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越史略
  • 佚名
  • 9384字
  • 2015-12-26 17:15:41

國初沿革

昔黃帝既建萬國,以交趾逺在百粵之表,莫能統屬,遂界于西南隅,其部落十有五焉,曰交趾、越裳氏、武寧、軍寧、嘉寧、寧海、陸海、湯泉、新昌、平文、文郎、九真、日南、懐驤、九德,皆禹貢之所不及。至周成王時,越裳氏始獻白雉,《春秋》謂之闕地,《戴記》謂之雕題。至周莊王時,嘉寧部有異人焉,能以幻術服諸部落,自稱碓王,都于文郎,號文郎國。以淳質為俗,結繩為政,傳十八世,皆稱碓王。越勾踐嘗遣使來諭,碓王拒之。周末,為蜀王子泮所逐而代之。泮筑城于越裳,號安陽王,竟不與周通。秦末趙佗據欝林、南海、象郡以稱王,都番禺,國號越,自稱武皇。時安陽王有神人曰皋魯,能造栁弩,一張十放,教軍萬人。武皇知之,乃遣其子始為質,請通好焉。后王遇皋魯稍薄,皋魯去之。王女媚珠又與始私焉,始誘媚珠求看神弩,因毀其機。馳使報武皇,武皇復興兵攻之,軍至,王又如初,弩折,眾皆潰散,武皇遂破之。王銜生犀入水,水為之開,國遂屬趙。

趙紀

武帝

諱佗,姓趙氏,漢真定人。秦始皇三十三年已并天下,略定揚粵,以任囂為南海尉,佗為龍川令,至二世時囂死,以佗代囂。秦滅,佗并有桂林象郡之地,自立為南越王。漢髙祖既定天下,遣陸賈奉璽綬往,拜佗為南越王。漢髙后五年,王自即皇帝位。發兵攻長沙,招撫甌駱、閩粵,皆屬焉。有地東西萬余里,御黃屋左纛。漢文帝立,復遣陸賈遺書問之。賈至,王慚,謝,請復為藩王,長供貢職。至漢武帝建元之年薨,謚曰武帝。在位十八年,孫胡立,是為文王。

文王

諱胡,武帝孫也。漢武帝時,嘗遣子嬰齊入侍。后王薨,謚曰文王。子嬰齊立,是為明王。

明王

諱嬰齊,文王子也。初為太子,入宿衛于漢,在長安娶樛氏女,生子興。及文王薨,至是即位,立樛氏為后,興為太子。漢元鼎四年,王薨,謚曰明王。子興立,是為哀王。

哀王

諱興,明王子也。初即位,尊母樛氏為太后。太后未嫁于明王時,嘗與覇陵人安國少季通,及即位,漢遣少季來諭王入朝。太后復與少季通,遂勸王入朝。其相呂嘉數諌止王,王不聽。太后恐嘉不從,置酒欲誅嘉,嘉知之,陰與大臣謀作亂。漢武帝聞嘉不聽,乃使韓千秋等將兵二千人以攻嘉,嘉乃與其弟及國人攻弒王及太后,盡殺漢使者,迎明王長子術陽王,立之。而謚曰哀王。

術陽王

諱建德,哀王庶兄也。元鼎五年十一月,其相呂嘉出兵撃韓千秋等,盡殺之,函封漢使節置境上。元鼎六年,漢以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出桂陽,下湟水;楊仆為樓船將軍,出豫章,下橫浦;以歸義侯二人為戈船、下瀨將軍,出零陵,下離水;馳義侯因巴、蜀罪人,發夜郎兵,下牂柯江。同會番禺以攻嘉。嘉及王遁入海,博德使人追之,擒王及嘉。時戈船下瀬兵及馳義侯兵未下,而南越已平矣。遂分其地為九郡,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址、九真、日南、珠崖、儋耳。

