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龍游遂安處州等處獲捷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匯報捷功事。

案據臣標守備李和等塘報各到臣。該臣看得金、衢連界各山賊寇不時出沒,臣與將軍臣賴塔調度搜剿;據防守龍游縣臣標守備李和、撫標守備陳國任、龍游縣知縣盧燦、防守杜澤地方臣標隨征官張文福等屢次搜剿,各有斬獲不等。其嚴州一路,黃巖總兵官鮑虎率領官兵于遂安地方連勝四陣,斬擒偽參將、守備等員,斬賊一千五百有余,招撫偽都司、守備、千、把五名,賊眾一百二十三名。今大將軍和碩康親王調度援剿總兵官李榮、溫州總兵官陳世凱等隨同三等臺吉察渾、副都統馬哈達率領滿漢綠旗官兵恢復永康、縉云,陣斬偽守備一名、賊眾一千有余,擒斬五十四名;又連奪崖頭、桃花二嶺,殺賊五百有余,擒斬二十五名,招到偽游擊一名。逆賊望風逃遁,隨即克取處州府,得獲炮藥等項。又撫標游擊田萬侯等隨同噶喇昂邦、希福率領滿漢綠旗官兵恢復武義,前至苦竹、郭洞、下楊寨等處地方,三次殺賊獲械各具報前來。各路官兵奮勇用命,剿賊恢復,屢戰屢捷。除滿洲官兵功績候大將軍親王具題外,所有在事綠旗有功人員,相應匯疏題報。臣謹會同平南將軍都統臣賴塔合詞密疏具題,伏乞皇上睿監施行。

康熙十四年二月十八日題。

奉旨:『這匯報捷功,事平之日察明議敘具奏。兵部知道』。

啟王移調嘉湖官兵(康熙十四年二月)

嚴禁妄殺搶擄告示(康熙十四年二月)

招撫溫處陷賊官兵歸正告示(康熙十四年二月)

啟王湖協官兵仍留嚴州防剿(康熙十四年三月)

啟王調兵赴處州(康熙十四年三月)

飭杭州知府查解兵廝騷擾浙西鄉村(康熙十四年三月)

示禁義烏投誠擾民(康熙十四年三月)

示禁駐防處郡弁兵下鄉騷擾(康熙十四年三月)

啟王移調嘉湖官兵(康熙十四年二月)

啟為啟請移調官兵事。

竊惟衢州自逆賊屯踞近郊,依山阻水,日夜窺伺侵犯;官兵拒河而守,已三月有余。賴將士奮勇,保固無虞。但堵防各路隘口連延二十余里,以少御眾、兵力難以再分;屢欲別屯南北兩山,以絕土寇交通運糧之路。至于賊寇游騎出沒,亦應隨處追剿。因沿河之兵不便輕撤,遂令逆賊得以相持至今。職思各處無兵可調,近日嚴屬投誠接踵,賊氛漸戢;惟遂安尚須堵防。查嚴協經制兵一千余名,前后調集兵共二千四百名,見今黃巖鎮又有新募兵丁,盡可酌量抽撥。前職會調同嘉湖營兵,適因嚴州告警,奉親王諭令停止。今衢、嚴兩府緩急勢殊,相應將嘉湖官兵調至衢州,以資援剿。伏乞垂監施行。

嚴禁妄殺搶擄告示(康熙十四年二月)

為宣布恩綸,戢兵撫民事。

照得溫、處地方,自被賊寇蹂躪,民間室廬焚毀、田畝荒蕪,資蓄無存;妻拿失散,顛連困苦:誠可哀恫!今大兵所至,賊寇奔逃。凡此被難百姓,皆從殺掠之余;僅存孑遺,已無生計。亟宜拊循軫恤,俾得安保室家,漸復故業。朝廷恢復疆土,所重在于人民。一應婦女、孩童,悉系版籍戶口;若使有土無人,豈是安民靖亂!案奉欽差侍衛到浙,宣傳上諭:『滿、漢官兵,在各地方務須恪守紀律,秋毫無犯;如有騷擾情由,督、撫即行題參。若徇庇不即題參,將督、撫一并議處。欽此』。又準部文:『陷賊地方,百姓原皆朝廷赤子;一時被脅,割去辮發。今勤勞師旅征剿賊寇,特以為民。凡大兵所到之處,如有割辮之人,持械拒敵及竊踞城池山寨不即來降者,仍行誅戮。其余割辮之人,概予寬免,不得妄行誅戮;多方安輯,以副皇上好生之至意。至果正賊寇,未必攜帶妻子而行;營中所有,大率非系擄掠民人子女,即系為彼脅從。囗后如殺賊之余,賊寇所擄難民子女,許令民間認領,不得一概搶擄:以昭皇上愛養元元之意等因,奉旨通行在案』。煌煌恩旨,誰敢不遵!惟恐溫、處地方百姓,淪陷日久,未悉周知;愚民或懷疑畏,驚竄潛藏,致有官兵借名搜剿,乘機搶擄。合行頒示曉諭。

