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唐詩紀事。韋蟾。字隠珪。下杜人。表微之子。大中七年進士。為徐商掌書記。咸通末。官尚書左丞。按義山樊南乙集序云。大中二年。自桂府歸。為盩厔尉。與孫樸韋蟾同官。詩當作于是時。三梁。在桂管。本集。為鄭亞桂州謝上表。三梁路阻。九嶠山遙。西溪叢語。吳越春秋云。呉亡。西子被殺。杜牧之詩。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后人遂云。范蠡將西子去。嘗疑之。別無所據。楊慎曰。修文御覧引呉越春秋逸篇云。呉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以終浮沈也。反言耳。隨鴟夷者。子胥譛死。盛以鴟夷。西施有功焉。今沈之江。所以報子胥之忠。按西施沈江。事容有之。但此云。西施因網得。他詩又云。莫將越客千絲網。網得西施別贈人。皆言初得西施。非呉亡后事也。其故實未詳。疑出小說家。今逸之耳。秦客。未詳。集內贈人詩。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宮苑內花。疑即此秦客。山海經。黃山有鳥焉。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鵡。南方異物志。鸚鵡有三種。一種青。大如鳥鹠。一種白大如鴟鸮。一種五色。大于青者。交州巴南盡有之。漢郊祀志。秦文公獲若石于陳倉北坂城。祠之。其神從東方來。若雄雉。其聲殷殷云。野雞皆鳴。又云。宣帝時。或言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王褒持節求焉。言孔雀如青鸚鵡之可玩。非若碧野雞之形聲恍惚也。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湼盤經。有肓人詣良醫。醫即以金鎞刮其眼膜。續漢書。西南夷曰滇池出孔雀。是從蠻瘴中來也。稗雅。博物志。孔雀尾多變色。有金翠。始春而生。三四月后復凋。與花蕚相榮衰。杜甫詩。翠尾金花不辭辱。西京雜記。趙后體輕腰弱。善行步進退。白帖。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戰國策。梁有懸黎。楚有和璞。杜氏通典。漢置西域都護。唐永徽中。始于邊方置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護府。釋名。婦人上服曰袿。廣雅。長襦也。沈約詩。先表繡袿香。說文。扣。金飾器口。樂府雜録。琵琶以蛇皮為槽。厚二寸余。鱗介亦具。以楸木為面。其捍撥以象牙為之。海録碎事。金捍撥在琵琶面上。當弦或以金涂為飾。所以捍護其撥也。說文。麝如小麋。臍有香。陸機云賦。金柯分。玉葉散。梁簡文帝詩。云開瑪瑙葉。盧綸送張少府詩。判詞花落紙。擁吏雪成泥。鄭嵎津陽門詩。錦鳬繡雁相追隨。注。溫泉湯中。縫綴錦繡為鳬雁。李賀詩。玳瑁釘簾薄。東觀漢記。章帝元和元年。日南獻白雉白犀。廣志。犀角之好者。稱雞昩白。三輔故事。武帝于建章宮立銅柱。高二十丈。上有仙人掌承露盤。紀聞。孔雀自喜其尾而甚妬。遇婦人童子好衣服。必逐而啄之。聞管弦笙歌。必舒張翅尾。盼睇而舞。顧有孝曰。北地多寒。戒之以少啼。即子美花鴨詩。作意莫先鳴意也。酉陽雜俎。長樂坊安國寺紅樓。睿宗在藩時舞榭也。李白詩。紫殿紅樓覺春好。王建宮詞。禁寺紅樓內里通。謝靈運詩。躧步凌丹梯。注。丹梯。陛階也。后四語全是寓意。

人欲

人欲天從竟不疑。莫言圓葢便無私。秦中久巳烏頭白。卻是君王未備知。

劉氏正歴。問黃帝為葢天。以天象葢。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葢。藝文類聚。燕丹子曰。秦止燕太子丹為質。曰。烏頭白乃可歸。丹仰天嘆。烏即白頭。

