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風散浮云情圓聽月

  • 聽月樓
  • 佚名
  • 3256字
  • 2015-12-26 16:32:30

詩曰:

樓勢巍峨壯帝都,前人創建后人居。

多情天上團圓月,愿了風流美丈夫。

裴爺見私書上寫的是,車遲國王要領兵來犯中原,約定奸相里應外合,事成之后,許以平分天下。于某月某日發兵,叫奸相早為預備。看畢,吃驚不小。暗想:“奸賊好大膽也,今日人贓現獲,不怕他冰山不倒。”想定主意,把私書收于袖內,分付松了刑具,問他叫什么名字?大漢道:“叫國爾楞。”裴爺命他畫了供,仍上起刑具帶去收了刑部監,候音定奪。下面答應,把奸細帶去收監。裴爺退堂,在燈下草成一本,并私書粘呈。過宿一宵,次日五鼓,天子臨軒,文武朝參已畢,裴爺俯伏金階奏道:“臣刑部侍郎裴長卿有密本,面達天顏,恭請龍目電閱。”說著,把本呈上。內侍接上,鋪于龍案。天子先將本一看,后又將私書一看,龍顏大怒。喝問:“奸賊蔣文富何在?”只唬得奸相魂不附體,急急出班跪下道:“臣蔣文富在此伺候。”天子見了奸相,把龍案一拍道:“朕有何虧待于你,膽敢私通外國,謀奪朕的江山,真是罪不容誅了。”文富一聽,面上失色,還強辯道:“臣蒙天恩,授以首相,位極人臣,有什么不足之處,敢生異志,辜負圣恩。這是誣陷為臣,望陛下作主。”天子喝聲:“車遲國王下與你的私書,你拿下去看來,還賴到那里去。”說著,把私書摜下來。奸相抬起一看,又賴道:“臣也認不得什么車遲國王,安知非裴刑部藉端抗奏大臣。無憑無據,何能以一紙之書,入臣之罪。”裴刑部大喝一聲:“奸賊住口,現捉得奸細親口供的,你還狡賴。陛下若不將奸相早行正法,必為國家心腹大患。”天子道:“奸細今在何處?”

裴刑部道:“臣已在本部審明,收監候旨。”天子即傳旨下來,提出監中奸細廷訊,口供不改。龍顏更怒,命武士將奸相摘去冠帶,押在一旁。又差裴刑部,帶兵五百,前去搜查奸相府第,搜出許多悖逆之物,都上了簿。還有許多私書回書,盡是鞏御史代筆。那些不軌之徒,一聞兇信,逃走了一半,只有跑不去的,共捉了男婦三百七十余人,一并捆綁,將叛產封固,其余解了,入朝繳旨。天子逐件一看,大怒道:“這還了得,連禁之物及私書回書,一概火毀,不必波及他人。這是天子的隆恩,只將從逆鞏固一名、外國奸細一名并逆犯蔣文富叛屬三百七十余人,著裴刑部監斬。押出午門外,只聽得三聲炮響,一個個俱做無頭之鬼。

這也是惡人的報應。刑部上朝繳旨,天子又將鞏固家屬,俱發嶺南充軍,叛產俱抄沒入官。

各省近邊關隘,著兵部火牌,飛星敕知,加兵用心把守,以防外寇。又因裴刑部捉叛定國有功,升為刑部尚書。所有刑部侍郎原缺,著宣登鰲補授。假期將滿,召取進京供職。旨下,裴爺謝恩。宣爺代子謝恩。天子退朝,群臣各散,宣爺與裴爺到了朝門外,互相稱賀。宣爺道:“裴年兄你生平做的事情,真是神出鬼沒。就是今日蔣文富這個奸相,不是年兄精明,怎扳倒這個賊子。朝中滅了這賊,神人共快,君民相安。從此永享太平,年兄之功真不小也。”裴爺道:“為臣盡忠,不能定國安民,平日朝廷高官厚祿,養你何用。這也是臣子分內之事,何功之有。但小弟的衙門,應讓與令郎居住,所有聽月樓,奉送令郎與令媳,以完千古佳話。”宣爺連聲稱謝。裴爺道:“令郎假期將滿,不日即有旨下召取,年兄該速速寫信,先去通知,叫他們早為打點,也好進京供職。”宣爺點頭稱是,拱手而別,各回衙門辦事不表。

且言無艷去拿梯子,要爬上架子,來抓宣生。正等拿過梯子來,宣生早已不見。此刻急得無艷咬碎金牙,放開喇叭喉嚨,哭著說著道:“一個好熱騰騰的饅頭,到了口邊,又碰掉了,我還要這性命做什么。”早驚動兩個丫環小春、細柳,知道姑娘放走了少年郎君,在那里氣苦。連忙上前相勸,勸了姑娘回房。庸夫一聞此信,只是跌足連叫可惜道:“蠢丫頭,撞見這個好機緣,不用些風流手段將這少年郎君拴住,到把他放走了,我也是枉費心機。”后又聽見隔壁大房女兒出嫁,女婿是個大官,還有官誥,心中越發懊悔,未免抱怨女兒幾句。那知女兒自見宣郎之后,正在害單相思的病,怎禁得乃尊一番埋怨。心又高,氣又傲,哭了兩天,直到人靜之后,懸梁自盡。到了今日,庸夫知道女兒這個兇信,唬得魂飛魄散,痛哭幾場,將女兒殯殮了,送到祖塋安葬。庸夫自此得了殘廢之疾,不到幾年也西去了。膝下無子,所有偌大家私,總歸大房承受。還虧后來鳴玉娶親生子,承繼二房一脈香煙,書中就沒有他的交代。