為此示仰官吏、兵民人等知悉:凡出征將士,務須仰體皇仁,恪遵紀律。除賊寇札營拒敵,用兵剿殺;其余鄉村潛避民人,不得妄行殺戮搶擄。各地方隨軍官員,所至宣布德音,撫綏黎庶。凡已經安輯處所,即知會領兵將弁,毋得縱兵騷擾。百姓人等及早復歸故里,料理春耕;如聞大兵到日,立即相率來迎,以分涇渭。如有賊寇經過屯札,務須飛報官兵追剿,毋或觀望遲延,致令官兵借端殺擄,無從分辨。如已經來歸,安輯地方,敢有不法官兵故違恩旨,或殺戮平民、或擄掠子女、或搶奪牛畜、或搜劫貲財:有一于此,不論滿、漢、綠旗,本部院自當遵旨題參,斷無瞻顧!各宜遵悉。

招撫溫處陷賊官兵歸正告示(康熙十四年二月)

為宣諭皇恩,招撫歸正事。

照得逆賊倡亂以來,朝廷遣發大兵,四路追剿;荷蒙天恩浩蕩,罪歸元惡,矜憫脅從。本部院又經特奉上諭:『如耿精忠怙逆不悛,或伊下官兵心存忠貞,殺耿精忠來投或率眾來投,俱著從優議敘加恩;即只身來投,亦著收留恩養。欽此』。欽遵在案。凡溫、處地方各標營將領兵丁,平日受爵祿之榮、叨豢養之惠。一當封疆有事,為官者有功,即不時超擢;為兵者出征,即加給行糧:朝廷之恩厚矣。本部院推誠撫士,甘苦必知。自軍興伊始,預給資糧,破格賞賚;正期爾等勉圖報效,共立功名。豈意一旦變生,相隨淪陷;勢由驅脅,諒非本心!即如瑞安官兵固守全城,方當論功敘擢,亦復不保厥終;泯棄前勳,殊為可惜!且爾等多有父母、妻子俱在本處,遠望哀號,惟恐株連;幸沐洪恩,概從寬宥。間有一、二逃回,并已照舊收伍。投誠頭目,咸已給札授官;爾等豈不聞知?何乃枵腹單衣,甘為逆賊先驅,自攖鋒刃;雖在至愚,未有不思改計者矣!今大兵前進,正爾等重見天日之時。速宜乘機返正,保命全家;兼可因會圖功,策名受賞。禍福之機,決在俄頃。合行出示曉諭。

為此示仰溫、處原舊各官兵知悉:務須欽遵上諭事理,湔雪前非,勉圖后效;或獻城納款、或臨陣歸降,或率眾迎師、或約期內應。如能擒渠獲丑,更是奇功;即使間道拔身,亦明素志。并當遵旨奏聞,優加敘錄。倘或執迷不悟,敢逆顏行;天戈所臨,盡行剿滅。毋失良圖,自貽后悔!

啟王湖協官兵仍留嚴州防剿(康熙十四年三月)

