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壽 序 (2)

于是間歇者又二十年,而先生舉進士,適諸老之盛時。中間揚歷外服,侍養(yǎng)家居,今復骎骎在卿輔之次。蓋向之由盛而衰者,公為之后。今之由衰而盛者,公開其始。古之君子,與天下之賢材以事其君,未有不愛其同類。至其同鄉(xiāng)之人,尤情之不能已者。故為之先者,望其后之興;為之后者,愿其先之達。蘇子瞻以間世之才,平生于蜀之人,尤為惓惓。其與范舍人書,稱蜀自相如、王褒之后,以及當時諸賢,相繼登朝,以文章功業(yè)聞天下。眉山一縣,其舉于禮部者,歲至四五十人。以為君子無所私愛,而于父母之邦,非如行道之人漠然而已。今天將貽先生以眉壽,俾為諸公先。庶幾乎踵是以起者,其云蒸龍變,不可測度耶!因書之以為先生壽。

少傅陳公六十壽詩序【代】

少傅松谷公,以八月某日為岳降之辰,今隆慶之四年庚午,為甲子一周。中朝士大夫豫相戒,將以其日致慶禱。公聞之,悉謝卻不敢當。而翰林諸君,獨皆有詩以為壽。而請序于余。

公起蜀中,登進士,歷官禁近。侍今天子于潛邸,以經(jīng)義輔導啟沃。上既正位宸極,遂以舊學之臣入贊密勿。為疏以獻,皆正始格心之論。至于條列天下之事,詳明剴切,可施于世。每奏入,上未嘗不虛己嘉納之。其為人忠誠悃愊,人望之者,不言而莫不竦然起敬。日預大政,于朝廷機務,匡贊為多。天子端拱,國家尊榮。海內(nèi)向風,生民所以受其福者,外廷莫得而知也。

今年甫及耆,擬于古之大臣,高年期頤,東面受饋,為天子之國老者,視公尚在壯盛之年。正當寧之所倚毗,天下之所仰望;德與年而俱進,如日升月恒。則諸君子之壽公者,非以公為既老,而實以禱公將來無疆之壽也。夫壽命于天,亦天下之人所可以皆得。然有德而壽,乃為夫人之所愿望。古所謂「壽考不忘」、「萬壽無疆」,其詞悉歸于頌君子之德而已。況天子之大臣,澤被于天下,天下誰不愛慕而欲其壽哉?

余讀尚書,周公之所以告召公,稱商之六臣,以為「天壽平格,保乂有殷」。夫六臣者,惟其德格天,而天與之壽。故殷之所以配天而多歷年所,以六臣之壽也。康王命畢公,亦云:「三后協(xié)心,同底于道。」唯時成周建無窮之業(yè),亦有無窮之聞。周之諸公,皆佐人主致太平,同心一德,是以澤被生民,四夷 【夷 原刻墨釘,依大全集校補。】咸賴。人主既永膺多福,而諸公亦享壽耇。

顧以余之寡德,叨被知遇。獲與今三四公同居論道之地,自懼其力之不逮;而公之盛德,固所慕愛,方日孜孜,以求媲同寅協(xié)恭之盛,如商之六臣,周之三后,俱躋遐壽,以助成國家億萬年無疆之休。余亦庶幾與有賴焉。是為序。

顧夫人八十壽序

太保顧文康公,以進士第一人,歷事孝、武二朝。今天子由南服入繼大統(tǒng),恭上天地祖考徽號,定郊丘之位,肇九廟,饗明堂,秩百神,稽古禮文,粲然具舉。一時議禮之臣,往往拔自庶僚,驟登樞要;而公以宿學元老,侍經(jīng)幄,備顧問,從容法從,三十余年,晚乃進拜內(nèi)閣,參與密勿。會天子南巡湖湘,恭視顯陵,付以留鑰之重。蓋上雖不遽用公,而眷注隆矣。至于居守大事,天下安危所系,非公莫寄也。夫人主之恩如風雨,而怒如雷霆,有莫測其所以然者。士大夫遭際,承籍貴勢,恩寵狎至,天下之士,誰不扼腕跂踵而慕艷之?及夫時移事變,有不能自必者。而后知公為天下之全福也。