右趙自武帝至術陽王,凡五主。始丁巳,終庚午,共七十四年而亡。自漢武帝元封元年以后,皆北人除授。

歴代守任

石戴,漢武帝時人

周章,漢昭帝時人

魏朗子明,漢宣帝時人

蘇定,漢光武帝時人

馬援

后漢光武建武十六年,麊泠縣人征側,雒將之女也,嫁為米鳶縣人詩索妻,性甚雄勇,所為不法,太守蘇定繩之以法,側怒,乃與其妹貳起峰州兵,攻陷郡縣,九真日南皆應之,略定漢南外六十五城。自立為王,都麊泠。十七年,漢拜馬援為伏波將軍以擊之。十八年,援縁海而進,隨山刋道千有余里,至浪泊上與側戰。側不能支,退保禁溪。十九年,側益困,遂走,為援所殺。追擊其余黨至居風,降之,乃立銅柱為極界,分其地為封溪、望海二縣,援又筑為繭城,其圎如繭。二十一年秋援還漢。

周敞,順帝時為刺史

張喬

順帝永和三年,象休蠻區憐反,攻殺長吏。以喬為刺史。喬至,慰諭并皆降散。

夏方

桓帝延熹三年,九真復反。拜方為刺史,冬十一月,賊眾二萬余人皆來降

劉操,桓帝時人

周隅,靈帝時人

朱儁

靈帝光和四年,夏四月,烏滸蠻為亂,州人梁龍等因之以反,有眾數萬人。帝命儁擊破之。以儁為刺史

賈琮

靈帝中平元年,州人屯兵執刺史。帝以琮為刺史。琮至,為撫輯之州境,乃安。百姓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飯?!辩谑氯?,拜為議郎。

阮進,漢中平中為刺史

士燮

燮字彥威,蒼梧廣信人。父賜,桓帝時為日南太守。燮少逰學京師,好左氏春秋,為之批注。又通尚書大義。父喪,闋,舉茂才,除巫令。遷交趾太守。謙恭下士,漢避亂者多往依焉。獻帝聞其賢,賜璽書褒諭,以為綏南中郎將,領交趾太守如故。建安末,燮遣子廞質于吳,又以珠貝、犀象及香果之珍羙者遺孫權。權嘉之,封龍編侯。弟三人壹、囗、武,并為郡長。燮既學問優博,又達于從政,處大亂之世,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場無事,民皆樂業,威尊無上,出入鳴鐘,磬備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常有數十妻妾乗輜軿,當時貴重威震南蠻,尉佗不足數也。魏黃初七年,王薨,壽九十,在治四十余年。孫權聞王死,析合浦以北屬廣州,呂岱為刺史;合浦以南為交州,戴良為刺史。以陳時代王為太守。王子徽等發兵共拒良,后呂岱皆以計誅之,傳首武昌。

戴良,呉人

呂岱,呉人

陸允,呉人

孫谞,呉人

鄧荀

先是,呉以孫谞貪暴為民患,故使荀督察之。荀至,擅調孔雀三十頭送建業,民憚逺不去,與郡吏呉興殺谞及荀。

呉興

霍弋

馬融

楊稷

劉俊

陶璜

晉武帝泰始三年,孫皓遣陶璜等攻楊稷,不克,遂襲董元營,獲其寳物,船載而歸。以璜領州督。璜又擊元,殺之。稷以其將王素代元,璜又陷其州。因以璜為刺史。后璜見征為武昌督時,呉王已降于晉。晉詔璜復其本職,封宛陵侯,卒。璜在州三十年,恩威交著,及卒,舉州號哭如喪父母。

