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0章

  • 醫學綱目
  • 佚名
  • 4681字
  • 2015-12-26 17:01:30

〔垣〕經水漏不住有二,補前人之闕。婦人脾胃虛損,致命門脈沉細而數疾,或沉弦而洪大有力,寸關脈亦然,皆由脾胃有虧,下陷于腎.與相火相合,濕熱下迫,經漏不止,其色紫黑,如夏月腐肉之臭。中有白帶者,脈必弦細,寒作于中。有赤帶者,其脈洪數,病熱明矣。必腰痛或臍下痛,臨經欲行而先發寒熱往來,兩脅急縮,兼脾胃癥出見,或四肢困熱,心煩悶不得眠臥,心下急,宜大補脾胃而升降氣血,可一服而愈?;蛳荣F而后賤,或先富而后貧,病名脫營者,心氣不足,其火大熾,旺于血脈之中,又致脾胃飲食失節,火乘其中,形質肌肉顏侶不病者,此心病也,不形于脈。故脾胃飲食不調,其癥顯矣。而經水不時而下,或適來適斷,暴下不止。治當先說惡死之言,勸諭令懼死而心不動,以大補血氣之藥補養脾胃,微加鎮墜心火之藥治其心,補陰瀉陽,經自止矣。痿論云∶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故經曰∶大經空虛,發則肌痹,傳為脈痿,此之謂也。)丁未年冬,郭大方來說,其妻經水暴崩不止,先曾殞身失血,自后一次經數日而來,今次不止,其人心窄性急多驚。以予料之,他日必因心氣不足,飲食失節得之。大方曰∶容到彼。診得掌中寒,脈沉細而緩,間而沉數,九竅微不利,四肢無力,上喘,氣短促,口鼻氣皆不調,果有心氣不足,飲食失節,脾胃虛弱之證。胃脘當心而痛,左脅下急縮有積,當臍有動氣,腹中鳴,下氣,大便難,諸虛證極多,不能盡錄。擬先治其本,余證可以皆去。與安心定志,鎮墜其驚,調和脾胃,大益元氣,補其血脈,養其心神,以大熱之劑,去其冬寒凝在皮膚內,少加生地黃,去命門相火,不令四肢痿弱,黃 當歸人參湯。

黃 (一錢) 當歸(一錢半) 人參(一錢) 陳皮(五分) 草豆蔻(七分) 神曲(半錢,消食,去脾胃寒)黃連(一錢,鎮心驚) 杏仁(九個,研如泥) 麻黃(一錢,不去節,表閉汗) 桂枝(半錢,必先歲氣,無代天和也) 生地(三分,去腎火,大去冬月相火之旺)上為粗末,水三大盞,先煮麻黃數沸,去渣,入前藥同煎至一大盞,于巳午之前,食消盡服之。其胃脘痛,乃胃上有客寒,與大熱藥,草豆蔻丸一十五丸,其痛立止。再與肝之積藥,除其積之根源而愈。

上虛挾積滯而崩。嘗治一老婦人血崩不止,流流不絕,滿床皆血,起床不得者三月矣。腹滿如孕。予作虛挾痰積、污血治之。用四物四兩,參、術各一兩,甘草半兩,以治虛;香附三兩,半夏兩半,茯苓、陳皮、枳實、縮砂、玄胡各一兩,以破痰積污血。分二十帖,每帖煎加干荷葉、側柏葉湯再煎服之,服盡良愈。今再不發,神效。

〔云〕柏黃散 療經血不止。

黃芩(一兩二錢半) 側柏葉 蒲黃(各一兩) 伏龍肝(一兩)上 咀,用水二升,煎取八合,分為二服。

又方 治患崩中不止,結作血片,如雞肝色碎爛。

芎 (十二分) 阿膠 青竹茹(各八分) 續斷 地榆 小薊根(各三分) 當歸(六分) 生地伏龍肝(各十一分)上用水九盞,煮取三盞,去渣,分作三服。

〔《衍》〕治婦人血露。蠶砂一兩,炒伏龍肝半兩,阿膠一兩,同為末,溫酒調,空心,二三錢,以知為度(《大全》名無比散,無阿膠。)〔羅〕伏龍肝散 治氣血勞傷,沖任脈虛,經水非時忽然崩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或赤白相兼,臍腹冷痛,經久未止,令人黃瘦,口干,飲食減少,四肢無力,虛煩驚悸。

