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子死腹中
《病源論》云∶此或因驚動倒仆,或染溫 傷寒,邪毒入于胞臟,致令胎死。其候當胎處冷為胎已死也。
《短劇方》云∶吞水銀二兩,立出。
又方∶搗芎 ,酒服方寸匕,神良。
《僧深方》云∶取牛膝根兩株,拍破以沸湯潑之飲汁,兒。(立出)又方∶以酒服蒲黃二寸匕。
又方∶好書墨三寸,末,一頓飲之即下。
《博濟安眾方》∶醋煮赤豆,服三升,兒立出。
又方∶驗醋一升,格口灌之。
又方∶當歸末,酒服方寸匕,立出。
《葛氏方》云∶以苦酒煮大豆,令濃,漉取汁,服三升,死胎即下。
又方∶飲夫小便一升。
《龍門方》云∶桃根煮濃,用浴膝下,立出。
《蘇敬本草注》云∶伏翼屎灰,酒服方寸匕。
《千金方》云∶以牛屎涂母腹上立出。
又方∶蟻室土三升,熬令熱袋盛 心下,胎即下。(《短劇方》同之。)又方∶葵子(一升) 膠(五兩,炙)水五升,煮取二升,頓服之。
《集驗方》云∶灶中黃土,三指撮,酒服之,立出。(《短劇方》同之。)又云∶治產難或半生,或胎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著脊及在草數日不產,血氣上蕩心。
女面無色氣欲絕方∶煎成豬膏(一升) 白蜜(一升) 淳酒(二升)上三味,合煎,取三升,分五服,極驗。
又云∶產難,子死腹中。又妊兩兒,一兒死腹中,一兒活腹中,死者出。生者安方∶蟹爪(一升) 甘草(二尺,炙) 阿膠(三兩)上三味,以東流水一斗,煮取三升,納膠令烊頓服。不能頓服,分再服,藥入即活。(《千金方》同之。)《產經》云∶治子死腹中方∶取瞿麥一把,煮二三沸,飲其汁立出。一方∶冶,下服方寸匕。
又云∶治胎死腹中符文∶(此二符以朱書,吞之即生。)
治胞衣不出
《病源論》云∶有產兒出而胞不落者,世謂之息胞。由產出而體疲,不能更用氣,胞經停之間外冷氣乘之,則血道澀,故胞不出。
若挽其胞系斷者,其胞上則斃人。
《產經》云∶(胞衣不出時,吞之立下,大吉。)又方∶以水煮弓弦,令少少沸,飲之一升許。
又方∶多服豬肪。
《陶景本草注》云∶吞胡麻油少少。
又方∶取弓弩弦縛腰。
《葛氏方》云∶月水布燒末,以服少少。
又方∶末皂莢,納鼻中得嚏,即下。
又方∶解發刺喉中,令得嘔之,良。
《僧深方》云∶水銀服如小豆二枚。
又方∶取夫單衣若巾,覆井立出。
《短劇方》云∶小麥,小豆,合煮汁飲,立出。
又方∶井中土如梧子大吞之。
《千金方》云∶服蒲黃如棗大者。
又方∶男吞小豆七枚,女吞十四枚。(《集驗方》同。)《集驗方》云∶牛膝半斤,葵子三升,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醫門方》同之。)《龍門方》云∶取灶中黃土末,著臍中。(今按∶《廣濟方》三指撮水服之。)
藏胞衣理法第十五
《產經》云∶凡欲藏胞衣,必先以清水好洗子胞,令清潔。以新瓦甕,其蓋亦新,畢乃以真絳繒裹胞訖,取子貢錢五枚,置甕底中羅烈,令文上向。乃已取所裹胞盛納甕中以蓋覆之,周密泥封,勿令入諸蟲畜禽獸得食之,畢,按隨月圖以陽人使理之,掘深三尺二寸,堅筑之,不欲令復發故耳。能順從此法者,令兒長生,鮮潔美好,方高心善,圣智富貴也。且以欲令兒有父才者,以新筆一柄著胞上藏之,大吉。此黃帝百二十占中秘文也。且藏胞之人當得令名佳士者,則令兒辨慧多智,有令名美才,終始無病,富貴長壽矣。