吾彥代璜為刺史

顧秘代吾彥為刺史

陶威,璜子

陶淑,威弟

陶綏,淑子

陶侃

晉元帝大興元年十一月,詔加侃廣州刺史、都督交州諸軍事

王諒

晉元帝永昌元年,以諒為刺史,使收梁碩。碩圍諒于龍編,奪諒節,諒不與,乃斷右臂而取之,諒死。明帝太寧元年,遣將軍髙寳攻碩,斬之。

阮放,晉成帝時為刺史

阮敷,穆帝時為刺史

朱輔,秦苻堅時為刺史

阮遜

杜瑗

晉孝武帝太元五年,九真太守阮遜據州叛,六年,杜瑗斬遜,州境乃平

杜惠度

瑗子也。義熈七年,永嘉太守盧循來奔,攻破合浦,徑向州治。晉帝以惠度為刺史?;荻嚷矢鴵羝浦谑J,又與循戰于龍編南津,惠度以雉尾炬燒其船夾岸射之,循兵大潰,循溺水死。惠度取其尸,斬之,函首詣建康。孝武帝初元元年七月,林邑入冦,惠度擊破之,林邑乞降。惠度為政,民畏而愛之,城門夜開,道不拾遺。

杜宏文,惠度子

王徽,代宏文為刺史

檀和之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命刺史檀和之討林邑。南陽人宗愨,性好武事,嘗言“愿隨長風破萬里浪”,及和之伐林邑,毅然請行。以愨為振武將軍。林邑王范陽邁聞軍出,上表請還所掠地。和之進軍,圍林邑將范伏龍于區粟城,宗愨擊破之,五月拔區粟城,斬伏龍,乗勝入象浦。陽邁傾國來戰,以甲被象,前后無際。宗愨又為獅子形以拒之,象果驚走,林邑兵大敗。陽邁遁去。二十四年,和之還北。

劉牧,宋明帝時刺史

劉勃

阮長仁,宋明帝時刺史

沈煥,齊髙帝時刺史

阮叔獻

叔獻,長仁之從子。長仁卒,叔獻代領州事,以號令未行,求刺史于宋。宋以沈煥為刺史,以叔獻為武平、新昌二郡太守。叔獻既得朝命,遂發兵守險,不納煥。煥停郁林,病卒。齊髙帝建元元年,以叔獻為刺史,叔獻既受命,乃斷絶貢獻。永明三年,命劉楷為刺史,以討叔獻。叔獻懼間道還朝。

劉楷,齊髙帝時刺史

房法宗,齊明帝時刺史

伏登之

法宗長史也。以法宗多病,囚之別室而奪其權。法宗好讀書,在囚中求書觀之,登之曰:“使君安居猶恐動疾,豈可看書?”竟弗與。齊以登之為刺史。法宗還過嶺而卒。

阮凱,齊明帝時刺史

阮畟,梁人,凱叛,畟斬之,代為刺史

侯諮,梁武帝時刺史

楊瞟

初州人。阮賁反,據龍編城,自稱南越帝,置百官,改元天德,國號萬春。梁武帝拜瞟為交州刺史,陳霸先為司馬,以擊賁。賁率眾三萬拒之,敗于朱鳶,又敗于蘇歴江口。賁奔嘉寧城,瞟進軍圍之,賁奔入新昌獠中,又率眾二萬出,屯典澈湖,大造船艦,充塞湖中。是夜江水暴漲,霸先率所部兵隨流先進,諸軍鼓噪以從。賁不為備,因大潰,退保屈獠洞,病卒。余黨畏霸先兵勢,乃舉眾就降。賁子天寳入九真,霸先舉兵討平之。以九真為愛州。

陳霸先

以討阮賁之功,授兵威將軍、交州刺史,尋征還北

劉方

隋文帝仁壽二年,州帥阮佛子據越王城作亂,兄子大權據龍編。文帝以方為行軍總管,以討佛子。佛子懼,請降。焬帝大業中,以林邑反,帝改日南為驩州,以方為驩州道行軍總管,以討林邑。方軍至阇梨江,林邑兵皆騎巨象,四面而至。方乃多掘小坑,草覆其上,既戰偽北,林邑逐之,象多陷死,因以鋭師繼之,林邑大敗,俘馘萬計。方追之,屢戰皆捷,過馬援銅柱南,八日至其國都,林邑王梵志棄城遁,方入城,獲廟主十八,皆鑄金為之。方刻石紀功而還,道病卒。

