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據此,該臣看得圣人御宇,萬國傾心,何物毛遠齋等,尚往來山海之間,締聯狗鼠之黨,意何為乎!按張名振所致汪受嘗一書,逆情甚著,受嘗實為戎首,變姓易名,朝閩暮越,潛蹤吳浙之交,以聯絡為事,讀其書想見其人,受嘗真可畏哉!第以投誠出首一節,雖不知其心事果何如,而來歸之題目頗佳,似當姑予自新,待以不死。毛遠齋潛行海上,躬受偽銜,雖謀逆無顯著之跡,而寄書散札又以被劫無征,但口供歷歷如畫,皆有由來,從重處斬,不能為之原也。次則計布臣、王慕橋、張三和子均屬無籍棍徒,不知戒懼,相與兒戲為奸,輕干逆跡,祗以題銜授札,俱出諸口而未見其形,歃血盟神,雖有其言而未舉其事,招致由于遠齋、受嘗,此曹如醉如夢,曾不知魯王為何人,舟山為何地也;減等投荒,洵不為縱。至于韓公敘嘉禾土民,有別業空房任與受嘗暫寓,不察來歷,厥罪難辭;若結盟聚黨,原不與聞,站配以懲,允足蔽其辜矣。內王慕橋已經瘐斃,朱四系汪受嘗仆人,合并免罪。余犯候旨發落,紙分照追。未獲吳庸之等嚴緝另結。其汪受嘗應否羈候,抑或竟行釋放,統候圣裁汪臣謹會同督臣馬國柱、撫臣周國佐合詞具題,伏乞敕下該部核擬覆請行臣等遵照發落施行。緣系投首逆情,審供已確,謹具實上聞,仰候圣裁事理,未敢擅便,為此具本專差快手劉奎赍捧謹題請旨。順治九年十月十八日,巡按江南蘇松常鎮淮揚六府徐州一州試監察御史臣秦世禎。

朱批:三法司核擬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丁編第一本第六八~七一頁。

一三九、刑部尚書圖海等殘題本

太子太保弘文院大學士刑部尚書臣圖海等謹題為簡舉真正王妃王子、如虛反坐事:江南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刑科送到密封紅本內開該本部題前事內開:先該江南囗囗囗囗級戴罪馬鳴佩題前事內開:據首囗囗囗囗囗囗前事內稱:身系廣東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舟山,于順治七年大兵囗剿奔脫投誠,移住蘇州。有魯王西宮妃后榮氏并所生世子留哥俱為大兵擒獲在營。魯王探知,暗使劉忠囗囗重金分頭贖取。正欲入海,被使女金生出首囗院發下會審。但會審之官,多系蠻子,未免有護惜前王子孫之意。切恐漏網,仍遞海中,橫播招搖,惑人莫測。身既知情,只得冒死鳴憲,懇天會同滿漢衙門提取一干人犯到案面質嚴究,如虛愿甘反坐等情到臣。臣與滿兵提督哈哈囗、漢兵提督管效忠公議,隨移咨江寧撫臣張中元,將榮氏、留哥等一起人犯押解江寧省公審。當據原告金生說:我是福建漳州府的戲子,因克漳州府,我被金固山得了,帶到杭州,與了田提督。田提督不要我,發出外邊唱戲。聞丁守才要往北京去,你將我帶到北京,到鄭芝龍家,他要贖我,多與你幾兩銀子。不意帶到蘇州住下。囗氏口稱是娘娘,留哥稱小千歲,宋氏口稱皇親。劉忠來贖,口稱是娘娘,跪地目不敢仰視。抱著留哥,口稱是小主人。我見事體重大,恐有連累,遂出首到官。審得丁守才供稱是北京人,投充金固山女婿王姑爺家人。主人已死,主母見在北京,將我帶到杭州。于順治八年恢復舟山,得獲一婦人榮氏,原不知系明季魯王妃,配身為妻。至九年三月間,宋氏向身言:傅應奎系魯王的官。傅應囗已死,他有一子,見在鑲紅旗杜撥什庫,名為杜傻子,征福建去死了。我的孫子媳婦,因失舟山,得來與他為妻,傅應奎有一子在杜傻子處,我們何不贖出來養活。守才說:我無銀子,我就做買賣去了。宋氏原會行醫,逐日東闖西走,將孫應科子預前說定要買。及至守才生利回來,主母叫我拿銀子五兩,將孫應科子留哥寫了文書買來,隨與妻榮氏撫養。彼時我觀其像貌與榮氏一般模樣,我心甚是疑惑。彼時隨向榮氏說:此囗囗孫應科的,是你的孩子。榮氏笑而言曰:是孫應科的。九年四、五月間,有鄭禮、王登皋從福建被魯王差來探聽榮氏并留哥消息,因拿來的銀子少,只將榮氏重山姐姐并外甥女囗姐贖出,與宋氏一同居住。彼時我看破了行藏囗囗囗囗是實。王登皋、鄭禮去后幾月間,劉忠拿囗囗囗就講贖榮氏母子。我已深知是魯王的妻子無疑。因金固山升陜西軍門,固山額真往陜西去(下缺)

