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總論

禮記

坊記

子云禮之先幣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祿也先財而

后禮則民利無辭而行情則民爭故君子于有饋者

弗能見則不視其饋易曰不耕獲不災畬兇以此坊

民民猶貴祿而賤行

禮謂所執之摯以見者也既相見乃奉幣帛以

修好也或云禮之先辭而后幣帛也先財而后禮

則民利財幣帛也利猶貪也無辭而行情辭辭讓

也情主利欲也于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饋

遺也不能見謂有疾也不視猶不內也不耕獲不

災畬兇言必先種之乃得獲若先災乃得畬也安

有無事而取利者乎田一歲曰災二歲曰畬三歲

曰新田賤行行猶事也言務得其祿不務其事

此一節明坊民使輕財重禮貴行賤祿之事先事

而后祿先相見是先事后幣是后祿也先用財而

后行禮則化之貪于財與人相見無辭讓之禮直

行己情則有利欲故民爭也君子于有饋者不能

見其所饋之人則不納其所饋之物引易囗妄六

二爻辭證貪財之事爾雅釋地云田一歲曰災二

歲曰新田三歲曰畬鄭云三歲曰新田誤也

陵方氏曰幣者帛之名帛者幣之實禮之先幣帛

言物以禮為先也孟子謂恭敬者幣之未將是矣

禮者事之象幣帛者祿之象故曰欲民之先事而

后祿也先財而后禮則徇禮而忘義故曰則民利

無辭與表記言無辭不相接之無辭同行情則檀

弓言直情而徑行是也無辭則失取與之名行情

則失利欲之節是非廉讓之道也故曰則民爭弗

能見謂主人有故而弗能見饋者也辭不相見而

后伸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慮其無名故也蓋凡

內物者必視其多寡是否而后內之故也貴祿而

賤行者不以行事為先也 山陰陸氏曰弗能見

非特為有疾而已若陽貨歸孔子豚以弗能見者

故曰非其義系馬千駟弗視也夫禮豈可以一端

言若孟子由鄒之任見季子由平陵之齊不見儲

子是亦饋者也

表記

子曰君子不以辭盡人故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天

下無道則辭有枝葉是故君子于有喪者之側不能

賻焉則不問其所費于有病者之側不能饋焉則不

問其所欲有客不能館則不問其所舍故君子之接

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小雅

曰盜言孔甘亂是用餤

不問其所費以下皆辟有其言而無其實水相

得合而已酒醴相得則敗淡無酸酢少味也接或

為交盜賊也孔甚也餤進也

此明君子之行不

可虛用其辭不以辭盡人言不得以言辭之善謂

行亦盡善也有道之世其所行美好似樹干之外

更有枝葉無道之世人不誠實但言辭虛美所引

詩巧言刺幽王之詩證小人甘以壞

莊子曰君

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

人甘以絕蓋成則相親壞則相絕其說正于此合

然莊子言交此言接何也交言其情接言其跡

石林葉氏曰君子以道義交故其淡如水小人以

勢利交故其甘如醴水淡而散于五味之合則無

不調故曰淡以成醴而至于沈湎則敗德故曰甘

以壞

緇衣

子曰私惠不歸德君子不自留焉詩云人之好我示

我周行

私惠謂不以公禮相慶賀時以小物相問遺也

言其物不可以為德則君子不以身留此人也相

惠以瀆邪僻之物是為不歸于德行道也言示

我以忠信之道

此一節明君子唯德是與不自

留不用留意于此等之人也

馬氏曰有忠信之

德然后將之以惠禮也茍無忠信之德而行之故

君子不自留焉

朱子語類

力行

因說貧曰朋友若以錢相惠不害道理者可受分明

說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若以不法

事相委卻以錢相惠此則斷然不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县级市| 绥阳县| 科技| 黎城县| 大关县| 荣成市| 滦平县| 临朐县| 宝鸡市| 神农架林区| 宁强县| 方山县| 蕲春县| 策勒县| 临澧县| 凭祥市| 红桥区| 镇雄县| 台北县| 抚宁县| 霞浦县| 汤原县| 沅江市| 芜湖市| 南涧| 巴里| 青田县| 武功县| 镇江市| 喀喇| 墨竹工卡县| 油尖旺区| 宁德市| 鄂尔多斯市| 乌鲁木齐县| 绥滨县| 韶山市| 邳州市| 玛曲县|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