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五·華佗治蛇形瘡神方
形如蛇故名。內用∶雄黃沖酒服。外用∶雄黃麻油調敷,頗效。
五○七六·華佗治蜂窩瘡神方
形如蜂窩故名。以∶胡粉 朱砂等分為末,白蜜調敷,極效。
五○七七·華佗治魚臍瘡神方
生于肘肚與小腿肚間,極疼痛。初起一、二日,先用灸法,極易解散。內服∶金銀花一兩 當歸 黃 各五錢 生甘草 青黛 地榆各二錢 白礬一錢水煎服。
五○七八·華佗治魚脊瘡神方
多生筋骨間,堅凝作痛,初起時為白色小泡,漸長成魚脊狀,久則潰流黃水。宜初起時用∶老蒜切片如三文錢濃,置瘡上。再以艾一團,如豆大,安蒜片上燒之。蒜壞再換,痛定乃止。
內用∶人參 白術 茯苓 川芎 金銀花 當歸各一錢 白芷 皂角刺 桔梗 甘草各五分水二碗,煎八分,食后服。脾弱者去白芷,倍用人參。
五○七九·華佗治貓眼瘡神方
形似貓兒眼而有光彩,故名。無膿無血,時痛時癢,一名寒瘡。用∶生草烏三兩 生姜二兩 煨白芷 炒南星各一兩 肉桂五錢共為末,燒酒調敷,多食雞、魚、蒜、韭,忌用 魚、蝦、蟹。
五○八○·華佗治纏腰龍神方
生腰下,長一二寸,或碎如飯,或紅腰堅硬。以∶雄黃研末,醋調敷,極效。
五○八一·華佗治卷毛瘡神方
生于頭上,狀如葡萄。用∶黃柏一兩 乳香二錢五分(共為末) 槐花(煎濃汁)二者調作餅,貼瘡口。并用∶吳茱萸研末,醋調,敷兩足心,即愈。
五○八二·華佗治寒毛瘡神方
豆腐渣滓炒熱,敷患處,布包緊,冷則更易,一宿即愈。
五○八三·華佗治對口瘡神方
生后頸正中處,以∶鮮茄子十四枚 生何首烏二兩煎服二、三劑,未破即消。已破拔膿生肌,雖根盤八、九寸寬,大者亦效。外用∶貝母研末,敷之。或尋取∶韭地蚯蚓搗爛,以涼水調敷。
五○八四·華佗治骨羨瘡神方
生于神堂二穴,或膈關、膈俞之穴上,此瘡不痛而癢,癢極必搔爬,愈搔爬而愈癢,終至皮破肉損,骨乃盡見。方用∶人參五錢 當歸 黃 各一兩 金銀花二兩 茯苓 貝母各三錢水煎服,數劑后,即癢止而愈。
五○八五·華佗治羊胡瘡神方
生于下唇及頜下,宜內服除濕清熱之劑。方用∶茯苓二錢 天花粉一錢五分 炙甘草 白術 蒼術 蒲公英 澤瀉 豬苓各一錢 白芷羌活各五分水煎服。外用∶輕粉一錢 黃丹三錢 兒茶 炒黃柏各三錢 枯礬五分 冰片三分各為細末,濕則干糝;干則香油調敷,數日即愈。
五○八六·華佗治坐板瘡神方
生于臀上,癢而兼痛。內服藥用∶白術五錢 茯苓三錢 澤瀉二錢 豬苓 黃柏各一錢 肉桂二分水煎服。外用∶蘿卜種一兩火 存性為末,敷于新瓦上,煨微熱,坐于其上,數次自愈。或以∶松香五錢 雄黃一錢研末,濕癢加蒼術三錢,以棉紙捻成條,豚脂浸透,燒取油搽上立愈。又以∶灰莧燒為末,摻于瘡上,亦效,或以∶輕粉二錢 石膏六錢共為末,燈油調敷,即愈。
五○八七·華佗治蛇窩瘡神方
生于臍腹,上下左右無定處,其形如蛇,重者潰深,輕者腐淺,或有皮肉,蠕蠕暗動,欲行而不可得者。治用∶蜈蚣十條 雄黃 生甘草各三錢研為末,浸于香油二兩中,隨浸隨涂,極效。
