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從媵臣二員。名曰申輔趙匡。其妻二人。號(hào)慕貞慕良。或臧獲并計(jì)二十余口。
所齎錦繡綾羅。衣裳疋段。金銀珠玉。瓊[王*反]服玩器。不可勝記。王后漸近
行在。上出迎之。同入帷宮。媵臣已下眾人。就階下而見之即退。上命有司。引
媵臣夫妻曰。人各以一房安置。已下臧獲各一房五六人安置。給之以蘭液蕙醑。
寢之以文茵彩薦。至于衣服疋段寶貨之類。多以軍夫遴集而護(hù)之。于是王與后共
在御國寢。從容語王曰。妾是阿逾陀國公主也。姓許名黃玉。年二八矣。在本國
時(shí)。今年五月中。父王與皇后顧妾而語曰。爺娘一昨夢(mèng)中。同見皇天上帝。謂曰。
駕洛國元君首露者。天所降而俾御大寶。乃神乃圣。惟其人乎。且以新花家邦。
未定匹偶。卿等須遣公主而配之。言訖升天。形開之后。上帝之言。其猶在耳。
你于此而忽辭親向彼乎。往矣。妾也浮海遐尋于蒸[來-(木-┴)+(來-┴+一)]。
移天敻赴于蟠桃。螓首敢叨龍顏是近。王答曰。朕生而頗圣。先知公主自遠(yuǎn)而屆。
下臣有納妃之請(qǐng)。不敢從焉。今也淑質(zhì)自臻。眇躬多幸。遂以合歡。兩過清宵。
一經(jīng)白晝。于是遂還來船。篙工楫師共十有五人。各賜糧粳米十碩。布三十疋。
令歸本國。八月一日回鑾。與后同輦。媵臣夫妻齊鏕并駕。其漢肆雜物。感使乘
載。徐徐入闕。時(shí)銅壺欲午。王后爰處中宮。敕賜媵臣夫妻。私屬。空閑二室分
入。余外從者以賓館。一坐二十余間。酌定人數(shù)。區(qū)別安置。日給豐羨。其所載
珍物。藏于內(nèi)庫。以為王后四時(shí)之費(fèi)。一日上語臣下曰。九干等俱為庶僚之長。
其位與名。皆是宵人野夫之號(hào)。頓非簪履職位之稱。儻化外傳聞。必有嗤笑之恥。
遂改我刀為我躬。汝刀為汝諧。彼刀為彼藏。五方為五常。留水留天之名。不動(dòng)
上字。改下字留功留德。改為神道。五天改為五能。神鬼之音不易。改訓(xùn)為臣貴。
取雞林職儀。置角干阿叱干級(jí)干之秩。其下官僚。以周判漢儀而分定之。斯所以
革古鼎新設(shè)官分職之道歟。于是乎理國齊家。愛民如子。其教不肅而威。其政不
嚴(yán)而理。況與王后而居也。比如天之有地。日之有月。陽之有陰。其功也涂山翼
夏。唐暖興嬌。頻年有夢(mèng)得熊羆之兆。誕生太子居登公。靈帝中平六年己巳三月
一日后崩。壽一百五十七。國人如嘆坤崩。葬于龜旨東北塢。遂欲忘子愛下民之
惠。因號(hào)初來下纜渡頭村曰主浦村。解綾袴高岡曰綾峴。茜旗行入海涯曰旗出邊。
媵臣泉府卿申輔宗正監(jiān)趙匡等到國三十年。后各產(chǎn)二女焉。夫與婦逾一二年而皆
[打-丁+勉]信也。其余臧獲之輩。自來七八年間。未有茲子生。唯抱懷土之悲。
皆首丘而沒。所舍賓館。圓其無人。元君乃每歌鰥枕。悲嘆良多。隔二五歲。以
獻(xiàn)帝立安四年己卯三月二十三日而殂落。壽一百五十八歲矣。國中之人若亡天。
只悲慟甚于后崩之日。遂于闕之艮方平地。造立殯宮。高一丈。周三百步而葬之。
號(hào)首陵王廟也。自嗣子居登王洎九代孫仇沖之享是廟。須以每歲孟春三之日。七
之日。仲夏重五之日。仲秋初五之日。十五之日。豐潔之奠。相繼不絕。洎新羅
第三十王法敏龍朔元年辛酉三月日。有制曰。朕是伽耶國元君九代孫仇沖王之降
于當(dāng)國也。所率來子世宗之子率友公之子庶云匝干之女文明皇后寔生我者。茲故
元君于幼沖人。乃為十五代始祖也。所御國者已曾敗。所葬廟者今尚存。合于宗
祧。續(xù)乃祀事。仍遣使于黍離之趾。囗近廟上上田三十頃。為供營之資。號(hào)稱王