華山題王母祠

蓮華峯下鎖雕梁。此去瑤池地共長。好為麻姑到東海。勸栽黃竹莫栽桑。

華山記。山巔有池。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因名華山。穆天子傳。天子觴王母于瑤池之上。神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接侍以來。見東海三變為桑田。向到蓬萊。水淺于往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陸陵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復揚塵也。穆天子傳。天子游黃臺之丘。獵于蘋澤。有陰雨。天子乃休。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之。曰。我徂黃竹。負囗〈脫一字〉寒。

華清宮

華清恩幸古無倫。猶恐蛾眉不勝人。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暫蒙塵。

唐書。天寳六載。改驪山溫泉宮曰華清宮。治湯為池。環山列宮殿。唐書。太真得幸。進冊貴妃。三姊皆美。帝呼為姨。帝幸華清。貴妃與三夫人皆從。遺簮墮舄。瑟瑟璣琲。狼籍于道。香聞數十里。言褒姒能滅周。而玄宗不久便歸國。是貴妃之傾城。猶在褒氏下也。二語深著色荒之戒。意最警策。

楚澤

夕陽歸路后。霜野物聲干。集鳥翻漁艇。殘虹拂馬鞍。

劉楨元抱病。虞寄數辭官。白袷經年巻。西來及早寒。

劉楨詩。余嬰沈痼疾。竄身清漳濱。南史。虞寄。字次安。性沖靜。有棲遁志。大同中。閉門稱疾。惟以書籍自娯。陳寳應既擒文帝。敕章昭達。發遣還朝。衡陽王出閣。手敕用為掌書記。后除東中郎。建安王咨議加昭戎將軍。寄辭以疾。王于是命長停公事。其有疑議。就以決之。說文。袷。夾衣。無絮。亦作夾。真誥。許長史著葛帴。單衣白袷。李賀詩。白袷王郎寄桃葉。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疎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江亭散席循栁路吟歸官舍

春詠敢輕裁。銜辭入半杯。巳遭江映栁。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爾。殷憂動即來。從詩得何報。惟感二毛催。

潭州

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迭怨蘭叢。

陶公戰艦空灘雨。賈傅承塵破廟風。目斷故園人不至。松醪一醉與誰同。

唐書。潭州。長沙郡。屬江南西道。元和郡國志。隋平陳。改湘州曰潭州。取昭潭為名。博物志。舜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淚揮竹。竹盡斑。楚詞九歌稱澧蘭秋蘭者不一。故曰。重迭怨蘭叢。晉陶侃傳。劉弘為荊州刺史。以侃為江夏太守。又加督護。使與諸軍。并力拒陳恢。侃乃以運船為戰艦。所向必破。后討杜弢。進克長沙。封長沙郡公。西京雜記。賈誼在長沙。鵩鳥集其承塵。俗以鵬鳥至人家。主人死。誼作鵩鳥賦。釋名。承塵施于上。以承塵土也。寰宇記。賈誼廟在長沙縣南六十里。廟即誼宅。宅中有井。上圓下方。

贈劉司戶

江風吹浪動云根。重碇危檣白日昏。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后歸魂。

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萬里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劉司戶。蕡。唐書。劉蕡。字去華。昌平人。太和二年策試賢良。蕡切論黃門太橫。將危宗社。考官不敢留蕡在籍中。人讀其文。至有相對垂泣者。令狐楚在興元。牛僧孺在襄陽。皆辟為從事。中人嫉之。誣以罪。貶栁州司戸。張協詩。云根臨八極。注。云根。石也。云觸石而生。故曰云根。韻會。碇。鎮舟石。帝王世紀。黃帝時。鳳凰止帝東園。或巢于阿閣。九辨。君之門兮九重。道源曰。東坡詩。九重新掃舊巢痕。本此。

哭劉司戶二首

離居星歲易。失望死生分。酒甕凝余桂。書籖冷舊蕓。

江風吹鴈急。山木帶蟬曛。一呌千回首。天高不為聞。

有美扶皇運。無誰薦直言。已為秦逐客。復作楚寃魂。

湓浦應分派。荊江有會源。并將添恨淚。一灑問乾坤。

蕡。卒于貶所。楚詞。奠桂酒兮椒漿。杜甫詩。書籖映夕曛魚豢。魏略。蕓香。辟紙魚蠧。故藏書臺曰蕓臺。謂屈原。杜甫詩。應共寃魂語。投詩贈汨羅。廬山記。江州有青盆山。故其城曰湓城。浦。曰湓浦。一統志。湓浦。在今九江府城。西江賦。流九派乎潯陽。

