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5章

  • 醫宗金鑒
  • 佚名
  • 4938字
  • 2015-12-25 16:25:33

【方歌】滲濕救苦散白芷,蜜陀僧研入滑石,痘風瘡起癢成片,白蜜調搽可去之。

又方:麥錢散組成:小麥(炒焦,存性,一合) 硫黃(四錢)白砒(一錢)共研細,又加煙膠末八錢,枯礬末、川椒末各三錢,共和勻。先以蔥湯洗凈患處,香油調涂,油紙蓋扎,三日一換。

【方歌】麥錢痘風成癩恙,小麥炒加砒硫黃,次入煙膠枯礬末,川椒香油調上良。

又方:十全大補湯(見潰瘍門)散風苦參丸(見發無定處癬)

逐日人神所在不宜針灸歌

【方歌】人神走注須當記,足大指兮屬初一,外踝二日股內三,四日在腰五日寄,六手七日內踝存,八腕九尻腰背十,十有一日鼻柱間,十二日兮在發際,十三注于牙齒中,十四常在胃脘聚,遍身十五十六胸,十有七日氣沖集,十八股內足十九,二十日在內踝麗,二十一日手小指,念二外踝神所寓,肝及足兮二十三,在手陽明念四日,二十五日足陽明,念六在胸念七膝,二十八日伏于陰,念九即在膝脛室,三十日兮在足跌,人神所在刺灸忌。

十二時人神歌

【方歌】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辰頭巳手屬,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戍頭亥股續。

十二支日人神所在歌

【方歌】子不治頭君須認,丑日腰耳寅胸應,卯日鼻脾辰膝腰,巳手午心真快捷方式,未頭手足申頭背,酉行膝背同其類,戍日在陰頭面間,亥日游行頭頸位。十二支神禁灸歌,男除女破應該會。

十干日不宜用針,犯之病多反復

【方歌】甲不治頭乙耳喉,丙肩丁背與心求;戊巳腹脾庚腰肺,辛膝壬當腎脛收,癸日不宜針手足,十干不犯則無憂。

九宮尻神歌

【方歌】尻神所在有根由,坤內外踝圣人留,震宮牙口(月專)宜記,巽位還居乳口頭,中宮肩骨連尻骨,面目從干上游,手膊兌宮難砭灸,艮宮腰項也須休,離膝肋脅針難下,坎肘還連肚腳求,為醫精曉尻神歌,萬病無干禁忌憂。

方劑:升打靈藥固罐法組成:宜用陽城罐,將罐(槁)熱,搗大蒜于罐外遍擦之,再(槁)再擦,如是三四次;次以姜醋入罐內蕩之煮之,以干為度;次用黃土二分、煤灰二分,以馬毛以鹽水合之,固罐一指厚,陰干,裂縫再固,必要完固聽用。

又方:升打靈藥封罐口法組成:入藥畢,蓋鐵盞,用鐵絲(金攀)畢;用石膏、無名異等分,食鹽減半俱(火段)過,為極細末,醋調成膏;次加炭火二三塊于盞內,燒盞熱,以筆蘸藥周圍涂之,隨干隨涂,以口平為率。一用石膏生、白礬、食鹽三味等分為末,水調涂之如前。