公薨之后九年,夫人朱氏年八十,冢孫尚寶君,稱慶于家。請于其舅上舍梁君,乞一言以紀其盛。蓋夫人自笄而從公,與之偕老,壽考則又過之。公之德順而厚,其坤之所以承干乎?夫人之德靜而久,其恒之所以繼咸乎?故曰天下之全福也。常以陰陽之數(shù)論,女子之致福尤難。自古婦人不得所偶,有乖人道之常者多矣。況非常之寵渥,重之以康寧壽考乎?

初,公為諭德,有安人之誥。為侍讀,有宜人之誥。進宮保,有一品夫人之誥。上崇孝養(yǎng),冊上昭圣皇太后、章圣皇太后徽號,夫人于是朝三宮。親蠶之禮,曠千載不見矣。上考古事,憲周制,舉三繅之禮,夫人陪侍翟車。煌煌乎三代之典,豈不盛哉!

有光辱與公家,世通姻好。自念初生之年,高大父作高玄嘉慶堂,公時在史館,實為之記,所以勖我后人者深矣。其后公予告家居,率鄉(xiāng)人子弟釋菜于學宮,有光亦與其間。丙申之歲,以計偕上春官,公時以大宗伯領(lǐng)太子詹事,拜公于第。留與飲酒,問鄉(xiāng)里故舊,甚歡。天暑,露坐庭中,酒酣樂作,夜分乃散。可以見太平風流宰相。自惟不佞,荏苒歲年,德業(yè)無聞,多所自愧。獨于文字,少知好之。執(zhí)筆以紀公之家慶,所不辭云。

御史大夫潘公夫人曹氏六十壽序上之四十年秋,上海潘公,以南大司寇入為御史大大。公揚歷外服,至是一二年間,特被顯任。天下有以知上意之所簡注。其歲冬十月某日,公配曹夫人六十之誕辰。于是,海邑之士瞿君某等十有六人,與公子允端,俱赴試南宮,遂將奉觴于公之堂,而以夫人壽序見屬。有光不敢辭。

惟昔周之盛時,周公、召公與虢叔、閎夭、散宜生、泰顛、南宮適之徒,相與弼成文、武之業(yè),用致世于隆平。實基本于周南、召南。天子諸侯相與成天下之化者,如此其遠也。而鵲婐之夫人,豈即召公之配歟?故曰: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如鸤鳩【鸤 原刻誤作「鳴」,依詩經(jīng)及大全集校改。】,乃可以配焉。今天子敘彝倫以建皇極,蓋嘗頒慈宮之訓于海內(nèi),舉北郊親蠶之曠典。內(nèi)則順敘,陰教修明,始自椒寢,至風被于田野之婦人。況在位之臣,莫不宜其有家,濟濟肅雍,漸濡于王化之深者?宜乎,今御史大大之夫人,為諸君子之所頌禱,雖比古鵲巢之夫人,其可以無愧。

天上之施澤于下,至綦賤而止;下之歸福于上,至綦貴而止。至治之隆,而魚藻、裳裳者華之詩作,則萬物各得其所,鳥、獸、魚、鱉皆不夭其性。故「惠篤敘,無有遘自疾,萬年厭于乃德,殷乃引考」。則公卿大夫,其永壽考可知矣。天壽平格,則君子偕老,共事宗廟社稷可知矣。故關(guān)雎之德,王者之風也;麟趾之應,后妃之福也,后妃之壽可知矣。鵲巢之德,諸侯之風也;騶虞之應,夫人之福也,夫人之壽可知矣。國家比隆成周,仁德下迨于鳥、獸、魚、鱉,則天子于是享萬年之壽,公卿皆元老。耇造德降,而聞鳴鳥,其流澤及于其家,此钖極保極之明驗也。豈獨二三鄉(xiāng)邦之慶,固天下之慶云。