又云∶一法先以水洗胞,令清潔訖,復用清酒洗胞,以新瓦甕盛胞,取雞雛一枚,以布若繒纏雛置胞上,以瓦蓋其口埋之。按十二月圖于算多上藏之吉。其地向陽之處,深無過三尺,堅筑之,勿令發也,大吉。男用雄雛。女用雌雛。(一說云∶如來云∶我不殺生,故得壽長,何殺生求壽命?故不疏之。)又云∶數數失子,藏胞衣法∶昔禹于雷澤之上,有一婦人悲哭而來,禹問其由,答曰∶外家數生子而皆夭死,一無生在,故哀哭也。禹教此法,子皆長壽,無夭失也。取產胞衣善擇去草塵洗之清,作一土人,生兒男者作男像,生兒女者作女像,以絳衣裹土人。先以三錢置新甕中已,取土人著錢上,復取子胞置錢上,以蓋新甌,令周密封泥之。按算多地上,使兒公自掘埋之,畢,祝曰∶一錢為汝領地主,一錢為汝壽領算,一錢為汝領口食,訖,以左足蹈之。堅筑如上法。(今按∶后條兒公者兒父也。)
藏胞衣吉兇日法第十六
吉日《產經》云∶正月亥子 二月丑寅 三月巳午寅 四月申酉卯 五月亥酉 六月寅卯辰七月午 八月未申 九月巳亥 十月寅申 十一月未午 十二月申酉又云∶甲乙生丙丁藏 丙丁生戍巳藏 戊己生庚辛藏 庚辛生壬癸藏 壬癸生甲乙藏忌日《產經》云∶春無以甲乙,夏無以丙丁,秋無以庚辛,冬無以壬癸。
上四時忌日,皆惡,不避,身子俱亡。
又云∶甲辰、乙巳、丙丁、午未、戊申、戊戍上日勿藏胞,凈洗十余過,置甕中須待良日乃藏之。
又云∶避月十日、二十日、月未盡一日,不可埋胞,大兇。
又云∶當避月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兇。
又云∶避建、除、破、厄、閉日,大兇。
又云∶勿以兒生日,令兒不壽。
又云∶藏胞以 日,小兒死。(又 日法在《湛余經》中。)又云∶無以八魁日、復日、伯日、小兒生相克日,皆忌。
藏胞惡處法第十七
《產經》云∶藏胞陰地,不見日月,若垣壁下,若糞中,水瀆,坑坎之旁,若清溷(胡困反)旁,皆不宜藏之。令兒多氣疾,瘡疥,癰腫也。
藏胞當道中,若四衢對間,令兒婁逢縣官飛官,遇疫疾。藏胞近故井,若社稷旁,冢墓之邊,祠神處所,所居近者,皆令狂癡不壽。
藏胞故器瓦甕者,兒令五罪,兇。
藏胞火燒之處者,令兒則燒死,兇。
藏胞勿令入蟲蛾草等入者,令兒丑惡,多死瘍瘡病,兇。
藏胞近社祠,若故社處旁,鬼神祭所,令兒魂魄飛揚不具惡夢,奔走如狂。癡癲,兒脈易驚恐啼,喜見鬼,生惡瘡腫,腸癰。
藏胞勿令犬鼠豬食之,令兒驚螈多疾。
藏胞故垣墻下令兒常病腹腸。
藏胞中道令兒戮死不壽,后無子孫。
藏胞故墳井處,令兒耳目不聰,害孔竅。
藏胞當門戶,令兒癡,失明,喑聾。
藏胞水旁故池處,令兒以為溺死不葬。
藏胞溜中令兒失精明而盲。
藏胞牛蘭若故 窖處,令兒癡。
又云∶勿以小兒行年上。(男寅女申為行年上。)又避小兒禍害絕命之地。(天門絕命地,鬼門禍害地。)
藏胞衣吉
《產經》云∶夫生之與死,夭之與壽,正在產乳藏胞。凡在產者,豈可不慎。敬神畏天者,典墳之所崇;避難推禍者,諸賢之所務也。是以順天道者昌,逆地理者亡。古之常道也。
余以暗塞究搜百家之要,藏胞之道術于此備矣。使產生之場幾得無咎也。
