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王培元

按《會稽縣志》:王培元,以字行,幼聰穎,通諸子百家言,長而有濟人志,因潛心醫學越人遘疾,雖良醫所望而驚心者,輒使之立愈。子仁龍號霖汝,慷慨有大志,壯游京國,人咸慕其豪風,且亦以醫馳名畿省。

姚能

按《浙江通志》:姚能,字懋良,號靜山,海鹽人。善談論,好吟詩,精于醫理,著《傷寒家秘》、《心法》、《小兒正蒙》、《藥性辨疑》諸書。

丁毅

按《江寧府志》:丁毅,字德剛,江浦人。路逢殯者棺下流血,毅熟視之,曰:此生人血也。止舁者,欲啟之,喪家不之信。毅隨至墓所,強使啟棺,乃孕婦也。診之,以針刺其胸,俄而產一兒,婦亦旋蘇。蓋兒手執母心,氣悶身僵耳。針貫兒掌,兒驚痛,開拳始娩。通邑稱神。著有《醫方集》、《宜玉函集》、《蘭閣秘方》,人爭傳之,崇祀鄉賢。

周從魯

按《高郵州志》:周從魯,字思賢,漷縣知縣儉之子,郵之良醫也。診脈能知人壽夭,其治病以他巧法,多不藥而愈,四方就醫痊活者甚眾,人皆以為神。性疏財,不計利,蕭如也。郵地卑下,居人多濕病,從魯以己意按圖經教人治五加皮酒,其法用秈米粉和五加皮末,于伏日為曲,至冬日釀酒飲者,病輒愈。

袁班

按《高郵州志》:袁班,字體庵。自二十歲閉戶,十年岐黃家書無所不讀,按脈極捷如神,稱為江北名醫。州人王曰籓寒疾死,已小殮,班過視之,以一劑灌入口中,曰:右手動則死,左手動則生。已而果動左手,遂活。銓部孫虞僑夫人王氏得疾,遍身俱紫,人事已絕。時孫欲攜弟就試期,迫不能待,延班視之,曰:但去無妨,此證五日后必活,但三年后必成虛證,乃不可治耳。已而果然,其神如此。

嚴觀 【嚴泰 】

按《浙江通志》:嚴觀,仁和人。不拘古方,頗有膽略,用姜汁制附子或難之曰:附子性熱,當以童便制,奈何復益以姜?嚴曰:附子性大熱而有毒,用之取其性悍,而行藥甚速,若制以童便,則緩矣。緩則非其治也,今佐以生姜之辛,而去其毒,不尤見其妙乎!是以用,獲奇效。人稱之曰嚴附子。其用藥有法有方,行于世。弟泰繼兄而出,精于方脈,治傷寒如決川,為時所推。

姜居安

按《豐縣志》:姜居安,常居沛之沙河鎮,以醫鳴。時有達官攜家過沛,抵沙河而稚子病幾殆,延居安視之,居安一見曰:請毋恐,但得沙一斗即愈。官如其指,布沙舟中,令兒臥其上。久之,兒病遂霍然。已而達官問其故,姜曰:小兒純陽當春月,而衣皆湖綿,過于熱,故得涼氣而解。

彭浩

按《浙江通志》:彭浩,字養浩,仁和人。素性簡亢,不為杭人所禮。錢塘張尹,昆山人,延請至京,醫名大振。所著有《傷寒秘用》、《雜病正傳》、《醫性》等書,發明性理,所在傳誦。

無名道人

按《嵊縣志》:道人無名氏,不知何來。戴華陽巾,披鶴氅衣,自言精方藥凡針藥所不到者,能刳割湔洗,若華陀然。人不信。過長樂鄉,有錢遵道者病噎不治,自念刳割不驗死,不刳割亦死,均死請以醫試。道人用麻沸散抺其胸,刲之開七八寸許,取痰涎數碗,遵道暈死,無所知,頃之蘇,以膏摩割處,四五日差,噎亦愈。道人不受,謝去。人言遵道素謹實,其父有芝饒隱行,乃所遇,不常有以哉。

