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0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4709字
  • 2015-12-26 15:10:39

釋曰:自此盡“他辭一也”,論記人所記,其義或殊,是以更有此文也。云“遂卒哭”,不言三虞者,是記人略言之。注云“謂士也”者,以其此篇是士虞,故知三日、三月據士而說。引《雜記》者,見大夫已上與士異者,以其《王制》大夫、士同有三日而殯,三月而葬之文。《雜記》云大夫亦同三月而葬,卒哭。則士云三月,大夫五月,卒哭之月不同者,《曲禮》云“生與來日,死與往日”,鄭云:“與猶數也。生數來日,謂成服杖以死來日數也。死數往日,謂殯斂以死日數也。大夫以上皆以來日數。”若然,士云三日殯,三月葬,皆通死日死月數。大夫以上,殯葬皆除死日死月數,是以士之卒哭得葬之三月內。大夫三月葬,除死月,通死月則四月。大夫有五虞,卒哭在五月,諸侯已上以義可知。云“此記更從死起,異人之,其義或殊”者,上已論虞卒哭,此記更從始死記之,明非上記人是異人之,其辭或殊,更見記之事,其實義亦不異前記也。

將旦而,則薦。(薦謂卒哭之祭。)

[疏]“將旦而則薦”。

注“薦謂卒哭之祭”。

釋曰:謂卒哭之祭,日將旦而,則薦,薦謂卒哭之祭。云“則薦”者,記人見卒哭之祭為而設,故連文云“將旦而”,則為此卒哭而祭也。

卒辭曰:“哀子某,來日某,齊爾于爾皇祖某甫。尚饗!”(卒辭,卒哭之祝辭。齊,升也。尚,庶幾也。不稱饌,明主為告也。今文齊為齊。)

[疏]“卒辭”至“尚饗”。

注“卒辭”至“為齊”。

釋曰:云“卒辭,卒哭之祝辭”者,謂迎尸之前,祝釋孝子辭云爾,云“不稱饌”,明主為告也者。但卒哭之祭,實有牲饌而不稱者,以其卒哭祭,主為告神,將附於祖而設牲饌,故不言也。

女子,曰:“皇祖妣某氏。”(女孫附於祖母。)

[疏]“女子”至“某氏”。

注“女孫於祖母”。

釋曰:此女子謂女未嫁而死,或出而歸,或未廟見而死,歸葬女氏之家,既葬于祖母也。

婦,曰:“孫婦于皇祖姑某氏。”(不言爾,曰孫婦,婦差疏也。今文無某氏。)

[疏]注“不言”至“某氏”。

釋曰:此對上文孫于祖,而云于爾皇祖某甫。此則不曰爾,而變曰孫婦,婦差疏,故不云爾也。若然,上女子亦不云爾者,文承孫下,云爾可知。直言其皇祖妣,異者耳。

其他辭,一也。(來日某,齊,尚饗。)

[疏]“其他辭一也”。

注“來日”至“尚饗”。

釋曰:他辭一者,正謂來日某齊尚饗,女子及孫婦皆有此辭,故云“其他辭,一也”。其,女子云:來日某齊爾于爾皇祖妣某氏尚饗。其孫婦云:來日某齊孫婦於皇祖姑某氏尚饗。

饗辭曰:“哀子某,圭為而哀薦之。饗!”(饗辭,勸強尸之辭也。圭,也。《詩》曰:“吉圭為饣喜。”凡吉祭饗尸,曰孝子。)

[疏]“饗辭”至“之饗”。

注“饗辭”至“孝子”。

釋曰:“饗辭,勸強尸之辭也”者,案《特牲禮》迎尸入室,“尸即席坐,主人拜妥尸,尸答拜,執奠,祝饗”,鄭云:“勸強之也。其辭引此《士虞》記,則宜云:孝孫某圭為孝薦之饗。”當此時為之。“凡吉祭饗尸,曰孝子”者,此一辭說三虞卒哭勸尸辭,若及練祥,吉祭其辭亦用此,但改哀為孝耳,故鄭云“凡”以該之也。