凡欲藏胞胎者,可先詳視十二月圖,算多處者有壽;算少處者不壽。或算多,地者忌神并者亦當避之。次取算多亦吉。又既得壽地,其日惡者,待以良日乃埋之,吉。又,雖為壽處,必得高燥向陽之地,能者壽長、智高、富貴無極也。其高燥地者,達近自在無苦。
又云∶《經》曰∶欲藏產子胞胎者,先視十二月神圖,八神,諸神在方,不可 (至也)犯,犯之咎重,不可不慎。
又云∶未 子曰,凡欲藏子胞,直就天德月德之地者,子必富貴壽老無疾,最吉之地,故其利萬倍也。若不得天德月德者,天道人道地亦吉,其利百倍。又不得此地者,亦可用反向大吉之地,亦吉利。若雖是吉地,而與惡神并者,不可藏胞,夫言吉地者,謂之無兇。
故雖云吉地而與惡神并者,此為兇地,宜慎擇之。今按∶藏胞衣法不載月圖。但避八神等所在之兇地,取天德月德等吉方∶正月藏胞衣∶丁地吉,年一百,(即天德地;)丑地年百十而月殺并在,亦小兒禍害地,故不成其善,他皆效此。
又,日虛月德在丙,天道在辛。
二月藏胞衣∶人門地吉,年九十,(即天德人道地;)天門鬼門雖有吉神而是小兒禍害絕命之地,故不吉;丑地壽多而小兒行年所立之地,故不可犯 (都奚反)兇也。又,乙丁辛地無惡神,可用之。
三月藏胞衣∶庚地吉,年九十二,(即天德人道地。)又壬地大吉,(是天道地。)又丁地吉。
四月藏胞衣∶辛地吉,年八十,(是天德人道地,)又丁地,(是天道。)五月藏胞衣∶干地吉,年九十一,(是天德人道地。)又乙辛地無惡神。
六月藏胞衣∶壬地吉,年七十八,(是天德人道地。)又乙辛地無惡神。
七月藏胞衣∶癸地吉,年七十八,(是天德人道地。)又辛地(天道,)壬地大吉。
八月藏胞衣∶艮地鬼門吉,年八十六,(是天德人道地。)又乙丁辛地無惡神。
九月藏胞衣∶甲地吉,年八十五,(是天德人道地。)又丙地大吉(天道。)又丁癸地無惡神。
十月藏胞衣∶乙地吉,年八十四,(即天德人道地。)又甲地大吉月德。癸地(天道。)丁地無惡神。
十一月藏胞衣∶巽地,戶地吉,年百二十,(天德人道地。)又乙辛癸地無惡神。
十二月藏胞衣∶丙地吉,年百天德人道地。又乙辛地無惡神。
婦人產后禁忌第十九
《千金方》云∶論曰∶凡婦人,非止臨產須憂,至于產后大須將慎,危篤之至,其在于斯。勿以產時無他乃縱心恣意,無所不犯,犯時微若秋豪,成病于嵩岱,何則?產后之病難治于余病也。婦人產訖,五臟虛羸,唯得將補,不可轉瀉。若其有病,即須快藥。若行快藥,轉更增虛,虛中復虛,危殆甚矣。所以大也。
凡婦人產后百日以來,極須怖懼憂畏,勿浪犯觸是等,犯觸房事彌深,若有所犯,必身反強直猶如角弓反張,名曰褥風,則是其犯候也。若其如此,事同轉燭。凡百女人,宜熟慎之。
凡產后滿百日乃可行房,不爾至死虛羸,百病滋長。慎之慎之。
凡婦人皆患風臍下冷,莫不由此早行房也。
《短劇方》云∶夫死生皆有三日也。古時婦人產下地坐草法如就死也。既得生產,謂之免難也。親屬將豬肝來慶之,以豬肝補養五內傷絕也。非慶其兒也。
又云∶婦人產后盈月者,以其產生身經暗穢,血露未凈。不可出戶牖,至井灶所也。亦不朝神祗及祠祀也。盈月者,非為數滿三十日,是跨月故也。若是正月產,跨二月,入三月,是跨月耳。
又云∶婦人產時骨分開解,是以子路開張,兒乃得出耳。滿百日乃得完合平復也。婦人不自知,唯盈月便云是平復,合會陰陽,動傷百脈,則為五勞七傷之疾。
《養生志》云∶產婦食酢面無色。又云∶食梨子傷,閉塞血結不利。
治產后運悶
《病源論》云∶運悶之狀,心煩,氣欲絕是也。亦有去血過多,亦有下血極少,皆令運。
