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翼連城貢生,孝友力學。漳浦蔡世遠表其間,曰“醇儒”。著有《立朝三譜》、《世統圖》等書。同邑貢生張一杰、訓導羅朝輔,亦以齒德重于鄉。
蕭士魁長汀人。康熙丙辰寇變,奉母挈兒走避,至中途,母腫趼不能進,士魁不得已,棄兒道旁,負母疾奔。后兒為族人所獲,卒完聚焉。
劉拱玉長汀人。竭誠色養,能體親志,割腴田以予兄,撫侄如己子,人咸稱之。同邑俞勝宇、貢生吳光宇,亦以孝友好義聞。
鄭維崑長汀人,恂恂有長者風,篤孝友。父母俱染瘋疾,維崑日夕祈禱,歷十余年如一日。康熙丙戌洪水,父喪甫七日,柩為浪所汨,維崑創呼號天,柩以逆流返人舍,人稱孝感所致云。雍正五年,崇祀忠孝祠。
雷崇禮寧化人,力嗜學。康熙六十一年,偕父應郡試,父臥病旅舍,既入闈,城中火起,崇禮踰垣出,冒煙焰,負父出,手足焦裂,嘔血不可止,人欲以孝行聞當事。崇禮止之曰:“事父母,能竭其力,分也,豈邀名乎?”后父歿,廬墓六年。又性樂施予,節館金以惠急難。嘗于黃泥鋪拾連城黃世瑞遺金五封,候至晚,還之。黃感泣,分半金以酧,力卻之。人高其義焉。
巫天嵋字眉山,清流貢生。性至孝,五歲喪母,泣不欲生;父死,廬墓五年。著《哀哀吟》、《孺慕藏稿》、《五經要略》、《漁滄廟志》、《香遠堂集》。乾隆元年,詔舉博學鴻詞,邑士人以天嵋薦,公論韙之。
黃偉英長汀貢生,家貧篤學,孝事父母。邑苦運米之累,獨力請免,邑人感之。
馬定一長汀諸生。初不得繼母心,悲泣自責,孝敬愈至,母為感動,愛如己出。撫異母弟三人,無間言。家有杉林,張氏持二千金相購,以二百金私之,定一厲色曰:“若且陷吾不義以賣弟也。”峻卻之,弟亦感泣。
羅承綰長汀監生,幼家貧,力薪水,備極色養,每奔走數百里外。獲時鮮,必歸奉老親,跪而進之。親歿,水漿不入者三日,哀毀一如古禮。骨肉極友愛,三世一門,不忍異產,里中咸稱孝友德行焉。性好義,于族戚乏絕者,赒恤不少倦。凡掩骼埋胔、修葺橋路之類,弗可悉紀。
童偉清流人。甲寅耿變,偽將劉應麟勒偉父受札,堅節不屈,脅以非刑。偉出數千金,賂偽將,得脫。孝敬如孺子,且歡且泣。康熙初,臺洋鄭黨散掠郡邑,時清陽未設弁營,偉為母疾篤,多出金粟,募里中丁壯守壕壘,闔邑得免于難。父歿,廬墓凡三年。性樂施予,荒祲賑恤,備無遺力。乾隆三年請旌。
李于城清流監生,授貳尹。性篤孝,父炫老且病,城呼天禱吁,刲股肉和藥以進,父尋愈,人稱其孝感云。
余生明清流邑諸生。崇禎末,流寇剽掠,明父廷纓病,為寇所執。明沖入賊營,抱父呼號,請以身代。賊感而釋之,曰:“此子貧而孝也。”后六世同居,人稱孝友一門。
余日新清流諸生。母伍氏善病,衣不解帶者三載,日夕祈天,請以身代。母歿,憑棺一痛而絕,救且甦,然以哀毀內迫,后四日死。今五世同居,有遺教焉。
曾斌生清流人。甲寅耿變,斌父若渠被執,沖圍獻資,請以身代,賊感而并釋之。后父患癰,百療不效。斌號泣禱天,吮咀其毒而愈。里中以孝聞。
熊玉磻永定貢生,力推施濟。雍正丙午間,邑大饑,磻出粟赒賑,邑賴全活。
羅爾鵬連城監生。兄某客死蜀,鵬為萬里奔喪,路為苗掠,幾死者三,披情泣告,苗以義釋之。
謝世重連城監生。幼孤,事母以孝。母患疽發背,百療不痊,世重以口吮毒,日備號泣。及歿,哀毀唾血。友愛其兄,推廬讓產,自取其薄瘠者。大吏咸旌之。