明日,以其班。(卒哭之明日也。班,次也。《喪服小記》曰:必以其昭穆,亡則中一以上。凡已,復于寢。如既,主反其廟,練而後遷廟。古文班或為辨,辨氏姓或然,今文為胖。)

[疏]“明日以其班”。

注“卒哭”至“為胖”。

釋曰:引《喪服小記》者,彼解中猶也,一以上祖又祖。孫祖為正,若無祖,則于高祖,以其必以昭穆,孫與祖昭穆同,故。一以上取昭穆相當者,若婦則于夫之所之妃,無亦一以上,若妾,亦于夫之所之妾,無則易牲女君也。云“凡已,復于寢,如既,主反其廟”者,案文二年《公羊》云:“大事者何?大也。大者何?合祭也。毀廟之主,陳于大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又案《曾子問》云天子諸侯既祭,“主各反其廟”,今于廟,已,復于寢。若大夫士無木主,以幣主其神。天子諸侯有木主者,以主祭訖,主反于寢,如祭訖,主反廟相似,故引為證也。云“練而後遷廟”者,案文二年《經》云:“丁丑,作僖公主。”《梁傳》云:“作僖公主,譏其後也。作主壞廟有時日,於練焉壞廟。壞廟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是練而遷廟,引之者,證練乃遷廟,遷于寢。案《左氏》僖公三十三年傳云:“凡君薨,卒哭而。而作主,特祀於主,嘗於廟。”服注云:“特祀于主,謂在寢、嘗、於廟者,三年喪畢,遭、嘗則行祭,皆於廟。”言遭、嘗乃於廟,則自三年已前,未得遷於廟而祭。此賈、服之義,不與鄭同。案《春官鬯人職》云“廟用卣”,鄭注云:“廟用卣者,謂始時,自饋食始。”以此言之,鄭義若於三年後,四時當祭在廟,用彝盛郁,必用卣中尊獻象等,以盛鬯酒而已。故鄭取《梁》練而遷廟,特祀新死者,於廟故用卣也。若然,唯祭與練祭,祭在廟,祭訖,主反於寢,其大祥與礻覃祭,其主自然在寢祭之。案下文礻覃月,逢四時吉祭之月,即得在廟祭,旦未配而已。又《玄鳥》詩鄭注云:“君喪三年,既畢於其廟,而後祭于大祖,明年春,于群廟。”若如此言,則三年喪畢,更有特者。鄭意除練時特,三年喪畢更有此特之禮也。

沐浴、櫛、搔翦。(彌自飾也。搔當為爪。今文曰沐浴。搔翦或為蚤扌前,扌前或為。)

[疏]“沐浴櫛搔翦”。

注“彌自”至“為”。

釋曰:云“彌自飾也”者,上文“虞沐浴不櫛”注云:“自潔清。不櫛,未在於飾。”鄭雖不言不在於飾,沐浴少飾,今時櫛,是彌自飾也。

用專膚為折俎,取諸ㄕ益。(專猶厚也。折俎,謂主婦以下俎也。體盡人多,折骨以為之。今以ㄕ益,貶於純吉。今文字為折俎,而說以為斤俎,亦已誣矣。古文ㄕ益為頭嗌也。)

[疏]“用專”至“ㄕ益”。

注“專猶”至“嗌也”。

釋曰:云“折俎謂主婦以下俎”者,鄭知折俎是主婦以下俎者,《特牲》記云“主俎,觳折,佐食俎,觳折”,《少牢》云“主婦俎折”是也。

其他如饋食。(如特牲饋食之事。或云以左胖虞,右胖,今此如饋食,則尸俎、斤俎皆有肩臂,豈復用虞臂乎?其不然明矣。)

