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 臺案匯錄辛集
- 佚名
- 1670字
- 2015-12-26 17:14:35
查嘉慶十年冬間,蔡逆竄臺滋擾,居民被其蹂躪,口食無資,節據福州將軍賽沖阿等先后奏明撫邱。今據該督等稱:自嘉慶十一年三月十一等日賽沖阿奏明撫恤起,至五月初十日止,又自六月初一日起,至七月底止,兩次共撫恤過難民除口糧本色米石外,其米榖折價并番薯價銀共十六萬九千二百八十八兩三錢八分六厘八毫,又搭蓋草房工費銀二萬一千五百八十九兩,兩次共享過銀十九萬零八百七十七兩三錢八分六厘八毫,確查承辦各員,并無浮冒等語。除將各細冊另行具題外,應令該督等即將從前該將軍賽沖阿及該督等原奏抄錄送部,并令將前項撫恤過折給銀兩米石,據實轉飭造具被難貧民花名、搭蓋草房做法工費清冊,取具承辦各員及道府切實印結,由該督撫藩司加結造冊具題,到日再行核銷。至奏稱前項銀米均系臺郡倉庫墊用,必須早為撥還歸款,現在藩庫有本年春撥冊內造報及年終報部冊內存貯銀兩,堪以照數撥還歸款。并據另片奏稱先行撥解銀十萬兩,其余銀兩續行撥解等語。臣等伏查臺灣系海疆要地,倉儲庫貯,本宜充裕,前因辦理撫恤借墊之項,自未便令其久懸,應如該督等所奏,在于該省藩庫存貯銀內照數動撥解赴臺灣,交與臺灣府就近督飭各廳分別歸款,并將動缺榖石速行按例給價采買還倉,以歸實貯。所有臣等議覆緣由,是否有當,伏乞睿鑒,訓示遵行。謹奏請旨。嘉慶十三年六月日,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臣宗室祿康、戶部尚書臣德瑛、署尚書臣曹振鏞、署左侍郎臣英和、左侍郎臣趙秉沖、右侍郎臣蘇楞額、署右侍郎臣韓崶。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六本五五三~五五四頁。
六三、兵部「為內閣抄出奉上諭一道」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奉上諭一道,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
嘉慶十三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諭:許文謨等奏朱濆匪船前此折竄滬尾,護游擊王贊兵船擊賊陷失,并經陸路兵勇堵截,匪船折回西北逃竄緣由一折,覽奏俱悉。此事曾據阿林保等于八月初間奏及,當經降旨,令該督查明王贊等落水蹤跡。許文謨等奏到,王贊因追捕賊船落水救起情形,請將王贊革職,令其出洋效力贖罪等語。王贊如果有畏葸退避情事,則獲戾甚重,即當治以軍法,非僅止革職所可蔽辜。茲王贊于朱濆賊船竄至滬尾之時,率師攻擊,被賊順風下壓,身受多傷,顛墜落海,經兵丁救起,幸而得生,是其鼓勇直前,毫無退怯,幾至被淹殞命,情節實可嘉憫。王贊著加恩免其革職,并令戴罪立功。總兵武隆阿督率水師,防御不力,著交部議處。其額外外委李合成力敵被害,著加恩照把總陣亡例賜邱。此外落海淹斃各弁兵,均著查照陣亡例咨部賜恤。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六本五五四頁。
六四、戶部題本
戶部等部經筵講官內大臣太子少保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鑲白旗滿洲都統臣宗室祿康等題為報銷事:戶科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題銷福建省剿捕臺灣蔡逆軍需第一案應付內地赴臺官兵并辦差文員支過鹽糧柴薪等項銀米一案,嘉慶十三年四月初六日題,閏五月十五日奉旨:該部察核具奏,欽此,欽遵于本日抄出到部。當經戶部將冊造官兵員名是否相符行查兵部去后,今于七月二十五日準兵部查明咨覆到部。該臣等會查得:閩浙總督阿林保將福建省剿捕臺灣蔡逆軍需第一案應付內地赴臺官兵并辦差文員支過鹽糧柴薪等項銀米造冊具題請銷前來,查疏冊內開:
一、新收內地解臺軍需銀四十萬兩等語。查辦理軍需報銷章程,先將原撥軍需銀兩作為初案新收,次列開除實存,以初案之實存,即作為次案之舊管,其支用數目逐案滾算,挨次題銷。如各案中有長支、借支并部駁核減、追賠等項,各照本案催追完項,收還原款,毋庸另行造撥,統俟完竣之日,于匯總收支冊內,分晰準銷、刪減、追賠及收歸銀兩各數,并尾案之有剩銀數,造冊匯總題結等語。此次福建省剿捕臺灣蔡逆軍需,先據該督奏明在于司庫存貯各款內動撥銀四十萬兩,嗣據該督于內地軍需第一案內聲明除轉解臺灣銀四十萬兩外,尚有給發行商就臺采買米價銀八千八百二十六兩,均應歸入臺灣報銷等因在案。今前項新收銀四十萬兩,戶部核與原奏動撥銀數相符,應準其入收造報,其余給發行商就臺采買米價銀八千八百二十六兩,何以未據收造?應令該督查明報部查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