童正瑜連城人。年十二,值耿寇蜂起,失父所在,日夕呼號,骨如柴立。忽日似夢非夢,有示以父所在者,往跡之,相抱大哭,觀者咸泣下。
林仲三連城人。宗黨咸稱其孝。母黃氏病噎,三嚼粒反哺之。侄輩業儒,三以己田廬俾之,以勸其勤。嘗瘞河源十數里枯骸,春秋祀之。人尤多其好義云。
俞璽字文眷,長汀監生,考授州司馬。磊落負大才,不屑屑章句學,性篤孝友。父病,身禱以代,衣不解帶,歷年無倦色。及析產,擇膏腴讓兄弟,自取其薄且瘠者。備梓材構祖祠,赒恤里鄰,施棺掩骼,絕不欲人作頌德語。他如賑饑、修橋,悉稱是,人多飲德焉。子行簡,字敬先,能世其德,為邑名廩生,刻苦力學,每搆文,即吐血斗許,終亦不懈,鍵戶絕虛聲。兩庠以優舉,輒力辭。會母病,憂勞過瘠。母死,慟絕復蘇,尋以憂毀卒。士論咸惜之。
周朝聘字公尹,長汀太學生。恪敦本行,歷事繼母四,俱能得其歡心。兄死,代撫遺腹侄如己子。侄復夭,又撫其四孤,俾克成立。里闬以孝友稱焉。他如建茶亭、掩露胔、修橋、減糶,制府及諸當事,悉嘉獎表其閭,以前后倡修文廟,詳請入祀功祠。
魏相裔字吉友,長汀學增廣生。學有本原,敦修內行。父病淋,裔日夕號泣,得法外調治,人以比之黔婁。伯兄無嗣,命己男為之后。又樂善好施予,如修理文廟、橋梁、道路諸事,必捐資首倡,人多譽焉。
余肖兩字達上,上杭冠帶鄉飲,恭順醇良。幼被賊掠為子,日號泣思親,賊感其孝而歸之。后父沒廬墓,傷瘋疾。作《劬勞篇》,人哀頌焉。析產日,多以田宅讓昆季。于族子弟之貧而秀者,為給費就傅,又捐給醫藥,人多全活。年八旬,里中稱鄉德老人云。
黃文上杭監生。四歲而孤,事母鄭氏,婉承色養如成人,母泣亦泣,母食乃食。六歲誦《毛詩》,至“哀哀父母”,感而大慟,里有王裒之稱。母性好施予,先順母意。甲寅閩變,出粟結鄉勇為守御,里賴以安。他如瘞南泉寺遺骸及全人眷屬,人多德之。乾隆三年,賜坊旌表。
鄭永大永定監生。善事繼母。弟病篤,永大夢母授服粱粟湯,果愈。鄰里患此者試服,皆驗。康熙丁巳、丙子歲寢,發龍門鄉莊上粟以賑之。康熙間,豁免錢糧,定例主七佃三,大全給焉。
盧文字廷書,永定監生。事繼母克盡子道。嘗捐田設義學,瘞枯骨,建茶亭,復砌兔子嶺路,及倡捐安濟、廣濟、龍潭、嶺下四橋,行人賴之。
馬權文長汀人。未周而孤,母江氏,荼苦鞠育。比長,遭耿變,負母逃避,備極艱險。孝養終老不衰。母死,哀毀骨立,寢處廬墓。里中以孝聞,公舉賓筵獎之。
馬士英字干亭,長汀監生。敦篤孝友。凡戚黨有力不能完配者,英解囊贈之,以延人嗣續。人有宿負,取券立焚之。雍正丙午大饑,出粟以賑,人多全活,稱愷惠君子焉。子維旻,監生,能繼父志,立品植行,推廣任恤,咸嘉其世德云。
項上珩連城人。居家孝友,菽水承歡,性樂善好施與,可謂闊步長趨、凌高厲空者乎。雍正六年崇祀。
余若琮日煌子,連城人。自祖廷褒與伯祖廷謨兄弟友愛,世傳孝友。琮嘗隨父舟行,至九龍灘,灘險,舟壞父溺,琮冒險奔流,救父而起。寇亂遇盜,欲傷其母,哀慟呼吁,愿身以代,賊憐而釋之。昆弟數世同爨,人稱義門。乾隆丁卯,建坊旌表。
黃思連城監生。孝友醇粹,力伏義。捐修文廟,發粟賑饑。丙戌大水,施棺無算,人德之。
黃思瑛連城人。孝友惇篤。父醉,溺于溪,瑛冒死赴急浪中奔救,父得以甦。人以比黃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