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藝文一
- 明倫匯編家范典叔侄部
- (清)陳夢雷
- 6766字
- 2015-12-25 15:41:47
誡兄子書 漢張奐
汝曹薄祜早失賢父財單藝盡今適喘息聞仲祉輕
傲耆老侮狎同年極口恣意當崇長幼以禮自持間
燉煌有人來同聲相道皆稱叔時寬仁聞之喜而且
悲喜叔時得美稱悲汝得惡論經言孔子于鄉黨恂
恂如也恂恂者謙恭之貌也經難知且自以汝資父
為師汝父寧輕鄉里耶年少多失改之為貴蘧伯玉
年五十見四十九年之非但能改之不可不思吾言
不自克責反云張甲謗我李乙怨我我無是過爾亦
已矣
仲雍哀辭 魏曹植
曹字仲雍魏太子之中子也三月而生五月而亡
昔后稷之在寒冰斗之在楚澤咸依鳥憑虎而無
風塵之災今之元綈文茵無寒冰之慘羅幃綺帳暖
于翔鳥之翼幽房閑宇密于云夢之野慈母良保仁
乎鳥虎之情卒不能延期于暮載雖六旬而夭歿彼
孤蘭之眇眇亮成干其畢榮哀綿綿于弱子早背世
蓋悲風動其扶輪臨埏闥以欷歔淚流射而沾巾
誡兄子及子書 王昶
郭伯益好尚通達敏而有智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
其人忽之如草吾是以親之昵之不愿兒子為之北
海徐偉長不沽高名不求茍得淡然自守惟道自務
有所是非則托古人以見意當時無所褒貶吾欽之
重之愿兒子師之
從子永寧令誄 梁王僧孺
余之從子謙字幼光以昭陽紀歲蕤賓旅月啟足
閩隅瞑目泉岫是殲才子實喪俊民若其孝親睦
友故非天墮地出異才絕學如有鬼告神授玉懷
瑕而可指桂含蠹其取傷孰與九德彰于造次百
行動為表征吐論含毫宣赴鍾管標心用己懸符
矩矱惠響棲道清心可鏡和而靡屈簡而周爽邃
若凝云潔如止水無慚座右不愧屋漏蒼苔繞路
素塵滿席蕭索庭戶靡事鮮明沉淪典籍將絕吊
賀室如夏甫狀等安期所有清塵唯不能忘懷藝
而已斯美宜久宜長而驥騄之步中徂鸞鷟之翅
未矯一歸寥廓長反虛無雖東隅再暝鉗丙之御
無及北顧相望隸首之數不盡而怛化非常人所
不免況風云萬里間此山川客思故鄉次房之念
何極輕棺反蜀允南之思可知而魂兮渺渺扁舟
靡靡生人之望已冥死歸之期又阻痛心傷目豈
伊一事無以少寄辛傷故復誄之云爾
昭昭洪胄映策光書違嬴避項從衛遷徐基忠踐孝
抱約懷虛有顯而默匪屈伊舒如茲邴魏譬彼董疏
入登高闕出啟精廬瞻星畫野望閫推車履仁不匱
蹈道有余九世盛矣七葉光諸往囗睿主來傅英儲
峨峨三祖羅室囗居前瞻紫闕旁望白渠高軒霞被
四馬龍攎溫溫司武皎皎秘書義高松竹價重璠玙
元昆世父重規迭矩容與學丘徘徊詞府青紫已拾
大夫斯取盛藩往相名畿來撫暉光不已驚生之子
謖謖萬尋昂昂千里實鳳匪雜真龍非似均情蘧寧
得意莊李室有虛白門無囂滓遺心沮勸忘懷慍喜
貧靡斯攝富其無恥險而不峭方而能理德有潤身
學斯為己逸羽難集孤峰易峙南邁瑤琨西逾杞梓
人亦有言名為實使譽傾邦國價騫州里崇蘭自芳
玨玉自光汪汪巨壑曖曖重墻靡造靡請不迎不將
久而愈敬狎而愈莊即無矯資此有尋常默非蓄短
顯弗用長豈伊墜岸如彼懸梁唯學已聚待問則強
偏在三篋兼下五行亦脫其巾于彼王吏如龍宮楚
有斯內侍蘊此上才安茲下位儲扉始辟傅府初開
爾其戾止辟彼昔才從斯簡帝仍此追陪何以
闕
二字
自茲翰飛傍佐戎列來攝儒衣儒衣濟濟訪對斯歸
是義罔惑唯禮無違悠悠越嶂泱泱閩海薄言銅墨
蒲密斯在孰云識吏政均舊宰循猛是兼弦韋無怠
補袍方服治情莫改增貲匪課歸民自倍十郡為則
百城斯采化日未逢政稱異等斯痛斯傷喪善殲良
妖同武擔疾甚清漳闔棺陋邑掩櫬蕪鄉嗚呼哀哉
眇眇輕艫悠悠長途風生閶闔日去昆吾空歸故國
寧識舊都水鳴秋鶴岸集寒烏寒不夜哭惟獨呱呱
茫茫大塊杳杳元墟嗚呼哀哉伊吾與爾大別唯名
肥泉猶接瓜瓞永輕義雖子道恩實友生歡憂共日
險泰均情如菊有芬如蘭有熏別惟慕類居實呼群
盡日持論遙夜披文漸漬羲老祖述淵云唯昏及旦
自旭徂曛人道實難譬彼徂湍驅車崤嶝執手河干
三川縈薄七嶺悠漫自茲不見心譬回瀾歲佇會面
日望音翰歡無一緒悲有萬端蒙陰遽戢扶景易殘
即斯大暮為此一棺山足難曉壟首易寒秋蟲相叫
暮羽來摶宿草行沒宰樹方攢昭涂長已大夜斯安
孰知冥默徒此汍瀾嗚呼哀哉
與兄子秀書 陳陳暄
旦見汝書與孝典陳吾飲酒過差吾有此好五十余
年昔吳國張長公亦稱耽嗜吾見張時伊已六十自
言引滿大勝少年時吾今所進亦多于往日老而彌