再言宣爺夫婦,在岳家住過對月回家,恩愛異常。無事時吟詩下棋,以消悶懷。真是光陰迅速,已將有半年光景,接得京中乃尊書信,知升了刑部侍郎,所有聽月樓,裴爺相送過來,以作賀禮。又說假期已滿,不日就有旨下,速速打點,收拾進京。宣爺看過,說與夫人知道。夫婦甚是感激裴爺。不多幾日,果有旨下來,召宣侍郎進京供職。宣爺接旨,進奉家堂。

一面謝恩,一面送了天使而去。此刻因欽限緊急,不敢怠慢,連忙收拾行裝,所有家園仍命老家人夫婦同抱琴、如媚、醉瑟、如鉤在內看管。一面到縣挑了人夫車馬,伺候動身。一面去拜別岳父母。未免餞行,灑了幾點分離淚。怎奈欽限緊迫,惟有送別郊原,含淚而回。宣侍郎一路兼程而進,不消幾日,早到京都。進了皇城,因非早朝時分,先到父親衙門,夫妻雙拜宣爺夫人。二老見媳婦果然生得人品出眾,心中大喜。這日擺了筵宴,代兒子媳婦接風。另收拾一所與他小夫婦權住。到了次日早朝,宣氏父子入朝,謝恩繳旨。天子又將宣侍郎慰勞一番,退朝散了。宣侍郎到了朝房,見了裴爺。先拜謝見賜名樓及一切成全之恩,裴爺拉住笑道:“令岳被我勸醒了嗎?”宣侍郎點頭稱謝,大家一笑而散,各回衙門。裴爺已搬進尚書府第,宣侍郎搬進裴爺舊居,少不得夫婦二人親到裴府,拜謝裴爺始終成全之恩。綺霞已出嫁與趙府,綺云已出嫁與江府,今日都接了回來,姊妹們相見,甚是親熱。裴以松已娶了親,外面與宣刑部相見,也十分親熱。款待一日,方各回府,自此不時往來。后來裴爺告老回了河南,壽至八十七歲而終。其子以松中了河南鄉榜解元,進京會試又仗宣侍郎之力,中了一榜,榜下放了知縣。這也是以恩報恩。柯太仆也虧了女婿,復了原職銜,夫婦同年八十一歲,無疾而終。其子鳴玉,捐了一個州同職銜,坐享兩房家資,娶親生了兩子一女,到也受用。宣老夫婦,俱有八九十歲,也是先后而終。宣侍郎夫婦,哭哀盡禮,守了六年大孝。到了服滿之日,仍召取進京,歸他侍郎衙門住下。此刻侍郎已有兩子兩女,總與河南裴以松、本京裴綺霞、裴綺云彼此結親,不斷往來。這是書中的大交代,不用煩敘。

且言宣侍郎,雖是刑部衙門,日日都有欽件發下來會審,但他斷才甚好,不見著忙,無事時還與夫人在聽月樓吟詩敘話。那日,也是八月中秋,宣侍郎與夫人坐在聽月樓中,飲酒賞月,便指著仙題詩句,并綺霞、綺云、寶珠的壁上三首和韻詩道:“此樓得這天工人工,極力培植,這也是裴年伯一生聰明。種子布于前,你我夫妻姻緣聚于后,信非偶然也。”夫人道:“聽月樓二字,本起得新奇,若非仙題,并一首仙詩,后人必議為荒謬。裴義父在日曾說,仙賜匾額,也是八月中秋夜賞月之時,今又值佳節,聽月之情既已團圓,聽月之詩尚少潤色,老爺何不步韻和他一首,也是聽月增輝,名樓生色。不知老爺酒后對月,有此逸興否?”宣侍郎笑道:“狗尾續貂,未免貽笑大方。”夫人道:“老爺何必過謙。丫環快些斟酒,待老爺溜腸。”丫環答應,斟上酒來。又取過文房四寶,并一幅松箋,擺于桌上。宣侍郎一面吃著酒,一面鋪紙濡毫,筆不停,頃刻成了和聽月樓詩一首,遞與夫人,笑道:“獻丑了。”夫人接過一看,只見上寫道:

詩曰:

銀河皎潔月光清,人倚樓中人眼明。

但聽風微和露滴,蟾宮應有讀書聲。

夫人看了,連聲稱贊道:“得此一詩,壓倒元白矣。”也命丫環,粘于壁上。又斟下一巡酒來。還未吃完,忽見樓外一片彩云,冉冉自空而下。侍郎夫婦大吃一驚,忙向樓外一看,見云中間站著一位道者,左執桂花,右執斧子,云旁站著一人,好似裴公,對著樓上說:“感爾夫婦多情,特來一晤,以完情緣。”說畢,騰空而去。侍郎夫婦,在樓板上拜謝。后來,侍郎也升了尚書,告老回去。就將聽月匾額移于故鄉,也建一樓,安上以留仙跡。夫婦偕老,子孫繞膝,世代書香,皆此樓佑之云爾:

非關司寇風流,焉有宣生好逑。

名著梯云仕路,功成聽月仙樓。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金湖县| 镇原县| 彭泽县| 丹寨县| 常山县| 内乡县| 金坛市| 教育| 泸溪县| 晋州市| 吉林市| 琼结县| 弥渡县| 昔阳县| 榆树市| 星子县| 大关县| 石景山区| 肥西县| 孟连| 灵台县| 精河县| 北宁市| 昭苏县| 南木林县| 大关县| 五华县| 繁峙县| 元朗区| 上高县| 洛宁县| 成都市| 扬中市| 莒南县| 海林市| 景泰县| 兴海县| 扎兰屯市| 靖宇县|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