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華佗外科神方(2)

  • 華佗神方
  • 華佗
  • 3285字
  • 2015-12-26 15:51:48

初起時頭痛發寒熱,前心后背有紅點,形類疹子。宜先針刺破,取出羊毛,再以明礬末三錢,用青布包緊,蘸熱酒于前心瘡上一、二寸外,周遭擦之,漸見瘡眼,其毛即奔至后背,仍根據前法擦于后背部,將羊毛拔置布上,即埋入土中。內用∶紫花地丁一兩 金銀花三兩 白礬 甘草各三錢水煎服。

五○四四·華佗治蛇頭疔神方

生于手指尖,腫若蛇頭。痛楚連心,寒熱交作。初起時急用∶雄黃 樸硝等分研末,以豚膽汁少許加香油調涂。或內服蟾酥丸,汗之。

蟾酥丸制法如下∶蟾酥二錢(酒化) 輕粉五分 枯白礬 寒水石( )銅綠、膽礬 乳香 沒藥 麝香各一錢雄黃一錢 朱砂三錢 蝸牛二十一個于端午日午時,在凈室中,先將蝸牛研爛,同蟾酥和勻稠粘,再將各藥研末,與蝸牛蟾酥相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用蔥白五寸,患者自嚼爛,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包藥在內,無灰熱酒送下,覆被靜臥,至發汗為止。甚者再進一服。

五○四五·華佗治蛇眼疔神方

生于指甲兩旁,治法同上。

五○四六·華佗治蛇背疔神方

生于指甲之下,治法同上。

五○四七·華佗治蛇腹疔神方

又名魚肚疽,生于指中節前面,腫如魚肚,治法同上。

五○四八·華佗治螺疔神方

生于手指之間,可用∶榔雞根 馬齒莧莖加酒釀搗爛敷之,極效。凡遇患處起紅點者,用紅馬齒莧;白點者,用白馬齒莧。

五○四九·華佗治唇疔神方

唇疔切不可用涼藥敷于瘡上,最佳以雞血點之。內用∶烏 葉或根搗汁服數杯。若大腿彎,中有紫筋,可用銀針刺出惡血,可保無虞。

五○五○·華佗治人中疔神方

一名馬嘴疔,先以銀針挑破,后用∶瑞香花葉十四瓣 鹽十四粒 飯十四粒共搗爛,敷于瘡上,日夜換之,極有效。

五○五一·華佗治瘰神方

瘰 得病之原因有九∶一因怒,二因郁,三因食鼠食之物,四因食螻蛄、蜥蜴、蝎子等所傷之物,五因食蜂蜜之物,六因食蜈蚣所游之物,七因大喜飽餐果品,八因縱欲傷腎,飽餐血物,九因驚恐失忱,氣不順。其治之之法有三∶一為治肝膽郁結之瘰 。方用∶白芍五錢 當歸二錢 白芥子三錢 柴胡一錢 甘草八分(炙) 全蝎三個 白術三錢茯苓三錢 郁金三錢 香附三錢 天葵草三錢水煎服,連服十劑,自愈。

二為治脾胃多痰之瘰 。方用∶人參二兩 白術十兩 茯苓六兩 甘草一兩(炙) 紫蘇八錢 半夏二兩 姜蟲二兩 陳皮六錢 白芷七錢 木通一兩 金銀花十兩 天花粉三兩各為末,蜜為丸,飯后服三丸,一料痊愈。然必須戒色欲三月。

三為治心腎不交之瘰 。方用∶大龜二個(一雄一雌) 遠志二兩 麥冬三兩 山茱萸四兩 肉桂一兩 白術五兩 蒼術二兩 熟地十兩 玄參十兩 茯神四兩 何首烏十兩 桑椹四兩 紫花地丁四兩 夏枯草五兩 先將大龜蒸熟,焙干為末,次將各藥研末和勻,以蜜為丸,日服三次,每服三錢,一料可痊愈。

五○五二·華佗治各種瘰不消神方

貓頭蹄骨一具(炙酥為末) 昆布一兩五錢 海藻一兩五錢(上二藥須洗去鹽水曬干) 連翹黃芩 金銀花 穿山甲 枳殼 香附各一兩 皂角五錢共為細末,以玄參為丸,大如桐子,每服七八十丸,日凡三次,以姜汁送下。