位田。付屬本土。王之十七代孫賡世級(jí)干祇稟朝旨。主掌厥田。每歲時(shí)釀醪醴。
設(shè)以餅飯茶果庶羞等奠。年年不墜。其祭日不失居登王之所定年內(nèi)五日也。芬苾
孝祀。于是乎在于我。自居登王即位己卯年置便房。降及仇沖朝。來三百三十載
之中。享廟禮曲。永無違者。其乃仇沖失位去國。逮龍朔元年辛酉。六十年之間。
享是廟禮。或闕如也。美矣哉文武王(法敏王謚也)。先奉尊祖。孝乎惟孝。繼泯
絕之祀復(fù)行之也。新羅季末有忠至匝干者。攻取金官高城。而為城主將軍。爰有
英規(guī)阿干。假威于將軍。奪廟享而淫祀。當(dāng)端午而致告。祠堂梁無故折墜。因覆
壓而死焉。于是將軍自謂。宿因多幸。辱為圣王所御。國城之奠。宜我畫其真影。
香燈供之。以酬玄恩。遂以鮫絹三尺摸出真影。安于壁上。旦夕膏炷。瞻仰虔至。
才三日。影之二目流下血淚。而貯于地上。幾一斗矣。將軍大懼。捧持其真。就
廟而焚之。即召王之真孫圭林而謂曰。昨有不祥事。一何重疊。是必廟之威靈。
震怒余之圖畫而供養(yǎng)不孫。英規(guī)既死。余甚怪畏。影已燒矣。必受陰誅。卿是王
之真孫。信合依舊以祭之。圭林繼世奠酻。年及八十八歲而卒。其子間元卿。續(xù)
而克禋。端午日謁廟之祭。英規(guī)之子俊必又發(fā)狂。來詣廟。俾徹間元之奠。以已
奠陳享。三獻(xiàn)未終。得暴疾歸家而斃。然古人有言。淫祀無福。反受其殃。前有
英規(guī)。后有佼必。父子之謂乎。又有賊徒。謂廟中多有金玉。將來盜焉。初之來
也。有躬擐甲胄。張弓挾矢。猛士一人。從廟中出。四面雨射。中殺七八人。賊
徒奔走。數(shù)日再來。有大蟒長三十余尺。眼光如電。自廟旁出。咬殺八九人。粗
得完免者。皆僵仆而散。故知陵園表里。必有神物護(hù)之。自建安四年己卯始造。
逮今上御圖三十一載大康二年丙辰。凡八百七十八年。所封美土。不騫不崩。所
植佳木。不枯不朽。況所排列萬蘊(yùn)玉之片片。亦不頹坼。由是觀之。辛替否曰。
自古迄今。豈有不亡之國。不破之墳。唯此駕洛國之昔曾亡。則替否之言有征矣。
首露廟之不毀。則替否之言未足信也。此中更有戲樂思慕之事。每以七月二十九
日。土人吏卒。陟乘岵。設(shè)帷幕。酒食歡呼。而東西送目。壯健人夫。分類以左
右之。自望山島。駁蹄骎骎。而競(jìng)湊于陸。鹢首泛泛。而相推于水。北指古浦而
爭(zhēng)趨。蓋此昔留天神鬼等望后之來。急促告君之遺跡也。國亡之后。代代稱號(hào)不
一。新羅第三十一政明王即位開耀元年辛巳。號(hào)為金官京。置太守。后二百五十
九年屬我太祖統(tǒng)合之后。代代為臨海縣。置排岸使。四十八年也。次為臨海郡。
或?yàn)榻鸷8V枚甲o(hù)府。二十七年也。又置防御使。六十四年也。淳化二年金海
府量田使中大夫趙文善申省狀。稱首露陵王廟屬田結(jié)數(shù)多也。宜以十五結(jié)仍舊貫。
其余分折于府之役丁。所司傳狀奏聞。時(shí)廟朝宣旨曰。天所降卵。化為圣君。居
位而延齡。則一百五十八年也。自彼三皇而下。鮮克比肩者歟。崩后自先代俾屬
廟之壟畝。而今減除。良堪疑懼。而不允。使又申省。朝廷然之。半不動(dòng)于陵廟
中。半分給于鄉(xiāng)人之丁也。節(jié)使(量田使稚也)受朝旨。乃以半屬于陵園。半以支
給于府之徭役戶丁也。幾臨事畢。而甚勞倦。忽一夕夢(mèng)見七八介鬼神。執(zhí)縲紲。
握刀劍而至。云你有大憝。故加斬戮。其使以謂受刑而慟楚。驚懼而覺。仍有疾
瘵。勿令人知之。宵遁而行。其病不問渡關(guān)而死。是故量田都帳不著印也。后人
奉使來。審檢厥田。才一結(jié)十二負(fù)九束也。不足者三結(jié)八十七負(fù)一束矣。乃推鞠
