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祠祀(1)

  • 汀州府志
  • 曾曰瑛
  • 3287字
  • 2015-12-26 16:32:06

祠者,國之大事也。壇壝之設,不屋,以達天地之氣;群廟則屋之,所以棲幽而妥神也。然非定國勤事、御災捍患者,不在此數。故祀典所載亦僅焉。汀俗尚鬼信巫,土木而衣冠者,比比皆是。主持風教之君子不禁之,且紀之,豈不揚其波乎?夫禍福者,圣賢之所以定命,而庸眾人之所以生其喜懼者也。今巫祝假神之言曰:爾惟忠孝良善則福汝,不則殃及之。是非神道設教之微意乎?《周禮》曰:以祀教民,則莫不敬。然則典制所載之外,叢祠古廟,茍非淫黷之甚者,亦可以無惡矣。志祠祀。

汀州府(長汀縣附郭)

社稷壇在府城西,宋慶元間建。每歲春秋仲月上戊日,官備牲醴致祭。長汀縣附郭,不別為壇。

風云雷雨山川壇在府城南寶珠門。宋慶元間,建在社稷壇左。明洪武間,改置今所。每歲春秋仲月上巳日,官備牲醴致祭。長汀縣附郭,不別為壇。

先農壇在郡東郊外。國朝雍正五年建。長汀附郭,不別為壇。

郡厲壇在府治東北朝天門,每歲三月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致祭。以城隍主之,邑厲壇附。

里社壇鄉厲壇與府縣壇同日致祭。

軍牙大纛原有廟在衛內,后毀。藏主于兵器房,霜降日迎主于演武亭,有司致祭。

文廟在郡學內,崇祀配哲兩廡俱同。京師各縣俱有。

崇圣祠名宦祠鄉賢祠忠義孝弟祠雍正二年建,各縣俱有。

節孝祠雍正二年建,各縣俱有。

關帝廟一在文廠右,一在倉坪,一在登俊坊,一在新豐坊。其余小廟在各坊鄉者不載。

城隍廟在郡治通津門內,唐大歷間創。宋崇寧間,賜額“顯應”。明洪武間,詔封“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伯”。正德十三年,同知陳袞買民田二十畝九分以給守者。嘉靖三年,知府邵有道修建廳堂、寢室,旁為廊房;又以軍園近廟不潔,以官地易之,維墻為界。

長汀縣城隍廟在府南仁愛祠,萬歷間建。

靈龜廟在府治堂后西北。

曾公廟在朝天門內。

藥王廟在登俊坊。

東平王廟在郡治東惠政橋,今廢。

白馬廟在郡治預備倉后。閩越王常乘白馬,死后民思祀之。又有小廟在十字街。

順則王廟在郡治鎮南門外。宋建炎間,瘴厲大作,郡倅許瑞妻夢金紫人曰:無如楊州紫蘇散。問其官族,自稱郡城廢廟王。明日,如方施藥,全活甚眾,乃訪舊址創廟。

五通廟在郡治東崇善坊,宋紹興間建,郡守周晉書額。

靈顯廟一在朱紫坊,一在朗星坊。

許真君廟在府治南。

仁威廟在廣儲門外。

助威盤瑞二王廟在府東南駐扎寨。相傳神漢末人,御敵死城下,郡人祀之,號石固大王,累著靈異。廟前澗水暴溢,有神像乘流而至,屹立于石固之右,眾并祀之,號石猛大王,以息火患功,封石猛助威王、石固盤瑞王。宋元豐中建廟,元朱文霆為記,明弘治七年修,國朝重建。按文天祥《紀神錄》云:“神兄弟虔州人,隱于農。漢灌嬰討南粵尉陀,固與弟猛詣軍前,請扼陀出入之路,由是陀臣服,后人懷其德祀之。”《寰宇紀》云:“灌嬰掠地江南,神見峰頂,以捷期告。宋濂碑亦云:神為兄弟,贛人也。此則舊志大訛。”

