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京
按《湖廣通志》:宋子京,黃岡人。學舉子業不售,去而習醫,久之悟《素問》、《靈樞》、《六腑內外》、《穴穴相應》,又心智洞朗,一望而知人病之所以。有巡道無他病,但不能食,郡守以子京進,子京曰:且無往,當先觀之。巡道出,子京從,輿上一觀,乃敝衣冠垢污而進,巡道不悅,出而語人曰:病瘳矣。次日,呼子京入,則美其衣冠。巡道曰:昨日不如此,大致余怒。子京曰:昨日垢敝,乃醫公者也。公生平常得喜病,一怒而喜消病愈,便能食矣。游會城中,見舁棺者漏血一滴,子京曰:此可生也。問之,則婦以難娩死,呼夫至,開棺一針其穴,娩一男,母子俱全。前郡守在黃,子京視脈曰:十年后當領西城節鉞,然當墜下頦。至十年后,撫蜀果病,且兩月,急走人邀子京治,子京至,入署交拜,以手掖撫軍起,而下頦已上矣。
駱驤
按《嘉興府志》:駱驤,字子龍,長子鄉人。事后母孝,雅愛吟詠,時與縉紳金豐村燦范菁山言項少岳元淇游,尤究心岐黃之術,察脈檢方,侔于神巧,兼擅水墨,白描黃癡倪迂間。有《言志集》行世。
劉從周
按《醫學入門》:劉從周,醫有自得之見,著書十篇論痢疾以手足和暖為熱,厥冷為寒,如盛夏發熱有進退者為冒暑,熱不止者為傷寒,至當之言也。
王中立
按《烏程縣志》:王中立,世居小湖織里,精嬰兒方脈,求治如市。孫以勤為安吉訓術,曾孫元吉為德清訓術,應召入覲,留太醫院。有《幼科類萃》行世,后裔時鍾世其業。
常效先
按《嘉興府志》:常效先,號瀛泉。少補博士,后棄去,攻岐黃家言,尤精痘疹,其門如市。性簡僻,賦詩娛老,自號無系居士。臨終賦詩辭世,所著有《心鏡篇》、《衍慶錄》藏于家。
呂愷陽
按《仁和縣志》:呂愷陽,立志濟人。偶得異人授,專治折傷,每于武闈騎射有墮馬箭傷,即傅以藥,立蘇,并不問其姓名,歷十余年。亦近世之韓伯休也。
徐仲宇
按《湖廣通志》:徐仲宇,不知何許人,善岐黃術,慣用針,凡奇疾濱死者,一針即活,人號太素先生。
伍鳳
按《湖廣通志》:伍鳳,知醫。人有疾,請之詣宅,病去七分,人稱盧醫。
林元真
按《福建通志》:林元真,將樂人。善醫,藥施不望報,名醫多出其門下。
魏直
按《蕭山縣志》:魏直,字廷豹。能詩,以醫聞。吳越間治痘疹奇驗。著《博愛心鑒》行于世。
王應華
按《蕭山縣志》:王應華,字武橋,父仁游學遇高士,授以醫術,尤精幼科。至應華名大著,治多奇驗,為人恂恂仁愛,有古長者風。所著《醫案》子孫秘之,以世其業。
徐純卿
按《延平府志》:徐純卿,將樂諸生。讀書學易,窮醫得秘方,施藥活人。年八十手不釋卷,著有《紉元醫案》。
丁煥
按《武進縣志》:丁煥,字伯文。世為小兒醫,至煥而其術精,然性好飲,痘疹時行,無富貴貧賤爭致之。一日診視常至百余,家家飲之,煥不辭也。多至沉醉,握小兒手輒睡去,主人覺之醒,輒曰:我知之矣。歸至室則填街滿戶悉取藥者,煥一一付去,雖甚危證,悉取效,人謂其有神云。其人短小而謙下,視之不知其有異術也。人或饋之,不問多寡。亦不能為生計,以故卒之日,家無余蓄,竟無子。
鄧文伸
按《延平府志》:鄧文伸,永安貢川人。祖傳醫蠱方毒方術秘異,凡中毒者,例以雄雞一,銀十分,戒其家勿語,密攜至鄧之堂祖廟爐下,鄧亦不言而諭能知其中某方毒,即付藥服之,無不立愈。尤異者鄧氏子弟皆通曉,惟應役里排者付藥則驗,謂其祖臨卒時,囑以藥資隨里排當役云。
湯玉 【湯玠】
按《武進縣志》:湯玉、湯玠皆世業婦人醫,有奇效。時有他醫視為虛羸,不敢輕藥者,往往投以大黃而愈,歲用至數百斤。無錫有施教者劑必用,人參亦歲至數百斤。識者比之李廣程,不識之用兵。玠嘗行野,見林有縊者,釋之,知其貿易偽金也,以藥資贈之,空囊返。子文佐、兄子文英亦以醫著。
趙巒