篤唯吾與張季舒耳吾方與此子交歡于地下汝欲
笑吾所志耶昔阮咸阮籍同游竹林宣子不聞斯言
王湛能元言巧騎武子呼為癡叔何陳留之風不嗣
太原之氣巋然翻成可怪吾既寂寞當世朽病殘年
產不異于顏原名未動于卿相若不日飲醇酒復欲
安歸汝以飲酒為非吾不以飲酒為過昔周伯仁渡
江惟三日醒吾不以為少鄭康成一飲三百杯吾不
以為多然洪醉之后有得有失成囗養之志是其得
也使次公之狂是其失也吾嘗譬酒之猶水亦可以
濟舟亦可以覆舟故江諮議有言酒猶兵也兵可千
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酒可千日而不飲不可
一飲而不醉美哉江公可與共論酒矣汝驚吾墮馬
侍中之門陷池武陵之第遍布朝野自言焦悚丘也
幸茍有過人必知之吾生平所愿身沒之后題吾墓
云陳故酒徒陳君之神道若斯志意豈避南征之不
復賈誼之慟哭者哉何水曹眼不識杯鐺吾口不離
瓢杓汝寧與何同日而醒與我同日而醉乎政言其
醒可及其醉不可及也速營糟丘吾將老焉爾無多
言非爾所及
陳情表 沈炯
臣嬰生不幸弱冠而孤母子零丁兄弟相長謹身為
養仕不擇官承襲朝命偶在亂世冒危履險自死輕
生妻息誅夷昆季屠滅但余老母得逢興運臣母妾
劉今年八十有一臣叔母妾丘七十有五私門弟侄
故自無人妾丘兒孫又久亡滅兩家侍養余臣一人
前帝知臣之孤煢眷臣以州里不欲使頓居草萊又
復矜臣溫凊所以一年之內再三休沐臣之屢披丹
款頻冒宸鑒非欲茍避朝廷遠離畿輦一者以年將
六十湯火居心每跪讀家書前懼后喜溫席扇枕無
復成童二者職居彝憲邦之司直若自虧身體何問
國章前德綢繆始許哀放內侍近臣多悉此旨正以
選賢與能廣求明哲趄荏苒未始取才而上元降
戾奄至今日德音在耳墳土遽干悠悠皇天哀此罔
極兼臣私心煎切彌迫近時慺慺之祈轉忘塵觸伏
惟陛下睿德聰明嗣興下武刑于四海弘此孝治寸
管求天仰歸帳扆有感必應實望圣明特乞霈然申
其私禮則王者之德覃及無方矧彼翔沈孰非涵養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
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
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
幼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
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
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嫂嘗撫
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汝時幼小當不
復記憶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
九始來京城其后四年而歸視汝又四年吾往河陽
省墳墓遇汝從嫂喪來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
州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
汴州汝不果來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
又罷去汝又不果來吾念汝從于東東亦客也不可
以久圖久遠者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嗚呼孰謂
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年少以為雖暫相別終
當久與相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誠
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去年孟東野往吾書與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