又方:煉金頂砒法組成:用鉛一斤,小罐內炭火煨化,投白砒二兩于化烊鉛上,煉煙盡為度,取起冷定,打開,金頂砒結在鉛面上,取下聽用。

又方:制寒食面法組成:用白麴一斤,外再以面半斤,水調稠厚,趕成薄片二塊,將前面包合于內,周圍捏緊;于清明正日蒸熟,掛透風處陰干,用面包藏,勿經女手,愈久愈效。

外科卷下總綱

八廓主六腑命門包絡病歌

條文:風廓屬膽水膀胱,大腸天廓地胃鄉,火廓小腸雷廓命,山澤三焦包絡方。

方劑:【注】此明八廓所屬也。

風廓即風輪也,風輪屬肝,肝與膽為表里,故輪主臟為肝病,廓主腑 為膽病。

水廓即水輪也,水輪屬腎,腎與膀胱為表里,故輪主臟為腎病,廓主 腑為膀胱病。

天廓即氣輪也,氣輪屬肺,肺與大腸為表里,故輪主臟為肺病,廓主 腑為大腸病。

地廓即肉輪也,肉輪屬脾,脾與胃為表里,故輪主臟為脾病,廓主腑 為胃病。

火廓、雷廓、山廓,即血輪之部位也,血輪屬心,心與小腸為表里,故輪主臟為心病,廓主腑為小腸病。

其雷廓命門、澤廓三焦、山廓包絡,皆附于血輪者,以命門、三焦、包絡,俱屬相火,當稟命于君火,故當附焉。

【按】眼科皆以五輪屬臟,配五行;八廓屬藏腑,配八卦,遂使臟腑混淆,無所適從。夫五輪既屬臟,八卦自應屬腑。今改訂之,俾學者按輪廓之部位視之,而病之在臟、在腑,自能了然矣。

八廓所屬歌

條文:津液水廓屬膀胱,養化風廓是膽方,傳導天廓大腸是,水谷地廓胃家鄉,關泉雷廓命門主,抱陽內眥火小腸,外眥三焦清凈澤,會陰山廓包絡疆。

方劑:【注】內眥火小腸,謂內眥火廓,屬小腸也。

外眥三焦清凈澤,謂外眥屬三焦,清凈澤廓也。

津液廓即水廓,水廓屬腎,腎與膀胱為表里,膀胱為津液之腑,故又名焉。

養化廓即風廓,風廓屬肝,肝與膽為表里,膽為少陽,主長養化育,故又名焉。

傳導廓和天廓,天廓屬肺,肺與大腸為表里,大腸為傳導之官,故又名焉。

水殼廓即地廓,地廓屬脾,脾與胃為表里,胃納水殼,故又名焉。

抱陽廓即火廓,火廓屬心,心與小腸為表里,根據附于陽,故又名焉。

關泉廓即雷廓,命門者龍雷之火,故名關泉,附于火廓也。

清凈廓即澤廓,三焦者,陽相火也,蒸化水殼,為決瀆之官,故名清凈,附于火廓也。

會陰廓即山廓,包絡者,陰相火也,根據附于心為臣使之官,故名會陰,附于火廓也。

八廓部位歌

條文:瞳人水廓黑睛風,天廓白睛部位同,內眥火雷外山澤,上下胞屬地廓宮。

方劑:【注】八廓者,水廓、風廓、天廓、火廓、雷廓、山廓、澤廓、地廓也。

謂之廓者,猶城郭衛御之義也。

瞳人,屬坎水廓也。黑睛,屬巽風廓也。白睛,屬干天廓也。內眥,大眥也,屬離火,震雷之廓也。外眥,小眥也,屬艮山,兌澤之廓也。兩胞屬坤,地廓也。

此明八廓以八卦立名,示人六腑命門包絡之部位也(圖二)。

女子逆經歌

分類:補遺條文:女子逆經血灌瞳,滿眼如朱努肉生,總因血熱經阻逆,通經蘇木大黃紅,芩連羌薄梔香附,生地歸芍賊草芎。

方劑:通經散方蘇木一兩大黃五錢紅花一兩黃芩二兩黃連羌活薄荷黑梔子 香附生地黃當歸赤芍藥木賊甘草川芎各一兩右為粗末,令勻,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食后,去渣溫服。

【注】女子逆經之證,乃血逆上行,沖灌瞳人,以致滿眼赤澀,或生努肉,總由血熱經阻不行,因而上逆也。

宜用通經散,破血通經,其血翳自退。

小兒生贅歌

條文:小兒生贅生瞼內,初小漸大隱摩瞳,赤澀淚多脾胃熱,鉤割囗洗去瘀紅,清胃散用車前子,膏軍柴桔黑芩風。

方劑:清胃散方車前子石膏大黃柴胡桔梗黑參黃芩防風各一錢右為粗末,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后去渣溫服。

【注】小兒生贅之證,生于眼胞之內,初起如麻子,久則漸長如豆,隱摩瞳人,赤澀淚出,此乃脾、胃熱上壅所致。

先用手法或鉤割或囗洗,散去外瘀;后用清胃散,清其內熱。

小兒青盲歌

條文:小兒青盲胎受風,瞳子端然視物蒙,明目羊肝桂柏味,細菊羌連白術同。

方劑:鎮肝明目羊肝丸方羯羊肝(用新瓦盆焙干,如大只用一半,竹刀切片)一具官桂柏子仁五味子細辛菊花羌活各五錢黃連(炒)七錢白術五錢右為細末,煉蜜為丸,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沸湯研調,空心服一錢。

