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 醫(yī)學(xué)綱目
- 佚名
- 2901字
- 2015-12-26 17:01:30
〔《素》〕脈盛而緊曰脹。(平人氣象論 脹論 脈大堅以澀為脹。)唇偏舉者脾偏傾,脾偏傾則善滿、善脹。(全文見診。)腹脹,身熱,脈大,是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死矣。(全文見診生死,下同。脹或兼身熱,或兼如瘧狀,皆不可治,累驗。)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死矣。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逆也。嘔咳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逆也。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小腹脹
少腹脹滿
臍下脹滿是也。若先臍下滿,漸延及臍上滿者,亦用此法。
〔無〕澤漆湯 治石水。四肢瘦,腹腫,不喘,其脈沉。
澤漆(洗去腥,五兩) 桑白皮 射干(洗浸) 黃芩 茯苓 白術(shù)(各四兩) 澤瀉 防己(各二兩)上 咀。每服五錢,水三盞,烏豆一合,煎二盞,入藥同煎七分,去渣,空腹溫服,日三。
〔《圣》〕治腹堅脹滿,號石水方。用白石英十兩,捶大豆大,以甕瓶盛,用好酒三斗浸,以泥重封瓶口,用馬糞及糠火燒之,長令酒小沸,從卯至午,即住火候。次日暖一中盞飲,日可三度。如吃酒少,隨性飲之。其白石英可更一度燒之。
〔《素》〕陰陽結(jié)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脹。腎肝并沉,為石水。(大奇論)〔《靈》〕腎脈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 然,上至胃脘,死不治。腸覃,寒氣客于腸外,與衛(wèi)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系,癖而內(nèi)著,惡氣乃起, 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
〔羅〕 露丸 治寒傷于內(nèi),氣凝不流,結(jié)于腸外,久為 瘕,時作疼痛,腰不得伸。
京三棱 廣術(shù)(各一兩。酒浸) 干漆(五錢,洗去腥,炒煙盡) 茴香(三錢,鹽炒) 砂(四錢,另研)輕粉(一錢,另研) 川烏(半兩,炮,去皮臍) 青皮(去白,三錢) 雄黃(另研,三錢) 穿山甲(炮,一錢)麝香(五分,另研 巴豆(三十粒,去皮,同廣術(shù)、三棱炒,令深黃色,去巴豆不用)上除另研四味外,余為細(xì)末和勻,生姜汁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生姜湯送下;溫酒亦得,食前。
〔無〕烏喙丸 治腸覃,亦治乳余。
烏喙(炮,去皮、尖,一錢) 半夏(湯洗,四錢) 石膏( ) 藜蘆(炒) 牡蒙 茯苓(酒浸)桂心 干姜(炮。各一錢) 巴豆(七個,研膏)上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食后酒飲任下。亦治男子疝病。
經(jīng)云∶石瘕生于胞中,寒氣客于子門,子門閉氣不得通,惡血當(dāng)瀉不瀉, 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于女子,可導(dǎo)而下之。
〔《圣》〕見 丹 治寒客于下焦,血?dú)忾]塞而成瘕,空大必不消者。
附子(四錢,炮,去皮臍) 鬼箭羽(三錢) 澤瀉 肉桂 玄胡索 木香(各二錢) 紫石英(一錢)檳榔(二錢半) 血竭(錢半,另研) 水蛭(炒,一錢半,煙盡) 桃仁(湯浸,去皮,炒黃,三十個)京三棱(銼,五錢) 大黃(銼碎,二錢,同京三棱酒浸一宿,焙干)上除血竭、桃仁外,同為細(xì)末,和勻,用原浸酒打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醋湯送下;溫酒亦得,食前。
〔無〕石英散 治婦人血結(jié)胞門,或為瘕,瘕在腹脅間,心腹脹滿腫急,如石水狀,俗謂之血蠱。
紫石英(一兩) 歸尾 馬鞭草(各五錢) 紅花(炒,半兩) 烏梅肉(五錢) 蓬術(shù)(炮) 三棱(炮)蘇木節(jié) 沒藥 琥珀(研。各一錢) 甘草(一錢)上為末。濃煎蘇木酒調(diào)下二錢;不飲酒,姜湯調(diào)服。
〔《脈》〕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謂也?師曰∶經(jīng)水前斷,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為難治。先病水,后經(jīng)水?dāng)啵凰郑瞬∫字巍:我怨剩咳ニ浣?jīng)自當(dāng)下。(水分即氣分也。)〔仲〕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跗陽脈伏。水谷不化,脾氣衰則 溏,胃氣衰則身體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xì),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jīng)水不通。經(jīng)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是也。