余世規

按《龍游縣志》:余世規,端禮七世孫,善軒岐術,凡經其藥石者,罔不獲效,求者環門,無貧富咸濟之。

錢德富

按《嵊縣志》:錢德富,順義鄉人。業儒究醫,以養母。遂著名醫術。

裘世滿

按《嵊縣志》:裘世滿,崇仁鄉人。精醫術擅,名有隱德。

張軫

按《浙江通志》:張軫,號漢聚,秀水人。精痘疹率,以意為治,多奇驗。所至嬰童竹馬迎之,性好施,親舊賴其貲助。

呂秉常

按《嵊縣志》:呂秉常,貴門里人。善醫治傷寒,有殊效。許時用贈呂孟倫有松云丘壑詩:太白山前習隱者,清曉開軒炷香灺。當軒長松碧連云,一丘一壑正瀟灑。燕坐時簽岐伯書,茯苓熟煮供晨廚。我哀世人痌瘝如,請子盡發囊中儲。三蟲不怕二豎驅,吾廬洵美寧潛居。

李應日

按《嵊縣志》:李應日,東隅人,習儒而目眇,精醫多效。

郭琬

按《浙江通志》:郭琬,字宜生。宋時其始祖昭干好施,遇仙授牡丹十三方,專治婦人胎產諸證,奇驗。父紹渠亦以醫知名當世。琬繼世業,既精其理,而又以誠心應物,舉輒愈。故婦人聞郭宜生來,自喜得生,疾已減十四矣。性坦豁無城府,湖山樽酒,淡乎無欲。年七十一預刻死期而卒,母吳氏、婦毛氏亦皆能診脈授藥。三子楨、杞、枚傳世業焉。

權盛

按《鳳陽府志》:權盛,淮陰鄉人。以善醫名,活人頗多,年九十不疾而卒。

俞濤

按《奉化縣志》:俞應,子濤號惠泉山人。明于醫理,精于切脈,存心救人,所活甚眾,不矜其功,人咸德之。子德揚承父緒有聲,孫惟圣能世其業,縣令賴與夏及邑丞孫皆額扁旌門。

謝表

按《上虞縣志》:謝表,少習舉業,既而業醫,于脈理有獨解,且能望而決人生死。邑人劉姓者,患痘不起,勢垂絕,父母置棺將殮之。謝往視,驚詫曰:此火證也。急以水澆其面,作咿唔聲,仍取水灌之,痘即分串累累起矣。有婦難產,諸藥靡效,謝以升麻、人參、前胡各五錢投之,即下。眾問其故,謝曰:此胎走岐路而氣下陷也,故用升麻以提之;而參則佐其氣;前胡則活其痰耳。嘗家居見媳從前過,謂其子曰:汝婦神理已絕,明年此時當不復有矣。竟如其言。久客廣德,廣德人咸稱謝一貼,又曰謝半仙。得所酬,即貸人。一日,置酒集諸交游曰:吾化期已逼,與諸君話別。眾以為癡,謝曰:吾欲決人生死,而不能自決耶?取諸所貸券火之。抵家其叔偶值問之曰:奈何以此時還對如前言?叔曰:試為我一診。謝曰:同行自見。不數武,謂叔曰:當先侄十日。叔訝未之信,后刻期無爽,人以為秦越人復出焉。

周一龍

按《上虞縣志》:周一龍,字五云,邑庠生。幼精舉子業,一夕夢神授以秘術,遂習岐黃,望聞問切多所救濟,善知人生死。性好施與,賑施貧乏,服劑不取其酬,邑中稱良醫云。后李茂蘭得一龍傳,盡習其術,亦以善醫聞。

范應春

按《上虞縣志》:范應春,少負奇氣,嘗自計曰:匹夫而欲濟人利物無它術,惟醫藥乎!乃遍讀岐黃家言,遂以醫鳴世,尤神于脈理。一日,途遇姻親薛文龍,驚愕曰:公病劇,奈何?薛曰:固無恙也。應春就其家診之,陽為好語,密囑其子曰:而翁臟脈已絕,特浮,陽在外,不見劇耳。夜半當疾作,及晡而逝矣,可亟治后事已而。時刻不爽。有按院行部至虞,稱病不言,所以遍召諸醫,莫曉。乃召應春,診之曰:無它病,祇患夜遺耳,安神保元自已。院囅然曰:胡神哉!又問曰:富貴中人,豢養安逸,然多疾病,時服藥餌。窶人日勞筋骨,奔走衣食而鮮病,何也?應春對曰:戶樞不纒,流水不腐。院大奇之,曰:此非方術中人。命其子藎臣例入太學。應春診脈醫治類有神驗,即二事依稀扁鵲之視桓侯焉。然隨所求治酌方與之不計其酬,因取神仙家董奉種杏故事,自號杏莊。有《杏莊集》十卷藏于家。