三將廟在縣南鄞河坊。相傳神有三姓,曰陳、曰云、曰傅,顯于漢,廟祀已久。明正德中,廖永昇等捐資置田五畝以供祀。

馬王廟在大教場。

惠澤龍王廟在郡東。舊為雩壇。紹興中,郡守陳升禱雨輒應,為創廟。淳祐辛亥大水,神像皆漂蕩,王像巋然波濤中,獨無恙。今廢。

湘洪廣濟大王廟在郡東二十五里。

洪統軍廟在郡治青泰里,唐時統軍洪元故居。廟有像,乃其遺蛻,有印曰“大唐統軍之記”,并劍存焉。后經火,印、劍騰去。火已,乃于平田中得之。舊志作龍龜廟。

鄒公廟在縣東上保鄉,神名應龍。唐元和壬辰及第,封魯國侯,卒葬于此。鄉人立廟祀之,祈禱輒應。宋紹興、紹定間,戎馬沖突,公神兵嘿助,荊襄、虹縣、兩淮、南京、靈璧、江州,皆以捷聞,封昭仁顯烈威濟廣祐圣王。

蕭公廟晏公廟三閭廟俱在宣成里。

漢王廟祀昭烈帝。

石湖廟祀宋范成大。

涂賴二公廟在平源里。

天后宮在朝天門外。

七圣宮元帝宮在南山下。

望春宮在攀桂坊。

文丞相祠一名東山書院,祀宋文天祥。明萬歷間,增祀李綱。春秋致祭。

道南祠在郡治西。嘉靖中建。祀宋先儒程顥、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鄉人又以楊方配焉。春秋上丁后一日致祭。有田在青巖里。

紫陽祠在云驤閣。

崇德祠在府學明倫堂左。

王文成祠在郡治西。崇禎間,郡守笪繼良建,祀王守仁。捐資買民田一十七畝,又捐俸買租二十石零,為祭祀修整之費。

陳尚書祠在縣儒學,祀宋縣令陳顯伯。

笪公祠在文成祠右,郡守笪繼良講學其中,后改為祠以祀。曹學佺有記。

忠愛祠在府學右,明天順中建,祀推官謝得仁。有祀田,在張坡大埔上金斗山口、竹掛坑等處。

愍忠祠在郡麗春門內。明崇禎中,郡守笪繼良建,祀指揮張大倫、王應官、李鐸、劉震、于百戶,鎮撫陳應龍、段元望、丁顯閩、劉堯、張機等及親丁鄧五。歲以春秋上戊日有司致祭。