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闗遇雪

劍外從軍逺。無家與寄衣。散闗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本傳。栁仲郢鎮東川。辟為節度判官檢校工部郎中。方輿勝覧。大散闗在梁泉縣。為秦蜀要路。通志。在鳳翔府寳雞縣城南。通褒斜大路。屬漢中府。劍外。劍閣之外也。杜甫詩。草木變衰行劍外。

樂游原

向晩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兩京新記。漢宣帝樂游廟。一名樂游苑。亦名樂游原。基地最高。四望寛敞。

北齊二首

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巧笑知堪敵萬幾。傾城最在著戎衣。晉陽巳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

吳越春秋。夫差聽讒。子胥垂涕曰。以曲為直。舍讒攻忠。將滅吳國。城郭丘墟。殿生荊棘。北齊書。后主馮淑妃。名小憐。大穆后從婢也。穆后愛衰。以五月五日進之。號曰續命。慧黠。能彈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愿得生死一處。宋玉諷賦。主人之女為臣歌曰。內怵惕兮徂玉床。橫自陳兮君之旁。釋德洪楞嚴合論。引司馬相如好色賦曰。花容自獻。玉體橫陳。今此賦不傳。或出假托。

北齊書。武平七年十二月。周武帝來救晉州。齊師大敗。帝棄軍先還。留安德王延宗等守晉陽。帝走入鄴。辛酉。延宗與周師戰。大敗。為周師所虜。北齊書。周師取平陽。帝獵于二堆。晉州告急。帝將還。淑妃請更殺一圍。從之。

街西池館

白閣他年別。朱門此夜過。疎簾留月魄。珍簟接煙波。

太守三刀夢。將軍一箭歌。國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杜牧有街西詩。鼓吹注。長安。領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多王公貴戚之家。通志。紫閣白閣黃閣。三峯俱在圭峯東。紫閣。旭日射之。爛然而紫。白閣。陰森。積雪不融。黃閣。不知所謂。三峯相去不甚逺。杜甫詩。錯磨終南翠。顛倒白閣影。晉書曲游歌。南開朱門。北望青樓。晉書。王浚夢懸三刀于梁上。須臾又益一刀。李毅曰。三刀為州。又益者。明府其臨益州乎。果遷益州刺史。唐詩紀事。楊巨源詩。三刀夢益州。一箭取遼城。由是知名。此詩三刀一箭。即用巨源語。但下事未詳。張協七命。瓊山之禾。善曰。瓊。仙山。即昆侖。山海經。昆侖之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鮑照詩。逺食玉山禾。

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繡襦回。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

敵國軍營漂木柹。前朝神廟鎖煙煤。滿宮學士皆顏色。江令當年只費才。

宋書。元嘉二十三年。筑北堤。立玄武湖于樂游苑北。建康實録。吳開城北渠。引后河水流入新宮。又名練湖。徐爰釋文曰。本桑泊。晉大興三年始創北海。筑長堤以壅北山之水。東自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六里余。宋元嘉中。有黑龍見。因改玄武湖。張衡渾天制。以玉虬吐漏水。入兩壺。李蘭刻漏賦。以玉壺玉管流珠。馬上奔馳行漏。南史。齊武帝數幸瑯琊城。宮人常從早發。至湖北埭。雞始鳴。故呼為雞鳴。埭。一統志。在晉溪西南潮溝之上。陳書。后主制新曲。有玉樹后庭花。臨江樂等。其略云。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大抵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二句乃江總詞也。齊書。東昏侯鑿金為蓮花。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隋書。文帝將伐陳。命大作戰船。或請宻之。文帝使投柹于江。曰。若彼能改。吾又何求。陳書。后主于郭內大皇佛寺。起七層塔。未畢。火從中起。飛至石頭。燒死者甚眾。陳書。后主起臨春結綺望仙等閣。珠簾寳帳。服玩瑰麗。近古未有。上自居臨春。張貴妃居結綺。孔龔二貴嬪居望仙。復道往來。以宮人袁大舍等為女學士。陳書。江總。字總持。后主授尚書令。總為宰輔。不親政務。侍宴后庭。謂之狎客。與諸嬪妃及女學士共賦詩。采其尤艷麗者。被以新聲。