啟為緊急賊情事。

康熙十四年三月初三日,奉諭:『據黃巖總兵官鮑虎啟稱:「本年二月二十六日,據遂安縣牒呈:本月二十六日巳時,據練總生員毛印昌報稱:蔡寇、汪飛隆、吳明初、蔣君一、汪重陽等寇札盧村詹家,孫肇業、程惟一等寇札石塘鮑家,余冬茍、汪英毛、余祝、鄭文等寇札破橋洪家、其楊七保、曹家、葉家等處;新賊蜂起沖鋒,系毛魯、余貞初、余仲孫及程姓等寇仍札黃金林、其下社、橫山、小泉等處。老幼男婦,皆日逃盡。又傳言王賢孫同楊林二寇并姜九桂、姜明喜、江奏平、豐四十、江秀如等寇亦盡自八都徃十都、過十五都會齊,揚言是馬鵬過來:此系生營鄉勇探實的音,具報等情前來。除通報外,理合塘報等情。為照清湖閩逆糾集土寇共有萬余,窺伺遂城,所隔不遠;總兵現在督兵相機撲剿。惟是在遂之兵除嘉、湖前后二次官兵六百五十名盡調赴衢堵剿外,現在遂安兵力單薄,守城不能殺賊、殺賊不能守城。況遂邑在萬山之中,閩寇在前,淳、壽二縣,投誠復叛;各逆在后,東西受敵,策應無兵。理合星馳啟報,伏乞俯監閩逆、土寇并力侵犯,不論何項官兵,迅賜調發,星馳來遂,以保萬全」等語。據此,照得嘉、湖之兵原系防御遂邑。前因該督啟稱「近日嚴屬投誠,賊氛漸戢;應將嘉、湖兵調至衢州」等語。本親王以該督身膺重任,必知地方緩急情形。如果遂安平靜,無庸防御,即行調去。今據鮑虎報稱逆賊汪飛隆、孫肇業、余冬茍各賊復來侵犯,遂邑東西受敵,策應無兵;應作何調度,使遂安無虞?該督酌行可也。特諭』到職,奉此。

該職看得處州新復,需兵甚亟。職已將自嚴調到把總李友明、路宗良所領官兵星馳赴處,另具啟聞外,今蒙令諭遂安告警,令職酌行。查金、衢、嚴三郡綠旗官兵數不滿萬,所在皆慮兵少;惟藉移緩就急,以應事機。查在遂安,止有李友明所領兵二百五十名。其路宗良兵一百名向系分防壽昌;尚有調到嘉興營守備孫篤蔭所領兵二百名,向系留守府城。此二處情形今已稍緩,原不盡系遂安之兵。況總兵官鮑虎鎮標,新募已增數百名;以抵所調之數,盡足相當:未致遽為單寡。職權衡事勢,當以處州為急;所調之兵,仍應赴處。尚有在嚴湖協把總胡卿官兵一百名雖經移調,尚未到衢。職仰承親王令諭,相應將此項官兵仍留嚴州,一面飛飭該鎮多方剿御;職自當相機酌量策應可也。

謹啟。

啟王調兵赴處州(康熙十四年三月)

啟為報明發兵赴處防御事。

據援剿金衢總兵官李榮、溫州總兵官陳世凱報稱:『竊照本職等奉令統兵恢復溫、處,已于康熙十四年二月初四日抵處緣由及地方情形,已經稟報在案。但處郡居萬山之中,三面與溫、臺、衢接壤,巨寇環繞;惟縉云一陌可通金華,三等臺吉察渾、副都統馬哈達帶領滿兵駐札于彼。獨本職等一枝孤軍,沖鋒冒險;名雖兩鎮,不上二千之眾。分布周城,安設炮火堵御要口及下河、巖泉、石牛諸處,皆當撥一、二百兵扼守。兵分則勢單,存城實屬寥寥。見令探得偽都督徐尚朝復聚眾數千于云和、龍泉山內,馮公輔亦聚三千余眾扎立木城于宣平龍坑。又溫州、青田一帶有沙、穆、李、王各賊首共聚眾萬余,眈眈虎視,欲圖復犯;以備御嚴密,未敢輕窺。本職等每擬出城撲剿,而城內空虛,恐致顧彼失此;前經屢請添發大兵,未奉發至。百姓看破兵單,將欲入城,輒復疑畏裹足。倘賊寇偵知,猝然突犯,內乏糧草、外鮮聲援,刻刻所慮。本職等一身有限,其如封疆之重何!伏乞撥發一旅迅至處州,共商機宜,以固疆圉』等因到職。

該職看得處郡三面與溫,臺、衢接囗,為今日進兵扼要之地。仰賴親王調度,得以恢復。但賊寇尚多屯聚近山,窺伺叵測;必須厚集兵力聲援相接,庶可戰守兼資。屢據援剿溫州二鎮呈請增兵,查調在嚴嘉興營把總李友明官兵二百五十名、湖協把總路宗良官兵一百名,前經職啟調至衢州;今衢州雖見當賊沖、需兵甚亟,而處郡形勢孤懸,策應更難刻緩,隨將前項官兵移調赴處。尚有調防諸暨太湖營把總李虎官兵二百名,今該縣寇警寧息,并令星赴處州;使該鎮原標之兵得專統轄,而增此一旅亦足稍助軍聲。

