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殘寫經一卷前半已缺佚后半完好然無后題吾友臨川李君證剛翊灼以其中專闡明明暗之旨證以景教三威蒙度贊有合處遂定為景教經典然考大祆摩尼與景教頗類似未易分別且皆由波斯流入中土故姑顏之曰波斯教經以俟當世之宗教學者考證焉宣統三年三月上虞羅振玉記)。

若不遇緣無由自脫求解肉身本性。是一為是二耶。一切諸圣出現于世。施作方便。能救明性。得離眾苦。究竟安樂。作是問已。曲躬恭敬。卻住一面。

爾時。明使告阿馱言。善哉善哉。汝為利益無量眾生。能問如此甚深秘義。汝今即是一切世間盲迷眾生大善知識。我當為汝分別解說。令汝疑網永斷無余。汝等當知。即此世界未立以前。凈風善母二光明使。入于暗坑無明境界。拔擢驍健常大智甲。五分明身。策持升進。令出五坑。其五類魔黏五明身。如蠅著蜜。如鳥被黐。如魚吞鉤。以是義故。凈風明使。以五類魔及五明身二力和合。造成世界十天八地。如是世界。即是明身醫療藥堂。亦是暗魔禁系牢獄。其彼凈風及善母等。以巧方便安立十天。次置業輪.及日月宮.并下八地.三衣.三輪乃至三災.鐵圍.四院.未勞俱孚山.及諸小山.大海.江河。作如是等。建立世界。禁五類魔。皆于十三光明大力以為囚。縛其十三種大勇力者。先意凈風各五明子。及呼嚧瑟德[囗*勃]嘍[囗*穫]德并窣路沙羅夷等。其五明身。猶如牢獄。五類諸魔。同彼獄囚凈風五子。如掌獄官。說聽喚應。如喝更者。其第十三窣路沙羅夷。如斷事王。于是貪魔見斯事已。于其毒心重興惡計。即令路[仁-二+易]及業羅決以像凈風及善母等。于中變化。造立人身。禁囚明性。放大世界。如是毒惡貪欲肉身。雖復微小。一一皆放天地.世界.業輪星宿.三災.四圍.大海.江河.干濕二地.草木.禽獸.山川.堆阜.春夏秋冬.年月時日.乃至有礙無礙。無有一法不像世界。喻若金師。摸白象形。寫指環內。于其象身無有增減。人類世界。亦復如是。其彼凈風。取五類魔。于十三種光明凈體。囚禁束縛。不令自在。魔見是已。起貪毒心。以五明性禁于肉身。為小世界。亦以十三無明暗力。囚固束縛。不令自在。其彼貪魔。以清凈氣禁于骨城。安置暗相。栽蒔死樹。又以妙風禁于筋城。安置暗心。栽蒔死樹。又以明力禁于脈城。安置暗念。栽蒔死樹。又以妙水禁于肉城。安置暗思。栽蒔死樹。又以妙火禁于皮城。安置暗意。栽蒔死樹。貪魔以此五毒死樹。栽于五種破壞地中。每令惑亂光明本性。抽彼客性。變成毒果。是暗相樹者生于骨城。其果是怨。是暗心樹者。生于筋城。其果是嗔。其暗念樹者。生于脈城。其果是淫。其暗思樹者。生于肉城。其果是忿。其暗意樹者。生于皮城。其果是癡。如是五種骨.筋.脈.肉.皮等。以為牢獄。禁五分身。亦如五明。囚諸魔類。又以怨憎.嗔恚.淫欲.忿怒.及愚癡等。以為獄官。放彼凈風五驍健子中間貪欲。以像喝更說聽喚應。饞毒猛火。恣令自在。放窣路沙羅夷。其五明身。既被如是苦切禁縛。廢忘本心。如狂如醉。猶如有人。以眾毒蛇。編之為籠。頭皆在內。吐毒縱橫。復取一人。倒懸于內。其人爾時為毒所逼。及以倒懸。心意迷錯。無暇思惟。父母親戚。及本歡樂。今五明性。在肉身中。為魔囚縛。晝夜受苦。亦復如是。又復凈風造二明船。于生死海運渡善子。達于本界。令光明性究竟安樂。怨魔貪主。見此事已。生嗔姤心。即造二形雄雌等相。以放日月二大明船。惑亂明性。令升暗船。送入地獄。輪回五趣。備受諸苦。卒難解脫。若有明使。出興于世。教化眾生。令脫諸苦。先從耳門。降妙法音。后入故宅。持大神咒。禁眾毒蛇。及諸惡獸。不令自在。復赍智斧。斬伐毒樹。除去株杌。并余穢草。并令清凈。嚴飾宮殿。敷置法座。而乃坐之。猶如國王。破怨敵國。自于其中。莊飾臺殿。安置寶座。平斷一切善惡人民。其惠明使。亦復如是。既入故城。壞怨敵已。當即分判明暗二力。不令雜亂。先降怨憎。禁于骨城。令其凈氣俱得離縛。次降嗔恚。禁于筋城。令凈妙風即得解脫。又伏淫欲。禁于脈城。令其明力即便離縛。又伏忿怒。禁于肉城。令其妙水即便解脫。又伏愚癡。禁于皮城。令其妙火俱得解脫。貪欲二魔。禁于中間。饑毒猛火。放令自在。猶如金師。將欲煉金。必先藉火。若不得火。煉即不成。其惠明使。喻若金師。其嶷[囗*留]而云[目*匿]。猶如金釙。其彼饑魔。即是猛火。煉五分身。令使清凈。惠明大使。于善身中。使用饑火。為大利益。其五明力。住和合體。因彼善人。銓簡二力。各令分別。如此肉身。亦名故人。即是骨.筋.脈.肉.皮。怨.嗔.淫.怒.癡。及貪饞淫。如是十三。共成一身。以像無始無明境界。第二暗夜。即是貪魔毒惡思惟諸不善性。所謂愚癡.淫欲.自譽.亂他.嗔恚.不凈.破壞.銷散.死亡.誑惑.返逆暗相。如是等可畏無明暗夜。十二暗時。即是本出諸魔記驗。以是義故。惠明大智。以善方便。如此肉身。銓救明性。令得解脫。于己五體。化出五施。資益明性。先從明相化出憐愍。加彼凈氣。次從明心化出具足。加被明力。又于明思化出忍辱。加被凈水。又于明意化出智惠。加被凈火呼嚧瑟德[囗*勃]嘍[囗*穫]德。于語藏中加被智惠。其氣風明水火.憐愍.誠信.具足.忍辱.智惠.及呼嚧瑟德[囗*勃]嘍[囗*穫]德與彼惠明。如是十三。以像清凈光明世界。明尊記驗。持具戒者。猶如日也。