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
世如余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來恐
旦暮死而汝抱無涯之戚也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
強者夭而病者全乎嗚呼其信然耶其夢耶其傳之
非其真耶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純明
而不克蒙其澤乎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存
全乎未可以為信也夢也傳之非其真也東野之書
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嗚呼其信然矣吾兄之
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純明宜業其家者不克蒙其
澤矣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所謂理者
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
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
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汝之子始十
歲吾之子始五歲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
可冀其成立耶嗚呼哀哉嗚呼哀哉汝去年書云比
得軟腳病往往而劇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
之未始以為憂也嗚呼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抑別
有疾而至斯乎汝之書六月十七日也東野云汝歿
以六月二日耿蘭之報無月日蓋東野之使者不知
問家人以月日如耿蘭之報不知當言月日東野與
吾書乃問使者使者妄稱以應之耳其然乎其不然
乎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與汝之乳母彼有食
可守以待終喪則待終喪而取以來如不能守以終
喪則遂取以來其余奴婢并令守汝喪吾力能改葬
終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嗚呼汝病吾不
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以共居歿不能撫
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吾行負神明而
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
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彼蒼者天
曷其有極自今已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當求數頃
之田于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
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嗚呼言有窮而情
不可終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嗚呼哀哉尚饗
祭周氏侄女文 前人
維年月日十八叔叔母具時羞清酌之奠祭于周氏
二十娘子之靈嫁而有子女子之慶纏疾中年又命
不永今當長歸與一世違凡汝親戚孰能不哀撰此
酒食以與汝訣汝會知乎我念曷闋尚饗
祭侄女行軍夫人文 令狐楚