伏龍肝(一兩) 甘草(半兩) 赤石脂(一兩) 芎 (三兩) 肉桂(半兩) 熟地(二兩) 當歸干姜(各七錢半) 艾葉(二兩,微炒) 麥門冬(去心,一兩半)上件為粗末,每服四錢,棗二枚,水同煎。

上四方伏龍肝例,蓋燥可去濕也。前二方去濕熱,后二方去寒濕。按伏龍肝為止血之圣藥,先賢治崩,用旋復花、半夏輩。治膈間濕痰而崩止者,亦是此意。

〔《大》〕崩中下血不止,小腹痛。

芍藥(一兩,炒黃) 柏葉(六兩,微炒。丹溪云∶柏葉性多燥)上水一升,煎取六合,入酒五合,煎取七合,空心,分為二服。一方為細末,酒調二錢。一方有鹿角膠等分,酒調,治白帶,臍腹痛。

〔世〕牡蠣散 治月水不止,眾藥不愈者。

牡蠣火 研細,用醋調成丸,再 過通紅,候冷研細,出火毒,卻用醋調艾末,熬成膏,和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醋艾湯下。

〔《素》〕陰虛陽搏,謂之崩。(陰陽別論)〔垣〕涼血地黃湯 治婦人血崩。是腎水陰虛,不能鎮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生地(半兩) 黃連(三分) 黃柏(二分) 黃芩(一分) 羌活 柴胡 知母 升麻 川芎(各二分)防風(三分) 本(二分) 甘草(一分) 紅花(少許) 歸身(五分) 細辛(一分) 荊芥穗蔓荊子(一分)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空心。足太陰脾之經中血海二穴,在膝臏上內 ,白肉際二寸中。治女子漏中惡血,月事不調,逆氣腹脹,其脈緩者是也,灸三壯。足少陰腎之經中陰谷二穴,在膝內輔骨后,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手,屈膝取之。治膝如錐,不得屈伸,舌縱涎流,煩逆溺難,少腹急引陰痛,股內痛,婦人漏下不止,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如蠱,女子如妊身,可灸三壯。

〔《大》〕小薊湯 治崩漏不止,色明如水,得溫則煩悶者。此陽傷于陰,令人下血,當補其陰。

脈數疾小者順,大者逆。

小薊莖葉(研,取汁一盞) 生地黃汁(一盞) 白術(半兩,銼)上三件,入水一盞,煎至一半,去渣溫服。

芎 酒 治崩中,晝夜不止,醫不能治。

芎 (一兩) 生地汁(一盞)上用酒五盞,煮芎 一盞,去渣,下地黃汁,再煎二三沸,分為三服。

治崩中去血不止。

大、小薊根(五兩) 白茅根(三兩)上二味,細切,用酒五升,煮取四升,去渣,分四服。

〔丹〕漏下乃熱兼虛,四物加黃連。

〔云〕金華散 治血室有熱,崩下不止,服溫藥不效者。

延胡索 瞿麥穗 當歸 干姜 牡丹皮(各一兩) 石膏(二兩) 桂心(別研為末,七錢半)蒲黃(半兩) 威靈仙(七錢半)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空心溫服,日二。