第二日者。即是智惠。十二大王。從惠明化。像日圓滿。具足記驗。第三日者。自是七種摩訶羅薩本。每入清凈師僧身中。從惠明處。受得五施。及十二時。成具足日。即像窣路沙羅夷。大力記驗。如是三日及以二夜。于其師僧乃至行者。并皆具有二界記驗。或時故人。與新智人共相斗戰。如初貪魔。擬侵明界。如斯記驗。從彼故人。暗毒相中。化出諸魔。即共新人相體斗戰。如其新人不防記驗。廢忘明相。即有記驗。其人于行無有憐愍。觸事生怨。即污明性。清凈相體。寄住客性。亦被損壞。若當防護。記驗警覺。逆逐怨憎。當行憐愍。明性相體。還復清凈。寄住客性。離諸危厄。歡喜踴躍。禮謝而去。

或時新人忘失記念。于暗心中化出諸魔。共新人心當即斗戰。于彼人身有大記驗。其人于行無有誠信。觸事生嗔。寄住客性。當即被染。明性心體。若還記念。不忘本心。令覺驅逐。嗔恚退散。誠信如故。寄住客性。免脫諸苦。達于本界。或時新人忘失記念。即被無明。暗毒念中。化出諸魔。共彼新人清凈念體即相斗戰。當于是人有大記驗。其人于行無有具足。欲心熾盛。寄住客性。即當被染。如其是人。記念不忘。于具足體善能防護。摧諸欲想。不令復起。寄住客性。免脫眾苦。俱時清凈。達于本界。

或時于彼無明思中。化出諸魔。共新人思即相斗戰。如其是人。廢忘本思。當有記驗。其人于行即無忍辱。觸事生怒。客主二性。俱時被染。如其是人。記念不忘。覺來拒敵。怒心退謝。忍辱大力。還當扶護。寄住客性。欣然解脫。本性明白。思體如故。

或時于被無明意中。化出諸魔。即共新人意體斗戰。如其是人。忘失本意。當有記驗。其人于行多有愚癡。客主二性。俱被染污。如其是人。記念不忘。愚癡若起。當即自覺。速能降伏。策勤精進。成就智惠。寄住客性。因善業故。俱得清凈。明性意體。湛然無穢。如是五種。極大斗戰。新人故人。時有一陣。新人因此。五種勢力。防衛怨敵。如大世界。諸圣記驗。憐愍以像。持世明使。誠信以像十天大王。具足以像降魔勝使。忍辱以像地藏明使。智惠以像催光明使。為此義故。過去諸圣及現在教作如是說。出家之人。非其有礙肉身相戰。乃是無礙。諸魔毒性。互相斗戰。如此持戒清凈師等。類同諸圣。何以故。降伏魔怨。不異圣故。或時故人兵眾退敗。惠明法相寬泰而游。至于新人五種世界無量國土。乃入清凈微妙相城。于其寶殿敷置法座。安處其中。乃至心念思意等城。亦復如是。一一遍入。若其惠明游于相城。當知是師所說正法皆悉微妙。樂說大明三常五大。神通變化具足諸相。次于法中專說憐愍。