若產去血過多,血虛氣極,如此而運悶者,但煩悶而已。若下血過少而氣逆者,則血隨氣上掩心,亦令運悶,則煩悶而心滿氣急。二者為異。亦其候。產婦血下多少,則知其應運與不運。凡產時當慎向坐臥。若觸犯禁忌,多令運悶。
《經心方》∶治產后忽悶冒汗出不識人者,是暴虛故也。
取驗醋以涂口鼻,仍置醋于前,使聞其氣,兼細細飲之。此為上法。(今按∶《子母秘錄》云∶如覺運即以醋噴其面,蘇來,即今飲醋。)又方∶破雞子,吞之便醒。
又云∶若不醒者可與男子小便,灌口得一升,入腹,大佳。
又云∶若與雞子等不醒者,可急與竹瀝汁一升,一服五合。
《千金方》治產后血運,心悶氣絕方∶驗醋一升,和所產血如棗大,服兼 面。
又方∶大豆熬令煙絕,熱,以清酒一升潑之,承其汁飲之。
《葛氏方》治血氣逆,心煩滿者方∶生竹皮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產經》治產后心悶,眼不得開方∶赤小豆為散,東流水和,方寸匕服之。
《僧深方》治產后心悶腹痛方∶生地黃汁一升,酒三合,和溫服。(今按∶《博濟安眾方》無酒。)《集驗方》治產后心悶,眼不得開方∶即當頭頂上取發如兩指大,強人牽之,眼即開。
《孟詵方》治產后血運心悶氣絕方∶以冷水 面即醒。
《博濟安眾方》云∶產后心悶不語煩熱方∶地黃汁(五合) 當歸(一兩,末) 清酒(五合) 姜汁(二合)上,童子小便一升和煎去滓,分服。
《子母秘錄》云∶產后促迷不醒,唇口冷,已脈絕血青不語,此是暈鬼所出,血氣上沖心方∶取驗醋二合,雞子一顆。上,先破雞子于垸中,煮醋一沸,投醋于雞子中熟攪,與產者頓服之,立定。
治產后惡血不止
《病源論》云∶產傷于經血,其后虛損不復。或勞役損動而血暴崩下,遂淋瀝不斷時來,故謂惡露不盡。
《葛氏方》治產后惡血不除方∶生姜(三斤)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當下惡血。
《千金方》治產后惡血不盡煩悶腹痛方∶搗生藕,取汁,飲二升,甚驗。
又方∶搗地黃汁一升,酒三合,合溫,頓服之。
《短劇方》治產后漏血不息方∶蜂房 故 船竹茹凡二物,分等,皆燒末以酪及漿服方寸匕,日三。
《醫門方》療產后余血作 (疾)痛兼塊者方∶桂心 干地黃 (分等)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三。
又云∶療產后血泄不禁止方∶急以干地黃末,酒服一匙,二三服即止。
《產經》療產后腹中穢汁不盡,腹滿不減。小豆湯方∶小豆五升,以水一斗,煮熟,盡服其汁,立除。
《耆婆方》治產后惡露不盡方∶生姜(一斤) 蒲黃(三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得惡血出即瘥。
《錄驗方》治產后余血不盡多結成 ,吳茱萸散方∶吳茱萸(一兩) 薯蕷(二兩)凡二物,冶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產后腹痛
《病源論》云∶產后臟虛或宿挾風寒,或新解觸冷,與氣相擊搏,恒腹痛。若氣逆上者,亦令心痛胸脅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