莫士英

按《浙江通志》:莫士英,字士颕,太學生也。少年多病,喜方書,能出奇驗,治決生死。會歲大疫甚至滅門,士英俱得全活,感德者至,置生位于家拜之。有二女求其診,一女命將絕,自以為瘵,士英曰:非瘵也,可愈。一女無大病,士英曰:脈不祥,至秋當死。果然。次子成藝得士英傳,為善樂施,宗黨咸敬之。曾孫瑕仍世醫業,著書滿家。語云: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又云:三世為醫,其后必興。蓋以生殺之事殊也,故人皆云:莫氏昌矣。

吳世纓

按《烏程縣志》:吳世纓,字養虛,善治痘疹,時稱保嬰國手。

翁禹訓

按《浙江通志》:翁禹訓,字汝守,號云麓,錢塘人。穎異,授之書,一覽而盡。其父念訓尪弱,乃令治醫家言,取《靈》《素》以下諸書及禁方讀之,務研其奧,有奇驗。寒暑不乘輿,蓋獲醫貲,隨以濟人,及抵家而待,以舉火者又滿座,終不吝施予也。豐頤廣額,美須髯,衣冠甚偉,年四十失明,仰天喟曰:吾豈莊生所謂不祥人也?耶日,蟄處一室,彈琴歌詠以自適,事益簡氣益王。長子立言,孫常豫、常益、思真,曾孫鴻業、鴻聲,元孫世庸云介眉,今皆貴顯。

鄒觀

按《臨安縣志》:鄒觀,邑人,號介庵。精醫術,嘗有鳳亭貧民患疔毒,療之即愈,其人以牛謝,辭弗受。越二年,觀道經鳳亭,夜遇虎,忽有牛自莽中逸出扺虎,遂得免,牧者至,詢之,即前療病人所卻牛也。聞者皆以為陰德所致。

董和

按《合肥縣志》:董和,合肥人。其先為名醫,至和九世能療異疾,貧不能具藥餌者與之。

劉大成

按《池北偶談》:劉大成,山東文登縣諸生,以儒醫耆德為鄉黨所推重。修學宮鑿泮池得一石函,有女胳釵釧,為徙瘞北城隍上。次日,復得一瓶,中貯竹漿,外勒數語云:浜人花母,劉支竹漿。一匕濟人,廣嗣功長。自后以竹漿活人甚多。年八十余,生六子,諸孫登第甚眾。

凌瑄

按《歸安縣志》:凌云孫,庠生瑄,號雙湖。奉慈壽太后詔,施針浙閩,全活萬計。晉登仕郎。

周濟

按《歸安縣志》:周濟,歸安人。精于醫,有起死回生之術。

郭欽誥

按《杭州府志》:郭欽誥,字慶云,昭干后裔也。少喪父,事母以孝,聞有嫂早寡無依,養之終身。習世業,凡危錮之疾,診視立起,遠近皆知其名曰郭醫。慶云氏云:長子瀧字瑞云郡庠生,明醫理;次子(氵鳳)字汝霖,亦佳士也。

按《浙江通志》:郭欽誥,字慶云,錢塘人。唐忠武王之后裔,浙名醫也。其先得之異人授牡丹十三方,治南宋孟太后疾有功,賜姓趙,至今稱為趙郭云。欽誥氣宇沖粹,人樂與之游,生平樂善好施不倦。

吳毓昌

按《杭州府志》:吳毓昌,字玉涵。以太學為內閣中書重然,諾急友人難,兼善岐黃術。子克善有文行,秉鐸青田;次光旭授詹事府錄事,皆早世,里人惜之。

張大經

按《余杭縣志》:張大經,字景和。居心純厚,博覽醫宗,嘗按脈視色,有遇微疾而直曰必死,有患重病而決曰必生。用藥平,而每于平中見奇。有可活而不能藥者,忻然捐貲調治,存活無筭。諺曰:但愿世間無疾病,不患架上藥生塵。可為大經寫照云。