【注】小兒青盲者,因胎受風邪,生后瞳人端好,黑白分明,惟視物不見,有時夜臥多驚,嘔吐痰涎黃汁。

宜用鎮肝明目羊肝丸,久服可愈。

小兒疳眼歌

條文:小兒疳眼肝脾病,腫疼澀淚翳遮瞳,咬甲揉鼻合面臥,肥兒神麥荑連同。

方劑:四味肥兒丸方神麴(炒)麥芽(炒)蕪荑黃連(炒)各等分右為細末,令勻,水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一錢,空心白湯送下。

【注】小兒疳眼者,初因飲食傷脾,久則肝熱上沖,腫痛難開,隱澀淚多,漸生白膜,云翳遮睛,外則挦眉咬甲揉鼻,喜合面而臥,不喜抬頭。

宜用四味肥兒丸,久服即效。

小兒通睛歌

條文:小兒通睛因驚振,看東反西視斜偏,牛黃珠麝竺金黛,地龍蘇附珀油蠶。

方劑:牛黃丸方牛黃三錢珍珠三錢麝香少許天竺黃三錢金鉑(為衣)量加青黛三錢地龍三錢蘇合油五錢白附子(炮)三錢琥珀三錢香油五錢僵蠶三錢以上九味,各另研極細,共為一處,用細甘草梢一兩煎汁,次入蘇合油香油兌均,和藥為丸,黃豆大,金鉑為衣,薄荷湯化一下丸,忌一酒面、辛熱、生痰等物。

【注】小兒通睛之證,或因驚恐,或緣擊振,致雙目睛通,瞻視偏斜,看東反西,視左反右。

急用牛黃丸,疏風鎮驚,久則即成難治之證。

不內外因為病歌

條文:病由不內外因者,飲食起居擊刺成,邪無定體內外障,細察其因無遁情。

方劑:【注】此明不內外因受病之因也。

既非外感六氣,又非內傷七情,但因飲食不節,傷飽失饑,起居不慎,勞役過度,或遭擊振,或被刺損,以其邪無定體,故或成內障,或成外障之病,當細察其所因,則病無遁情矣。

五風初患不足歌

條文:五風初患不足證,通明補腎決明參,生地桔車茺芍細,引經竄散少加軍。

方劑:通明補腎丸方石決明一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二兩桔梗一兩車前子一兩茺蔚子二兩白芍藥一兩細辛半兩大黃三錢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錢。

五風初患有余歌

條文:五風初患有余證,除風湯內主羚羊,黑芩蝎尾車前子,黃芩白芍共硝黃。

方劑:除風湯方羚羊角二錢黑參二錢茯苓二錢蝎尾三分車前子二錢黃芩一錢白芍藥一錢芒硝一錢大黃一棧右為粗末,令勻,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后去渣溫服。

五輪主五臟病歌

條文:胞為脾病眥主心,肺白肝黑腎瞳人,五輪為病主五臟,寒熱虛實隨證分。

方劑:【注】胞為肉輪,主脾病也。肉、外二眥為血輪,主心病也。白睛為氣輪,主肺病也。黑睛為風輪,主肝病也。瞳人為水輪,主腎病也。

五輪之病,五臟主之。其寒、熱、虛、實,當隨所現之證而分之也。

五輪所屬部位歌

條文:五輪肉血氣風水,肉輪兩胞血輪眥,氣輪白睛風輪黑,水輪瞳子自當知。

方劑:【注】五輪者,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也。

謂之輪者,目睛運動如輪之意也。

上、下兩胞為肉輪,內、外兩眥為血輪,白睛為氣輪,黑睛為風輪,瞳人為水輪,此明五輪之部位,分屬五臟也(圖一)。

內因為病歌

條文:內障皆因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臟腑內損精不注,初為內障久成風。

方劑:【注】此明內障受病之因也。

障,遮蔽也;內障者,從內而蔽也。

內障之病,皆因七情過傷,過喜傷心,過怒傷肝,過憂傷肺,過思傷脾,過悲傷心,過恐傷腎,過驚傷膽,臟腑內損,精氣不上注于目。

故初病內障,久成五風(烏風、綠風、黑風、黃風、青風)之患。

其證不紅不腫,瞳人色變,而其光先明也。

內障初患久變五風歌

條文:內障初患如好眼,生花視物霧煙中,隱隱似翳瞳失彩,久變黃綠黑烏青,黃風雀目久金色,綠風時見花白紅,頭旋額鼻目牽痛,黑風見黑綠風向,烏風亦與綠不異,但痛不旋乃烏風,頭旋不痛青風證。瞳黃黃風發脾經,淺綠如白肺經發,黑色黑風腎經名,烏帶渾紅心經病,青是青風屬肝經。

