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 吏學指南
  • 徐元瑞
  • 4983字
  • 2015-12-25 17:31:59

前件愚見:兵貴精而不貴多,在強而不在眾。果能如虎如貔如熊如羆,力扛鼎,射命中,古人已有以五千之卒戰(zhàn)敵三十萬,以三萬之眾御百萬之師者。方今四方底平,鰥寡孤獨、疲癃殘疾、無產(chǎn)業(yè)、單丁者皆宜放罷為民,除去軍籍。此數(shù)者在仁政之所當養(yǎng)濟,雖合并十戶為一戶,二三十戶為一戶,亦不為用,徒費文墨。今年勾追,明年刷勘,后年起遣,保結(jié)勘當,止與吏人供酒食之貲、苞苴之費而已。其次年壯有妻室子孫,田畝及頃者,四丁并為一戶,輪番周歲。當年或身故而子孫未成丁,或兇年食不足,官為賑濟,不得貨賣土田孳畜,消折氣力。

[一]鄂勒,原當作奧魯。下同。

縣政要式

署軍民站匠諸色戶計各鄉(xiāng)保村莊丁口產(chǎn)業(yè)鼠尾簿一扇,各戶留空紙一面于后,凡丁口死亡,或成丁,或產(chǎn)業(yè)孳畜增添消乏,社長隨即報官,于各戶下,令掌簿吏人即便標注。凡遇差發(fā)、絲銀、稅糧、夫役、車牛、造作、起發(fā)當軍,檢點簿籍,照各家即目增損氣力分數(shù)科攤,不偏枯,不重并,使奸吏不能欺謾。至于土田、婚姻、驅(qū)良、頭匹、債負,一切詞訟,一一憑籍照勘。此籍如一縣之大圓明鏡,物來即應,妍丑莫逃。續(xù)有分房析居,復業(yè)還俗,于驅(qū)為良等戶,亦依上標附。又置交參、分外來寄居、別投下諸雜戶計簿一扇,以備互相爭訟。二簿一一從實,無得漏落包套,鄰佑、主首、社長互相保結(jié),不實者罪之。各村荒閑官地及牧馬營盤,亦仰于各村下標注。此籍既定,別寫一扇申州申府頓放,互相照勘。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此人臣之常分也。主爾忘身,公爾忘私,國爾忘家,志在于立功樹名,富貴不萌于心,此人臣之常職也。即今觀之,上自執(zhí)政,下及州縣,以掊克聚歛為通才,以苞苴邀結(jié)為得計,不究己之才不才,甫沾一命,即望臺司,金玉滿堂,愈懷貪冒。出憂國之一言,眾指以為妖訛;舉愛民之一事,咸疾以為狂妄。虛文具于督責,實效墮于杳茫。敗事者無罪,成算者無功。廉公謹敕者反謂之好名,贓污賊蠹者反謂之才干。駔儈曳青紫,倡優(yōu)佩章印。奪攘矯虔布滿中外,長舌利口變是為非,婢膝奴顏進階增秩。甚至鬻女而貨妻,奚啻吮癰而舐痔。言語煦煦相取下,而戈戟伏于中心;同仕數(shù)年再相遇,則白眼若不相識。小人同惡相濟,結(jié)為朋黨,此千古之常情也。今則不然,相誓指天日非誠也,刺血為盟言非誠也,握手出肺肝非誠也,出妻見子非誠也,升堂拜父母非誠也,通才納賄非誠也。面譽而背非,朝諾而夕畔。雖蛇蝎虎狼不食其類,乃甘心而忍為;雖鬼域優(yōu)倡不欺其徒,乃面謾而無恥。詭譎不測,變詐無窮,人心之惡,一至于此,內(nèi)外同風,不以為怪。不惟僚屬友朋之若是,子焉而訐其父,弟焉而訴其兄,妻妾訟夫主,奴隸誣長上,天道人倫悖逆斲喪,彌漫壞爛,一至于此。于所厚者薄,有此理歟?有識者坐視而不可救,固當緘口結(jié)舌,亦安得不為之寒心哉!