五○八八·華佗治石癤神方
瘍之小者曰癤,其根硬者曰之石癤。以∶白菊花葉搗汁,調白蜜敷之,更以渣敷四圍,留頭不敷。俟毒水流盡,即消。
五○八九·華佗治軟癤神方
代赭石 虢丹 牛皮膠等分為末,陳酒一碗沖之,俟澄清后服下。更以渣外敷,干則易之。
五○九○·華佗治癤神方
古舊瓦片火 ,醋淬,凡七次為末,香油調敷。
五○九一·華佗治痔神方
病之種類甚多,如肛門旁生肉,如鼠乳出孔外,時時流膿血者,名曰牡痔;若肛邊腫痛生瘡者,名曰酒痔;肛邊有核痛及寒熱者,名曰腸痔;若大便輒有出血者,名曰血痔;若大便難,肛良久肯入,名曰氣痔。統治之方亦甚多。
(一) 兒茶、麝香,唾津調敷。
(二) 先以皂角煙熏之,次以鵝膽汁調白芷末涂之。
(三) 赤足蜈蚣焙為末,與冰片少許同研,唾液調敷。
(四)生槐(煎)五分 皂角二兩 麝香 雄黃 茛菪 丁香 木香 炙鰻鱺魚各二分上各藥為五丸,取凈瓶可容一升者,掘地埋之,著一疊子于瓶上,鉆疊子作孔。納火瓶中灰蓋之,然后納藥一丸燒之,以下部著疊孔上坐,便通汗,盡一丸,藥即止。
(五) 以無花果葉煎湯熏洗,能止痛,極有效。
五○九二·華佗治痔瘡作癢神方
水銀 棗膏各二兩同研,綿裹納下部,翌日蟲出癢止。或以∶豬大腸六兩 蚯蚓十余條煮融,去蚓食腸,極效。
五○九三·華佗治痔瘡出血神方
內服用∶當歸尾一錢五分 生地二錢 赤芍一錢 黃連二錢 枳殼一錢 炒黃芩一錢 炒槐角三錢炒地榆二錢 炒荊芥一錢 升麻五分 天花粉八分 甘草五分 生側柏二錢水煎服,三四劑后,即痛止腫消。外用∶地骨皮 槐花 韭菜根 樸硝各二兩 白礬 蘇葉各五錢 蔥頭七個用水十五大碗,煎百沸,傾凈桶內,令患者坐之,四周密閉,勿令泄氣,先熏后洗,俟痔出黃水為度。
五○九四·華佗治久遠痔漏神方
墻上生之綠苔(刮下之,需五錢,火焙干為細末) 羊蹄殼五副 炒白術 白芷各一兩 茯苓二兩 槐花五錢共為細末,米飯為丸,每日臨臥,先服一錢,后壓之,美膳一月即愈。
五○九五·華佗治痔瘡腫痛神方
以壁上背包蜒蚰一個搗為泥,入冰片、薄荷少許,同敷極效。
五○九六·華佗治內外痔神方
在肛門內外皆有之,遇大便即出血疼痛者是。用∶胡黃連五錢 血竭 兒茶各二錢 熊膽三錢 冰片一錢 麝香三分 共研細,水調敷,日凡三四次。
五○九七·華佗治內痔神方
在肛門之內,大便時則出血,便畢以手按之,良久乃入。
內服用∶生枳殼三兩 陳皮一兩水煎服。
外用∶生草烏尖一錢 刺 皮末三錢 枯礬五分 冰片三分各為細末,用蔥汁調藥,送入肛門,約一時許,其痔即翻出,洗凈之。用∶雞糞四兩(取公雞母雞各一,餓之二日,次早以豬胰子切碎,拌糯米粉一、二合,喂之。
凡共為末,傾入銀罐內,火 出青煙為度,加∶乳香 沒藥各三錢 冰片五分用唾津調敷,七日后其痔自脫。再用珍珠散敷之,使收口。內服收肛散。
珍珠散方如下∶珍珠 石膏 赤石脂 輕粉各一錢 白龍骨三錢 孩兒骨五分 冰片二分共為末。
收肛散方如下∶陳皮三兩 枳殼一兩水二碗,煎一碗服。