朱批:三法司核擬具奏。

——錄自明清史料丁編第一本七四頁。

一四〇、江寧巡撫周國佐殘題本

(上缺)盛真就往長興去,同總兵金公玉攻破湖州三次,通被浙江張總兵恢復去了。后來回到夾浦,會齊三兄弟,兩路分兵,又去攻打湖州。遇劉副總攔路截殺敗回,拿了一個清朝官,系武康縣知縣殺死下營。在夾浦湖夜遇颶風,將船打散,盛真、盛隆竟散往安吉州孝豐地方去了。遇著瑞昌王。他兄弟二人又往水蕩莊收了兩個總兵,一個姚之卓,一個屠總兵、就在水蕩莊筑一座土城,外面筑一座木城,要民間耕牛做火牛,去破杭州。被百姓報官,引兵攻開木城。他兩兄弟放火逃生,各自分開。盛真就同屠總兵往桐廬、分水,到新城鎮住扎,叫屠總兵的兄弟來破新城縣,官民殺了許多。盛隆帶了姚之卓、金公玉、吳和尚、王將軍,在孝豐子午嶺住扎孝豐劉副總發兵到子午嶺打仗,盛隆大敗自刎。眾總兵皆逃去,跟盛真一齊,同往晉江一帶,上衢州住扎,差副總兵包酉到唐王處上本。彼時是順治三年二月內。李興逃出來,到他二弟盛廉處。盛廉從夾浦颶風打散,就到海鹽。他的家眷,托朱和尚送到蘇州。朱和尚回去,賞銀三十兩,隨叫人把他殺了。他在海鹽聚兵,差楊游擊通信到盛真處,發兵過海來。又通信與舟山魯王,一同借兵過海,共發沙船八十只。因沿海一帶防守嚴謹,不能攏岸。又海鹽城內走了消息,浙江總督來拿,他就逃往鎮江住了幾時。又往儀真、泰州、揭州、蕪湖各處去住。仍回鎮江北門九里街住下,結交在城鄉宦,他的侄兒朱鳳毛,見在焦山寺內做和尚。他的舅子郭潭夫會刻印信。他兒子朱由太的丈人譚貢生,丹徒蔣進士系譚貢生兩親家。他家人張鎮元、李興見他做事不妥,必然連累,于今十月初七日辭了他賞銀五兩。還有見今在吳淞趙副總下吃糧袁壹虎,當初與李興同一處,他也都知道,要同來出首,因不敢逃來,故此李興先來首明。興的家眷見在袁一虎家同住,據此,事關不軌,稟明縣奪,并將李興押解前來。

該臣差押李興,行據鎮江府推官獲解朱盛廉、朱鳳毛、張真元等公庭親審。又據李興供稱:二千歲有人問他,只說打抽豐的,打聽上邊舉動,這里便要動手,把住鎮江口。唐、魯二王說二千歲有本事,先到南京,你便為君,尚有龍袍、龍幛在葛潭夫家等語,余與前供無異。又據臣標左營把緣呂公義稟稱:奉差往洞庭西山密查逆宗宮殿,暗詢莊農,始知昔年逆宗號稱通城王。其殿宇坐落吳縣三十七都一圖地方,系蔡家房屋,改為皇殿,自通城王去后,有吳縣汪知縣差原差顧明,著地方糧里變價入官。卑職隨黑夜至彼,親見空地基一段,約計有四、五畝廣闊。緣奉密查,理合據實稟復等情。隨批發蘇州府會集長、吳兩縣隔別嚴審去后。據該府知府王光晉同前勒取口供,參審得:朱盛廉明朝之藩裔,未獲朱盛真已故,朱盛隆見在,朱鳳毛即其兄弟若侄,而李興、張真元則其家人也。當明末之際,即以多為不法見廢彈章。其后通籍為令,綰符宿遷,則又儼然民牧矣。乃乘鼎革之會,不思投順本朝,茍延殘喘,輒復逞其螳臂,以事揭竿。一時亡命響應,游魂荼底,往來浙江之交,嘯聚洞庭之內。時而分鑣角逐,時而合勢咆哮。羽翼則有十三偽總兵,藏頓則有韓狀元、潘進士等據供:次城掠地,打仗抗順,兇鋒亦已甚矣。時在順治二、三年間,屢蹶屢挫,以故萍聚者復爾鳥散,挈其家口,潛往潤城。雖鷹眼化于鳩棲,狼聲息于鼠竄,數年以來,謀逆稍戢,然偷生之日,既不自首以求安插,恩詔屢頒,復不報官以附編氓,徒思改姓易名,竄伏民間,豈圣世容此疑二之民,抑殷頑未忘反側之志乎?李興之首,所自來矣。慈歷廳詢、憲詢,職等之會詢,供無異詞,讞無疑義。不軌之跡在前,可疑之縱在后。相應候憲題請,仰候圣裁。雖圣明原有度外之仁,而此輩已捍彌天之網,法在朝廷,非卑職等所敢擅議也。至于所供潛頓各犯,或遠在浙境,或未經拘詢,統候憲示。具由詳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涪陵区| 旺苍县| 达州市| 乌拉特前旗| 瑞丽市| 贡嘎县| 二连浩特市| 济南市| 阿拉善右旗| 内黄县| 安溪县| 栾城县| 大悟县| 美姑县| 青川县| 康平县| 纳雍县| 通化县| 芦山县| 鹤壁市| 怀安县| 南安市| 普格县| 莱阳市| 磴口县| 寻甸| 长寿区| 怀柔区| 娄烦县| 福海县| 富宁县| 商水县| 仁化县| 綦江县| 五常市| 科技| 福贡县| 南皮县| 怀来县|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