圣人知民生之有欲,不可不為之防,故因其性之固有,使仁且壽,禮樂教化之功也。圣人身行正,人倫亦正,恐遠方遐域不能見聞,立五服公侯伯子男,設庠序?qū)W校以訓誨教養(yǎng)之,薰陶以詩書禮樂,以成德焉。教而不從,董之以威,刑政是也。刑者,救惡于已然。兵亦刑也,誅其長惡不悛者也。后世救時宰相謀不及此,事至而不為之備,患生而不為之防;不能積九年之蓄,而為救荒開廩勸糶之法;不能使比屋可封,故嚴立不孝不悌不睦之刑;不能使風俗樸素,樂于務本,故有抑游惰,重商稅,賤倡優(yōu)雜類之政;不能定立田制,一夫百畝,故有限公私田之制;不能使民不為非,故有警夜巡捕之禁;不能使死徙無出鄉(xiāng),重祖先邱隴,故有招誘捕捉殃及親戚鄰里之刑。陵夷至于近世,茍且弊政又不能行,事至物來,專以刻薄督責為言,逼迫威虐為務,示己之才,陷人于罪,歸功于己,嫁禍于人,欺天罔上,具文無實,交結(jié)權貴,增秩遷官,諂媚士夫,沽名釣譽,民困瘁而不恤,憂私財之不足,致紊亂而反喜,得縱恣而為奸。加之常憲寬弛,惡不必罰,善不必褒,以不公之毀譽,定人才之黜陟,以風聞之是非,為功過之實跡,茍且滅裂,貪污日甚一日。“具曰予圣,孰知烏之雌雄”,正謂今日。

移牒本司遍行所屬照條畫節(jié)文,百姓不得越訴,諸衙門各有分限,不得受越訴。推原立法本意,司縣者親民之官,日與小民相親,情偽易見,不能欺蔽,責任不可不專。不專則怠惰推遞,紛亂繁冗,久不能決。故罪有五十、七十以下,司縣決之。小民所爭訟,不過婚姻、債負、良賤、土田、房舍、牛畜、斗毆而已,所犯若無重罪,司縣皆當取決,不合申州,申府,申總府,申提刑司。即今司縣官吏貪邪,每遇上項本職合斷事理,于元告人、被論人處兩下受訖賄賂,或瞻徇囑托,或畏避形勢,欲從正歸結(jié),則恐倒錢告訐,欲從邪處斷,則恐提刑司照刷,兼負冤者不肯準服,所以申州申府,一解釋怨謗,二洗雪己過,嫁是非于州府。為州府得此,復效司縣所為,嫁是非于總府。總府復效州縣,貪求厭足,調(diào)發(fā)于州縣。以致或爭地一畝,價錢不直數(shù)貫,上下前后官吏行求,費鈔數(shù)百貫,逗遛七年十年,不能杜絕。中間兩家隨衙,諸干連人隨衙,妨廢農(nóng)功生業(yè),不可計數(shù)。隨衙之間,呼喚不著,小吏獄卒,百端凌辱。小心畏法者以致饑飽勞役,輕則因而成疾,重則致命者往往有之。家有疾病死亡之憂,而不敢離衙門者有之。如此怨苦,皆原于妄申妄受,當決不決。擬合遍下照依條畫,司縣當決而不決,妄行作疑,申州申府者,初犯品官罰俸,司吏杖罷,再犯三犯,則品官解任。州、府、總府妄申妄受者亦如之。合行移牒請照驗申臺照詳,乞賜明降,遵依施行。

精選縣令

辦事愛民,莫親于縣令。縣令得人則事辦而民安,舉非其人則事不辦而民失業(yè)。即今縣令多非其材,省部不務精選,兼品秩卑下,州、府驅(qū)委呼召,殊無禮貌,英俊才氣之人視不屑為。十分為率,大半不識文墨,不通案牘,署銜書名題日落筆,一出于文吏之手。事至物來,是非緩急,閉口不能裁斷,袖手不能指畫,顛倒錯繆,莫知其非。雖有縣令,與虛位同。今后擬注縣令,省部試以身言書判,問以治民之方。年六十已上,精神才力昏眊者,不可擬注;身言書判不兼全者不注。省會州府不得差委賤辱。

