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香山鄉土志三(5)

  • 香山縣鄉土志
  • 佚名
  • 3535字
  • 2015-12-26 16:27:59

嘉慶七年春,英吉利來兵船六,泊雞頸洋,淹留數月,有窺澳門意。兩廣總督吉慶飭洋商宣諭回國,以是年六月去。去之日,特遣人陳謝謂法蘭西侵澳門,故輒舉兵來護,他訛言,請勿輕信,意將以掩其跡也。會西洋人索德超等居京師者,言于工部侍郎、管西洋堂大臣蘇額。上聞馳詢,吉慶以英吉利開帆日奏,事遂寢。越數年,而有度路利之事。

十三年八月初二日,英吉利人入澳門,欲據之。英吉利貿易以粵東為大,尤重中國茶,向凡貨船到粵,洋行定其值,售畢易貨歸,司事者曰大班,隨船來去。乾隆三十年間,洋商負其值,始有在澳壓冬者,賃居澳屋,不惜重費。初僅一二人,后接踵而至,遂有二班、三班以及十班之號。并有攜家來,不肯歸國者。習見澳蕃出洋之船,歲僅輸船稅二萬,貨物聽彼國抽分,遂覬覦欲為壟斷計,久未得間。會佛郎西與英吉利構兵,遣人告西洋王毋與英吉利通,英吉利聞之先遣兵脅西洋王,隨遷美加利洲。大班拉弗偵知其事,致書伊國咖喇之總管,遣兵頭度路利來澳,巡船三。故事英吉利護貨兵船例泊十字門外,其年貨船未至,即紿言護貨,度路利揚言英吉利與西洋世好,慮佛蘭西入澳滋擾,因以兵力來助,其實英夷敗于安南,覆其七艘,故以余艘抵粵,駐粵大班喇佛乃唆令占澳門,為補牢計。澳夷不敢校也。于八月二日,擁入澳門,其理事官報縣,知縣彭昭麟請大府封艙撤買辦,禁在澳服役人,從之。十九日,知府陳鎮、游擊祁世和至澳。九月中,香山協副將許廷桂領兵駐前山寨為聲援,昭麟及都司余時高駐北山嶺為犄角。度路利懼,乞陳鎮轉以情達大府,詞未恭順。昭麟札西洋理事官轉諭度路利速退,否則火其舶而治其人。度路利益懼,遂以船上黑人換作蕃兵,與大班拉弗乘夜至黃埔赴省,請開艙不允所請,總督吳熊光奏奉諭旨用兵驅逐。昭麟益厲澳禁,嚴巡緝;二班叭喱等乃求西洋國使轉乞昭麟,昭麟限以七日回國,并令與練總葉恒樹曉度路利以利害,乃俯首服罪,隨回澳門歸國,十一月七日也。未幾,總督百齡、巡撫韓崶先后臨閱澳門,以自咖思囒炮臺至西望洋炮臺迤南,沿海石磡,易于爬越,英吉利兵由此潛登,令澳蕃加筑石女墻,以資防堵。派把總領兵專守關閘,派外委領兵協防望廈,又設前山專營,移平鎮營遊擊駐防。按:此次年事。

道光六年正月,西洋嗎帑爾殺澳民嚴亞照,知縣蔡夢麟揭報總督,檄廣州府知府高廷瑤、香山協副將曹耀清、澳門同知馮晉恩同蔡夢麟赴澳誅之。英人久踞濠鏡澳南環一帶,悉奪而居之;販賣鴉片煙土,因游奕三灶村口岸,有賣果者,夷人以槍指之,試中否為笑樂,洞胸斃;修筑西洋人之東炮臺,改建英吉利旗號;開馳道于東望洋山。山多居民墳墓,英酋勒起遷,遷者給洋銀一兩四錢;不從者夷之,棄殘骸于海,民大嗟怨,遂有沈志亮、郭金堂之事。詳耆舊錄。洋船復來,泊零丁洋,春至秋冬去,以大府準其避風告;自后遂以為常。時洋船四五十只,華船艤附通市,珍奇畢具,娼航賭艇,比于珠江。先是水師提督李增階,遣視金星門,東至旗纛澳一百七十余丈,汪洋巨浸而水淺,西至唐家村一百四十余丈而水深,欲以十余巨艦載沙石塞之,不果。十三年,有奸民引夷人如李法測量,蓋欲于此停泊,銷售偷漏關稅故也。繼又于唐家、淇澳,樹表量地,皆繪圖識墨,復于淇澳山建英吉利國旗,大有營造意。因英人放債,西洋人質其樓,居土庫,鵲巢鳩居,無駐冬之例,以候帳為名。既盆踞澳門,且欲跨金星而有之,居心殊叵測。旋得新安之香港地,尤利便,不復至。