孫櫓

按《浙江通志》:孫櫓,號南屏,東陽人。性穎異,精岐黃。五都有單姓,妻產死三日,心尚溫。櫓適過之,一劑而蘇,竟產一男。又有人頭生瘤,癢甚。櫓曰:此五瘤之外,名為虱瘤。決破之,果取虱碗許,遂全。其效多類此。著有《醫學大成》、《活命秘訣》、《脈經采要》等書。

羅世頌

按《江南通志》:羅世頌,青陽人。性孝友,親歿廬墓后棄儒為醫,常入山采藥,遇異人授以秘術。所濟為多,子尚復世其業。

張文啟

按《浙江通志》:張文啟,字開之,仁和人。游于張遂辰潘楫之門,盡得其傳,于古醫書無所不讀,又與同志設惠民藥局,所全活甚眾。嘗曰:天本好生,人皆同體,使有所揀,擇天罰至矣。又請于當途建靖浪亭,渡浙江者得免風濤之厄,其他若創育嬰堂,天醫院諸善事,皆力為之。卒年六十八,子二,璟、璉為諸生,有聲亦能世其家學也。

陳時寵

按《青田縣志》:陳時寵,世業醫。鄰家疫,倒數人,舉家驚惶,遠避時寵,扶持起之。

吳嗣昌

按《浙江通志》:吳嗣昌,字懋先,仁和人。世為醫宗,昌更別有會悟。浙督趙嘗遘危疾,昌獨排眾論,投冰水立蘇之。趙尊禮若神,曰:術如君,有得傳者否?答曰:有宋爾玨、潘錫祉者追隨獨久。趙曰:君其不朽矣!后以事煩,目瞽居河渚。著《傷寒正宗》、《醫學慧業》等書行世。

吳奐

按《金華府志》:吳奐,字德章,蘭溪人。刻志好學,博通書史,善書札,而尤精于醫,得何文定公曾孫仲畏之傳,功力兼人,益造其微,其醫最于一。邑人多稱之,著有《古簡方》十二卷、《諸集方》四十余卷,其詩號《蘭渚漁歌》。

沈士逸

按《浙江通志》:沈士逸,字逸真,仁和人。善醫知名,少時嘗獻書經略,邢公奇之,置為裨將,令督兵海上,以功為游洋將軍。已父祖相繼沒,母孀弟幼,遂絕意疆埸,奉母滫瀡而產,日落乃發篋讀禁方,盡得要秘,數年名大起,日造請者數十百家,全活不可勝數。既老構園池,多樹竹木,種菱芡,日抱琴書坐臥其中,賢士大夫軒車到門,多不時出,而以疾來者,則率爾命駕,無問近遠。年六十有六病瘧卒。所著《海外紀聞》、《翌世元機》、《清乘簡園集》若干卷。

夏以時

按《吉安府志》:夏以時,字鳳亭。生而奇俠,學書未售,學醫日習李奉祠《本草》。丙戍歲兇,散家貲,賑饑民,得活數百人。既又疾疫,死者僵道,時嘆曰:義不可獨全也。復傾其貲貨藥給貧者,不取直。生全甚眾。術至精,治病多奇驗,求療者日夕盈門,得一劑遂瘳。時有夏一劑之名云。

僧海淳

按《處州府志》:僧海淳,處州衛人,姓吳氏,父松左所百戶。淳自幼茹素,稍長從師習梵唄,不肯還家。父母雙殂,杖笠入終南山,遇異僧授以醫目方劑,且諭以遇洪則止。用其方療人有效,至南昌相國張洪陽建廣福堂以居之,戒行精潔,徒眾日聚,為江右士大夫所雅重。嘗一再至栝,栝人欲留之,不可得,亦近代高僧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夏邑县| 温泉县| 郁南县| 玛沁县| 阳朔县| 太谷县| 东方市| 贵南县| 巴马| 龙州县| 兖州市| 龙口市| 兴义市| 榆中县| 丹棱县| 平安县| 杭锦后旗| 桃源县| 孝昌县| 莒南县| 丰宁| 肇东市| 盖州市| 葫芦岛市| 大埔县| 南皮县| 治县。| 平湖市| 淮阳县| 乐清市| 九龙城区| 左权县| 吴桥县| 广宗县| 洪洞县| 阳山县| 安泽县| 鄱阳县| 高清|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