丘和

唐髙祖武德五年,授和大總管,爵譚國公。和復奏,置都督府主。

劉延佑

唐髙宗調露元年,改交州刺史為安南都護府,以延佑為都護。舊俚戶歳半租,延佑責令全入,眾始怨。延佑誅其渠李嗣仙,余黨遂叛,圍府城殺延佑。

曲覽

中宗時為都護,以貪暴失眾心,為司録甘猛所殺。

張順,肅宗時為都護

張伯儀

張順子。肅宗至德二載,改安南曰鎮南都護府,以伯儀為都護。代宗大厯二年,張伯儀更筑羅城。三年,復為安南都護府。

髙正平,代宗時為都護

趙昌

代正平為都護,德宗貞元七年,昌奏置柔逺軍。

裴泰

代昌為都護,為府人王季元所殺,以趙均為都護。

趙均

李象古

憲宗時為都護,為府人楊清所殺。

阮元喜

穆宗長慶二年,以元喜為安南都護,以城門有逆水,恐州人多出反叛,因卜今城時方筑小城。相者卜曰:君力不足修大城,五十年后必有髙人于此定都建府也。至咸通中,髙駢乃増筑羅城。

韓約,朗州武陵人,本名重革。文宗太和中,廢州都督,咸屬安南都護府,以約為都護。

武渾,武宗時人

裴元佑,武宗時人

阮涿,宣宗時為都護經畧使

王式

父起,王楷之弟也。擢進士第,式巧于仕宦,遷殿中侍御史。大中中為晉州刺史,徙安南都護

李鄠

宣宗大中十二年,代王式為都護。十二月土蠻引南詔兵襲本府,陷之。鄠奔武州二年。鄠集土兵攻羣蠻,復取府城。懿宗責其失守,貶儋州司戶。咸通中,罷安南都護府,置行交州于海門鎮。尋復之。

王寛,代鄠為都護

蔡襲

懿宗咸通中,南詔率蠻來冦,懿宗以湖南觀察使蔡襲代王寛,仍發單滑徐汴荊襄潭鄂諸道兵以擊之,蠻遂引去。時嶺南節度使蔡京忌襲功成,罷戍兵,襲以蠻冦未定,兵疲食盡,作十必死狀,申于中書省。時相信京言,終不省。四年春正月,南詔復率蠻兵五萬來攻,復陷府城,援兵不至。襲左右皆徒步力戰,身中十矢,欲下船不及溺水而死。荊南虞候元惟德謂其眾曰:“吾輩無船,入水則死,不若還向城與蠻人斗,以一身易二蠻,亦為有利?!彼熳詵|羅門入。蠻不為備,惟德縱兵擊之,殺二千余人。明日蠻將楊思進出戰,惟德死之。蠻所殺虜凡五十萬人,留兵二萬人。懿宗召還諸道兵,罷安南都囗府,置行交州于海門鎮,以宋戎為交州刺史。七月復置都囗府。咸通五年,以容管經畧使張茵勾當安南軍府事。茵逗留不進,夏侯薦髙駢以代茵。

髙駢

駢字千里,崇文之孫也。世在軍中,折節讀書,好談論古人。少事朱叔明,有二鵰并飛,引弓祝之曰:“我且貴,當中之一?!卑l而二鵰俱貫,眾大驚,號落鵰侍御。以功遷秦州防御使。時南詔盡有交州地,咸通五年,駢以驍衛將軍為安南都囗府、經略招討使,悉以張茵所將兵委之。九月駢至南峯州,蠻眾五萬,方獲秋稲,駢掩擊,大破之,遂進攻南詔,又破之,殺其將叚酋遷及土蠻兵斬首三萬余級。乃廢都囗府,置靜海軍,以駢為節度使,駢據本州島稱王。自羣蠻為冦殆十年,至是乃安。駢修筑羅城,周回一千九百八十丈零五尺,髙二丈六尺,腳廣二丈六尺,四面女墻髙五尺五寸,敵樓五十五所,門樓五所,甕門六所,水渠三所,踏道三十四所,又筑堤子,周回二千一百二十五丈八尺,髙一丈五尺,腳闊三尺,又造屋五千余間。髙駢以我州至邕廣海路多潛石覆舟,漕運不通,遂命長史林諷等疏鑿。夏四月五日起役,踰月之間將欲開達,但中間値巨石綿亙者數丈,堅硬如鐵,刀下刃卷,斧施柯折。役者相顧,殆囗中止。五月二十六日當書,黒云滃興,怒風暴作。俄而轟雷大發,連震數聲,儵爾開霽而巨石已破碎矣。但余兩處,至六月二十一日復大震如初,而巨石一時瓦裂。事畢,因命其處曰天威涇。九年,懿宗以駢為右金吾大將軍,加撿挍尚書右仆射,徙天平節度使。尋卒。