二十一年,建拉塔石炮臺,以關閘汛把總移駐,仍兼管汛務。

二十九年,葡人毀望廈村縣丞署,侵住拉塔石炮臺,縣丞遷署前山城內,望廈汛外委退屯白石村三山宮。望廈汛,原在望廈村,故址即今之汛地街

咸豐年間,葡人占筑炮臺于西沙嘴地在澳門口外對海南岸。同時西沙相連之氹仔地方,舊有鋪肆二百余,民居百余,亦被強占,且編門牌,建捕房、兵房、教堂焉。

同治二年,葡人強占塔石、沙崗、新橋、沙梨頭、石墻街等村民居數百家,添設馬路門牌,租界舊墻由家私欄炮臺向北轉西至水坑尾,又迤西北至大炮臺,再西北至三巴門,又轉北沿白鴿巢至沙梨頭閘內向西南至海邊高樓止,北為華民村舍,南為葡租地。俱陸續毀去。

十三年,葡人因占界齟齬,乘間闖入拆毀關閘汛墻,改設捕房,另設大關閘。由三巴門以北至舊關閘,均認為葡界。

光緒五年,葡人占龍田村。

九年,葡人編龍田、望廈二村戶籍。又辟馬路,設捕房于望廈。

十三年,定洋藥稅厘新章,香港、澳門分任緝私,遂設拱北關于馬留洲附近。與葡人立草約四條,豁免澳門地稅,永遠借與居住。并聲明未經大清國允肯,不得將澳門讓與他國。俟兩國派員會訂界址,再立專約,其未經定界之前一切事宜,俱照現時情形,彼此均不得有增減改變之事。巡撫吳大澂親至履勘。是年正月,葡人逼索望廈等村燈費地租,村人鳴鑼號眾擊退之。后至北山沙尾等處,編列門牌,亦為村人擊退。澳門海道、自前山造貝嶺之石龜潭河面起,直達澳門馬角海口分界,東北歸前山營管轄,西南歸香山協管轄,全屬中國領海,不在租界之內。葡人初則侵入銀坑一帶,繼則以澳門灣仔之海面為公海,是年復拔去海之中洪浮椿,直作為領海。

十五年,前山同知增設北山嶺炮臺、汛房,遣兵駐守。葡人欲爭為兩國公地,經政府駁覆乃已。

十六年,葡人圈占青洲島,筑造新路,轉租英人,迫我國原駐青洲海之師船移駐前山,總督李瀚章允之。后又據氹仔、路灣即過路環兩島。島舊有沙主,向為漁船泊地,與大、小橫琴接,時海賊出沒,葡以保護為詞,建兵房、筑炮壘、抽船牌、納業鈔,儼成一小埠焉。荔枝灣、石澳各地均設營屼駐

二十二年,葡人在大、小橫琴建筑兵房,總督譚鐘麟拒之,償以建筑費,乃拆去。

二十四年,葡人迫收望廈村業鈔。

二十六年,知縣劉盛芳船經灣仔海面為葡人要留。

二十八年,葡使白朗谷照會外務部,以商民欲修浚河道,請將大、小橫琴二島歸其所屬,且增改條約,部議拒絕之。

三十一年,葡人平毀塔石等處墳墓,投無主遺骸于海。

三十三年,葡人毀龍田村民居三十余家,且禁遷家具,違者捽毆之。事后略補屋價,以掩其跡,值十者不得二。五月,葡領事照會護總督胡湘林,請撤消華商來往灣仔、澳門官照,逼領葡照,船戶有被拘罰者。六月十三日,葡兵忽至灣仔,強漁船入澳,灣仔與澳門對峙,中隔一海,以海匯為界,魚拖各船向泊于此。至是葡人竟越界張貼告示,限十五日回澳,逾期充公。復在海面改設水泡。典史守備奉飭赴勘亦被逐去。銀坑與灣仔接壤草油廠各漁船燂油處也。是年,葡人又勒收人情紙費,始得灣泊灣仔。醫院為我國紳商創建,葡人干涉之,凡留醫者非彼給照,不得出院。

