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貫天機直講
最新章節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於戲,人心何嘗不善!而所以不善者,則以境遇、時勢所迫故耳。當名利馳逐之秋,而繒繳已施,陷阱已設,賢者亦惟有高舉遐飛、隱于塵外而已。何則?既不肯逐流揚波以戾乎道,復不肯鉤心斗角以喪其真,避世而超乎象外,避言而免落言詮,斯即所謂全真大道矣乎!
今夫人之所得乎天者,本為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乃誘之以外物之雜沓,蔽之以人欲之紛紜,而明德遂以不明矣。是故嗜欲深者天機淺,物誘寡者性命全。彼治世之賢哲,所以必淡泊以明志;超世之仙佛,所以必清凈以歸元者,豈非以此之故歟!嘗考儒、道、釋三教,本屬同源,大體無外乎懲忿窒欲、克己復禮為入德之門。所以《陰符》、《道德》、《心印》諸經,以及《大學》、《中庸》等書,均以修齊、明德、清靜、無為為本,不設象言,非似他種道書,比喻多端,以龜蛇、龍虎、鉛汞、丹爐等玄詞,種種象言,使人迷離徉往,如墜五里霧中,甚至有誤以為服食、符咒、房術、燒煉等事者。歷觀士大夫,多有晚年遁入禪窟,以求了心性者,其初未嘗不好久視、沖舉之說,顧以詞理艱深,不若禪之簡易直指。故佛日盛而老日衰,此大道之所以日晦也。
余自甲子在膠澳督辦任時,即研究全真之學,惟公務鞅掌,不能專心致志,所得甚微。茲以避囂故都,偶于書肆中獲得《一貫天機直講》一書。披閱之余,知為西蜀魏則之真人,民國甲子年在北京講道時所編之最新講義。對于三教菁華,諸經奧義,詳加注釋,發泄無余,實為亙古道書所僅見,所有修真一切秘旨口訣,暨玄宗釋典先后天種種秘詞奧旨,均為詳注明晰,開卷了然,可為無師修真者之金針寶筏。若能循是虔修,不獨可延年益壽,雖仙籍可登。
本擬早日付梓,以廣流傳,而挽世道,惟以第三卷內所注之《陰符經》第十七篇,短缺一頁,未免有不窺全豹之憾。物色數年,竟不可得。不得已,將是篇留出空白,先行付梓。最奇者,排版前一日,書肆店員李群文浩,于德勝門地攤上,無意中檢得第三冊殘書一卷,而所缺之第十七篇《陰符經》注解,宛然在內。余得之如獲拱壁,遂即鈔入原書之內,送交手民排入。非神靈默佑呵護,曷克臻此耶!
民國三十年歲次辛巳立冬前一日
蓬萊定安高恩洪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