髙鄩

駢之從孫。懿宗朝,駢以鄩嘗為先鋒,薦之代領我州。

曾袞

僖宗時,代髙鄩為節度使,以撫字有聲,州人呼曾尚書,撰《交州記》一篇。

朱全昱,全忠兄,代袞為節度使

獨孤損

昭宗時,為宰相。哀帝授靜海節度使,以代全昱。州人號為岳尚書。

曲顥,梁開平元年,代損為節度使

曲全美

顥弟也。明宗時,代顥為節度使。后為南海將梁克真所執,送南漢,以阮進代之。

阮進

后唐明宗長興元年,南漢主劉龑遣其將劉克真來伐我州,擒節度使曲全美,以其將阮進代之。

楊廷藝

愛州人。唐明宗長興中,廷藝發兵攻阮進,進逃歸。廷藝自稱節度使。晉天福二年為矯公羨所殺

矯公羨

峯州人。后晉髙祖天福二年,春三月,公羨殺廷藝而代之。后為呉王所殺。

右歴代守任。自西漢武帝元封元年辛未至石晉髙祖天福三年戊戌,凡一千三十八年而呉始興?;虮比顺?,或本國自稱,無慮百余人,見記者八十三人。

呉紀

前呉王

諱權,姓呉氏,先府之子也。事楊廷藝為將軍。后晉髙祖天福三年,冬十二月,權自愛州舉兵攻公羨。公羨使人求救于南漢,劉龑以其子萬王洪操為靜海軍節度使,將兵救公羨。洪操舟師自白藤江入,欲攻權。而權已殺公羨矣。權聞洪操至,于??跐撝茬擃^大杙,及漲潮,使以小舟挑戰,而佯北。洪操追之,潮退,杙露,洪操拒戰不暇,而潮落甚急,舟盡礙于杙內,權奪擊,大破之,溺死過半,殺洪操。權始稱王。以晉出帝開運元年王薨,在治凡七年。

楊平王

諱主將,姓楊氏,前呉王家臣也。呉王薨,自立為王。呉王子昌岌奔茶鄉范令公家。主將以其弟昌文為已子,昌文弟南興、干興皆幼。乆之,主將使人將兵至令公家,索昌岌。令公懼,匿昌岌于洞中。后漢隠帝干佑三年,主將遣昌文及楊杜二使將兵攻太平唐阮二村,行至慈廉,昌文謂二使曰:“我先王之德洽于民心,不幸違棄羣臣,主將自行不義,罪莫大焉。今又使我往伐無辜之邑,幸而勝之,彼終不服,為之奈何?”二使曰:惟命是聽。遂反,兵襲平王,克之。昌文以平王與已有恩,乃降于張陽,使食其邑。平王在位七年。

后呉王南晉、天策

南晉,諱昌文,呉王權之第二子也。以漢干佑三年廢楊平王而自立,稱南晉。至周太祖廣順元年,遣使迎其兄昌岌,與之更相為政。岌稱天策。時有華閭洞人丁部領,負溪山險固,不修臣職,二王欲討之。部領懼,遣其子璉入貢。璉至,二王責其不庭,執璉而往征之,踰月不克。王乃懸璉竿上,謂部領曰:“不降,即殺之?!辈款I怒曰:“大丈夫豈以兒子之故累大事耶!”遽命十余弓射璉。二王驚異,乃班師焉。時天策擅作威福,而南晉不復預政矣。顯德元年,天策薨,南晉王遣使于漢,劉鋹以王為靜海節度使。宋太祖干德三年,王率師攻太平唐阮二村,王舶上觀戰,為伏弩所中而薨。時十二使君并起,各據州郡自治。天策在位三年,南晉十三年。顯德,周世宗年號。