〔《大》〕治崩中下血。黃芩不以多少,為細末,每服一錢,燒秤錘通赤,投酒中令沸,卻用其酒調服。(許學士云∶崩中多用止血補血藥治之。陽乘于陰,前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是也。金華散亦妙。)〔丹〕經水多,去不能住,以三補丸加莎根、龜板、金毛狗脊。(三補者,芩、連、柏也。)〔子和〕孟官人母,年五十余,血崩一載,僉用澤蘭丸、黑神散、保安丸、白薇散,補之不效。戴人見之曰∶天癸已盡,本不當下血,蓋血得熱而流散,非寒也。夫女子血崩,多因大悲哭,悲甚則肺葉布,心系為之急,血不禁而下崩?!秲冉洝吩弧藐幪撽柌^之崩。陰脈不足,陽脈有余,數則內崩,血乃下流,舉世以虛損治之,莫有知其非者??煞髣?。大劑者,黃連解毒湯是也。次以香附二兩炒,白芍藥二兩焙,當歸二兩焙。三味同為細末,水調下。又服檳榔丸,不旬日而安。

〔垣〕丁香膠艾湯 治崩漏不止。蓋心氣不足,勞役及飲食不節所得。經隔少時,其脈兩尺俱弦緊而洪,按之無力,其證自覺臍下如冰,求濃衣被以御其寒,白帶白滑之物雖多,間下如屋漏水,下時有鮮血不多,右尺脈時微洪,屋漏水多暴下者,是急弦脈為寒多,而洪脈時見乃熱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脈時出者命門胞絡之火也,黑物多赤物少,合現房漏水之狀也。

川芎(四分) 歸身(一錢二分) 生艾葉(一錢) 阿膠(六分,另后炮入) 白芍(三分) 熟地(三分,以瀉大洪脈) 丁香(四分)上為細末,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五沸,去渣,入膠、艾,再上火煎至一大盞,空心宿食消盡帶熱服之,三服效。

〔《大》〕治血崩。

熟艾(如雞子大) 阿膠(半兩) 干姜(一錢)上粗末,用水五盞,先煎艾葉、姜至二盞半,入膠稍溫分二服,空心服。

又方 治崩中不止。丁香二兩為細末,用酒三升,煮取一升,空心頓服?!侗匦Х健酚枚∠惆兕w,酒煎服。又方,益智炒為細末,鹽湯米飲調下。

〔世〕香礬散 治血崩。

香附不以多少,極酸醋浸一宿,炒焦為灰存性,每一兩,入白礬末二錢,米飲調服,空心,神妙。

一法用荷葉湯調,尤妙。

〔《大》〕用香附子去毛,炒焦黑存性,為細末,用極熱酒調下二錢,放溫服,不過兩服立愈。

昏迷甚者,三錢匕。如血山崩不止者,亦能解之,米飲調亦可。許學士云∶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是婦人仙藥也。

〔世〕婦人血崩不止。用檳榔燒灰存性,碾末,以溫酒調下,甚妙。

〔《大》〕五靈脂散 治婦人血山崩,諸藥不止者。

五靈脂炒令煙盡,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

一法每服三錢,水酒、童便各半盞,煎服,名抽刀散。

琥珀散 治崩暴下血。

赤芍 香附子 枯荷葉 男子發(皂莢水洗) 當歸 棕櫚(炒焦,存性) 烏紗帽(是漆紗頭巾,取陽氣先出故也)上等分,除棕櫚外,其余并用粗片,新瓦上 成黑灰,存性三分,為細末,每服五錢,空心童便調下。如人行十里,再一服,七八服即止。若產后血去多,加米醋、京墨、麝香少許。一法,先以五積散加醋煎,投一二服,次服五靈脂散。

