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覓生機山中立業 悔往事客舍談心

  • 醒世新編
  • (清)綠意軒主人
  • 3241字
  • 2015-12-26 15:05:06

卻說華如這日自析產后,一切粗重生活并不雇人,皆雪花獨任其勞。鄒小姐不能幫他,先妒他,后亦不知不覺拜服他。雪花又將鄒小姐馬桶、衣服一概倒的倒,洗的洗,鄒小姐轉而感謝他。華如因張羅不起,一時不能動身,坐在家中終日納悶不提。

且說當年那個勞師母,他令丈夫投營,自己卻逃在何處?原來師母聞長毛到了,便帶了阿牛,將家中所有什物搬至娘家,同娘家人一同逃至處州府遂昌縣交界處一個山中。這山中有荒田二百余畝,高高低低并非平地。師母娘家人手多,見了這個地方,知無出息,長毛不來的,便在山中檢了一個幽僻的地方,將家中所有的什物并勞師母家搬來,盡行搬至這個地方。往返七八遭,并將家中牛犬一齊運到。于是避了數月,帶來糧米漸漸不敷。聽得長毛尚在江西、廣豐一帶,離山甚近,不敢回家。大家無事做,亦難度日,且知糧草不敷。大家商議,一切田器皆有,不如種起田來。遂就山勢高低處去了草,鋤鋤平,便是平田,遠望如樓梯一般。

是時已八月初旬,大家商議救饑的方法。便有一個人說:“莫如種蕎麥,此物落土八十日即可收割。”大家齊說:“想得好。”于是大家用力鋤了數十處,勞師母帶了阿牛鋤平了七八處,各將蕎麥落了土。又去開墾了數十處,便種各豆。于是有荒山處,無不開墾,各人皆占了一塊,或十畝,或二十畝。勞師母母子兩人便種了二十畝豆子。既皆下土,便皆種麥。四處又尋出零星不成塊的地,亦開出來,便種土瓜。此物即名番薯,描了苗,見土即生。苗上起節,一節插土便成一瓜。但有土,得見天日,插無不活。“群芳譜”中極言其利,為備荒救饑第一等養生的糧食。大家又種了許多。至十日初,這山中高高低低均皆一望青蔥,間著猩紅的蕎麥梗子。

不數年,知長毛盡退了,要想回家,又舍不得山中出息,各人蓋起草房來。勞師母更不必說,亦難他不得的。所苦者,山高無水。大家又想出法子:將竹竿打通,引水分灌各處。于是大家又不怕了。大家說,此處若有水便是桃花源。

到了蕎麥收成時,可惜無水碓,不能快碾,不得已,各用小石臼舂出。大家又說,此處可惜無水碓,各樣出米之物就好省力氣了。哪知大家將各種子落土后,到了十一月,先收了蕎麥,次收了豆子,末后收了土瓜,堆得滿草房,連人不能容身了。惟有小麥是明年夏間收的,于是大家有一半不愿出山。此時勞師母心想:“這時丈夫不回家。若回家,開門七件,哪件不備?比投營吃人家的飯豈不好些。”于是勞師母便在山中居然成了家了。表過不提。

且說孔先生自從那日勸了華如不要讀時文,是害人的,華如不聽他,便辭了華如,仍回飯店住了。不料這日先生將被出去店門口曬太陽,見玉山大路上來了一人,后邊有行李一擔。先生一看,認得是當年在場中論文那個副榜鄭芝芯。芝芯見了先生,便驚問道:“你為何在這里?”先生便將投營說起,次說到上海,末說到幫店,至不得已住飯店,細細告訴了。芝芯見了先生,嘆口氣說:“我與你同是讀書人,其為時文所誤的,均是一樣,我是恨極了。”

