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紀事

莊子德充符篇申屠

作徒

嘉兀者也與鄭子產(chǎn)同師

于伯昏無人子產(chǎn)謂申屠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

出則我止其明日又與合堂同席而坐子產(chǎn)謂申屠

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今我將出子可

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見執(zhí)政而不違子齊執(zhí)政乎申

屠嘉曰先生之門固有執(zhí)政焉如此哉子而悅子之

執(zhí)政而后人者也聞之曰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

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

而猶出言若是不亦過乎子產(chǎn)曰子既若是矣猶與

堯爭善計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申屠嘉曰自狀其

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知不可

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游干羿之彀中中

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

全足者眾矣我怫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

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與夫子游十九年矣

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游于形骸之內(nèi)而子

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子產(chǎn)囗然改容更貌曰

子無乃稱

史記張儀列傳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

谷先生學術(shù)蘇秦自以不及張儀張儀已學而游說

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

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zhí)張儀掠笞數(shù)百不服

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游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

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蘇秦已說趙王而得相約從親然恐秦之攻諸侯敗

約后負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張儀曰子

始與蘇秦善今秦已當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

愿張儀于是之趙上謁求見蘇秦蘇秦乃誡門下人

不為通又使不得去者數(shù)日已而見之坐之堂下賜

仆妾之食因而數(shù)讓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

至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謝去之張

儀之來也自以為故人求益反見辱怒念諸侯莫可

事獨秦能苦趙乃遂入秦已而蘇秦告其舍人曰張

儀天下賢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

者獨張儀可耳然貧無因以進吾恐其樂小利而不

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為我陰奉之乃言趙王發(fā)

金幣車馬使人微隨張儀與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

以車馬金錢所欲用為取給而弗告張儀遂得以見

秦惠王惠王以為客卿與謀伐諸侯蘇秦之舍人乃

辭去張儀曰賴子得顯方且報德何故去也舍人曰

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蘇君憂秦伐趙敗從約以為

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陰奉給君資盡蘇

君之計謀今君已用請歸報張儀曰嗟乎此吾在術(shù)

