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 顏氏學記
  • 戴望
  • 3854字
  • 2015-12-26 15:05:20

且六蓺者,圣人所以成德持世也,而但歸之小學乎?至謂小學學其事、大學學小學之事之所以然,蔡清遂曰:格致只是窮理,非追補其事誠正修。又說此事不入是進于大學,但當如后儒靜坐觀理而已。誠正修身,說此事不入,然則圣人言文以禮樂,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何也?夫格物致知,以誠正修齊治平,正在禮樂之道蓺用功,非二事也。譬之治田道蓺,其耒耜镈銚也,誠正修齊治平,其用耒耜镈銚以耕耘收獲也。今謂治田者年幼,則專習耒耜镈銚之事,年長則專講耕耘收獲之理,豈可也哉?[以下大學辨業]魯論興于詩章,朱子集注曰:按內則,十歲學幼儀,十三學樂誦詩,二十學禮。則此三者,非小學傳授之次,乃大學終身所得之難易先后淺深也。則亦當自知其大學序論學之誤矣。班氏蓺文志載,小學十家,自史籀以及杜林倉頡訓纂,皆字學也。其言曰: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夫以書為小學,而曰八歲入小學教之書,則小學卽幼學也。然食貨志曰: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始知室家長幼之節。六甲數日也,五方方名也,計數也室家長幼之節禮也,則幼學不止學書矣。乃列次經蓺,專以書為小學者,何也?葢內則所記為學次序,方名六歲,已教八歲后。六蓺之學,禮祗學幼儀,樂祗舞勺,而射御與禮及樂之舞象舞大夏皆在成童以后,以非小學時所能任也。惟書數八歲后學之,而史又以數學入之律歷,故專以書為小學耳。大學一篇,明大學成己成物之道也,自在明明德至慮而后能得,明其道也;自物有本末至國治而后天下平,言為其道。則有事而學,其事則有物,物者,大學教人之成法,如禮樂等是也。古人事此物以成已成物,先后有定序,而必由于學中。學習其物,而后由知以行,成己成物之道可一一全也。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至此謂知之至也,則承上文先后之序而言,以身為本,葢正心修身明明德也,皆所以修身也;齊家治國平天下,親民也。皆由身而推,所謂明明德于天下也。如此則先后晰矣。此謂知本,如此則大學格物之事事矣,此謂知之至也。夫學中教人之法,禮樂燦然,師亦詔之,弟亦學之矣,而必進以誠意者,則以學矣,而好善惡惡,不實自欺也。自欺者不可以欺人,誠中者必至于形外,故君子慎獨以誠意,要矣果能慎獨以誠意,而學問精自修密恂栗威儀,則明德明矣。明德明則民不能忘矣。何以不能忘也?明德明則必親賢樂利,明明德于天下,而民何能忘也。如康誥太甲帝典則皆言明明德也,如盤銘康誥大雅則言明明德以及于天下也,是君子用極之道也。極者何也?卽至善也,如穆穆文王,則所謂知止,而君臣父子以至與國人交各得至善者也。然總根于誠意,已之意誠而民之意亦畏之,而誠而不誠之辭不得盡矣。此誠意而心廣體胖修身于上者也,知本者也。故修身以及天下,遞有先后,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心不在則身不可修也。齊家在修其身者,身之用情有辟則家不可齊也。治國必先齊其家者,為父子兄弟不能仁以率民,則國不可治也。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于國不能絜矩,而理財用人好惡拂民,則天下不可平也。至于平天下,而大學之道全矣。孔孟前周官大學成法具在,但恐徒習其文而身心意知未克醇,成已之仁家國天下未克精。成物之知,則論語所謂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者矣,故直指其道曰: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而至教學之實物,則以其有成法,不必詳言也。觀修齊條,但言人情偏向之獘,而未言范圍之禮樂。治平條言理財用人宜絜矩,而不言田賦勸省選舉計察之實政可見。明德本也,親民末也。格致始也,誠意以至天下平終也。致推致也,格,爾雅曰至也,虞書格于上下是也。程子朱子于格物格字,皆訓至。又孔叢子諫格虎賦,顏先生謂格物之格如之,謂親手習其事也。物,物有本末之物也,卽明德親民也,卽意心身家國天下也。然而謂之物者,則以誠正修齊治平皆有其事,而學其事皆有其物。格物者謂大學中之物,如學禮學樂類,必習其事、造其極也。致知在格物者,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學,故學記曰人不學不知道,董仲舒曰勉強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徐干曰白日照則所求見。學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學,教以六德六行六蓺,皆此謂也。誠意以至治平,下皆有覆明之文,而致知格物無者,以致知之功在于格物。而格物之事,在作書者之時,大學教法尚在,不必言也。惟恐學者浮游其物而用之不實,故指其道曰在明親止善。然而明親之道,舍學無由,故又曰:致知在格物。謂學外復有物者,非纖細則空虛也;謂學習外復有格物者,非泛濫則冥寂也。皆非圣學也。中庸曰不明乎善,不誠乎身,是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也、好學近乎知,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雖愚必明。論語: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多間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是致知在格物也。