五○九八·華佗治外痔神方
金腳砒二錢 白礬一兩共為末,傾銀罐內, 至煙盡為度。加∶蝎尾七個 生草烏研末和入前藥,涂瘡上,凡七日而根脫。
五○九九·華佗治雞冠痔神方
黃連末敷之,加赤小豆末尤效。
五一○○·華佗治野雞痔神方
先用槐柳煎水熏洗,次以艾灸七壯即愈。
五一○一·華佗治翻花痔神方
肛門周遭翻出如碗,肉色紫黑,疼痛異常,時流血水。
內服用∶缸砂一兩(水浸半月,微 ) 條芩二兩(每斤用皂角、柏子仁、側柏各四兩,水煎煮半日,汁干為度)黃連 槐角各二兩 梔子 黃花地丁各一兩 青黛五錢共為末,用柿餅肉為丸,大如梧子,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清湯送下。
外用藥水熏洗。(見痔瘡出血五○九三條),后再用藥線扎之。藥線制法如下∶鮮芫花根一錢 雷丸一錢 蟾酥一錢 草烏三錢水二碗,煎一碗,去渣取汁,以生絲一錢,入藥汁內,以文火熬汁將干,取出曬干,再浸再曬,以汁盡為度,收藏候用,至六七月,取露天蛛絲合成藥線。
五一○二·華佗治血箭痔神方
與內痔同,但無痛癢耳。大便時不問糞前糞后,俱射血如箭。治法用∶百草霜四兩 黃芩 梔子各一兩 黃連 槐花 地榆各五錢共為末,糊為丸,每服三錢,清湯下。
五一○三·華佗治無名腫毒神方
無名腫毒者,以其隨處而生,不按穴次。不可以命名也。非速行醫治,常有生命之虞。
方用∶朱砂 雄黃 硼砂 血竭 苦葶藶 沒藥(去油)各二錢 乳香(去油) 蟾酥(人乳浸) 牛黃先將諸藥研成細末,次以人乳浸透蟾酥,研入諸藥中和勻,為丸如梧子大,金箔為衣。
凡遇有無名腫毒及各種瘡毒,可用藥一丸,壓舌根底,含化,隨津咽下。藥盡,用蔥白與酒,隨
五一○四·華佗治無名惡瘡神方
本方功效極偉,能起死回生,奪造化之權,凡癰、疽、疔毒及中一切毒禽惡獸肉毒所致之瘡俱可治之。用∶硼砂 黃丹 砂 巴豆(去油) 人言各一錢 朱砂二錢 斑蝥 蟾酥 乳香 血竭沒藥各三錢 麝香 半夏各五分共研細末,用第一次生小兒乳汁搗蝸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各隨癥飲送下,亦分上下前后服之。
五一○五·華佗治一切風毒神方
凡肩背、腰俞、臂、腿、環跳、貼骨等處,感受風寒濕氣,致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麻木者,是名風毒。可急用∶沉香 丁香 木香各五分 乳香六分 麝香一分共研勻,將大核桃殼半個,屬性藥末至將滿。覆痛處,外灸以艾團一二壯,不覺熱,十余壯稍覺痛,即愈。
五一○六·華佗治諸瘡不破頭神方
砂二錢五分 白丁香 輕粉各一錢五分 巴豆五分共為細末,以醋調涂瘡上,頭自破。
五一○七·華佗治毒瘡不收口神方
輕粉 鉛粉各一兩 珍珠一錢 飛辰砂四分 冰片二分共為末,摻瘡上,不日即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