中而不悟吾不及蘇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謀趙乎

為吾謝蘇君蘇君之時儀何敢言且蘇君在儀寧渠

能乎

貧士傳仲尼三弟子者顏回曾參原憲也回嘗簞食

瓢飲處于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賢

之他日嘗列弟子之行又曰回也其庶乎屢空及回

死無以葬厥父顏路請夫子之車以為槨云參不仕

居衛(wèi)缊袍無表顏色腫膾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

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曳

縱而歌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而卒傳孔子之道

憲居以環(huán)堵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木為樞而甕牖

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歌子貢盛服軒

車往見原憲憲韋冠縱履杖藜應(yīng)門子貢曰先生病

矣憲應(yīng)之曰憲聞無財之謂貧學道不能之謂病若

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退有愧色

后漢書范式傳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少游太學

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寢疾篤嘆曰吾與山陽

范巨卿死友也尋卒式馳往赴之式執(zhí)紼而引柩留

止冢次為修墳樹然后乃去后到京師受業(yè)太學時

諸生長沙陳平子亦同在學與式未相見而平子被

病將亡謂其妻曰吾聞山陽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

死吾歿后但以尸埋巨卿戶前乃裂素為書以遺巨

卿既終妻從其言時式出行適還省書見瘞愴然感

之向墳揖哭以為死友乃營護平子妻兒身自送喪

于臨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書于柩上哭別而去其

兄弟聞之尋求不復(fù)見

景仰撮書管寧字幼安少與華歆同席讀書門外有

乘軒者過歆棄書遽往觀之寧恥之而割席曰子非

吾友也又嘗與歆共鋤菜地遇金寧揮鋤不顧歆則

捉而擲之漢魏之際居遼東二十年匿景藏光嘉遁

養(yǎng)浩魏明帝安車蒲輪束帛加璧聘之寧不受家貧

好學一藜囗五十年當膝處皆穿

北史索敞傳敞補扶風太守在位清貧卒官時舊同

學生等為請謚詔贈涼州刺史謚曰獻

隋書劉焯傳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也少與河間劉

炫結(jié)盟為友同受詩于同鄉(xiāng)劉軌思受左傳于廣平

郭懋常問禮于阜城熊安生皆不卒業(yè)而去武強交

津橋劉智海家素多墳籍焯與炫就之讀書向經(jīng)十

載雖衣食不繼晏如也遂以儒學知名

北史鄭羲傳羲從曾孫道邕道邕子譯隋文帝與譯

有同學之舊譯又素知隋文相表有奇傾心相結(jié)及

隋文為大冢宰總百揆以譯兼領(lǐng)天官都府司會總

六府事出入臥內(nèi)言無不從

王盟傳盟孫誼拜大司徒隋受禪顧遇彌厚進郢國

公未幾恩禮稍薄誼頗怨望公卿奏誼大逆不道罪

當死帝見誼愴然曰朕與公舊同學甚相憐憫將奈

國法何于是詔曰誼有周之世早預(yù)人倫朕共游庠

序遂相親好然性懷險薄巫覡盈門此而赦之將或

為亂乃賜死于家

龍城錄王宏濟南人太宗幼日同學因問為八體書

太宗既即極因訪宏而鄉(xiāng)人竟傳隱去是亦子陵之

徒歟

摭言劉虛白與太平裴公早同研席及公主文虛白

猶舉進士簾前獻詩曰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燈燭

一般風不知歲月能多少猶著麻衣待至公

陸游南唐書盧絳傳絳至新淦客于土豪陳氏與其

子弟共學絳好縱橫兵書日夜讀之陳氏察其非士

流謂曰朝廷方求賢豪吾子其可久留此乎因厚具

裝遣行

李平傳平本姓名曰楊訥少為嵩山道士與汝陰布

衣舒元共學數(shù)年業(yè)成同游蒲中客于節(jié)度使李守

貞守貞叛漢使兩人懷表間行乞師于金陵元宗為

出師數(shù)萬為之聲援甫出境而守貞叛兩人無所復(fù)

命且唐遇之厚因留事唐

天定錄僧可隆善詩高從誨閱其卷有觀棋句云萬

般思后行一失廢前功從誨謂可隆曰吾師此詩必

因事而得隆答曰某本姓慕容與桑維翰同學少負

志氣多恐維翰維翰登第以至入相某猶在場屋頻

年敗囗皆維翰所挫也因削發(fā)為僧其句實感前事

而露意焉從誨識鑒多此類也

宋史趙逢傳逢父崇事劉守光為牙校周德威平幽

州因誅崇逢尚幼德威錄為部曲令與諸子同就學

及德威戰(zhàn)沒胡柳陂逢乃游學河朔間久之西游客

鳳翔李從曮門下從曮卒侯益領(lǐng)節(jié)制逢又依之

儒林傳辛文悅以五經(jīng)教授太祖幼時從其肄業(yè)及

登位召見授太子中允后累遷至員外郎又有張遁

張文旦者嘗與太宗同學校太平興國中詣闕自言

各起家為主簿

凌策傳策字子奇宣州涇人世給事州縣策幼孤獨

厲志好學宗族初不加禮因決意渡江與姚鉉同學

于廬州雍熙二年舉進士累遷工部侍郎

馮元傳元幼從崔頤正孫奭為五經(jīng)大義與樂安孫

質(zhì)吳陸參譙夏侯圭善群居講學或達旦不寢號四

趙安仁傳安仁少與宋元輿同學元輿門地貴盛待

安仁甚厚元輿早卒家緒寖替安仁屢以金帛濟之

呂蒙正傳富言者蒙正客也一日白曰兒子十許歲

欲令入書院事廷評太祝蒙正許之及見驚曰此兒

他日名位與吾相似而勛業(yè)遠過于吾令諸子同學

供給甚厚言之子即囗也后囗兩入相亦以司徒致

仕其知人類如此

李行簡傳行簡字易從同州馮翊人家貧刻志于學

讀六經(jīng)每至夜分寒暑不易又聚木葉學書筆法遒

勁與里中富人楊士元同學既而同時中進士第士

元資遺行簡謝不取

張詠傳詠初與青州傅霖少同學霖隱不仕詠既顯

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來謁閽吏曰傅霖請見

詠責之曰傅先生天下賢士吾尚不得為友汝何人

敢名之霖笑曰別子一世尚爾邪是豈知世間有傅

霖者乎詠問昔何隱今何出霖曰子將去矣來報子

爾詠曰詠亦自知之霖曰知復(fù)何言翌日別去后一

月而詠卒年七十贈左仆射謚忠定

范仲淹傳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

人也后徙家江南遂為蘇州吳縣人仲淹二歲而孤

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少有志操既長知其世

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yīng)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

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

仲淹不苦也仲淹子純佑字天成性英悟自得尚節(jié)

行方十歲能讀諸書為文章籍籍有稱父仲淹守蘇

州首建郡學聘胡瑗為師瑗立學規(guī)良密生徒數(shù)百

多不率教仲淹患之純佑尚未冠輒白入學齒諸生

之末盡行其規(guī)諸生隨之遂不敢犯自是蘇學為諸

郡倡

呂公著傳公著字晦叔幼嗜學至忘寢食父夷簡器

異之曰他日必為公輔恩補奉禮郎登進士第召試

館職不就通判潁州郡守歐陽修與為講學之友后

修使契丹契丹主問中國學行之士首以公著對

張亢傳亢知和州坐失舉徙筠州同學生為吏部亢

憐其老薦為縣令后既為所累出筠州還所薦者復(fù)