或游心城。當知是師樂說日月光明宮殿神通變化具足威力。次于法中專說誠信。

或游念城。當知是師樂說大相窣路沙羅夷神通變化具足默然。次于法中專說具足。

或游思城。當知是師樂說五明神通變現。次于法中專說忍辱。

或游意城。當知是師樂說明使過去未來及現在者神通變化隱現自在。次于法中專說智惠。是故智者諦觀是師。即知惠明在何國土。若有清凈雷那勿等。如是住持無上正法。乃至命終不退轉者。命終已后。其彼故人及以兵眾。無明暗力墮于地獄。無有出期。當即惠明引己明軍。清凈眷屬直至明界。究竟無畏。常受快樂。應輪經云。若雷那勿等身具善法。光明父子及凈法風。皆于身中每常游止。其明父者即是明界無上明尊。其明子者。即是日月光明。凈法風者。即是惠明。寧萬經云。若雷那勿具善法者。清凈光明大力智惠。皆備在身。即是新人功德具足。

汝等諦聽。惠明大使。入此世界顛倒[耳*巳]城。屈曲聚落。壞朽故宅。至于魔宮。其彼貪魔。為破落故。造新穢城。因己愚癡。恣行五欲。或時白鴿征妙凈風勇健法子大圣之男入于此城。四面顧望。唯見煙霧。周障屈曲。無量聚落。既望見已。漸次游行。至于城上。直下遙望。見七寶珠。一一寶珠。價值無量。皆被雜穢。纏覆其上。時惠明使。先取膏腴肥壤好地。以已光明無上種子。種之于中。又于己體脫出模樣及諸珍寶。為自饒益。大利興生。種種莊嚴具足內性以為依柱真實種子依因此柱得出五重無明暗坑。猶如大界。先意凈風各有五子。與五明身作依止柱。于是惠明善巧田人。以惡無明崎嶇五地而平填之。先除荊蕀及諸毒草。以火焚燒。次當誅伐五種毒樹。其五暗地。既平殄已。即為新人置立殿堂及諸宮室。于其園中。栽蒔種種香花寶樹。然后乃為自身莊嚴宮室寶座臺殿。次為左右無數眾等。亦造宮室。其惠明使。以自威神。建立如是種種成就。又翻毒惡貪欲暗地。令其顛倒。于是明性五種凈體。漸得申暢。其五體者。則相.心.念.思.意是。時惠明使。于其清凈五重寶地。栽蒔五種光明勝譽無上寶樹。復于五種光明寶臺。燃五常住光明寶燈。

時惠明使。施五施已。先以驅逐無明暗相。伐卻五種毒惡死樹。其樹根者自是怨憎。其莖剛強。其枝是嗔其葉是恨。果是分拆。味是泊淡。色是譏嫌。其次驅逐無明暗心。伐卻死樹。其樹根者自是無信。其莖是忘。枝是謟惰。葉是剛強。果是煩惱。味是貪欲。色是拒諱。其次驅逐無明暗念。伐去死樹。其樹根者自是淫欲。莖是怠惰。枝是剛強。葉是增上。果是譏誚。味是貪嗜色是愛欲諸不凈業。先為后誨。次逐暗思。伐去死樹。其樹根者自是忿怒。莖是愚癡。枝是無信。葉是拙鈍。果是輕蔑。味是貢高。色是輕他。次逐暗意。伐去死樹。其樹根者自是愚癡。莖是無記。枝是嫚鈍。葉是顧影自謂無比。果是越眾。莊嚴服飾。味是愛樂。瓔珞真珠環釧諸雜珍寶串佩其身。色是貪嗜。百味飲食資益肉身。如是樹者。名為死樹。貪魔于此無明暗窟。勤加種蒔。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1-10 19:16:55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德令哈市| 礼泉县| 托克逊县| 南昌县| 淳化县| 辽中县| 康平县| 齐齐哈尔市| 弥勒县| 靖州| 曲阳县| 清新县| 双峰县| 文成县| 南平市| 吴江市| 永丰县| 兰西县| 稷山县| 乌鲁木齐县| 张家口市| 乐安县| 阜康市| 铜鼓县| 高阳县| 屯昌县| 潜江市| 德安县| 苗栗市| 衡东县| 兴隆县| 乐业县| 白银市| 平原县| 苍溪县| 油尖旺区| 云龙县| 集安市| 封开县|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