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8章

  • 醫學綱目
  • 佚名
  • 4042字
  • 2015-12-26 17:01:30

威靈仙 枳殼(麩炒。各一兩)上為粗末,熬水熏洗,冷即再暖,臨臥避風洗三次,挹干,貼蒲黃散。

〔世〕治痔癢。用五茄莖葉濃煎湯,以瓶盛之,坐瓶口上熏痔,至湯溫洗之,三次必效。

〔丹〕腸風痔漏。有蟲如絲細黑頭,取去除根。

瞿麥(半升) 豬牙皂角(一寸)上為末,入豬腰子一雙內,用米泔煮,空心食之。少頃,肚痛上攻,蟲皆隨出,作地坑埋之,薄粥補之。

〔垣〕當歸郁李仁湯 治痔漏大便硬,努出大腸頭,下垂多血,苦疼不能忍。

皂角仁(另為細末調服) 郁李仁 秦艽(各一錢) 麻子仁(一錢半) 當歸梢 生地 蒼術(各五分)澤瀉(三分) 枳實(七分) 大黃(三錢,煨)上除皂角仁研細末,余藥銼如麻豆大,水三大盞,煎一盞,去渣,入皂角末調在內,空心食前,候宿食消盡服之。忌風寒處大小便。

〔丹〕如欲涼大腸,寬大腸,則用枳殼去穣,入巴豆,鐵線纏,煮透去巴豆,入藥用。若丸藥則搗爛用,煎藥則干用。

〔《食》〕治野雞痔下血腸風明目方。嫩槐葉一升,蒸如茶法,取葉碾作末,亦如茶法煎呷之。

〔《千》治腸痔,每大便下血。槐樹上木耳取末之,飲服方寸,瘥,日三服,良。

〔《肘》〕治腸痔,每大便常血水,服蒲黃方寸匕,瘥。日三服,良。

〔《食》〕主五痔下血不止。杏仁去皮尖及雙仁,水一升,研濾取汁,煎減半,投米煮粥停冷,空心食之。

〔《草》〕治腸痔多年不瘥,下血不止。木賊、枳殼各二兩,干姜一兩,大黃一分,四味并銼一處,入銚子內炒黑色,存三分性,搗羅,溫粟米飲調,食前,服二錢匕,甚妙。

〔《外》〕治患腸痔,大便常有血。食鯽魚羹及隨意任作飽食。孫真人同。

〔《本》〕治腸痔在腹內有鼠奶下血方。

白蕪荑 椿樹東行根 野狼牙根 貫眾 皮(炙焦) 雄黃(半兩) 白鱔頭(一個,炙焦) 槐東引根(白皮,一分)上細末,臘月豬脂和一丸,彈子大,綿裹納下部。

〔丹〕痔漏腸漏竅。用赤石脂、白石脂、枯礬、黃丹、腦子塞之。

〔《本》〕治腸風痔漏。用鯽魚一個,破開去腸,入白礬令滿,合之,瓦上燒過為細末,用雞毛卷藥敷之,立效。

治痔漏瘡方。

雞子(一個,煮熟,去黃,取白,切炒。) 白礬(明者如皂角子大,匙上枯過,用三分)上為末,先用溫湯洗凈,拭干,用紙捻點藥,送入瘡孔內,立效。日三易。

上治痔漏下血,如血虛,必兼服黑地黃丸乃妙。

〔《衍》〕鱗鯉甲燒一兩,存性,肉豆蔻仁三個,同為末,米飲調二錢服,治氣痔。膿血甚者,刺 皮一兩,燒服。中病即已,不必盡劑。

運氣 痔發皆屬寒。經云∶太陽之勝,痔瘧發,治以苦熱是也。

〔世〕治痔神應散 治五種腸風下血,上廁糞前有血名外痔,糞后有血名內痔,大腸不收名脫肛,谷道四面有 肉名奶痔,痔頭上有孔漏出名腸風,并治之。

黃牛角 (一枚,酌中者,槌碎。) 蛇蛻皮(一條,白者) 豬牙皂角(七莖) 穿山甲(七片)刺皮(一兩,銼)上五味,細銼入甕瓶內,以黃泥封固,候干,先用小火燒令煙出,后用大火 令通赤為度,取出攤開,候冷,搗羅為末。服時先令患者臨臥時細嚼胡桃仁一個如糊,用無灰好酒一盞送下,不可言語便睡。至五更時,以溫酒調下藥末三錢,至辰時更進一服,雖久年不過三服,立效。

