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戶部(4)
書名: 諸司職掌作者名: (明)朱元璋本章字數: 3335字更新時間: 2015-12-25 17:35:54
凡在京賞賜該用鈔錠本部量數具奏于內府關支凡有欽賞官軍人等當該衙門將該賞人名鈔數于本部委官處磨筭相同將該賞數目附簿驗名給散其委官仍將日逐各起賞過鈔數開呈本部立案備照候季終本部將原關并賞過鈔數通類具奏及賞賜胡椒蘇木銅錢等項亦如之其在外如有欽依賞賜官軍及賑濟饑民等項本部約量會計鈔錠具奏委官赴內府照數關領點閘明白于戶科給批差人管運仍行移所在官司如運鈔到彼照依坐去則例眼同驗名給散造冊回報本部以憑稽考
月糧
凡內外衛所正伍旗軍歲用糧米已行各該有司編置勘合對撥著令人戶自行依期送納外其在京有未對軍人及未入正伍等項帶支人數如遇按月支糧百戶所將所管軍人造冊申繳千戶所本所類總繳申本衛該衛類總具解申繳合干上司轉達本部磨筭相同明立文案編給半印勘合字號仍定奪合于本衛倉某年分某字廒某糧米內支給將文冊繳回原行衙門轉下該倉眼同該衛委官及本倉官攢照數放支如有事故扣除還官支畢將實支扣除數目申達本部知數仍于原編字號底簿內注寫實支扣除數目以憑稽考其支過糧數另于內府糧冊內明白注銷其在外衛所軍人支糧亦合一體造冊編給勘合放支
月鹽
凡內外大軍關支月鹽有家小者月支二斤無家小者月支一斤其在京衛分如遇按月支鹽將該支軍名鹽數造冊申繳合干上司轉達本部磨筭相同立案將原繳文冊出給勘合字號坐定軍名鹽數札付龍江鹽倉放支如有事故就便扣除支畢將實收扣除數目申報本部于原編勘合字號底簿內注銷以憑稽考仍立案備照其在外衛所軍士月鹽亦有支鈔去處每鹽一斤折鈔一百文照例行移有司于系官錢內支給如有事故一體扣除不支
雜支
凡倉庫一應關支錢糧及工部成造軍裝等項必須計其所用物料轉行本部札付各該倉庫照數支給將支過數目申報作數其各司府州縣遇有祭祀及慶賀等項俱于系官錢糧內支用務要明白花銷開申上司以憑稽考
廩祿
俸給
凡在京五軍都督府首領官吏并六部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官吏俸給本部每歲于秋糧內會定數目起運撥赴各衙門倉內收貯按月造冊照依品從等第分豁該支糧數委官驗名支給其各衛軍官俸給巳將人戶對定編給勘合自行依期送納供給其首領官吏俸給該衛造冊到部定倉放支年終通(爾簡體無兩點)稽考及在外各布政司府州縣官吏俸給照例每米一石折鈔二貫五百文按月于系官錢鈔內支給其支過數目通行歲報本部以憑查考
正一品每員月支米八十七石歲該一千四十四石
五軍左右都督
從一品每員月支米七十四石歲該八百八十八石
五軍左右都督同知
正二品每員月支米六十一石歲該七百三十二石
六部尚書 左右都御史
五軍僉都督 中都留守正
都指揮使
從二品每員月支米四十八石歲該五百七十六石
左右布政使 都司指揮同知
正三品每員月支米三十五石歲該四百二十石
六部侍郎 副都御史
通政使 太常司卿
大理寺卿 按察使
應天府尹 都司指揮僉事
各衛指揮使 中都留守副
從三品每員月支米二十六石歲該三百一十二石
光祿司卿 太仆寺卿
布政司參政 鹽運使
宣慰使 各衛指揮同知
正四品每員月支米二十四石歲該二百八十八石
僉都御史 太常司少卿
左右通政 大理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 應天府丞
按察司副使 各府知府
宣慰司同知 各衛指揮僉事
從四品每員月支米二十一石歲該二百五十二石
國子監祭酒 布政司參議
鹽運司同知 宣慰司副使
宣撫司宣撫 中都國子監祭酒
正五品每員月支米一十六石歲該一百九十二石
宗人府經歷 尚寶司卿
六部郎中 通政司參議
太醫院使 光祿司少卿
欽天監正 欽天回回監正
大理寺丞 翰林院學士
左右春坊大學士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應天府治中 按察司僉事
各府同知 宣撫司同知
五軍斷事官
王府長史 各千戶所正千戶
從五品每員月支米一十四石歲該一百六十八石
尚寶司少卿 五軍都督府經歷
六部員外郎 侍讀學士
侍講學士 鹽運司副使
各州知州 鹽課司提舉
宣慰司僉事 宣撫司副使
招討司招討 安撫司安撫
左右春坊左右諭德
各衛鎮撫 各千戶所副千戶
司經局洗馬
正六品每員月支米一十石歲該一百二十石
尚寶司丞 六部主事
太常司丞 太仆寺丞
欽天監副 欽天監五官正
欽天回回監副 欽天回回監五官正
翰林侍讀 翰林侍講
大理寺正 太醫院判
都察院經歷
兵馬指揮 國子監司業
京縣知縣 各府通判
都司經歷 斷事司斷事
安撫司同知 各長官司長官
宣撫司僉事 招討司副招討
留守司經歷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中都國子監司業