右前呉王至后呉王,凡三主。始戊戌,終乙丑,共二十八年而亡。

十二使君

矯三制,名公桿,據峯州

阮太平,名寛,一名記,據阮家

陳公覽,名日慶,據唐林

杜景公,名景碩,據杜洞

阮逰奕,名昌識,據王槁

阮郎公,名珪,據超類

阮令公,名守捷,據仙逰

呂左公,名獷,據細江

阮右公,名超,據扶列

矯令公,名順,據洄湖

范防遏,名白虎,據藤州

陳明公,名覽,據江布口

右十二使君。始乙丑,終丁卯,凡三年而丁先王始并。

丁紀

先王

諱部領,姓丁氏,華閭洞人。少孤,與母媼五人居山神祠。側門外有山荷叢,葉上蝸跡成天子字。王為兒時與羣童牧牛于山野,皆推為眾兒長,以君臣禮事之,相與嬉戲,則共交手為椅以捧王,又取蘆花為前導,以左右引象天子隊仗。暇日,羣兒相率摘柴,以供役課。晚歸其母,母見之喜,為烹豚以饗之。鄉中父老皆相戒曰:“此兒器宇非常,必能濟世安民,我輩若不早附,異日必悔?!逼渫恚首拥芡鶑闹佑跊鞍臇拧F涫濯殦挪粡模趼时姽ブ?,不勝,奔至潭家灣,橋壊,陷于濘。叔欲刺之,見二黃龍覆其上,叔懼而退,乃降。時境內無主,王聞陳明公賢而無嗣,乃以其子往依焉。明公一見為器重之,養為已子,盡付以所部兵,使攻十二使君,皆平之。戊辰,明公卒,京府吏民多往歸之。王以趙宋太祖開寳元年稱皇帝于華閭洞,起宮殿,制朝儀,置百官,立社稷,尊號曰大勝明皇帝。置大鼎于庭,養虎于檻下,令曰:有犯法者受烹噬之。罪人皆懾伏,不敢違命。

【己巳,公元969年】二年,閏五月,封長子璉為南越王

【庚午,公元970年】三年,改元曰太平元年。宋封王為安南郡王。立王后五人。(有年號自此始)

【辛未,公元971年】太平二年,置文武僧道階品。以劉某為都護府,太師阮匐為定國公,黎桓為十道將軍。宋聞王稱尊號,使遺王書,其畧曰:中夏之于蠻貊,猶人之有四肢也,茍心腹未安,四體庸能治乎?蕞爾交州,逺在天末,唐季多難,未遑區處。今圣朝蓋覆萬國,太平之業,亦既成矣,俟爾至止,康乎帝躬。爾毋向隅,為我小患,俾我為絶蹯斷節之計,用屠爾國,悔其焉追。

【壬申,公元972年】太平三年,封子璇為衛王,立季子項郎為太子。命阮子猷如宋修好。

【甲戌,公元974年】太平五年,王得讖曰:杜釋弒丁丁,黎家出圣明,競頭多橫死,道路絶人行。

【丙子,公元976年】太平七年

【己卯,公元979年】太平十年春,越王璉使人殺太子項郎。

冬十一月,王夜宴,為福侯宏杜釋所弒,及越王璉等。先是,釋為桐關吏,夜臥橋上,見流星入口,釋以為休征,遂萌弒逆之心。王既遇害,釋潛入宮中,匿于溜下,踰三日,渴甚,以手盛雨水而食。宮女見之,告定國。阮匐收斬之,與其將軍黎桓奉衛王璇即皇帝位。追尊王為先王,母為太后。王在位十一年,壽五十五,改元者一。