五○五三·華佗治瘰潰爛神方

凡瘰 之癥,未破之先,易于醫治。既破之后,難于收功。可先用∶荊芥根下一段剪碎,水煎成湯,溫洗久之。視破爛處有紫黑者,以針刺之,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后用∶樟腦 明礬各三錢以麻油調敷,次日再洗再敷,以愈為度。專忌酒色。

五○五四·華佗治鼠神方

鼠 久不愈,可取野狼鼠,不限多少,常作羹粥任食之,必驗,或以∶白馬、牛、羊、雞、豬等矢屑各一斤,漏蘆、 本各一斤。

并于石上燒成灰,研之極細,外以豚脂一升三合,煎亂發一兩五錢,令沸,俟發盡,乃納諸藥屑,在微火上煎五六沸,藥成。先去瘡上痂,以新棉蘸鹽湯洗瘡。拭之令干,然后敷膏,日凡二次,上覆以帛,裹之,極有效。

五○五五·華佗治蛇神方

以蛇蛻燒灰,和蠟月豚脂,和封之。

五○五六·華佗治蝦蟆神方

用五月五日蛇頭及野豬脂,同水衣封之。

五○五七·華佗治蝎神方

搗茅根汁,著孔中,即效。

五○五八·華佗治蜂神方

取蜂巢燒灰,臘月豚脂,和敷孔中。

五○五九·華佗治蜣螂神方

熱牛屎涂之數易,應有蜣螂出。

五○六○·華佗治蚯蚓神方

雞屎 蚯蚓屎等分為末,用牡豬下頜骨髓和敷之。

五○六一·華佗治雀神方

母豬屎(燒灰) 臘月豚脂調敷,當有蟲出如雀形。

五○六二·華佗治九子瘍神方

生于頸上,連續得九數。治用∶雞卵一·麝香一分 冰片五分先雞卵蒸熟后,剖之為二,去黃存白。摻二藥于瘍上,自初生第一瘍起,覆以雞卵;外用干艾燒之,以痛為度,痛極暫止。痛止更燒,且隨時更換雞卵,日夜約燒五六度。次日更換冰麝,燒灼如前,俟愈為止。內用∶蒲公英 夏枯草 金銀花各二錢 甘草節一錢水煎服數劑,功效極偉。

五○六三·華佗治流注神方

流注者,謂先發于背,后旋流串,散走于腰背四肢,或來或去,或痛或不痛,無一定之部位也。治法宜用去風去火之劑,兼散其毒。以∶升麻一錢 當歸五錢 黃芩一錢 栝蔞二錢 金銀花一兩 甘草二錢(炙) 連翹三錢秦艽二錢 蒼耳一錢 馬蘭根一錢 牛膝一錢 牽牛一錢水三碗,煎服數劑,自愈。

五○六四·華佗治痰核神方

大者謂之惡核,小者謂之痰結,毒根最深,極不易治。未潰之前,忌貼涼膏,忌服涼藥。

法以∶天南星磨,酸醋調敷數次自消。或捉∶蝙蝠炙成灰,和菜子油涂之,二、三次即愈。

五○六五·華佗治腮神方

腮間突然腫起,系屬風熱之癥。可用∶野菊花葉搗爛,四圍敷之,其腫自消。或以蝸牛同面研敷之,亦有效。

五○六六·華佗治天泡瘡神方

天泡瘡生于頭面及遍身手足之間,以夏日居多。治法宜補氣而佐之以解暑,則火毒自消,瘡亦易愈。方用∶香薷 天花粉 生黃 炙甘草 黃芩各一錢 白術 茯苓 麥冬各二錢 桔梗一錢五分人參 濃樸各五分 陳皮三分水煎服,數劑自愈。外用∶淀粉五錢( ) 輕粉五分 雄黃三錢三者共研成細末,用絲瓜葉搗汁半杯。調搽瘡上,其效如神。

若在小兒,可用∶香爐蓋上煙脂三錢 黃連 青黛各二錢 冰片二分各為細末,用雞子清或豬膽汁調敷極效。

五○六七·華佗治人面瘡神方

此瘡非生于膝上,即生于肘,其形頗似人面,重者有口鼻眼目,皆能運動,狀似愁苦,口中與以肉食,則即能化盡。方用∶雷丸三錢 輕粉一錢 白茯苓一錢研極細,和勻,敷上即消。