顧夫人楊氏七十壽序

漕涇之楊,為海上大族。其子弟之賢俊者,予往往于南宮識之。夫人歸于昆山,為中憲大夫桴齊顧先生之配。中憲少貴,官自禁林為御史,督學京畿。已而不得志,出守邊郡。罷歸。日閉門讀書,性簡伉,少所當意,獨于夫人為宜。去中憲之世,于今二十余年矣。夫人三子,皆非己出,而今雍里方伯以壯年致政,與仲、季二君,恂恂孝養(yǎng),子婦歡然無間,如中憲在時。而家勢隆盛,夫人自歸歸氏,為婦為母四十年,享其福祿榮華,此亦生人之難者矣。今年嘉靖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為夫人七十之誕辰。雍里公兄弟,與內(nèi)外宗黨,稱觴上壽。以予辱在姻末,俾得而序之。

夫三代王者之化,關(guān)雎、麟趾、鵲巢、騶虞之世,可謂盛矣。然其詩猶曰:「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言婦人秉志壹誠以事其夫,夙興夜寐,無有懈怠,而所能得于其夫與否,蓋不敢自必,而系于命也。太史公曰:人能弘道,無如命何。妃匹之愛,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非通幽明之變,烏能識之?谷梁子曰: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故君子大受命,而世之學者,以為命非所言,要以為所得為者而已。不知充其所為,以遂萬物之宜,而全天地之性,必至于命而后已。命之所不至,性之所不盡也。

以夫人之賢德,而使如終風之「莫往莫來,悠悠我思」,凱風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則順?gòu)D慈母之道亦不行矣。君子之樂頌人賢也,樂其得所也。故予所以論夫人者,雖有家富貴之常,而實以為順?gòu)D慈母之道行也。因以識古關(guān)雎、麟趾、鵲巢、騶虞之義,以為天下之道,非一人之為,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各得其所,而王化成矣。君子之言性命者蓋如此。詩曰:「樂只君子,萬壽無期。」敬為夫人頌焉。

丘恭人七十壽序

丘恭人,某省參政諱經(jīng)之女。始丘公生三女,父母愛之,曰:「吾女必皆予貴人。」有聘之,輒不予。皆至于長,卒皆予貴人。恭人,其一也。是為前廣東按察使司副使王公濟美之妻。丘公蓋與司馬質(zhì)庵公同官御史。司馬,憲副之從祖,丘公以是意歸鄉(xiāng)王氏。自苕、霅間嬪于海上,越五百里。由嫁女必欲予貴人也。時憲副已在南部,其后歷官江右,最其后踰嶺,恭人常從,共其祿養(yǎng)。憲副受誥敕,遂有恭人之命。

予家故與王氏有連,知其家世為詳。自唐御史朐封之后,至分水、明州而來昆山。司馬與憲副之祖某官兄弟,同舉進士。自是科第蟬聯(lián)不絕。及憲副殂謝之后,諸子皆彬彬鄉(xiāng)學。一誠以戊午復薦于鄉(xiāng),蓋故家大族,歷世久遠,枝葉扶疏,不能無旁落不齊之數(shù)。自恭人之歸憲副,今老矣,獨見王氏之盛如一日也。鄉(xiāng)里皆稱丘公善嫁女云。

恭人以某月曰誕生,至嘉靖四十年,恭人年七十。諸子謀所以為壽,介縣學生孫君某,來請頌禱之詞,予為道恭人之事如此。因論之:以為丘公以女予貴人,可得而知也;恭人之享其福祿壽考,至于今七十年,丘公不能知也;其有子若孫,能趾美前人,丘公亦不能知也。

然吾聞恭人貞靚慈孝,初及憲副至寡,撫其前孤,與其所出,有鸤鳩 【鸤 原刻誤作「鳴」,依詩經(jīng)及大全集校改。】平均之義。其子事之,亦無異所生。恭人之德如此,其享福祿壽考宜矣。然則丘公其有以知之矣。「有娀方將」,「纘女維莘」,雖自古王者之盛,亦有所自。故稱恭人之壽而本于此,庶幾乎王氏子子孫孫,勿替引之。以是為頌禱,其可乎?