衛王

諱璇,先王次子也。先王為杜釋所弒,阮匐黎桓共奉衛王即皇帝位。二年,秋七月,宋人伐我,眾以璇幼弱,共推黎桓為帝。降璇為衛王。

右丁先王至衛王,共二主。始戊辰,終庚辰,凡十三年而亡。

黎紀

大行王

諱桓,姓黎氏,長州人也。父覓,母鄧氏,初懐娠,夢腹生蓮花,俄而結實,收之分與人食。及寤莫識其故。以天福元年七月十五日生王,母見其手色異常,語人曰:“此兒長成,恐吾不及享其祿矣。”逾數年而父母俱亡。本州島有黎觀察者,見而異之,養為已子。王遇冬寒,覆舂而臥,觀察視之,見有黃龍覆其上,由是益竒之。及長,事南越王璉。先王嘉其勇智,累遷至十道將軍、殿前指揮使。太平十年,先王遇弒,衛王尚幼,王乃攝行國政,稱為副王。阮匐、丁佃以王將不利于孺子,乃相率起兵。王出師攻之,斬佃于陣,執匐送京師,殺之。衛王二年,宋太常博士侯仁寳請兵伐本國。宋以仁寳為交州路轉運使,領諸軍來攻。時諒州聞兵至,以狀聞。太后命南柵人范巨備為大將軍,率師拒之。師出之日,巨備直入省中,謂王曰:“今主上幼弱,未知我輩勤勞,脫有尺寸之功,其誰知之?不如先策十道為天子,然后出師。”軍士聞之,咸呼萬歳。太后見人情恱服,使以龍袞加王,躬請即位。庚辰之年,王即位,封父為長興王,母鄧氏為太后。

【辛巳,公元981年】天福元年,春三月,侯仁寳軍至浪山,陳欽祚至西結,劉澄至白藤。王自將拒之,植杙捍江,宋兵退保寧江。王令詐降以誘仁寳,北軍敗,擒斬之。欽祚等聞軍敗,引退。

上尊號為明干應運神武升平至仁廣孝皇帝。

【壬午,公元982年】天福二年,立五王后。王遣徐穆等使占城,為所執,王怒,自將討之,斬其王篦眉稅于陣,俘馘不可勝數。獲宮妓數百,遷其重器,收金銀寳貨以萬數。滅其城池,毀其宗廟。是歳還。京師大饑。

【癸未,公元983年】天福三年初,王征占城,經銅鼓山至婆和,以海路險阻,艱于去來,使開渠,由是舟楫乃通。

【甲申,公元984年】天福四年,造百寳千歳殿于火云山,其柱裹以金銀,東建風流殿,西建榮華殿,左建蓬萊殿,右建極樂殿,次構火云樓,連起長春殿,其側起龍祿殿,蓋以銀瓦。