論并州縣

州縣何為而并也?戶口寡而官吏繁,民力不足以供掊克,十羊不足以容九牧也。并州縣則其便有三:減祿食,舒民力,一也;每縣胥吏、鄉(xiāng)司、里正之徒五六十人,并祗候、弓手、足解不下百余人,每家歲用衣食鈔百貫舉取足于民,今皆廢罷,而民免蠶食之苦,二也;每縣又得五六十家務本趨農(nóng),昔為蠹民之害,而今為納差之戶,三也。其不便者二:縣并則辭訟賦稅遙遠,一也;巡盜賊尉司勞苦,二也。二者不難治。平解紛糾,警察寇盜,則委商酒務主之,無致生發(fā),無令起訟。賦稅遙遠,則抑本縣當絲銀徵納之際,各就本土置官收受,無令百姓勞苦。如此則省并州縣實為善政,不必多論。俟其戶口增息,政繁事冗,則量宜復置。外戶口鮮少,不宜立總管府者,亦當合并,衛(wèi)輝等處是也。宜立總管府者,復當合而為東平是也。

難者必曰:“并之則頭項有言。”是大不然。土地城邑仍舊,戶口差撥仍舊,各頭項所設達嚕噶齊仍舊,官制禮儀既定,為總府者不敢無故呼召凌辱州縣,然則何苦而不愿也?兼自天恩列土以來,眾統(tǒng)寡,大臨小,行之到今五六十年而無一言,何獨至于今日而有言哉?其實一縣也,一州也,強名之為一路,是蒙虛名而受實費也。

難者必曰:“并之則總府權重。”是又不然。往日諸侯世官擅生殺禍福、取歛封植之權,故一方愚民不知有朝廷之尊,而知有諸侯也。今之總管府有如是之權歟?常賦之外,不敢擅一錢;流罪以上之刑,一一申部;五十月而遷徙;何重權之有,何過慮之甚也!

難者必曰:“鄉(xiāng)民之情,升縣為州則喜,降州為縣則慘然不樂。”是又不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得虛美而受實禍,小民之言何足恤哉!

難者必曰:“往年辯者以減并州縣促削封疆,恐為外人所笑。”是何理之言也?夫所謂之促削者,千里之地為他人得其九,今也為百里;百里之地為他人得其五,今為五十里;毀千雉之城為百雉,是所為促削也。土地如舊,城郭如舊,何謂促削哉?使田野不辟,戶口不增,雖升縣為郡,升州為京,張夸名而無實用,然則何益矣,不知反為后人之大笑也。此皆一時蒙昧便佞之空言,今已不辯而自明,亦不足恤。

論府州縣官

府州縣官不合一例俱年老或年幼,俱識字或不識字。每補一人,宜照已任者何人,宜老幼、文武。間有不合,勿止問此人合作刺史,止有某州刺史闕,便令補上。不問見任諸員何人,又用此人為同僚,無乃偏枯否?按察司最急,當舉府州縣,定功過。朝廷既有五責,辦集者不辦集者俱一律遷轉(zhuǎn),何以懲有過勸有功,而合《周官》六計弊吏之旨哉?