師曰∶寸口脈沉而數(shù),數(shù)則為出,沉則為入。出則為陽實,入則為陰結(jié)。跗陽脈微而弦,微則無胃氣,弦則不得息。少陰脈沉而滑,沉則為在里,滑則為實,沉滑相搏,血結(jié)胞門。其瘕不瀉,經(jīng)絡(luò)不通,名曰血分。
〔仲〕大黃甘遂湯 治女人小腹?jié)M,如敦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為水與血并結(jié)在血室也。
大黃(四兩,蒸) 甘遂(炮) 阿膠(炒。各二兩)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其血當(dāng)下。
〔《無》〕萬病丸 治室女月經(jīng)不通,臍下堅結(jié),大如杯升,發(fā)熱往來,下痢羸瘦,此為血瘕,若生內(nèi)瘕,不可為也。
干漆(杵碎,炒,令出煙一時久) 牛膝(酒浸一宿,一兩六錢) 生地黃(四兩八錢,取汁)上以地黃汁入下二味為末,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飲或溫酒下一丸,日再。勿妄加,病去止藥。女人氣血虛,經(jīng)不行者,不可服之。
〔《靈》〕小腹?jié)M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雜病篇)〔《甲》〕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guān)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沖。
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又,天泉主之。
〔世〕腸覃之狀,內(nèi)著惡氣,乃起 肉,大如雞卵,日以益大,其成也如孕,推之則移∶中極 氣沖天樞 五福石瘕之狀,生于胞中,惡血不通,日以益大如孕∶陰陵泉(去胞中惡血)。復(fù)溜(順骨刺下,待腹溫方可去。)
小腹脹
胎前腹脹、產(chǎn)后腹脹
〔《大》〕紫蘇飲 治妊娠心腹脹滿而脅妨悶。(方見婦人胎逼上心門。)〔潔〕枳殼湯 治婦人妊胎腹脹。
枳殼(三兩) 黃芩(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盞半煎,溫服。
治胎前腹?jié)M,身體沉重,枳殼湯中加白術(shù)一兩。
〔仲〕婦人懷妊六七月,脈弦發(fā)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小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寒故也。當(dāng)以附子湯溫其臟。(附子湯方見傷寒。)婦人傷胎,懷身,腹?jié)M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dāng)養(yǎng)不養(yǎng),此心氣實,刺瀉勞宮及關(guān)元,小便微利則愈。
治產(chǎn)后血與惡露不下,因而血脹。用杜牛膝杵碎,用水熬成膏,去渣,每服一碗。未知再服,神效。子母產(chǎn)后穢污不盡,腹?jié)M。用麻子三兩,酒五升,煮取一升,分溫二服。當(dāng)下惡物。
〔《千》〕治產(chǎn)后穢污下不盡,腹?jié)M。生姜二斤,以水煮取汁服,即出。
〔《日華》〕治產(chǎn)后血脹。苗葉同功,乃益母草子也。
〔《保》〕紫金丹 治產(chǎn)后腫,胸中有物狀,是嗌氣不降。
代赭石 石(各等分。按∶本草并無 石,止有礪石,一名磨石。即其能破宿血,下石淋,除 結(jié),伏鬼物惡氣。疑即是此。)上為細(xì)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酒下。胸中痛,加川歸湯下。久服治血癖。
〔《大》〕抵圣湯 治產(chǎn)后腹脹滿悶,嘔吐不定,不可用尋常治脹止吐藥。
赤芍藥 半夏 澤蘭葉 人參 陳皮(各一分) 甘草(一錢)上 咀,用水一碗,生姜焙干五錢,煎至半碗,去渣,分熱三服。
〔丹〕陽禮五孺人,瘧,產(chǎn)后腹?jié)M,略渴不飲,脈卻虛。
白術(shù)(炒,六錢) 陳皮(五錢) 白芍(炒極熟,二錢半) 濃樸 川芎(各二錢) 每服加海金沙一錢。
分四帖,煎下保和丸二十五粒。
〔《大》〕枳術(shù)湯。治虛后心腹大如盤。(方見脹門補(bǔ)虛條。)〔《保》〕又方 代赭石(一兩) 桃仁(三十,去皮尖) 大黃(半兩)上細(xì)末,薄荷水調(diào)丸。三五十丸,溫水下無時。
治產(chǎn)后腹大堅滿不能臥,白圣散。
樟柳根(三寸) 大戟(兩半) 甘遂(半兩)上細(xì)末。每服二錢,熱湯下。取大府利為度。此主水氣之妙藥也。
〔《甲》〕婦人產(chǎn)后余疾,飲食不下,胸脅支滿,目眩足寒,心切痛,善噫,聞酸臭,脹痹,腹?jié)M,小腹尤大,期門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