【乙酉,公元985年】天福五年,秋七月丁巳,王之誕辰也,使造舟江中,以竹作假山于舟上,號南山,遂設競渡禮。

【丙戌,公元986年】天福六年,宋授王靜海軍節度使。

【丁亥,公元987年】天福七年,王初耕藉田于隊山,得金銀甕一,耕于皤悔山,得甕一,名其地曰金銀田。

【戊子,公元988年】天福八年

【己丑,公元989年】天福九年,管甲楊進祿以驩愛二州附占城王。親征,擒之,復取二州。封第三子為南封王

【庚寅,公元990年】興統元年,春正月,改元曰興統。宋命左正言宋鎬來封王。

【辛卯,公元991年】興統二年,封弟之子為御蠻王,居峯州。

【壬辰,公元992年】興統三年春,王御干元樓觀燈。

【甲午,公元994年】興統五年,封第十一子為行軍王,居北岸吉覽州。

【乙未,公元995年】應天元年,正月,改元。命杜亨使于宋。

封義子為扶帶王居扶帶。

【丙申,公元996年】應天二年,王親征麻黃、大發、舟波三洞,拔之。

【丁酉,公元997年】應天三年,秋七月,王征杜洞江賊,擒之。

大水。

【戊戌,公元998年】應天四年

【已亥,公元999年】應天五年,王親討何洞之十九州島,平之。

【庚子,公元1000年】應天六年,討峯州賊鄭航,擒之。命劉紹如宋。

【辛丑,公元1001年】應天七年,征莒隆賊。賊見王,張弩注矢,欲射之,矢尋墜,再舉,弦斷,懼而退。王御樓船,入窮江追之。賊陳于兩岸,與王拒戰。王兵陷于江。衛王璇中流矢死。王呼天三聲,賊自敗。

【壬寅,公元1002年】應天八年,造銀兠鍪數千余頂,頒賜軍人。

【癸卯,公元1003年】應天九年,王幸驩州鑿多蓋港直至暗州。

【甲辰,公元1004年】應天十年,王拽罾,得巨蛇,忽然逆流而去。

遣行軍王如宋。

【乙巳,公元1005年】應天十一年,王薨于長春殿,謂之大行王,因為廟號。在位二十七年,壽六十五,改元者三,葬長州德陵。

中宗

諱龍鉞,大行第三子也,母初侯姨女。九歳封南封王。大行初薨,王與東城王、中國王、開明王爭立,九閱月,國中無主。東城王敗奔占城,為所殺。元年正月,王即位,凡三日為開明王所弒。號中宗,壽二十五。

臥朝王

諱龍廷,大行第五子也,中宗母弟。興統三年封開明王,篡中宗而自立。丙午,元年,王即位,尊號曰開天應運圣文神武則天崇道大勝明光孝皇帝。王性好殺,人有臨刑,用茅纒以火燒之,又使優人廖守心持鈍刀而解之,以遲其死,如此數日,其人哀號痛切,守心戲曰:“汝不慣受死。”王大笑,以為樂。凡征討所獲虜俘,則押赴江岸,潮退,令人作水牢,驅入其中,潮漲,則呵呷而亡。又使登髙木,從下伐之。王又幸支寧江,江多蛟,乃系人于舟側,往來中流,令蛟害之。凡牲牢將供庖廚,先使人牽入,手刺殺之,然后付庖人。又削甘蔗于僧統郭卯頭上,陽為失手,傷卯頭,流血,王大笑?;蛞箽⒇?,賜諸王食,食畢以貓頭示之,諸王皆嘔吐。每視朝,則使優人喋喋其口以亂執政之奏事。又以守宮為膾,以與人相爭而食。諸王叛,王討平之,伐御蠻王,克之,改峯州為太平府。尊母氏為興國廣圣太后。

【丁未,公元1007年】二年,定文武官制,一遵于宋

【戊申,公元1008年】三年,正月,改元景瑞元年。王親征都良、渭龍二州,俘蠻人及馬數百匹。使人以杖擊蠻囚,痛甚,蠻大呼,誤犯大行諱。王大笑,再命擊之,蠻人復呼,屢犯,王甚恱。又討愛州,俘其人,作囤寘其中而笑之。

【己酉,公元1009年】景瑞二年,秋七月,王征驩唐何石等州。

冬十月辛亥,王薨于寢殿,號臥朝王。王有痔疾,臥以視朝。年二十二即位,在位四年,年二十五,改元者一。

右黎,自大行至臥朝共三主。始庚辰,終己酉,凡三十年而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赤峰市| 韶关市| 筠连县| 鄂州市| 武鸣县| 曲麻莱县| 稻城县| 融水| 宜宾县| 二手房| 永嘉县| 双峰县| 滦南县| 怀柔区| 沙雅县| 田林县| 桐庐县| 宁晋县| 洪洞县| 金溪县| 绥德县| 吉隆县| 巩留县| 滨海县| 贵阳市| 永修县| 延川县| 城固县| 长垣县| 汽车| 门头沟区| 新乡市| 阳朔县| 商洛市| 文成县| 福贡县| 海宁市| 眉山市| 马公市|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