顧孺人六十壽序

孔子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孔子之居鄉(xiāng),自以為無所毀譽于人,獨其所以是是而非非者,不可得而廢。不惟當世之名公卿大夫,至于莒人之妻,泰山之婦人,亦與其門人私論而志之;以為三代之民所以是是非非者如此,夫豈獨春秋之義為然?

余少好觀古事,嘗有意于考論其世。而廢置草野,無史官之任。然時有慕于古之作者得因事立言,以著其是是非非之跡,是斯民之所以直道而行者,庶幾他日有裨于史官。

顧孺人者,太保文康公之女,上舍朱君子求之配也。上舍蚤世,孺人守節(jié)垂四十年。今年六十,里中士大大征予文為壽。孺人以幼艾,兢兢未亡人,能保其身,至于六十而為壽,其亦可稱也已。

自予為童子,讀書盧兗州家,盧氏子弟,數(shù)稱上舍之才俊。不幸短折,而趾美于其弟少宗伯。而予之從祖母,實孺人之姊,故知文康公夫人之事為詳。公起諸生,官禁近三十余年,迨入內(nèi)閣,推封一品夫人,未嘗見其喜慍之色。凝然獨處,言笑不聞。文康公是以敬之如賓。而儒人之資性,髣髴如其母云。

由是言之,女子以才智自見者,要非其德之美。若夫沉默簡重,居適意之地,如夫人之受多祉;及所遭之不幸,如孺人之葆真全節(jié),其于坤道之順一也。當文康在館閣,孺人實依母氏,居京師邸第。親見夫人朝兩宮,佐皇后親蠶,宴钖繁褥,備極榮寵。宗伯方為黃門,家勢隆貴。而能以芬華盛麗之間,獨全純白縞素之質(zhì);于桃李艷陽之時,凜然松栢歲寒之操。視夫寒女窘婦,生長澹泊之中,無所見而能不亂者,為尤難矣。豈非余之所欲得而論之者哉?儒人之嗣子某,以孝謹稱,能成孺人之志者,因并書之。

夏淑人六十壽序

小簸蕩,而天下之公議常伸,國家之紀綱不壞;此其所以延萬年之歷于無疆也。吾鄉(xiāng)刑部侍郎周公,時以御史言事,為奸黨所仄目,陷于危害者數(shù)矣。天下壯公之節(jié),而幸公之卒有以自全。晚年,列于九卿,進貳司寇。蓋將大用而公薨矣。?武宗皇帝之世,佞幸藉權(quán),侵撓朝政。天下抗直之士,排闥叫呼,指切是非,誦言于朝。上終無罪言者之心,卒寬解之,以養(yǎng)直臣之氣,而士多以保全。故其時雖

有光未獲登公之堂,最后與其仲子士淹、季子士洵游,常論公之世,而言當時之事如此。又獲拜夏淑人于里第,觀其懿德令范,以知公之行于朝廷,與其所以行于其家者有本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宜宾市| 龙门县| 简阳市| 卓资县| 定陶县| 丰都县| 策勒县| 牡丹江市| 榆林市| 陇南市| 鄯善县| 玛沁县| 阿瓦提县| 集贤县| 于都县| 云安县| 周至县| 揭东县| 麻城市| 济宁市| 万全县| 潮州市| 侯马市| 府谷县| 友谊县| 五指山市| 淮安市| 重庆市| 逊克县| 洛扎县| 恩平市| 昌黎县| 福泉市| 淮安市| 永登县| 商水县| 阿合奇县| 定南县| 新丰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