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4章

《集驗方》治產后腹痛方∶當歸(一斤) 酒(一斗)煮取七升,以大豆四升熬,酒洗熱豆,去滓,隨多少服,日二。

《葛氏方》治產后腹瘕痛方∶末桂,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燒斧令赤,以染酒中飲之。

《千金方》治產后腹痛不可忍方∶牛膝(五兩) 酒(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若干,以酒漬之,然后可煮。

又方∶吳茱萸一升,以酒三升,漬一宿,煎得半升,頓服。

又云∶治產后腹中如弦,恒堅痛,無聊賴方∶當歸屑二方寸匕,納蜜一升,煎之適口,一頓服之。

《產經》治產后腹中絞痛,臍下墜滿方∶以清酒煮白飴,令如濃白酒,頓服二升,不瘥復作,不過三,神良。

《僧深方》治產后余寒冷,腹中絞痛并上下方∶吳茱萸 干姜 當歸 夕藥 獨活 甘草(各一兩)凡六物,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產后心腹痛

《病源論》云∶產后氣血俱虛,因遇風寒乘之;血氣相擊,隨氣乍上乍下上沖心下攻腹,故令心腹痛。

《產經》治產后腹中虛冷,心腹痛,不思飲食,嘔吐厥逆,補虛除風冷理仲當歸湯方∶甘草(三兩) 當歸(二兩) 人參(一兩) 白術(一兩) 干姜(半兩)凡五物,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神良。

《子母秘錄》治產后心腹痛方∶當歸 芎 夕藥 干姜(各六分)為散,空腹溫酒服一方寸匕,日二。

《耆婆方》治人心腹痛,此即產后血瘀方∶生姜(三斤)以水小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當下血及惡水即愈。

治產后腹滿

《經心方》治產后腹滿方∶黑豆(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澄清,酒五升合煎,取三升,分三服。

《子母秘錄》治產后腹中穢汁不盡,腹滿不減小豆湯方∶小豆(三升)以水一斗,煮熟,盡服其汁,立除。

治產后胸脅痛

《經心方》治產后胸脅及腹壯熱煩滿方∶羚羊角燒為末,以冷水服之。

《廣濟方》治產后心胸中煩悶,血氣澀,肋下坊不能食方∶生地黃汁(一升) 當歸(一兩,末) 清酒(五合) 生姜汁(五合)上,和煎三四沸,去滓,溫四五合服之,中間進少食。

治產后身腫

《病源論》云∶夫產傷血勞氣,腠理則虛,為風邪所乘,邪搏于氣,氣不得宣越,故令虛腫。輕浮如吹者,是邪搏于氣,氣腫也。若皮薄如熟李狀,則變為水。

《短劇方》治產后中風冷,成腫欲死方∶取鼠壤四升,熬令熱,以囊貯著腹上,亦著陰上下,使熱氣入腹中良。

《錄驗方》治產后余痛及血兼風腫方∶真當歸一物切之,以酒一斗,煮取七升,以四升大豆熬令焦,及酒熱(澆熱)豆中,去滓,多少服,日二。

《千金方》治產后風腫面欲裂破者方∶以紫湯一服即瘥,神效。

《經心方》治產后腫滿方∶烏豆一斗,水五升(二斗),煮取五升,以酒五升,煎取五升,分五服。

《子母秘錄》治產后遍身腫方∶生地黃汁一升,酒二合,溫頓飲之。

《產經》治產后諸大風中緩急腫氣百病獨活湯方∶獨活 當歸 常陸 白術(各二兩)凡四物,水一斗,煮取四升,服,且覆取汁。

治產后中風口噤

《病源論》云∶產后中風口噤者,是血氣虛而風入于 頰夾口之筋也。

《短劇方》云∶大豆紫湯治產后中風困篤?;虮硰娍卩?,或但煩熱苦渴,或頭身皆重,或身癢,劇者。嘔逆直視,此皆虛冷濕中風所為也。

大豆三升,熬令極熟,熟自無復聲,豫便器 若 ,以清酒五升,潑熱豆即漉得二升汁,盡服之,溫覆小微汗出身體裁潤則愈。今產后皆依常稍服之,一以防風氣,二則消血結。云周德成妻妊胎觸盆緣傷折胎,皆死腸腹中,三日困篤,服此酒即瘥。后以治不安亦佳。

(今按∶《經心方》治產后中風百病。)又云∶產后忽痙口噤,面青手足強反張者方∶與竹瀝汁一升即醒,中風者尤佳。(今按∶勘《葛氏方》多飲。)《葛氏方》云∶若中風,若風痙,通身冷直,口噤不知人方∶作沸湯納壺中令生,婦以足蹣壺上,冷復易之。