民間疾苦狀

逃戶不能復業(yè)。今日離業(yè),明日官司將拋下物業(yè)便行典賣訖。

見在戶替代逃戶差發(fā)。假令元抄十戶,逃訖五六戶,見在戶包當。

稅屋間架。古今并無此例。木植苞灰丁線已行稅訖,今又稅屋,甚為重并。

稅羊重并。既于每群內(nèi)不計多少抽分訖羊口,又行收毛收皮納稅。每遇造作,復于民間取要。

本場皮貨山查河泊冗事合行革罷,并入稅務。

稅物不問時估,止由闌頭合干人等高下價直,以憑取稅。

婚嫁之物既非買賣營利,不宜收稅。

站戶既當馬匹,又當祗應酒食,委實重并困弊。

一切和雇和買造作,并不得錢。近年親管官吏擅行和買,虧價十九。

社長并不益民,止助貪污官府鳩歛錢物,侵剝細民,合行罷去。

府州司縣每遇祗待使客,自裀褥、床榻、油鹽、菜蔬、酒肉、碗碟、匙筯、柴炭等物,一切科歛于民。使客既去,諸物為之一空,并不還主。

徭民甚多,正當差戶極少,當議減革。

自立竹監(jiān)并巡行官以來,不勝煩擾,民竹十廢八九,官竹十損六七。當罷竹監(jiān)及巡行官,民間許令種竹,依價收稅,官竹委付土官一員掌管發(fā)賣。

巡鹽官不得擅自擾民,事發(fā)之家,當土官鞫問。

鹽法頗壞,斤兩不足,當依舊法滿足。民間食鹽,聽從商旅兩平貨賣,官司不得樁配。

白著無名錢,宜許赴按察司陳告。

凡遇和雇和買夫役,不問多寡,即行遍科,宜嚴加禁治。

親臨官和買和賣藉補,宜行禁斷政弊。

冗司當罷。省部臺院外,酌古則無有,準今則繁冗者,皆當削去

冗員當減。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尊無二上,人無二首。故設官分職,省部以降,崇卑雖不同,為長之官止合一員,佐貳僚屬視事之繁簡則或倍蓰焉。長官一員,則裁決歸一而不紛競;僚佐倍之,則常務煩多足以代勞。即今六部尚書八九員,侍郎、郎中、員外郎及一二宣慰使七八員,同知、副使各一人,正如人二身八首而一足,貽笑千載。舉此一二,他可類推。最不適用,虐下生事,虛廢俸錢鋪馬祗待者,宣司、奏差等官,宜十減八九

冗吏當減。

冗文當革。冗文不革,則冗吏不能減。何為冗文?無妄受,無越訴,無疏駁不法,無申呈無度,如是則冗文十去其七八。

信賞必罰,則功多而過少。今皆不行,公勤者未必賞,污怠者未必罰。按察司并不察舉,害民貪污者反為良吏,奉公廉潔者反為庸駑。

賄賂公行,則百務紊亂,民冤無訴,宜禁治嚴切。欲斷賄賂,莫若賞廉罪貪。

鈔法已壞,當行拯救。拯救之法無他,推其致壞之由而改之。

倉廩不實,合行核實。

取人入仕無法,合行講究。即今冗員既減十之四五,有罪者罷,無罪者聽除,亦可經(jīng)數(shù)選而不闕。

江南重地,難得易失,所任非人,合行精選。仰按察司體察,罪重者去,輕者降留,無功過者依例,有功過者分別。

濫官雖罷,私贓富厚,宜許諸人陳告,復還本主;彼此俱罪者,入官。

諸路庫藏倉廒有名無實,當從實點勘。

公家與民爭利,衙門宜有革罷。

錢谷官不宜貨賣,宜于隨朝服勞人子弟侄選用。

不經(jīng)省部銓注職名,如本路奏差、提領、驗數(shù)官、知數(shù)、河泊官之類,宜盡行罷去。

官吏斷事無法可守,當議頒降條法,不致罪一而刑異,奸吏因緣,高下其手。

諸路戶計,東移西竄,南徙北遷,消乏者不減差,興盛者不增賦。宜委本路公舉廉慎官同按察使官一員從宜抄數(shù),仍具戊戌、壬子兩次何處附籍,仍具本家見在物力,除為清冊,以憑從實定奪差賦。

江南平定,通為一家,南民即我民,南兵即我兵也。既有券軍,使令北軍宜少休息,每歲輪番,一半南戍,一半還家作活,資養(yǎng)軍力。

不因才能勞效門閥,以錢得官者,宜盡行退罷,即以才能勞效門閥之人代之。

宣使、奏差一切使臣,不問土官有無罪犯,下馬便行取招,重行打發(fā),輕則土物歛及于民,宜行禁斷。差帖上亦不得妄寫惡言,徒使朝廷失大體而不威,官吏無恥而茍免。

某自起身至據(jù)臺鼎,專以賄賂左右、迎合上意為務,故能使受賂者投間抵隙,交口薦譽,迎合偵伺,無不如意。自斯人顛覆以來,受惠者一無所得,思慕之心追懷曷已。相繼為政者,循覆轍則不可,新易途則招謗,謗言日多,不惟不能施為,雖欲身安其位,庸可得乎?當自侍御仆從,有出身,有賜賚,以代私恩,不使怨怒,不惟立酬勞報功之令典,亦庶幾杜絕苞苴賄賂私相恩讐之罪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枞阳县| 黄陵县| 齐齐哈尔市| 周口市| 香河县| 安泽县| 雷州市| 丰镇市| 霍邱县| 神木县| 新疆| 临漳县| 增城市| 衡山县| 南涧| 新昌县| 西乡县| 牡丹江市| 大渡口区| 彭州市| 三穗县| 虹口区| 顺昌县| 定远县| 韩城市| 汕尾市| 武城县| 恭城| 分宜县| 抚宁县| 喀喇| 古丈县| 邵东县| 泾川县| 抚宁县| 灵璧县| 固安县| 南丰县| 神农架林区|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