[疏]“其他如饋食”。

注“如特”至“明矣”。

釋曰:云“如特牲饋食之事”者,知不如士虞饋食禮者,虞不致爵,則夫婦無俎矣。上文有俎則時夫婦致爵,以時變麻服葛,其辭稱孝,夫婦致爵與特牲同,故云如特牲饋食之事也。“或云以左胖虞,右胖”者,當鄭君時,有人解者云虞祭與祭共用一牲,各用一胖,以左胖為虞祭,右胖為祭,不是,故鄭破之云,今此經云“如饋食”,謂如特牲饋食之禮,尸俎用右胖,解之主人俎左臂,左胖之臂以為虞祭,主人豈得復取虞時左胖之臂而用之乎?明不然矣。

用嗣尸。(虞尚質,未暇筮尸。)

[疏]“用嗣尸”。

注“虞”至“筮尸”。

釋曰:言“用嗣尸”,則從虞以至祭,唯用一尸而已。云“虞尚質,未暇筮尸”者,以其哀未殺,故云尚質,未暇筮尸。若然,練祥則筮尸矣,故《喪服小記》云“練筮日筮尸”,大祥筮尸可知。是以鄭上文注云:“餞尸,旦將始于皇祖。”是用一尸也。

曰:“孝子某,孝顯相,夙興夜處,小心畏忌,不惰其身,不寧。(稱孝者,吉祭。)

[疏]注“稱孝者吉祭”。

釋曰:對虞時稱哀。案《檀弓》虞為喪祭,卒哭為吉祭。卒哭既為吉祭,在卒哭後,亦是吉祭,故鄭以吉祭言之也。

用尹祭、(尹祭,脯也。大夫士祭無云脯者。今不言牲號而云尹祭,亦記者誤矣。)

[疏]“用尹祭”。

注“尹祭”至“誤矣”。

釋曰:鄭知尹祭是脯者,《下曲禮》云:“脯曰尹祭。”故知也。但《曲禮》所云是天子諸侯禮用脯號,案《特牲》、《少牢》無云用脯者,故云“大夫士祭無云脯”者。唯上餞尸有脯,此非餞尸,“今不言牲號而云尹祭,亦記者誤也”,以其上文初虞云“敢用牲剛鬣”,今不言牲號而云尹祭,是記人誤。云“亦”者,亦上香合也。

嘉薦、普淖、普薦、溲酒,(普薦,羹。不稱牲,記其異者。今文溲為叟。)

[疏]注“普薦”至“為叟”。

釋曰:知普薦是羹者,案上文虞禮及特牲皆云“祝酌奠于南”,則在酒前而設,此亦普薦在酒上,故知也。但虞禮一,此云饋食,則與特牲同二,故云“普薦”也。云“不稱牲,記其異”者,對與初虞之等稱牲,但記其異,雖不說牲之號,有號可知也。若然,云記其異者,所以嘉薦、普淖、普薦、溲酒與前不異,記之,以其普薦與前異,將言設薦在普淖後,溲酒前,故并言其次耳。

爾皇祖某甫,以齊爾孫某甫。尚饗!”(欲其合,兩告之。《曾子問》曰:“天子崩,國君薨,則祝取群廟之主而藏諸祖廟,禮也。卒哭成事,而後主各反其廟。”然則士之皇祖,於卒哭亦反其廟。無主,則反廟之禮未聞,以其幣告之乎?)