王府審理正 各百戶所百戶
儀衛司儀衛正
從六品每員月支米八石歲該九十六石
大理寺副 光祿司丞
翰林修撰 光祿司各署正
應天府推官 布政司經歷
理問所理問 鹽運司判官
各洲同知 鹽課司同提舉
安撫司副使 各長官司副長官
左右春春坊左右司直郎
左右贊善 各千戶所鎮撫
正七品每員月支米七石五斗歲該九十石
太常司博士 太常司典簿
五軍都督府都事
都察院都事 監察御史
通政司經歷 大理寺評事
翰林編修 營繕所正
兵馬司副指揮
京縣縣丞 各縣知縣
王府審理副 按察司經歷
各府推官 安撫司僉事
都司都事 斷事司副斷事
各衛經歷 煎鹽提舉
中都留守司都事
五軍斷事司稽仁 【 稽義稽禮稽智稽信并同】
從七品每員月支米七石歲該八十四石
中書舍人 翰林檢討
光祿司典簿 光祿司各署丞
光祿司各署奉祀
欽天監五官靈臺郎 【 欽天回回監同】
應天府經歷 太仆寺主簿
布政司都事 理問所副理問
各州判官 鹽運司經歷
宣慰司經歷 儀衛司儀衛副
鹽課提舉司副提舉
正八品每員月支米六石五斗歲該七十八石
都給事中 太常司協律郎
通政司知事 翰林院五經博士
太醫院御醫 欽天監主簿
欽天監五官保章正
京縣主簿 國子監丞
典牧所提領 寶鈔提舉司提舉
龍江提舉司提舉
各府經歷 各縣縣丞
按察司知事 宣慰司都事
中都國子監丞
各衛知事 遼東煎鹽同提舉
王府典膳正 典寶正
奉祠正 紀善所
良醫正 照磨所照磨
營繕所副
從八品每員月支米六石歲該七十二石
左右給事中 國子監典簿
國子監博士 助教
光祿司錄事 各署監事
翰林典籍 儀禮司正
五官挈壺正 各署祀丞
王府典膳副 典寶副
奉祠副 良醫副
應天府知事 鹽運司知事
宣撫司經歷 儀衛司典仗
正九品每員月支米五石五斗歲該六十六石
太常司贊禮郎
翰林侍書 儀禮司副司丞
國子監學正 行人司正
寶鈔提舉司副提舉
五官監候 文思院大使
會同館大使 寶源局大使
給事中 太仆寺各牧監正
鞍轡局大使 皮作局大使
應天府織染局大使
龍江提舉司副提舉
各府知事 各縣主簿
茶馬司大使 宣撫司知事
典牧所大使 安撫司知事
王府典簿 典樂
典儀正 教坊司奉鑾
五官司歷 內府庫大使
甲乙丙丁戊字等庫大使
承運庫大使 照磨所檢校
寶鈔廣源廣惠廣積贓罰等庫大使
營繕所丞
從九品每員月支米五石歲該六十石
太常司司樂 翰林待詔
五官司辰 漏刻博士
行人司副 國子監學錄
典籍 司經局校書
正字 儀禮司鳴贊
序班 都稅司大使
會同館副使 典牧所副使
宣課司大使 文思院副使
寶源局副使 鞍轡局副使
軍儲倉副使 皮作局副使
各牧監副 監丞
馭良 司牧局大使
司牲局大使 寶泉局大使
軍器局大使 斷事官提控案牘
王府典儀副 各布政司庫大使
府學教授 各府司獄
巡檢 雜造局大使
府天府織染局副使
府倉大使 茶馬司副使
吏目 教坊司韶舞
教坊司司樂 內府庫副使
甲乙丙丁戊字庫副使
寶鈔廣源廣惠廣積贓罰等庫副使
承運庫副使
廩給
凡公差人員廩給巳有定例其驛傳并府州縣應合支用去處必須照依文憑驗日支給仍將歲支數目通類開報合干上司以憑稽考
行糧馬草
凡遇行軍馬匹日支糧草已有定例其應付一節該衛先具軍馬數目開呈本部立案出給批文差官赍領經過官司并驛分照依坐去軍人馬匹數目照例驗程支給其有為事編發應支行糧人數亦合照例關支仍仰所在官司將支過數目申達上司作數其所赍批文候至所止地方隨即赴官告繳遞回本部于原編底簿內銷注
金科
庫藏
課程
凡府州縣稅課司局河泊所歲辦商稅魚課并引由契本等項課程已有定額其辦課衙門所辦錢鈔金銀布絹等物不動原封年終具印信文解明白分豁存留起解數目解赴所管州縣其州縣轉解于府府解布政司布政司通類委官起解于次年三月以里到京本部將解到金銀錢鈔布絹等物不動原封照依來文分豁明白札付該庫交收出給印信長單及具手本關領勘合回部照數填寫責付原解官收執將所解物件同原領長單并勘合于內府各門照進且如銅錢布匹赴甲子庫交納鈔錠廣惠庫交納金銀絹匹承運庫交納其勘合既于各門照進該庫收訖就于長單后批寫實收數目用印鈐蓋仍付原解官赍赴本部告繳立案附卷備照仍令該部主事廳于原解官差批內將實收過數目批回候進課畢日將巳解并存用課數通行比對原額如有虧兌照依所虧數目具本奏聞類行各司府州著落辦課衙門經該官吏人等追理足備差人解赴京庫交納【 凡十二布政司并直隸府州遇有起解稅糧折收金銀錢鈔并贓罰物件應進】【 內府收納者其行移次第皆仿此】各布政司并直隸府州課程錢鈔并金銀布帛等項折收總計三百六十三萬七百七十八錠有零【 外有各處土產茶鹽硝礬朱砂水銀等物雖有定額數目瑣碎難以備載】
贓罰
凡各處官民犯法律合籍沒家財及有不才官吏接受贓私追沒到金銀錢鈔衣服等項俱各札付贓罰庫交收其行移次等照依課程事例施行
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