求濟亢又贈金帛終不以屑意

家愿傳愿字處厚眉山人父勤國慶歷嘉佑間與從

兄安國定國同從劉巨游與蘇軾兄弟為同門友王

安石久廢春秋學勤國憤之著春秋新義熙寧元豐

諸人紛更而元佑諸賢矯枉過正勤國憂之為筑室

作室喻二蘇讀之敬嘆

辛棄疾傳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少師蔡伯堅與

黨懷英同學號辛黨始筮仕決以蓍懷英遇坎因留

事金棄疾得離遂決意南歸

陸持之傳持之字伯征知荊門軍九淵之子也七歲

能為文九淵授徒象山之上學者數(shù)百人有未達持

之為敷繹之

續(xù)詩話楊樸字契元鄭州人善為詩不仕少時嘗與

畢相同學畢薦之太宗召見面賦蓑衣詩云狂脫酒

家春醉后亂堆漁舍晚晴時除官不受聽歸山以其

子從政為長水尉

聞見前錄呂文穆公諱蒙正微時于洛陽之龍門利

涉院土室中與溫仲舒讀書有詩云八灘風急浪花

飛手把魚竿傍釣磯自是釣頭香餌別此心終待得

魚歸又云怪得池塘春水滿夜來雷雨起南山后狀

元及第位至宰相溫仲舒第三人及第官至尚書

名臣言行錄外集楊文靖時程門先進嘗曰同門后

來成就莫逾吾王伯約

胡文定公少長入太學同舍有潁昌靳裁之嘗聞程

氏之學與公論經(jīng)史大義公以是學益強識日明

仇池筆記吾八歲入小學以道士張易簡為師童子

幾百人師獨稱吾與陳太初太初者眉山市井人子

也余稍長學日益遂第進士制策而太初乃為郡小

吏其后余謫居黃州有眉山道士陸惟忠自蜀來云

太初已尸解矣蜀人吳師道為漢州太守太初往客

焉正歲日見師道求衣食錢物且告別持所得盡與

市人貧者反坐于戟門下遂卒師道使卒舁往野外

焚之卒罵曰何物道士使吾正旦舁死人太初微笑

開目曰不復(fù)煩汝步自戟門至金雁橋下趺坐而逝

焚之舉城人見煙焰上眇眇焉有一陳道人也

元史劉賡傳賡兼國子祭酒國學故事伴讀生以次

出補吏莫不爭先出時有一生親老且貧同舍生有

名在前者因博士以告曰我齒頗少請讓之先賡曰

讓德之恭也從其讓別為書薦其人朝廷反先用之

自是六館之士皆知讓之為美德也

張文謙傳文謙字仲謙邢州沙河人幼聰敏善記誦

與太保劉秉忠同學世祖居潛邸受邢州分地秉忠

薦文謙可用歲丁未召見應(yīng)對稱旨命掌王府書記

日見信任

輟耕錄陳子方閔仲達同舍生也皆待次杭府史陳

月日在前閔以計力反先之陳殊無怒意因赴都以

薦舉入仕歷官浙西廉訪司僉事閔方升書吏聞陳

來嘆曰復(fù)何面目見之遂稱疾不出陳下車即問左

右曰閔仲達何在眾以疾對陳曰必為我故非疾也

亟造其家閔皇恐出肅陳曰吾與君氣誼契厚君昔

先我而食祿者命也使非此吾又能致是耶今幸同

一公署惟有以教正之幸甚寧舍我與閔感激從事

相好如初

明通紀危素撫州金溪人字太樸以文學知名與同

邑黃字殷少少同學問元至正末素累官至翰林

學士承旨為待制徐達克燕京下令元臣咸輸告

身素與約死于難從人張午勸勿死不從

竟投居賢坊井中死之素走所居報恩寺亦欲投井

寺僧大梓挸出之謂曰國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國

史也素由是不死達乃以素歸

正氣紀黃鉞傳鉞明敏好學隱士楊者嘗避雨泊

舟鉞舍傍窺見鉞持書倚檐聲瑯瑯不輟乃就視之

曰豎子好學至此哉日能讀幾何鉞答曰苦無書讀

過目能不忘也曰我有書在海洋店去此不遠豎

子能從吾游乎鉞喜再拜即從舟至其舍與數(shù)冊

持去數(shù)數(shù)往來怪其頻舉所借書咨詢悉記憶

大喜曰吾架上書不下萬卷不能舉付汝汝當就吾

舍讀因命其子福同室而學三年遂盡其書縣聞之

并辟福賢良怨之曰吾不幸遭世亂家破族散今

獨攜一子耕讀遠郊以畢余生因子好學盡以藏書

留覽乃不自韜藏卒為人知并顯我家若之何鉞曰

公無患當說尹罷之乃教福結(jié)束如農(nóng)夫且曰即尹