外因頭風痛引目,腦脂熱注忽失明;內因精傷不上注,左右相傳漸漸盲。

或兼外因皆赤痛,內因不足補其精。

方劑:【注】內障初患,如同好眼,但視物常見五色花飛,昏而不明,如在霧煙之中,瞳中隱隱似翳,漸無精采射人,其瞳色或變黃、白、綠、烏、黑,渾紅無定,久則成五風,內障之證也。

黃風者,初病雀目,日久瞳變黃色,甚而如金,難治之證也。

綠風者,初病眼前時見白花紅花,頭旋,兩額俠鼻痛牽兩目,日久瞳變淺綠如白之色。

黑風者,初病與綠風相同,但時見黑花日久瞳變昏黑之色。

烏風者,初病亦與綠風之證不異,但頭痛而不旋暈,眼前常見烏花,日久瞳變烏帶渾紅之色。

青風者,初病亦與烏風相同,頭雖旋暈而不痛,眼前常見青花,日久瞳變青色。

其五風發病之源,黃風則發于脾經,綠風則發于肺經,黑風則發于腎經,烏風則發于心經,青風則發于肝經。

然風雖有五,其致病之由則有二:一曰外因,必因頭風,其痛引目上攻于腦,腦脂與熱合邪,下注于目,而致兩目忽然失明也,一曰內因,必因內傷臟腑,精氣不上注于目,或先病左目,后及于右目,或先病右目,后及于左目,左右相傳,兩目俱損也。

外因證屬有余,多兼赤痛,當以除風散熱為主;內因證屬不足,多不赤痛,當以補精益氣為主。

內障總名歌

條文:內障初患變五風,黃綠黑烏青圓冰,滑澀浮沈橫散偃,黃心黑水棗花形,雷頭驚振及瞳缺,雀目高風胎患名,二十四證為內障,須當一一辨分明。

方劑:【注】內障初患,尚未失明之證也,久而變成五風之證。

瞳變黃色者,名曰黃風。變綠白色,名曰綠風。變黑色者,名曰黑風。變烏紅色者,名曰烏風。變青色者,名曰青風。

圓者,圓翳也。

冰者,冰翳也。

滑者,滑翳也。

澀者,澀翳也。

浮者,浮翳也。

沉者,沉翳也,又名深翳。

橫者,橫翳也,又名劍脊翳。

散者,散翳也。

偃者,偃月翳也。

黃心者,白翳黃心翳也。

黑水者,黑水凝翳,亦名黑花翳。

棗花者,棗花翳也。

雷頭者,雷頭風變內障也。

驚振者,因驚振而成內障也。

胎患者,胎患內障也。

此內障二十四證之總名也,須當一一分辨明白,以施治也。

天行赤眼歌

條文:天行赤眼四時生,傳染熱淚腫赤疼,受邪淺深隨人化,驅風散熱飲防風,牛蒡將軍羌赤芍,連翹梔薄草歸芎。

方劑:驅風散熱飲防風牛蒡子(炒研)大黃(酒浸)羌活赤芍藥連翹梔子(炒)薄荷各一錢甘草五分當歸尾川芎各一錢右為粗末,以水二盞,煎一至一盞,食后去渣溫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灵宝市| 金秀| 湖北省| 桐庐县| 崇州市| 伊宁县| 嫩江县| 东莞市| 马关县| 磐石市| 新邵县| 静宁县| 盐亭县| 巴塘县| 封丘县| 三门县| 旬阳县| 乌拉特后旗| 屏边| 广丰县| 呼图壁县| 大连市| 邓州市| 博客| 静安区| 南昌县| 若羌县| 荥经县| 莒南县| 西乌| 永仁县| 钟祥市| 如皋市| 习水县| 弥渡县| 杭锦后旗| 廉江市| 东平县| 普定县|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