[疏]“爾”至“尚饗”。

注“欲其”至“之乎”。

釋曰:云“欲其合,兩告之”者,欲使死者於皇祖,又使皇祖與死者合食,故須兩告之。是以告死者曰“爾皇祖某甫”,謂皇祖曰“齊爾孫某甫”,二者俱饗,是其兩告也。引《曾子問》者,案彼鄭注:“象有兇事者聚也。”云“卒哭成事,而後主各反其廟”者,至須得祖之木主,以孫祭故也。天子諸侯有木主,可言聚與反廟之事,大夫無木主,聚而反之,故云“無主,則反廟之禮未聞”。云“以其幣告之乎”者,《曾子問》云:“無遷主將行,以幣帛為主命。”此大夫士,或用幣以依神而告使聚之,無正文,故云“乎”以疑之。

期而小祥,(小祥,祭名。祥,吉也。《檀弓》曰:“歸祥肉。”古文期皆作基。)

[疏]“期而小祥”。

注“小祥”至“作基”。

釋曰:自以後,至十三月小祥,故云期而小祥。引《檀弓》者,彼謂顏回之喪,饋祥肉於孔子而言。彼云饋,今云歸者,饋即歸也,故變文言之。引之者,證小祥是祭,故有肉也。

曰:“薦此常事。”(祝辭之異者。言常者,期而祭,禮也。古文常為祥。)

[疏]“曰薦此常事”。

注。祝辭之異者,謂小祥辭與虞之辭有異。異者,以虞之祭非常,一期天氣變易,孝子思之而祭,是其常事,故祝辭異也。云“期而祭,禮也”者,《喪服小記》文。案彼云:“期而祭,禮也。期而除喪,道也,祭不為除喪也。”注云:“此謂練祭也。禮,正月存親,親亡至今而期,期則宜祭,期天道一變,哀惻之情益衰,衰則宜除,不相為也。”以是謂小祥祭,謂常事也。

又期而大祥,曰:“薦此祥事。”(又,復也。)

[疏]“又期”至“祥事”。

注“又復也”。

釋曰:此謂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復期也。變言“祥事”,亦是常事也。

中月而礻覃。(中猶也。礻覃,祭名也。與大祥一月。自喪至此,凡二十七月,礻覃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古文礻覃或為導。)

[疏]“中月而礻覃”。

注“中猶”至“為導”。

釋曰:知與大祥一月,二十七月礻覃。徙月樂,二十八月復平常,正作樂也。云“礻覃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者,礻覃月得無所不佩,又於礻覃月將鄉吉祭,又得樂懸,故云平安意也。但至後月,乃是即吉之正也。

是月也,吉祭,猶未配。(是月,是礻覃月也。當四時之祭月則祭,猶未以某妃配某氏,哀未忘也。《少牢饋食禮》:“祝祝曰:孝孫某,敢用柔毛、剛鬣、嘉薦、普淖,用薦歲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饗。”)

[疏]“是月”至“未配”。

注“是月”至“尚饗”。

釋曰:謂是礻覃月,礻覃祭仍在寢,此月當四時吉祭之月,則于廟行四時之祭,於群廟而猶未得以某妃配,哀未忘,若喪中然也。言“猶”者,如祥祭以前,不以妃配也。案《禮記》云:“吉事先近日,喪事先遠日。”則大祥之祭,仍從喪事,先用遠日,下旬為之。故《檀弓》云:“孔子既祥,五日彈琴而不成聲。十日而成笙歌。”注:“逾月且異旬也。”祥亦兇事,先遠日。案此礻覃言澹然平安,得行四時之祭,則可從吉事先近日,用上旬為之。若然,二十七月上旬行礻覃祭於寢,當祭月即從四時祭於廟,亦用上旬為之。引《少牢禮》者,證礻覃月吉祭未配,後月吉如《少牢》,配可知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汨罗市| 宜丰县| 林西县| 巫溪县| 武胜县| 曲阜市| 遵义县| 佛冈县| 嵩明县| 荆门市| 余干县| 招远市| 漳平市| 上虞市| 咸宁市| 隆德县| 青海省| 安多县| 安庆市| 波密县| 周宁县| 八宿县| 高安市| 达孜县| 大丰市| 府谷县| 介休市| 太康县| 太保市| 和龙市| 响水县| 望谟县| 调兵山市| 海伦市| 汨罗市| 师宗县| 南昌县| 雷山县| 安西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