五○六八·華佗治血風瘡神方

血風者多生于兩腿里外之 上,下達于踝骨,其原起于好飲,初生時小而癢,久則大癢。

治法先須戎酒,然后用內藥補其氣血,兼消風濕。外用膏藥敷之,不久即愈。內服方用∶白術 當歸 柞木枝 薏仁各五錢 茯苓 生甘草 萆 澤瀉各二錢 肉桂 紅花各一錢 黃 一兩水煎服,愈多愈佳。外用方∶蚯蚓糞 馬齒莧各一兩 黃柏五錢 朱砂四錢 血竭烏 根 胡粉各三錢 潮腦二錢輕粉一錢 麝香三分共為末,以豚脂調為膏,貼于油紙上,視瘡之大小貼之,外用包扎,任其出水,換藥膏時,先以金銀花煎湯溫洗,不數日即愈。

五○六九·華佗治翻花瘡神方

翻花瘡,瘡口內肉突出如菌如蕈,故有此名。雖無痛苦,然久流鮮血,則易致虛損。治宜滋肝補血,益氣培元。外用∶烏梅 灰,敷之。或以∶馬齒莧灰,豚脂調敷。劇者用∶銅綠 鉛粉等分,研細,香油調敷。或以∶蒼耳葉搗汁,日涂數次,亦有效。

五○七○·華佗治內外瘡神方

瘡有內外之異,因臟腑內蘊有濕毒,乃外發為瘡;亦有因打撲抓磕,或遇毒蟲惡犬咬破損傷,因而成瘡者。治法首宜節欲慎房。內服∶人參二錢 白術三錢 茯苓 當歸 生黃 各二錢 生甘草 柴胡 半夏各一錢 金銀花五錢 陳皮 升麻各五分水煎服,連用四劑。外用∶龍骨二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 血竭 輕粉各五分 阿魏二分研成細末,再以水飛凈黃丹一兩、生芝麻一合(搗末)、香油三兩,共入鍋熬數沸,加入各藥粉末;臨起鍋時,再加冰片、麝香各一分,攪勻。用甘草煮油紙兩面,將藥膏攤于其上,臨用時先以蔥二條,將瘡口洗凈,再將內服藥滓用水煎之,洗瘡口一次,乃貼藥膏于其上,數日可愈。

五○七一·華佗治黃水瘡神方

黃水瘡又名滴膿瘡,言膿水所到之處,即成瘡也。治法宜∶內服除濕清熱之藥,佐以涼血之劑。方用∶茯苓三錢 蒼術 荊芥 蒲公英各二錢 防風 黃芩 半夏各一錢 當歸五錢水煎服四劑。外用∶雄黃 防風各五錢 荊芥 苦參各三錢水煎湯,取二碗,洗瘡即愈。

五○七二·華佗治瓜藤瘡神方

此瘡一生十余個,極易滋蔓。宜用∶尖尾芋 茄子葉 五月艾 蔥 姜共搗爛,醋煮涂敷。

五○七三·華佗治天蛇瘡神方

此瘡生于皮膚,似癩非癩,由草中花蜘蛛螫傷所致。治宜內服。

秦艽煎湯,飲之。外用∶蜈蚣一條研末,和豬膽汁,調涂之。

五○七四·華佗治蜘蛛瘡神方

形如蛛網,癢不能忍,先用苧麻絲搓瘡上令水出。次以∶雄黃 枯礬等分,為末,干擦之極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东县| 永善县| 延庆县| 长乐市| 宣恩县| 长治市| 雅安市| 公安县| 兴隆县| 岑巩县| 靖江市| 锦屏县| 张家川| 大厂| 闻喜县| 玉山县| 古蔺县| 凤凰县| 米脂县| 景宁| 清流县| 策勒县| 藁城市| 柘城县| 资阳市| 冷水江市| 平顶山市| 阳春市| 博罗县| 芦山县| 抚顺县| 探索| 洛隆县| 华蓥市| 汉川市| 山阴县| 广平县| 广灵县| 福泉市| 阿拉善左旗|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