復京

虜騎胡兵一戰摧。萬靈回首賀軒臺。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馬來。

唐書。徳宗建中四年十月。涇原卒擁朱泚叛。上如奉天。興元元年二月。如梁州。五月戊戌。李晟收復京城。七月壬子。上至自興元。藝文類聚。山海經曰。西王母之山。有軒轅臺。射者不敢西向。梁元帝臨終詩。寂寥千載后。誰畏軒轅臺。唐書。興元元年六月。加李晟司徒。兼中書令。實封一千戶。唐書。京兆府醴泉縣有九峻山。太宗昭陵在西北六十里。唐會要。上欲闡揚先帝徽烈。乃刻石。為嘗所乘破敵馬六匹于昭陵闕下。安祿山事跡。潼闗之戰。我軍既敗。賊將崔干佑領白旗引左右馳突。又見黃旗軍數百隊。官軍潛謂。是賊。不敢逼之。須臾。見與干佑闘。黃旗軍不勝。退而又戰者不一。俄。不知所在。后昭陵奏。是日靈宮前石人馬汗流。

渾河中

九廟無塵八馬回。奉天城壘長春苔。咸陽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養馬來。

唐書。渾瑊。本鐵勒九姓之渾部也。與李晟同平朱泚。德宗還宮。以瑊為河中尹。晉絳節度使。河中同陜虢等州。及管內行營副元帥。封咸寧郡王。貞元十五年薨。八馬。八駿也。唐書。奉天縣屬京兆府。文明元年。分醴泉置。漢書。金日磾以父不降見殺。與母閼氏。弟倫。俱沒入官。輸黃門養馬。后以討莽何羅功。封秺侯。按舊唐書。瑊忠勤謹慎。功髙不伐。時論方之金日磾。故末語云然。

鄠杜馬上念漢書

世上蒼龍種。人間武帝孫。小來惟射獵。興罷得乾坤。

渭水天開苑。咸陽地獻原。英靈殊未已。丁傅漸華軒。

一云五陵懐古漢書。宣帝尤樂鄠杜之間。注。杜屬京兆。鄠屬扶風。漢書。宣帝。武帝曽孫。戾太子孫也。高材好學。然亦喜游俠。鬬雞走狗。上下諸陵。周徧三輔。昌邑王廢。霍光與諸大臣迎。即皇帝位。三輔黃圗。漢有三十六苑。羽獵賦序。武帝廣開上林。北繞黃山。濱渭而東。長安志。長安萬年二縣之外。有畢。白鹿原。少陵原。高陽原。細栁原。呉融詩。咸陽一火便成原。漢書。哀帝時。帝舅丁明封陽安侯。皇后父傅晏封孔鄉侯。說文。軒。曲辀轓車也。

動春何限葉。撼曉幾多枝。解有相思苦。應無不舞時。

絮飛藏皓蝶。帶弱露黃鸝。傾國宜通體。誰來獨賞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柳河县| 泰宁县| 库伦旗| 五指山市| 隆化县| 东宁县| 南澳县| 新化县| 江津市| 大方县| 望谟县| 凌云县| 宣汉县| 阿巴嘎旗| 连云港市| 佳木斯市| 柳林县| 阳高县| 英吉沙县| 格尔木市| 六盘水市| 澎湖县| 中西区| 安义县| 灵寿县| 北流市| 土默特左旗| 万荣县| 平邑县| 荆门市| 额尔古纳市| 方城县| 榆社县| 祁门县| 萍乡市| 涟源市| 绿春县| 新闻| 信丰县|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