不可必,則圣人之心何時而窮也?

堯、舜、禹、湯、文、武之際,何其盛也!協和萬邦矣,而驩兜、共工之屬,猶在明良之列也。率舞百獸矣,而有苗、宗膾、胥敖之屬,則猶盭干羽之化也。敷于四海矣,而下車而泣之囚,猶迷象刑之治也。十一征無敵矣,而合我穡事之徒,猶勤畏帝之誥也。順帝之則矣,猶迄崇墉之師也。垂拱而天下治矣,而大誥、康誥、酒誥之訓,保厘之命,淮夷三監之征,再世未已也。是以圣人相與咨搓于一堂之上,一則曰「疇咨」,二則曰「疇咨」,曰「思日孜孜」,曰「予畏上帝」,曰「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曰「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可以見圣人之心矣。

蓋政也者,圣人所以致天下之治者也;心也者,圣人所以運天下之政者也。靜處于大庭之中,而周流于寰海之外;端拱于深宮之中,而昭徹于宇宙之表;培養于瞬息之頃,而繼續于千萬世之遠。丘甸、井牧、里居以安其生矣,而勞民勸相之未已也;瞽宗、廩米、詩書、弦誦以時其教矣,而格懲庸威之末已也;六典、八法、八則、九貢、九賦、九式與夫祭祀、喪紀、師田、行役,下至登魚、取龜、擉鱉、繪畫、刮摩之屬,以盡其制矣,而維清緝熙之末已也。其無所不及,無所不達者,政也;不能無所不及,無所不達者,勢也;憂其勢,盡其政者,心也。茍心自以為無不及,則有所不及矣;以為無不達,則有所不達矣。心有一息之間,政必有所不盡,而天下之治荒矣。

或者曰:「圣人之治天下,必無一人之不得其所,而其所以如此者,特其不自滿足之心耳。」嗟乎!此不惟不知天下之勢,而亦不達圣人之心者也。使天下果無一人之不得其所,圣人亦何為是無窮之憂也哉?天地之大也,猶有所憾;而圣人亦有所不能。圣人惟深知其如此,故一日二曰【二日 原刻誤作「二幾」,依尚書及大全集校改。】萬幾,惟幾惟康,與天同其不息也。大抵圣人之心,與天同運。天之道,氣以噓之,萬物以生。窮于午矣,而未嘗已也,而陰已生矣,氣以吸之,萬物以成。窮于子矣,而未嘗已也,而陽已生矣。故天道運而不窮,以生萬物;圣心運而不息,以生萬民。然天亦烏能使萬物之皆得其所哉?殯者、殈者、夭閼者、枯槁者,大造之內,何所不有,此亦勢也。惟夫不以其勢之所窮,而使吾心之有窮,此所以為圣人之心也。

王天下有三重【嘉靖癸丑會試】

天下之法,非圣人不能制也。圣人所以能制天下之法者,謂其能盡夫法之理也。法之制出于圣人之心,而法之理在天下。蓋其理如是,而吾之為法者不得不如是,而后知夫法者,道之所不能已也。圣人以道重天下,故不得不重夫法也。道在,則法治;道不在,則法亡;有法,則道行;無法,則道廢。故圣人之于天下,非能強率之以就吾法;而所謂法者,又未嘗以吾之意為之,有見夫天下之理有固然者,從而條理區畫于其間,而盡其精微之至者也。則夫圣人之法,豈曰區區于后世繁文靡飾、過制曲防、茍簡闊略,而不由夫道者乎?故王者之法,即道也。

后之人徒見夫繁文靡飾、過制曲防、茍簡疏略之為法也,因以疑王者亦何重于此!而不知王者之法,非后世之所謂法也。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天生聰明時乂,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蓋王者之責,更重如此。其所以上承天命之重,下思四海生民之眾,求其所以順天之理,遂民之生,有一日不能自寧者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贵南县| 平武县| 枣庄市| 班玛县| 寿阳县| 余江县| 永川市| 左云县| 平远县| 尖扎县| 留坝县| 阳原县| 闽清县| 湖口县| 商水县| 桂林市| 云安县| 新蔡县| 海阳市| 依安县| 无为县| 巴东县| 武威市| 阿巴嘎旗| 泰州市| 广水市| 济阳县| 丹江口市| 海安县| 万荣县| 怀仁县| 安化县| 裕民县| 岳普湖县| 陆丰市| 武乡县| 普格县| 绍兴市| 阳春市|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