又方∶吳茱萸一升,生姜五累,以酒五升,煮三沸,分三服。

今按∶《錄驗方》干姜,生姜累數用者,以其一支為累,取肥大者。

《千金方》治產后百病并中風痙口噤不開,理血止痛獨活紫湯方∶獨活(一斤) 大豆(一斤) 酒(一斗三升)三味,先以酒漬獨活再宿。若急須,微火煮之令減三升,去滓。別熬大豆極焦,以獨活酒洗大豆,即去滓服一升,日三夜一。

《錄驗方》治產后中風及飲痛方∶當歸(二兩) 獨活(四兩)凡二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一升。

《僧深方》治產后中風口噤方∶獨活(八兩) 葛根(六兩) 甘草(二兩) 生姜(六兩)四物,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今按∶《博濟安眾方》∶獨活二兩,葛根一兩,甘草一兩,生姜二兩。上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五六服。)《博濟安眾方》產后中風,角弓反倒,口不語方∶蒜(二十辨)上,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灌之,極驗。

《產經》治產后中風,口噤獨活湯方∶獨活(三兩) 防風(二兩) 干姜(二兩) 桂心(二兩) 甘草(二兩) 當歸(二兩)凡六物,以清酒三升,水七升,合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治產后柔風

《病源論》云∶產后柔風者,四肢不收,或緩或急,不得俯仰也。產則血氣皆損,未平復而風邪乘之故也。

《葛氏方》治產后若中柔風,舉體疼痛自汗出者方∶獨活四兩,以清酒二升合煮,取升半,分二服。

《產經》治產后中柔風,身體疼痛獨活湯方∶羌獨活(三兩) 葛根(三兩) 甘草(二兩,炙) 麻黃(一兩) 桂心(三兩) 生姜(六兩) 夕藥(三兩) 干地黃(二兩)凡八物,以清酒二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一方無夕藥。

治產后虛羸

《病源論》云∶夫產損動腑臟,勞傷血氣。輕者節養將攝,盈月便得平復,重者其日月雖滿,氣血猶未調和,故虛羸也。

《千金方》治產后虛羸喘乏,或一寒一熱,狀如虛,名為勞積,豬腎湯方∶豬腎(一具,去脂皮。無,用羊腎) 香豉(一升) 白粳米(一升) 蔥白(切,一升)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五升,去滓適性飲之,不瘥重作。

《葛氏方》治產后虛羸,白汗出鯉魚湯方∶鯉魚肉(三斤) 蔥白(一斤) 香豉(一升)凡三物,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微汗即止。

治產后不得眠

《葛氏方》若產后虛煩不得眠者方∶枳實,夕藥分等并炙之,末,服方寸匕,日三。

治產后少氣

《醫門方》療產后少氣,無力困乏虛煩者方∶人參 茯苓(各十分) 甘草(炙) 桂心 夕藥(各八分) 生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各二十分)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產后不能食

《子母秘錄》云∶產后諸狀亦無所異,但若不能食方∶白術(四兩) 生姜(六兩)上二味,細切,以水酒各三升,暖火煎藥,取一升半,絞去滓,分溫再服,許仁則與女。

《博濟安眾方》產后嘔逆不能食方∶濃樸(二兩,炙) 白術(一兩,炒)上,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四五服。

治產后虛熱

《病源論》云∶產腑臟勞傷,血虛不復,而風邪乘之;搏于血氣,使氣不宣泄,而痞澀生熱,或肢節煩憒,或唇干燥,但因虛生熱,故謂之虛熱。

《葛氏方》治產后煩熱,若渴或身重癢方∶熬大豆,酒淋及熱,飲二升,溫覆取汗。

《千金方》治產后虛熱頭痛方∶白夕藥(五兩) 桂心(三兩) 干地黃(五兩) 牡蠣(五兩)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治產后渴

《病源論》云∶婦人以腎系胞,產則血水俱下,傷損腎與膀胱之氣,津液竭燥,故令渴。

《醫門方》療產后大渴不止方∶蘆根(切,一升) 栝蔞(三兩) 人參 甘草(炙) 茯苓(各二兩) 生麥門(各四兩,去心) 大棗(十二枚)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子母秘錄》云∶產后渴方∶新汲水和蜜飲之,仍不論多少李,溫與大新婦服之。

治產后汗出

《病源論》云∶凡產后皆血虛,故多汗。

《錄驗方》治產后虛勞,汗出不止牡蠣散方∶牡蠣(二兩) 干姜(二兩) 麻黃根(二兩)凡三物,冶篩,雜白粉,粉身,不過三四便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林县| 乐平市| 哈尔滨市| 平度市| 永靖县| 许昌市| 武定县| 阜新| 晋城| 无为县| 中山市| 县级市| 夏河县| 日喀则市| 伊宁市| 梧州市| 大新县| 岳池县| 武安市| 德庆县| 旺苍县| 万载县| 白山市| 山丹县| 江北区| 上虞市| 襄汾县| 民丰县| 高要市| 正蓝旗| 靖安县| 图木舒克市| 阿克| 宁德市| 峨山| 澄城县| 大庆市| 荥阳市| 习水县| 赤城县| 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