謹啟。

飭杭州知府查解兵廝騷擾浙西鄉村(康熙十四年三月)

為嚴禁兵丁損壞山花、荒廢農業,以重國本事。

照得浙西民俗,半資耕種、半藉蠶桑。當此春暮夏初,正民間婦子齊力蠶繅之時;又如山區沃壤所產茶筍,小民一年家計,全望此際收成。不惟播種有本,即辦課完糧亦于此是賴。歷年蠶卯之時,正供錢糧尚且暫寬征比,以免紛擾。乃訪聞旗營兵廝往往三五成群,打柴、打草,遍徃鄉村;離城漸遠,肆志橫行。或索飲食,或詐銀錢;或踐山花,或奪茶筍:稍不遂意,生釁尋非,無所不為。甚至荒村僻徑,搜括搶奪;孤客難行,商阪裹足:蠶繅失時,民情困苦,殊非法紀!除咨將軍嚴禁外,合行知照。

為此牌仰該府官吏照牌事理,留心禁飭。各宜恪遵軍紀,與民相安;不得騷擾鄉村,荒廢農業以及恃強搶奪,致干國典。倘有仍前橫行,許附近里甲、居民協同扭稟該府查明申解,以憑嚴加重究。

示禁義烏投誠擾民(康熙十四年三月)

為嚴禁投誠擾民,以肅法紀事。

照得各屬投誠人眾,既已悔悟前非,革心歸命;幸蒙皇恩浩蕩,嘉予維新。自當安分守法,復為良民。乃其中尚有頑獷成習,復倚投誠名色,擾害地方。在市鎮則交易逞強,往鄉隅則邀奪肆詐;陸路則拘執人夫,水路則強拉船只。至于指稱贓械,扳富、扳仇;借端索詐,不厭、不止:種種不法,殊堪痛恨!爾等既沐再生之恩,豈復貽自作之孽!合行飭禁。

為此示仰義烏縣投誠官兵人等知悉:務須恪遵法紀,遷善自新;充伍者各圖報效立功,歸農者并宜安分守業。倘有怙非逞勢、借端擾民如前所指諸弊者,許該縣不時查明申報,本部院定行提究重處。國法具在,各宜凜遵!

示禁駐防處郡弁兵下鄉騷擾(康熙十四年三月)

為嚴禁兵丁下鄉騷擾,以安地方事。

照得處郡新經恢復,余氛未靖;駐防官兵戰守方亟,非奉令搜剿,原不許擅離營汛。若各處鄉村,小民驚魂末定,正在招徠安集;乃訪聞旗營兵廝結隊成群肆行村落,攘奪雞豚、剽掠財物,致使湯火殘黎,望風逃竄。有地無民,軍需安出!似此違禁騷擾,大干法紀。除現在差員察拿外,合行嚴禁。

為此示仰滿、漢、綠旗官兵人等知悉:務須恪遵紀律、防守地方;不許擅離營伍,私自下鄉。即偵探軍情、擺撥傳報,營官必選謹慎兵目前往;仍嚴加約束,不時訪查。如有兵廝不遵禁約,私往鄉村驚嚇愚民、乘機搶擄,致使招集遺黎驚惶逃竄者,該管將弁立時查拿,軍法懲處。如有徇縱,經本部院訪聞得實,滿、漢官兵即啟報親王嚴究,綠旗將領定以束兵不嚴參處;凜遵毋忽!

金衢處三郡捷功并復宣平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塘報衢處等處官兵堵剿捷功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涪陵区| 大冶市| 固镇县| 廊坊市| 容城县| 礼泉县| 乐山市| 确山县| 柳州市| 武功县| 六盘水市| 鹤岗市| 汾西县| 天祝| 房山区| 大兴区| 高雄县| 同江市| 富蕴县| 天柱县| 县级市| 台州市| 永泰县| 丰原市| 会理县| 绥棱县| 安宁市| 云阳县| 体育| 延安市| 武义县| 博兴县| 亳州市| 新兴县| 宁都县| 盖州市| 深水埗区| 青海省| 聂荣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