先生聽了,便問芝芯:“你為何恨得這般,可以說說么?”芝芯道:“話長了,我至飯店同你談一夜如何?”便叫挑行李的挑進去。

是時已晚,二人便吃了晚飯,鋪了鋪,挑了燈,各躺在鋪上。芝芯便說:“孔先生,你知道我這兩年被人欺負么?我說與你聽聽,你說讀時文的有用無用?我從前原是有錢的,不多,卻積有二千金。前四年有三四個處州人,叫我湊開木行,我答應了,便湊成十股。不料有個親戚亦是并沒有多錢的,見木行好,跟到木行中看看生意,便與木行中管賬的一說,又湊了進去。當時又有一個朋友,是與我說得來的,亦湊在股內。就有許多親戚看見木行生意好,拿些錢交與我那個親戚,放在行中生息。又不放心我那親戚,問我說:‘可放得心么?行中有此款錢否?’我到行中見了賬簿,見這款錢卻是有的。我兄弟有筆錢,早早交與那親戚放在行中,此筆卻沒有。查了賬后,便回來通知那放錢生息的親戚,說是有的。又通知我兄弟說,你放的一款,賬上卻沒有的。說了這句話后,兩邊便認定了。我便不放心我那親戚。我猶不知那親戚懷著壞心,便將錢洋進出權柄交與他,又每年薪俸一百。不料我那親戚貪心不足,不顧木行性命,至別處又開了一店。將本行招牌借了去,又錢莊各處移錢,又將木行中客本瞞了我并我那朋友,忽然移去二千元,行中登時不能移運。我二人得知,竭盡心力不能營救。我那親戚眼見我二人空著手跳了半年,他全然不顧。這邊放息的倒不怪他,一齊怪我口快,轉向我逼索存款。這里尚有股東,見我二人營救,只說我二人管事,一朝折本,便一齊向我二人,逼我交還原湊的股來。四面夾攻。其時我自己存款亦有一千四百元貼了攤賬,眾人不信,說我假造的,又說我是將人送禮的。其實眾湊東不但無錢,并各股應出的亦不齊。不但不齊,各湊東拖去銀洋亦不認,那原經手的人又死了。于是我有口難分,不得已至神前焚香。弄了一年多,方將要緊款遺去,其余看情面上一概讓訖。尚有一筆公款未清。幸有一知己,借我八十元湊用了,方將公款彌補。那親戚不但不顧,且背地里說我壞話。于是,至親骨肉,一概以我為口實。至今賬目雖了,我手頭已賠得一空如洗。”先生道:“難得你。這個借你錢的姓甚么?”芝芯道:“姓濮陽,單名增,號益齋。此人有八個字好贈他,你知道哪八個字?就是那‘疏財仗義,拯乏憐才’這八個字。我是用過他錢不止這一次。我若無此人搭救,這次早已丟臉。”先生道:“為何只少八十元便要丟臉?”芝芯道:“你不曉得,我原說有經手地方公項,因倒行被人吞吃了去,我須賠出。若像從前有錢時,何怕七八百,我皆賠得出。今生意倒閉,你想我從何賠墊?我又是在正場面上人,一時官府追究,若不賠出豈不是丟臉么!故我說此人即是我終身的大恩人。先生你不曉得,我一生從未曾低頭過,亦未曾用過別人半毫三分不義的錢財,亦不曾欠過一人的私債,即至今日亦不欠一人,我因此敢說硬話。只見了此人,便不能不低頭。”先生笑道:“我聞得人說你平日為人心高氣傲,無一人在你眼睛里。有多少人拜服你學問,欲結交你,你總看不起他。為何只用了此人八十元,你便如此拜服他?”芝芯道:“你不曉得,大凡朋友,于錢財上原可以有無相通。若朋友倒了運時,你看世上人,個個是錦上添花,哪一個肯雪中送炭?這益齋偏于我落魄時借我,是何等眼力,何等胸襟,何等局量,何等學問,不得不叫我十分感激。可憐用了半年,只因了十余元利息,幸他不甚計較。我本要在外賺錢還他,無奈我這數年運氣不好,總不能還他。因此我亦無面見他。日后我總須想出一個法子報了這人的大恩,方有面孔立在世上。”

先生聽了半日,說道:“哦,是了,此人是否舊年為國家欠了日本兵費部議息,借民間私債以償倭款。此人母親繼先夫遺志,不要皇上利息,愿將釵環衣飾變賣,助銀一千兩。當年皇上覽奏大喜,賞給‘急公好義’匾額,至今四海聞名。閣下所說莫非此人否?”芝芯道:“正是此人。”先生又道:“此人母親姓甚么?”芝芯道:“這位太夫人姓陳,本系富家女。難得嫁了個丈夫,號西侯,亦是一個孝子,人人皆知道的。可惜西侯公早卒,因此這陳夫人,說又是一個節婦。兩人早蒙朝遷旌獎過的。”先生道:“原來如此。但這人見母親捐銀可愛惜否?”芝芯道:“益齋亦是上承父志,又且孝順母親,那有絲毫愛惜。”

先生道:“如此,便又是個孝子了。大凡孝父母的必有血性,待朋友必是好的。”芝芯說:“朋友亦尚有好的,但見我沒了錢,便不像從前到我家一日二次豁拳吃酒的高興,就絕跡不來了。并那與我說得來的,反與我那親戚同了一路,編排我不是,在背面說壞話。我兄弟又怨我了不得。可憐我當時已坐了館,不能分身到行自己拿了銀錢,出入的銀錢便弄得我九死一生。”先生道:“難道人不知你行中有錢存放么?”芝芯道:“人總疑心我無錢。”先生道:“我亦疑心。”芝芯聽了便說:“我若無錢將人送禮,我便……”先生聽到這句,便知芝芯急了,要發咒,只得說:“罷了,罷了。我們總是為時文所誤,不知世情之艱險。然則今日你要到哪里去?”

芝芯道:“我有個學生做饒州浮梁縣厘卡上委員,我去尋學生。學生送了我八十元,因從這路回來,不想就遇見了你。我打算過了明年到蘇州去。”欲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城县| 新竹县| 西宁市| 镇巴县| 玉山县| 大足县| 武山县| 南康市| 易门县| 怀柔区| 林口县| 永定县| 汉寿县| 广宁县| 伽师县| 无极县| 鹤峰县| 崇左市| 永康市| 景泰县| 田林县| 长海县| 沙洋县| 新闻| 广西| 永仁县| 兴山县| 临西县| 舞阳县| 布尔津县| 那坡县| 寻乌县| 郧西县| 清水县| 和龙市| 邹平县| 增城市| 景宁| 五河县| 黎川县|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