斜入處。報(bào)告內(nèi)外官。敕理足支給焉。又有古今所嘆息者。元君八代孫金铚王。
克勤為政。又切崇真。為世祖母許皇后奉資冥福。以元嘉二十九年壬辰。于元君
與皇后合婚之地創(chuàng)寺。額曰王后寺。遣使審量近側(cè)平田十結(jié)。以為供億三寶之費(fèi)。
自有是寺五百后。置長游寺所納田柴并三百結(jié)。于是右寺三剛。以王后寺在寺柴
地東南標(biāo)內(nèi)。罷寺為莊。作秋收冬藏之場(chǎng)。秣馬養(yǎng)牛之廄。悲夫。世祖已下九代
孫歷數(shù)。委錄于下。銘曰
元胎肇啟 利眼初明 人倫雖誕
君位未成 中朝累世 東國分京
雞林先定 駕洛后營 自無銓宰
誰察民氓 遂茲玄造 顧彼蒼生
用授符命 特遣精靈 山中降卵
霧里藏刑 內(nèi)猶漠漠 外亦冥冥
望如無象 聞乃有聲 群歌而奏
眾舞而呈 七日而后 一時(shí)所丁
風(fēng)吹云卷 空碧天青 下六圓卵
垂一紫纓 殊方異土 比屋連薨
觀者如堵 睹者如羹 五歸各邑
一在茲城 同時(shí)同跡 如弟如兄
實(shí)天生德 為世作程 寶位初陟
寰區(qū)欲清 華構(gòu)征古 土階尚平
萬機(jī)始勉 庶政施行 無偏無儻
惟一惟精 行者讓路 農(nóng)者讓耕
四方奠枕 萬姓迓衡 俄晞薤露
靡保椿[止*令] 乾坤變氣 朝野痛情
金相其躅 玉振其聲 來苗不絕
薦藻惟馨 日月雖逝 規(guī)儀不傾
居登王
父首露王。母許王后。立安四年己卯三月囗十三日即位。治三十九年。嘉平五年
癸酉九月十七日崩。王妃泉府卿申輔女慕貞。生太子麻品。開皇歷云。姓金氏。
蓋國世祖從金卵而生。故以金為姓爾
麻品王
一云馬品。金氏。嘉平五年癸酉即位。治三十九年。永平元年辛亥一月二十九日
崩。王妃宗正監(jiān)趙匡孫女好仇。生太子居叱彌
居叱彌王
一云今勿。金氏。永平元年即位。治五十六年。永和二年丙午七月八日崩。王妃
阿躬阿干孫女阿志。生王子伊品
伊尸品王
金氏。永和二年即位。治六十二年。義熙三年丁未四月十日崩。王妃司農(nóng)卿克忠
女貞信。生王子坐知
坐知王
一云金叱。義熙三年即位。娶傭女。以女黨為官。國內(nèi)擾亂。雞林國以謀欲伐。
有一臣名樸元道。諫曰。遺草閱閱亦含羽。況乃人乎。天亡地陷。人保何基。又
卜士筮得解卦。其辭曰。解而悔。朋至斯孚。君鑒易卦乎。王謝曰。可擯傭女。
貶于荷山島。改行其政。長御安民也。治十五年。永初二年辛酉五月十二日崩。
王妃道寧大阿干女福壽。生子吹希
吹希王
一云叱嘉。金氏。永初二年即位。治三十一年。元嘉二十八年辛卯二月三日崩。
王妃進(jìn)思角干女仁德。生王子铚知
铚知王
一云金铚王。元嘉二十八年即位。明年為世祖許黃玉王后。奉資冥福于初與世祖
合御之地。創(chuàng)寺曰王后寺。納田十結(jié)充之。治四十二年。永明十年壬申十月四日
崩。王妃金相沙干女邦媛。生王子鉗知
鉗知王
一云。金鉗王。永明十年即位。治三十年。正光二年辛丑四月七日崩。王妃出忠
角干女淑。生王子仇衡
仇衡王
金氏。正光二年即位。治四十二年。保定二年壬午九月。新羅第二十四君真興王。
興兵薄伐。王使親軍卒。彼眾我寡。不堪對(duì)戰(zhàn)也。仍遣同氣脫知爾叱今留在于國。
王子上孫卒支公等降入新羅。王妃分叱水爾叱女桂花。生三子。一世宗角干。二
茂刀角干。三茂得角干。開皇錄云。梁中大通四年壬子降于新羅
議曰。案三國史。仇衡以梁中大通四年壬子納土投羅。則計(jì)自首露初即位東漢建
武十八年壬寅。至仇衡末壬子。得四百九十年矣。若以此記考之。納土在元魏保
定二年壬午。則更三十年。總五百二十年矣。今兩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