〔丹〕治腸風痔漏如神。大樹木上寄生葉取干為末,酒水米飲任下,或丸桐子大,服三十丸亦得。

〔《千》〕治五痔方。蒼耳莖葉以五月五日采干為末,水服方寸,或丸桐子大,服之立效。

洗痔疼。用荊芥、樸硝、桑寄生,定痛解毒,去風,涼大腸熱,安胎。如腫者加五倍子、木鱉子,研細調敷。又方,五倍、樸硝、桑寄生、蓮房,水煎,先熏后洗。一方加百藥煎洗。

〔《保》〕淋洗法天仙子 荊芥穗 小椒 蔓荊子上水煎湯洗。

〔《本》〕熏洗痔方。用枳殼不拘多少為末,每用二錢,水一盞,砂瓶內煎令沸,先去瓶嘴上坐熏,后卻瀉出通手熱洗,妙。(此方久痔亦妙,除根。)〔世〕洗痔方。輕者用朝東馬齒莧、劉寄奴濃煎湯熏,待溫卻用手洗,拭干。重者加大青葉梗干者一半,同煎。

〔丹〕痔庠。用灰莧帶根濃煎湯,先熏后洗。又方,取河水頻洗.用蝸牛涂之。

〔《經》〕痔漏用犍牛兒膽、 膽各一個,膩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將 膽汁、膩粉、麝香和勻,入牛膽內,懸于 前四十九日熟,旋取為丸,如大菱角,急送入瘡內,后追出惡物,日三,驗。候瘡口漸合,用生面蓋瘡內一遍,出惡物妙。

〔丹〕一方,治痔。用雄雞膽、片腦和勻,貼之。一方,熊膽涂之,神效。

〔世〕治痔用活蜈蚣一條,以香油一小罐浸之,陳愈妙,敷之累驗。

〔無〕貼痔法蜀葵子(半兩) 蟬蛻(五個) 檳榔(一個,并為末)上用棗三枚,取肉研細,搜和藥末,如覺硬,滴少蜜,研成膏,量大小貼于病處。

〔羅〕蒲黃散 治下部痔漏。

蒲黃 血竭(半兩)上為細末,每用少許,貼于患處。

〔《斗門》〕治痔疾有頭如雞冠者。用黃連末敷之即瘥。更加赤小豆末,尤良。(一方用黃連、木香末敷,妙。)〔無〕熏痔法皮(切方,三指大) 雄黃(棗大,研) 熟艾(雞子大)上為末,用瓦器,以灰實一半如燒香法,安長桶內,坐其上熏之,煙氣從口出為佳。凡三度熏,永瘥。勿犯風冷,忌雞肉毒物。

〔《本》熏痔方。用鼠郎皮一味,瓶內燒煙,坐身于瓶上,熏三五次,除根。

〔世〕痔方。赤腳蜈蚣一條,香油煎酥,紙上挹干,加乳香二錢,沒藥二錢,麝香、粉霜各五分,人指甲五錢,泥裹煨干脆為末,用鵝毛管盛藥吹上,如有水,實時出盡不疼。其物結一硬丁,用線系在上揭落之。

〔羅〕治痔神效。

雄黃 硫黃 明礬(各等分)上為末,新盞盛藥,先入礬末一半在底,次入余藥,又將礬末一半蓋上,用火 ,候礬枯為度,出火毒,研末,津液調敷,干落為度。后用石膏、五倍子為末,收瘡口。

周先生枯痔法明礬 赤石脂(五錢) 辰砂(痛加一錢) 黃丹上為末,先用郁金末護肛門。如無郁金,用姜黃末代之。調涂四圍好肉,如不就,加綠豆粉打合,卻將枯藥敷上。如肛門疼急,濃煎甘草湯放溫,拂四圍肛門上,就與寬腸藥。

槐花 大黃 枳殼 木通 連翹 瞿麥 當歸上半酒半水煎。

枯藥,早辰上一次,日午一次,洗去舊藥。申時又洗去,又上一次。如要急安,至夜半子時又洗,上一次。

至次日且看痔頭淡淡黑色,兩三日如烏梅,四五日內,用竹篦子輕輕敲打痔頭,見如石堅,至七八日便住,更不須上枯藥,且待自然如蘿卜根乃脫去也。洗用甘草、荊芥、槐花,洗去舊藥,方上新藥。

凡醫痔之法,且如明日要下手,今日先與此藥,所以寬大腸,使大便軟滑,不與痔相礙,且不泄瀉。痔頭未脫落者,須要日日與之,以大黃一兩煨,枳殼、炒當歸酒洗一兩,同為細末,如桐子大,好酒吞下。

治枯痔頭慮生他證。凡用枯藥,或觸壞腎根,或水道赤澀痛,與此方。大黃、木通、生地各一兩,滑石、瞿麥各半兩,同為細末,每用四錢,煎服。

催痔方 如枯盡未脫落,以此催之。好磁石一錢,白僵蠶、生川烏五分,同為細末,冷水調,敷上立脫。

凡用枯藥去盡乳頭,恐留痔硬頭損破肛門四圍成瘡,用此藥。龍骨一錢,石膏一錢,沒藥五分,膩粉五分,同研十分細,先以荊芥湯洗,次摻之,切忌毒物、生姜。

痔脫后,用甘草湯、豆豉湯洗,再用荊芥、五倍子煎水洗,便不生膿。

治痔脫后肉癢方。用大粉草濃煎湯洗。

收腸方凡用枯藥,脫下乳頭,隨即與此,以收其腸,此方補氣,又收膿去血生肉,令痕壯。

人參 當歸(各一兩) 川芎 甘草 白芷 防風 濃樸 桔梗 桂枝 黃上細末,半酒半水煎,如惡酒者,酒少水多煎之。夏月減桂、樸,加芩、柏。

〔《經》〕治痔 有頭方。用芫花入土根不限多少,以凈水洗,卻入木臼搗用少許,水絞取汁,于銀銅器內慢火熬成膏,將絲線于膏內度過系痔,系時微痛,候心燥落時,以紙捻引入膏藥于竅內,永除根。未落不得便屎。