有問子但操吳音勿詳對福盡如鉞教因同詣尹曰

鉞與福同筆研數(shù)載知福深福才能問學并居鉞下

且父老身病不可行即行不足以應(yīng)詔君且得罪尹

心知其詐不得已獨遣鉞除宜章典史

明外史王守仁傳魏良器字師顏性超穎絕人守仁

亟稱之王畿為諸生落魄不羈見講學者輒罵良器

與同門生投壺畿見之笑曰腐儒亦為是耶稍昵就

已遂游守仁門

張士隆傳士隆字仲修安陽人弘治八年舉鄉(xiāng)試入

太學與同縣崔銑及寇天敘馬卿呂楠輩相砥礪以

學行聞

吉安府志周祿與劉見川教陳蒙山嘉謨諸同志訂

西原惜陰之會每月雖風雨寒暑必赴廬陵士人始

知從事圣學

湖廣通志裴椿幼穎敏英發(fā)志趣高遠為弟子員時

讓廩于謝生曰此生貧乏年且過予督學嘉獎之

伍文定傳邢珣子埴嘗學于張璁嘉靖初登鄉(xiāng)薦璁

貴顯屢欲援之辭不應(yīng)授浦城知縣有徐浦者役公

府埴一見異之令與子同學為娶妻后登第為給事

中其家世世祀埴

鎮(zhèn)國中尉睦傳覃精經(jīng)學筑室東坡之上招延

學徒與共研席名聲藉甚

奉國將軍多煌傳煌弟多炡亦奉國將軍穎敏絕人

善詩歌與宗人多謀磽謀境等結(jié)詞社久之游道

益廣談藝者皆向慕

沁水王珵囗傳鎮(zhèn)國將軍恬烷子輔國將軍珵圻與

珵囗珵塯珵堛結(jié)為詞社日相賡和時稱瀋國多才

公余日錄一秋兩元景泰甲子鄉(xiāng)舉吳啟文舉以春

秋學生發(fā)解應(yīng)天徐泰士亨以書經(jīng)監(jiān)生發(fā)解順天

皆邑人同學真可謂一時盛事四方寡媲矣

列朝詩集宗臣字子相歷稽勛員外郎在郎署與李

于鱗王元美諸人結(jié)社于都下于時稱五子者東郡

謝榛濟南李攀龍吳郡王世貞長興徐中行廣陵宗

臣南海梁有譽名五子實六子也已而謝李交惡遂

黜榛而進武昌吳國倫又益以南昌余曰德銅梁張

佳引則所謂七子者也于鱗沒元美為政援引同類

咸稱五子而七子之名獨著

李維楨字本寧隆慶戊辰進士選翰林庶吉士除編

修進修撰在史館博聞強記與新安許文穆齊名同

館為之語曰記不得問老許做不得問小李

張含字愈光少與楊用修同學丙寅除夕以二詩遺

用修文忠公極稱之謂當以詩名世嘗師事李獻吉

友何仲默然其生平知契白首唱酬者用修一人而

已愈光詩行世者有禺山詩選禺山七言律鈔皆用

修手自評騭云

江南通志王嗣響字霆叔華亭人以淹邃為時所稱

性耿介不茍?zhí)谱诓墨I許通政樂善皆少與同學

貴顯后過從輒不見有所贈遺亦不受

王志堅字弱生太倉人幼好讀書與嘉定李流芳同

硯席窮經(jīng)辨志有古先儒者之風

江西通志史梓芳字景賢鄱陽人孕十五月而生性

穎敏博通經(jīng)史餼于庠名籍甚與劉應(yīng)麒祝世祿同

硯席皆以國士期之

列朝詩集崔子忠字道毋少為書生師事萊人宋繼

登宋諸子及群從皆與同學而玫及應(yīng)亨尤厚善應(yīng)

亨署銓曹屬一選人以千金為崔君壽道毋笑曰若

念我貧不出橐中裝詒我而令我居間受選人金同

學少年尚不識崔子忠何等面目耶應(yīng)亨愧謝而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航空| 织金县| 资源县| 玉环县| 马边| 会同县| 东辽县| 临沧市| 陈巴尔虎旗| 南皮县| 承德县| 阿克| 临泽县| 周至县| 彭阳县| 马尔康县| 历史| 古蔺县| 兰坪| 二连浩特市| 河北省| 武汉市| 泊头市| 安泽县| 凌云县| 河曲县| 合阳县| 香格里拉县| 名山县| 郁南县| 高邑县| 濉溪县| 孝昌县| 西丰县| 涟水县| 乐都县| 福建省| 墨脱县| 荆门市|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