按《古今醫統》:趙巒,晉陽人。善醫術,精診候。一人病脅有聲如蛙,以手按之即止,否則連聲不絕,諸醫不能辯,巒診之曰:右關脈伏結,因驚氣入臟腑而成此疾。患人告:因野行,忽有蝦蟆高躍,叫聲被驚,便覺脅痛,作聲如蛙。巒與六神丹瀉之,立愈。
戴聰
按《處州府志》:戴聰,字德卿,處州衛人。幼習儒,長精方脈,妙匕起疴,不計功利。時值疫災,連活數百人。按院府邑迭表厥,閭訓二子,皆入膠序。
程明佑
按《醫學入門》:程明佑,善醫。嘗曰:人皆知補之為補,而不知瀉之為補,補之為瀉,陰陽迭用,剛柔互體,故補血以益榮,非順氣則血凝,補氣以助衛,非活血則氣滯。蓋脾為中州,水火交濟而后能生萬物。真妙論也。
周應化
按《處州府志》:周應化,青田人。性慈祥,好行其德。遇異人授以醫訣方書,施藥濟貧,尤精治痘。恩施于人所不及,知己亦不望其報,一經訓子,克有成立,人共稱之。
張機
按《醫學入門》:張機,明人。治一婦人忍饑勞倦發狂,機曰:二陽之病發心脾。二陽者,胃與大腸也,忍饑過勞,胃傷火動,延及心神,脾意擾亂,安得不狂?獨參湯加竹瀝飲之,愈。
王賜爵
按《杭州府志》:王賜爵,字丹宇。先世為宋御醫,高宗時以方術奏績授官,世以醫顯,賜爵。性至孝,嘗為父祈禱。白岳時嚴寒行至河西橋,有老人坐橋下,衣襤褸,方嘯歌獨酌,呼爵共飲,盤餐略盡,惟余青荷如初出水。爵心異之,老人曰:余與子有夙因,故得遇,此期三年重來,可一晤語。爵如期往,老人出方書命曰:以此救世可也。歸為人治疾,惟望色聽聲或以病狀相語,藥至病痊。年七十余,匡坐而逝。
錢寶
按《鎮江府志》:錢寶,字文善,原浚曾孫,號復齋。詩多藻思,工小楷行書,精于醫,拯危濟困恒孜孜焉。所著有《醫案》、《運氣說》、《復齋集》。
石藏用
按《醫學入門》:石藏用,治一大人,因承檐溜水,洗手覺為物觸入指爪中,初若絲發,至數日稍長如線,伸縮不能如常。公診之曰:此為龍藏也,方書所不載,當以意去之。乃用蜣螂涂指,庶不深入胸膈也,他日免震厄之患。后因迅雷,見火光遍身,士人怕懼,急以針穴其指,果見一物自針穴躍出而愈。
何允恭
按《處州府志》:何允恭,字克讓,麗水人。醇樸寡言笑,鄉人無貴賤老稚嚴事之,事父母以孝聞,厚恤甥孤,克敦友愛。尤好善喜施,家世以醫名,允恭益張其業,每晨興袖藥餌,視疾以次遍及,不責其報。獄中苦疫,輒施藥療之。平生所全活不可以數計,鄉邦誦其德者,至今不泯,崇祀鄉賢。子珙孫鏜別有傳。
僧坦然
按《太平縣志》:僧坦然,善針砭,針細如毛,長不過寸許,一投輒效。長林高令內患癱貼蓐兩朞,僧一再投,不效,怪之。靜想良久,躍曰:是也,此人皮肉肥厚,短針不足用也。乃更置金針,長可五寸,一針而愈。邑人胡振聲中瘋僵臥兩日,家人皇遽治后事,僧過其門,延視之,針其手,手動,再針,瀉痰斗余,即崛然起坐。次日午刻,能往五里外赴席。奇驗甚多,不具載住,箬嶺橫培,施粥開路,煮茶接眾。
鄭文誥
按《處州府志》:鄭文誥,字天章,遂昌人。幼讀《素問》、《靈樞》諸書,忻然有得,遂精醫術,不責報,尤急貧窶人疾苦。晚授太醫院吏目,嘗置定溪義渡,以濟病涉,建洞峰嶺茶亭,往來德之。
徐應顯
按《金華府志》:徐應顯,字子佑,永康人。業儒,精醫術,多所全活。晚年益精,歷游名公卿間,貧寒以疾請,匍匐救之。所著有《醫方積驗》。歲大祲,倡行糜粥,有以負賦告者,為貸錢焚券,人德之。牟御史廉其行,表其廬曰:儒修相業。年八十余卒。
劉輝
按《開封府志》:劉輝,字文華,祥符人。幼喜醫,受學于同郡李寬久之盡其術,乃嘆曰:神圣工巧,非可以言辭求天運,物理必待夫體察著。于是益博極《素》《難》諸書,無寒暑晨夜之限,遂以醫鳴于汴中,而時王公貴人下逮閭巷士庶愈其疾而著奇驗者,歲不可勝紀。其貧者報之,輒謝曰:非吾愿也。輝又善交友,始終不渝,宗戚尤洽恩義。年七十,有司推為鄉社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