仁愛祠在府治西,祀郡守楊世芳。

報德祠在太平橋,祀郡守潘民模、李自芳。

徐公祠在濟川橋,祀郡守徐中行。

青史萬年祠在徐公祠左,祀郡守史邦載、萬振孫,郡丞陳善行。

謝公祠在邑城隍廟左,祀長寧縣令謝天佑。

邱公祠在郡治西羅漢寺前,明萬歷三十五年,長汀等縣士民祀長汀令邱民貴。

吳公祠在府城東七里,明弘治間建,祀郡守吳文度。鐘文俊有記。

董公祠祀總兵董大用。

祠山行祠祀宋郡守李華。

邵公去思祠在郡東吳公亭左,祀知府邵有道。

利涉祠在太平橋,祀知府胥文相。

別駕祠在府東郊,祀別駕王吉人、吳應午。

義士祠在四保里,祀庠生馬乾。

潘公祠在府東蒼玉洞,祀巡道潘陽春。

郡伯祠在郡東郊,祀郡守沈應奎、姚之蘭。

溫公祠在郡東郊,祀縣令溫景明。

沈公祠在郡東郊,祀郡守沈侍卿。

郡丞祠在郡東郊,祀熊茂松。

郭公祠在郡西郊,祀邑令郭時鳴。

兩臺祠在郡東郊,祀巡撫熊文燦、陸問禮。

鄭知郡祠祀宋鄭疆。

張知郡祠祀宋張昌。

召杜祠在郡東,祀邑令蕭奕輔、薛應聘。

寇公祠在郡城外朝暉樓內,祀推官寇從化。

王朝奉祠祀邑人王格。

陳公祠在郡南寶珠峰。明萬歷間,郡丞陳善行講學其中,后改為祠以祀。

朱公祠在郡東郊。明天啟間,祀兵備道朱大典。

顧公祠在郡南郊,祀兵備道顧元鏡。有祀田。

唐郡伯祠在麗春門城樓,祀郡守唐世涵。一在古城萬安橋。

黃郡丞祠一名五經書院,祀郡丞黃色中。邵捷春有記。

唐司理祠在郡城東朝天門,祀司理唐錫蕃。

楊公祠在百步鋪,祀署知府楊卓然。

鄭公祠在河田,祀鄭從吉。

寧化縣

社稷壇在縣治西。

風云雷雨山川壇在縣治南。

先農壇在邑東郊,國朝雍正五年建。

邑厲壇在縣治北。

里社壇鄉厲壇

軍牙大纛原無廟,藏主于兵器房,霜降日迎主于演武亭致祭。

文廟崇圣祠名宦祠鄉賢祠

關帝廟一在石牛驛,一在上進賢坊,一在龍門庵左。

城隍廟在縣治東。

連山廟在縣東黃龍崗,神姓廖名忠,陳、隋間人,沒葬于連山,邑人祀焉。宋紹興間,有靈芝生殿中石上,聞于朝,封廣濟王。咸淳中,有御寇陰跡,加封英濟廣惠王,妻贈協濟惠妃。

普惠廟在縣內五靈山,神姓時名閱。唐時人,偕妻英氏,以藝游寧,卒葬于五家山,土人因祠祀之。后有寇警,禱神而寇退,旋生芝五本于墓上,有司以聞,封晉惠孚寧王。

惠應廟一在縣城隍廟右,一在北門驛左。

東岳廟在邑治西南五里,邑人王槐開有記。

東西宮廟在縣治左。

武德王廟一在縣北,今廢;一在懷土,一在南平寨。

五通廟北門坊、東門外、會同、招賢等里俱有。

李公廟在永豐里,祀唐銀青光祿大夫李文昌。

南山廟在馬家圍。

天妃廟一名夫人廟,在縣南塔下街。

白馬廟在縣北翠華山。

伊公廟白水廟。

大忠祠在縣西南三里,地名草倉,即顯應廟,祀長孫將軍。將軍名山,為偽閩將,護芻挽至縣而沒,屢著靈響,民廟祀之。宋丞相李綱遷謫經祠下,題詩于壁曰:“不愁芒屨長南謫,滿愿靈旗助北征。酧徹一盃揩淚眼,煙云何處是三京。”嘉靖間,知縣潘時宜移草倉神于后堂,特祀李綱于中堂,改祠額曰“大忠”,撥民廛五、官塘四,歲收稅以供祀。

招捕祠在縣南,宋紹定間祀招討使陳。元時毀。明洪武間改創連山行祠。嘉靖間遞有更改,至三十五年因產芝,兼以災、寇,禱屢應,復為連山保障神祠。有廛租供祭。

唐知郡祠在縣南,正德間祀郡守唐淳。今改書院。

張公祠縣志作表忠祠。在縣東五里峽石。明嘉靖間,郡守馬坤建,祀祭酒張顯宗。歲收租一十石供祭。翁正春有記。

仁愛祠在龍門坊。明萬歷甲辰,祀知縣唐世濟,后毀。崇禎乙亥間重建。

三教祠在東門外。

楮公祠祀邑令楮國祥。

萬公祠祀署邑通判萬邦憲。

忠義孝弟祠節孝祠

歸化縣

社稷壇在縣東南山。

風云雷雨山川壇在縣東北五舍嶺。

先農壇在縣東郊,國朝雍正五年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延寿县| 衡山县| 南充市| 云安县| 鄂托克前旗| 沂水县| 乐安县| 海丰县| 凤翔县| 内黄县| 建昌县| 准格尔旗| 奉化市| 庆阳市| 井冈山市| 金乡县| 武定县| 本溪市| 伊宁市| 五指山市| 徐州市| 孝感市| 乌拉特后旗| 兴义市| 饶阳县| 资溪县| 息烽县| 江孜县| 休宁县| 东安县| 宁津县| 邵武市| 望奎县| 镇远县| 三门峡市| 临沧市| 屏东县| 乌审旗| 定日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