療經血不止∶婦人經血正淋漓 舊蕊蓮蓬燒作灰熱酒一杯調八字 自然安樂更無疑〔《衍》〕黃牛角 用尖,燒為黑灰,微存性,治婦人血崩,大便血,及冷痢白痢。

〔《大》〕治漏下不止者。鹿角燒灰,細研,食前溫酒調下二錢。

又方 桃仁燒灰研細,食前溫酒調下二錢。又方,亂發,皂角水洗凈,燒為細末,空心溫酒調下二錢。

〔世〕治血久崩。夏枯草燒存性,為末,空心米飲調下。此用灰,與前用草不同。

〔《大》〕荊芥散 治婦人崩中不止。

用好麻油點燈,多著燈心,就上燒荊芥焦色,為細末,每服三錢,童便調下。

〔《簡》〕治婦人漏下血不絕。槐花蛾不以多少,燒作灰,細研,食前溫酒調二錢匕。

〔《產寶》〕治崩中不止,不問年月遠近。用槐耳燒作灰,為末,以酒服方寸匕。

〔《大》〕神應散 治血崩不止。

桂心不以多少,炒極焦存性,為末,每服一二錢,米飲調下。

如圣散 治血山崩。

棕櫚 烏梅(各一兩) 干姜(一兩五錢,并燒過存性)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烏梅酒調下,空心食前服。久患,不過三服愈。

治血崩屢效方。

當歸 白芍 干姜 棕櫚(各等分)上各 存性,研為細末,醋調,以有節朱箸,左攪四十九轉,食前服。

又方 用棕櫚、白礬, 為末,酒調二錢服。

治暴崩下血。百草霜二錢,狗膽汁一處拌定,分作二服,當歸酒調下。

又方 京墨為末二錢匕,同燒露蜂房為末,三指撮,酒調服。

〔世〕治血崩。用葫蘆去子穣實,荊芥穗燒存性,飲湯服。

上二十一方,皆燒灰黑藥。經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腎。皆通腎經之藥也。夫血者心之色也,血見黑即止者,由腎水能制心火故也。

運氣 血崩皆屬風火。經云∶少陽司天之政,初之氣,風勝乃搖,候乃大溫,其病血崩是也。

〔海〕治崩不定,或淋淫經年者。

白礬(溶開成汁,一兩) 沒藥(一錢) 砂(五分) 黃丹(五分)上件,將白礬溶開成汁,下余藥細末,一處攪勻,就成丸子,如彈子大。每用一丸,新綿裹定,納陰中,立效。

〔《摘》〕經血過多不止,并崩中(《心術》同∶) 三陰交 行間(各針訖灸之。) 通里(足小指上二寸,刺二分,灸二七壯。)〔?!陈┫虏恢梗ā缎男g》、《摘英》同∶)三陰交 太沖〔東〕胞門不閉,漏下惡血不禁∶氣門(在關元傍三寸,刺入五分。)〔《集》〕血崩并漏下∶中極(補。)子宮(二寸半。)敗血不止∶三陰交 百勞 風門 中極 腎俞膏肓 曲池 絕骨〔《甲》〕婦人不字,陰暴出,經水漏,然谷主之。婦人漏血,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陰谷主之。(《千金》云∶漏血少腹痛脹滿如阻,體寒熱,腹偏腫。)女子血不通,會陰主之。女子漏血,太沖主之。

〔《脈》〕問曰∶五崩何等類?師曰∶白崩者形如涕,赤崩者形如絳,黃崩者形如爛瓜,青崩者形如藍色,黑崩者形如 血也。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又見諸見血。)〔仲〕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衛氣疏,疏則其膚空,緩者胃氣實,實則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脈道乃行,水入于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疏,三焦絕經,名曰血崩。

〔《脈》〕診婦人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數升,脈急疾者死,遲者生。診婦人漏下赤白不止,脈小虛滑者生,大緊實數者死。

調經

赤白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英山县| 阿巴嘎旗| 阳谷县| 罗城| 林甸县| 无为县| 沭阳县| 扎鲁特旗| 茂名市| 辛集市| 昌都县| 登封市| 兰考县| 柞水县| 依兰县| 杭锦后旗| 修水县| 吉林市| 孟津县| 泉州市| 宣恩县| 尚志市| 博客| 花垣县| 宁化县| 正镶白旗| 凉城县| 乌海市| 巴东县| 金川县| 宁南县| 泽普县| 青海省| 县级市| 新竹县| 皋兰县| 区。| 浪卡子县| 刚察县|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