三十四年,正月初四日,我國捕獲私運軍火日商輪于九洲洋面,致興交涉,葡使柏德羅照會外部,竟混指為彼國領海。

二月,葡人筑兵房、辟馬路于九澳山。十一月,又丈量該處地址,總督張人駿嚴詞詰問,乃止。

宣統元年二月,望廈村口金谷山一帶墳墓,葡人勒限一月遷去。三月,云南交涉使高而謙奉命來勘界,粵人開勘界維持會于廣州,公擬意見書上之。

國初移界事附

康熙元年,海賊鄭錦猖獗,命內大人科爾坤介山巡視濱海居民,令徙內地五十里,且賑貧民之不能遷者。于是黃梁都、沙尾、北山、奇獨澳、黃旗角、潭洲諸鄉皆遷。官拆界三日,貧無依者不能遽如令,五月夷其地。

二年十二月,疍賊周玉、李榮寇海洲。玉、榮皆番禺疍民,所轄繒船數百,平南王尚可喜以其習水戰,委以游擊之任。自壬寅嚴海禁,于是盡掣其船,分泊港,遷其孥屬于城內。玉等不堪,詐歸葬,出海糾合亡命,連檣抵洲前,盡焚汛哨廬舍;復破順德縣,執縣令王而去。社賊馮大倫余黨乘機由陸路焚劫三日。

三年春,續遷番禺、順德、新會、東莞、香山五縣沿海居民,先畫一界,以繩直之,其間多有一宅而半棄者,有一室而中斷者,浚以深溝,別為內外,稍逾跬步,死即隨之。于是龍眼都、小欖、古鎮、黃圃諸鄉皆徙。督遷兵士,恣俘掠,知縣姚啟圣力爭之,乃稍戢。初黃梁都民奉遷時,民多戀土,山深谷邃,藏匿者眾。平藩左翼總兵班際盛計誘之曰:“點閱報大府,即許復業?!庇廾裥牌淙?,際盛乃勒兵長連捕,按名令民自前營入,后營出,入即殺無一倖脫者。復界后,枯骨遍地,土民叢葬一阜,樹碣曰:木龍歲冢。木龍者是年甲辰隱語也。

四年總督李率泰遺疏,請寬邊界事,雖未行,瀕海民德之,與巡撫王來任同祠祀焉。按李、王二疏俱詳縣志。

七年,遷民結黨為亂,三月巡撫王來任上展界之議,御史楊雍建復條奏,詔可之。撤排柵,改設各汛墩臺,八月撤中路巡海大人。

八年二月,詔復遷海居民舊業,惟黃旗角、潭洲、黃梁都、沙尾奇獨澳未復。時潭洲、黃旗角兩鄉人赴控督撫轅,知縣曹文熷堅執前議,黃梁都亦格于寨議,俱不果。

二十三年,西南諸鄉遷民盡復業。初,諸鄉久遷未復,田盡荒廢。自十五年尚之信叛,遂開界墾荒,令民耕蒔。十七年催收王莊稅谷,十八年縣寨官兵督遷,焚寮刈稼;十九年縣征前十八年虛稅,追呼不堪命。至是民歸故土,地方官插標清丈,民始安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福清市| 古蔺县| 临猗县| 北流市| 天镇县| 浦江县| 昭平县| 田东县| 汕头市| 太湖县| 潜山县| 安吉县| 运城市| 明星| 寿阳县| 洞头县| 翁牛特旗| 运城市| 水富县| 石柱| 体育| 修武县| 金溪县| 翼城县| 鄂托克前旗| 麟游县| 新乡县| 沾化县| 四川省| 博乐市| 宣武区| 义马市| 凌海市| 靖边县| 湖口县| 惠东县| 桑日县| 辽源市| 安图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