葢問思辨皆學中事也,困卽困于學也,好古敏求卽學也,多聞多見,所謂文武之道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夫子焉不學也。圣門舍學更無致知之法格物,非學而何?或問朱元晦曰:幼學先小學而后大學,誠幸矣。若年長而不及乎此者,欲反從事于小學,恐其不免于捍格、不勝勤苦難成之患。欲直從事于大學,又恐其失序無本,不能以自達也。如之何?曰:敬之一字,圣學之所以成始成終也。小學不由乎此,固無以涵養本原而謹夫灑埽應對進退之節,與夫六蓺之教;大學不由乎此,亦無以開發聰明、進德修業而致夫明新之功。是以程子發明格物之道,必以是為說焉。問:敬字當不得小學。曰:看來小學卻未當得敬。敬是徹上徹下功夫,雖到圣人田地,也放下敬不得。問:大學首曰明德,卻不曾說主敬,莫是已見于小學否?曰:然,自小學不傳,伊川卻是帶補一敬字。曰:所謂敬者,若何用力?曰:程子嘗以主一無適言之矣,以整齊嚴蕭言之矣。至其門人謝氏,則又有所謂常惺惺法者焉;尹氏則又有所謂其心收斂不容一物者焉。觀是數說,足見其用力之方矣。知用力之方,則知小學不能無賴于此以為始,知小學賴此以始,則夫大學不能無賴乎此以為終者,可一以貫之而無疑矣。葢此心旣立,由是格物致知以盡事物之理,則所謂尊德性而道問學,由是誠意正心以修其身,則所謂先立乎其大者,而小者不能奪,由是齊家治國以及乎天下,則所謂修已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是旨未始一日離乎敬也。則敬非圣學始終之要也哉?[大學或問]塨案:人卽已過小學之時而志于學,如己有子弟者酒埽或可不必矣,至于應對進退,雖三四十時未聞可廢也。況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又何間于年少長邪?乃問者曰從事小學捍格、從事大學又失序,荅者遂謂小學失以敬字補之,葢宋儒誤解小學大學教法,其言遂如此。敬為圣學始終之要,誠然也,然卽在誠正修齊治平內,圣經所謂修已以敬篤恭而天下平也,今乃言敬心既立,由是以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則敬似在明親之前矣,是何功與?至謝氏惺惺法,則本之僧瑞巖者也,豈圣學與?自誠意以至天下平,曰慎獨曰心在曰慎德,卽敬也,乃謂大學不言敬,何也?曰小學未富得敬,乃又以大學不言敬已見于小學之言為然,不幾自相矛盾乎?毛河右有言曰:朱子以為格物只是窮理,而補窮理一節為傳于大學之首;至觀其語錄,又疑窮理不可為大學首功,必須先涵養而后窮理,又補涵養一節于小學之末。其言曰:向來之論,謂必先致知然后用敬,疑若未安。古人由小學而進大學,其于灑埽應對間,持守堅定涵養純孰,固已久矣。是以大學之序,特因小學已成之功,而以格致為始。今人無小學之功,但見大學以格物為先,便欲以知識求之,更不于操存用功,未知其以何為主而格物以致知也?則東補西補,未免太煩。況小子何年灑埽應對,何事乃責之以持守涵養?已為異矣,且持守之不足而堅定,涵養之不已而純孰,是孩提而神圣矣,尚需大學之教邪?塨謂:以先致知而后敬可疑,遂易為先敬而后格致。以小學為涵養為操存,曰純孰已久,不更可疑乎?子夏教門人小子以灑埽應對進退,而不傳之以本,朱子注曰:本謂誠意正心也。葢小學教幼儀習樂舞,皆所以訓之和敬閑其心意,然而存心養性之旨卻不之及,必俟大學格致后而乃言誠正矣,是一事漸進,而小學大學功候淺深不同有如此者。今朱子之言,置敬在致知后,則似小學以及格致全不用敬者;置敬在格物前,又似誠正事在小學已足者。豈皆辭之害意與?朱子語類曰:格物者,如言性則當推其如何謂之性,言心則當推其如何謂之心,只此便是格物。又曰:格物二字最好,物謂事物也,須窮極事物之理,到盡處便有一個是一個非,是底便行,非底便不行,凡自家身心上皆須體驗得一個是非,若講論文字、應接事物,各各體驗漸漸推廣,地步自然寬闊,如曾子三省,只管如此體驗去。又曰:如讀書而求其義,處事而求其當,接物存心察其是非邪正,皆是也。朱子亦知格物是學,文但仞圣學未甚確,故言有離合。如以窮至性天為格物,則是上達知天命之事,非成童入學事也;以讀書講論文字為格物,則后世文墨之學,非古大學之物也。應接事物存心省身為格物,則又力行之功非格物也。以力行為格物,是行先于知矣,倒矣。或曰:子之言學禮學樂,非力行與?曰:非也,好學力行之分,圣人明言之矣。故中庸曰博學之,又曰篤行之。易曰學以聚之,又曰仁以行之。中論亦載: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可見學與行雖一事,而實兩事也。葢學于平日為學,行于臨事為行。如今贊禮,先事演禮謂之學。至供祭龠賓相禮,乃謂之行。后儒圣學失傳,凡言學字,皆不的不以讀書為學則,返之而以力行為學矣,皆與圣經不合。格物致知,學也,知也;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行也。問:格物之義,固就一事一物上窮格。然如呂氏、楊氏所謂發明大本處,學者亦須兼考。曰:識得卽事事物物上便有大本,不知大本是不曾窮得也。若只說大本,便是釋老之學,此正朱子異于象山陽明者。然于事事物物上窮究大本,仍與圣學有間。圣人曰:下學而上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乐亭县| 周宁县| 濮阳市| 上思县| 新密市| 桦川县| 东港市| 嘉兴市| 乌拉特前旗| 滨海县| 保亭| 阿拉善右旗| 温泉县| 汶川县| 那坡县| 广水市| 伊金霍洛旗| 珲春市| 大同市| 大田县| 彭水| 民乐县| 时尚| 静乐县| 松桃| 大邑县| 龙陵县| 惠东县| 增城市| 秭归县| 内黄县| 湖口县| 黑龙江省| 额尔古纳市| 新和县| 奉化市| 伊吾县| 上林县| 清水河县|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