周先生割痔麻藥川烏 草烏尖 胡椒 吳茱萸 花椒 白僵蠶(炒)上細末,酒調敷四邊,然后割之。又以此藥敷之,否則亦用麝香、龍骨涂之。

上枯痔、系痔、割痔三法,用前藥服及敷貼不退者,然后用之,必敬謹之,不可視為常法。

〔《本》〕治痔漏。此因大腸感風熱而生。

生砒(一字) 水銀(一粒,如米大) 膩粉(一字) 麝香(一粒,如小豆大)上件并入乳缽內,研極細,如痔如有珠子者,將礬湯凈洗拭干,用手捻藥揩在痔上,覺癢便是藥行。一日二次,又洗。五日后住藥,見效。如或有孔,只用紙捻引藥送入,令徹其內,更用紙貼孔前,一日二次,使藥自能生全。(陳無擇云∶忌用生砒,恐毒瓦斯入腹。今兩存之,以治珠突者。)針灸 痔,獨取足太陽。經云∶足太陽之脈,所生病者痔瘧,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蓋后世取承山穴者是也。

其二論督脈而不見其取法。經云∶督脈生病,癃痔。蓋后世取長強穴是也。

〔丹〕治痔瘡。大蒜十片,頭垢捏成餅子,先安頭垢餅于痔頭上,外安蒜片,以艾灸之。

〔《本》〕唐峽州王文顯充西路安撫司判官,乘騾入駱谷,有痔疾,因此大作,其狀如胡瓜貫于腸頭,熱如糖灰火,至驛僵仆。主驛吏云∶此病予曾患來,須灸即瘥。用柳枝濃煎湯先洗痔,便以艾炷其上,連灸三五壯,忽覺一道熱氣入腸中,因轉瀉鮮血、穢物一時出,至痛楚,瀉后遂失胡瓜所在,登騾而馳去。

〔《玉》〕痔漏下血,里急后重,或癢或疼∶二白(在掌后縱紋上四寸,手厥陰脈,兩穴相并,一穴在兩筋中,一穴在大筋外,針入三分,瀉兩吸。)長強(一寸,大痛方到穴,瀉三吸。)〔世〕灸法∶長強(一寸,大痛方到穴,瀉三吸。如灸,可七壯,雖久不愈者,亦效。)又法∶脊骨凸處與臍平對是穴(灸七壯。) 承山(二寸半,補一呼,如灸可七壯。)〔《甲》〕痔篡痛,承筋主之。痔篡痛,飛陽及委中、扶承主之。痔痛,攢竹主之。痔痛,會陰主之。痔與陰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大小便,會陰皆主之。痔骨蝕,商丘主之。

〔無〕腸癖為痔,如大澤中有小山突出為峙。人于九竅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特于肛門邊生,有鼻痔、眼痔、牙痔等,其狀不一。方書分出五種,曰牡、曰牝、曰脈、曰腸、曰氣。牡痔者,肛邊生瘡腫突出,一日數枚,膿潰即散。牝痔者,肛邊發露肉珠,狀如鼠奶,時時滴漬膿血。脈痔者,腸口顆顆發 ,且痛且癢,出血淋漓。腸痔者,腸內結核有血,寒熱往來,登溷脫肛。氣痔者,遇恐怒則發,肛門腫痛,氣散則愈。又有酒痔,每遇飲酒發動,瘡腫痛而流血。血痔,則每遇大便,清血隨下而不止,宜解熱調血順氣為主,苦久不愈,必至穿穴為漏矣。

治痔切勿用生砒,毒瓦斯入腹,反至奄忽。忌吃生冷硬物冷菜之類,及酒濕面五辣辛熱大料物,及干姜之類,犯之無效,此東垣格言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凌源市| 通渭县| 胶州市| 华阴市| 改则县| 班戈县| 犍为县| 鄱阳县| 江城| 巴青县| 荥阳市| 安庆市| 嘉善县| 平顺县| 邓州市| 乾安县| 平罗县| 宁陵县| 乌拉特前旗| 大同县| 千阳县| 汶上县| 浦江县| 博客| 慈利县| 呼伦贝尔市| 彭州市| 昌江| 榆树市| 布尔津县| 珠海市| 巴林右旗| 秦皇岛市| 沁阳市| 拜城县| 太原市| 海淀区| 双鸭山市| 北流市|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