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 宗門寶積錄
  • 本皙
  • 1038字
  • 2015-12-26 15:01:52

天童歗堂和尚。適撰其宗門寶積錄成。屬余敘之。余謝曰。此禪宗血脈。世家所錄。俱第一義。余治儒者。未能闚其宗旨。豈敢為敘首。雖然余嘗考。釋氏本末。自東漢始傳四十二章。至於兩晉。而其徒益盛。一時江左諸名士。若耑以文藻自居。至辯析理源。則必從某法師某道人。每標(biāo)榜諸義。輒數(shù)百語。或至數(shù)千言。花爛映發(fā)。惜無記為語錄者。然其談理。孝經(jīng)老子。與小品法華經(jīng)並賞。大易與逍遙遊同論。雜曼已極。而釋門諸人。其文字幽深劖刻。與諸名士。爭奇流而不已。遂至同弊。于是。西竺菩提不得不折蘆而來。直指本性。為正法眼藏。盡掃除文字語言。卷翳霽霾。杲杲日出。此後儒釋二門。使各歸治其學(xué)。而議論遂日有不同。余則獨驗之。凡物之異者。每迭相為起伏。若寒暑晝夜。一來一往。一長一消。顯然可見。而儒釋二門。則不然。唐人曰。聖人之道。息于晉宋。開于唐。自昌黎先生請身列孔門弟子。極稱孟子之道。六經(jīng)墜緒。茫茫復(fù)興。而宗門亦自初祖六世至曹溪。教外別傳。花開徧界。此其同盛一也。及宋諸大儒出。密闡心宗。始明此學(xué)。而一時禪宗亦大暢。如張文定所言。馬祖汾陽雪峯巖頭諸公。俱為釋家收拾。此其同盛復(fù)一也。朱陸以後。其學(xué)漸分。至近世有姚江之學(xué)。有蕺山之學(xué)。而聖道復(fù)著。宗門亦自元末一燈僅續(xù)。至後洞有博山來顯聖澄。濟(jì)有天童悟磬山修徑山信諸老出。而世復(fù)震動。此其同盛復(fù)一也。以是知儒釋二門。非有消長。誠以各明本心。自得至道。世人望天梁在南。天樞在北。其光明相照。嵩高太華。魁然同仰。所謂道並行。而不相悖者也。歗堂和尚為悟祖長孫山翁老人大弟子。主席天童。真印三世。歗公初承山翁老人之命。使輯宋元以來諸禪宿語錄。刪繁領(lǐng)要。彙為大集。以補(bǔ)會元尊宿諸書所未備。此其事誠不易。葢正眼玅心。微笑相授。而欲傳世人。終必寄諸文字。是必後人。能以我心眼。直提出前人之玅。使更無密藏處。而後其書始可傳。此非尋常譬說所可見。有如玉中取脂。如石中取髓。如自巨海漉出四大寶珠。如品水先酌鴦漿。如從眾艸采得夜光洞鼻芝。如以玻璃盃獨盛獅乳。如得泰阿一麾晉鄭之頭畢白。又如入秦?zé)o所取耑收圖書。如馳登常山上已得寶符。復(fù)如一點龍睛躍然欲舞。如於壁上看畵水勢欲湧出。亦如數(shù)十年識得扇門半面。如於煙炭中辨是夏馥。此惟吾歗公心眼。但所指即星。但所披即寶。足使從上諸大老。本性廓呈。面目畢竟。俱若從開卷間。宛然相向其書。遂足傳萬世。山翁老人。耑以此事屬公。誠甚重也。余因為溯述儒釋兩門之盛。而歗公此書。闡提未發(fā)其能。善承先志若此。斯誠釋林之世寶也。是為序。

甬上學(xué)者李鄴嗣杲堂氏頓首拜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凤山市| 贵港市| 尚志市| 怀远县| 庐江县| 嫩江县| 烟台市| 齐齐哈尔市| 电白县| 鹤山市| 塔河县| 玉田县| 巧家县| 沐川县| 青田县| 洛川县| 三都| 衡阳市| 集安市| 盐山县| 合江县| 吉林省| 明水县| 荣昌县| 丹阳市| 金堂县| 津南区| 金乡县| 延长县| 乌兰浩特市| 迭部县| 合江县| 库伦旗| 江油市| 庆城县| 吴忠市| 东乡| 肇东市| 镇江市|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