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故十三侄女行軍夫人之靈
嗚呼婦德尚柔以宜其家人之不幸生也有涯側聞
夫人明懿秾華輝奪夜光鮮侔晨葩行軍之妻尚書
之女動而中禮欲不逾矩婉彼宋子歸于鄭武主吏
之昌副軍大鹵云霄茲始琴瑟方調孰云大年曾莫
崇朝煜煜蕣華不思風飄瀼瀼薤露先旦而消嗚呼
哀哉昔也北來繡帷虧蔽今茲南去丹旐容曳游矣
冥漠宛然慈惠嫡女墜心良人迸涕嗚呼哀哉本支
百世如水一源況是鰥夫彌憐小孫千齡共盡萬化
如存申奠致詞悲何可言尚饗
祭六伯母文 柳宗元
代叔父纁作
維貞元十七年歲次辛巳二月癸巳朔二十五日丁
巳侄男華州華陰縣主簿纁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敬
祭于六伯母之靈伏惟天錫考壽神資淑德高明而
和柔惠且直敬長慈幼宗姻仰則不偕貴位孰不凄
惻嗚呼哀哉移天夙喪丁此閔兇主器繼夭莫承于
宗懿彼賢女孝誠自中溫溫良人竟揚德風承順必
敬滑甘則豐致養有榮其道克終天禍弊族造承哀
訃纏牽官事奔哭無路亦既請告聿來京師以號以
呼祗拜堂帷子姓雕落宗門日衰托于外姻陳此靈
儀幼女號戀誓言固之仁賢見容曲遂其私內顧孱
眇祗益摧悲誠愧于人豈曰得宜今歲調選獲參士
林主其簿書于華之陰受祿雖微莫遂曩心夙駕東
征祖軷將臨朔望是違哀懷豈任嗚呼哀哉
小侄女墓磚記 前人
字為雅氏為柳生甲申死己丑日十二月在九是日
葬東岡首生而惠命則夭始也無今何有質之微當
速朽銘茲瓦期永久
猶子蔚適越誡 劉禹錫
猶子蔚晨跪于席端曰臣幼承叔父訓始勾萌至于
扶疏前日不自意有司以名污賢能書又不自意被
丞府召為從事重兢累愧懼貽叔父羞今當行乞辭
以為戒余曰若知彝器乎始乎斫輪因人規矩中度
外枵然而有容者理膩質堅后加密石焉風戾日晞
不剖不聲然后青黃之鳥獸之飾乎瑤金貴在清廟
其用也羃以養潔其藏也櫝以養光茍措非其所一
有毫發之傷儡然與破甑為伍矣汝之始成人猶器
之作樸是宜力學為礱斫親賢為青黃睦僚友為瑤
金忠所奉為清廟盡敬以為羃慎微以為櫝去怠以
護傷在勤而行之耳設有人思披重霄而挹顥氣病
無階而升有力者揭層梯而倚泰山然而一舉足而
一高非獨揭梯者所能也凡大位未嘗曠故世多貴
人唯天爵并者乃可偉耳夫偉人之一顧逾乎華章
而一非亦慘乎黥刖行矣慎諸吾見垂天之云在爾
肩掖間矣昔吾友柳儀曹嘗謂吾文雋而膏味無窮
而炙愈出也遲汝到丞相府居一二日袖吾文入謁
以取質焉丞相吾友也汝事所從如事諸父借有不
如意推起敬之心以奉焉無忽
奠小侄女寄寄文 李商隱
正月二十五日伯伯以果子弄物招送寄寄體魂歸
大塋之旁哀哉爾生四年方復本族既復數月奄然
歸無于鞠育而未申結悲傷而何極來也何故去也
何緣念當稚戲之辰孰測死生之位時吾赴調京下
移家關中事故紛綸光陰遷貿寄瘞爾骨五年于茲
白草枯荄荒涂古陌朝饑誰抱夜渴誰憐爾之棲棲
吾有罪矣今吾仲姊反葬有期遂遷爾靈來復先域
平原卜穴刊石書銘明知過禮之文何忍深情所屬
自爾歿后侄輩數人竹馬玉環繡襜文葆堂前囗下
日里風中弄藥爭花紛吾左右獨爾精誠不知所之
況吾別娶已來嗣緒未立猶子之義倍切他人念往
撫存五情空熱嗚呼滎水之上壇山之側汝乃曾乃
祖松槚森行伯姑仲姑冢墳相接汝來往于此勿怖
勿驚華彩衣裳甘香飲食汝來受此無少無多汝伯
祭汝汝父哭汝哀哀寄寄汝知之耶
祭處士房叔父文 前人
某爰在童蒙最承教誘違訣雖久音旨長存近者以
壇山舊塋忽罹風水壽堂圮壞冢樹雕傾雖崩則不
修聞諸前哲且墮而罔治那俟他人況真隱昭芳鴻
儒著美豈可令趙岐之表墊彼元扃郭泰之碑淪于
夜壑載惟瑊頊藐爾孤沖誠叫號之不停顧營辦之
無素某等輒考諸蓍筮別卜丘封使羲叟以令日吉
時奉移神寢奢無僭縟儉免虧疏是期永閟尊靈長
安幽穸眠牛有慶自及于諸孤白馬垂祥豈祈于猶
子追懷莫及感切徒深文思平昔之時兼預生徒之
列陸公賜杖念滎益以何成殷氏著文愧獻酬而早
屈引進之恩方極禍兇之感俄鍾誰言一紀之余又
奉再遷之兆哀深永往情極初聞矧宗緒衰微簪纓
殆歇五服之內一身有官將使澤底名家翻同單系
山東舊族不及寒門靜思肯構之文敢怠成書之托
瑊等既幽明無累年志漸成則當授以詩書諭其婚
宦使烝嘗有奉名教無虧靈其鑒此微誠助夫至愿
敢有求于必大庶免嘆于忽諸迫其哀憂兼之瘵恙
曾非遐遠不獲躬親瀝血裁詞叩心寫懇長風破浪
敢忘昔日之規南卷齊名永絕今生之望冀因薄奠
少降明輝延慕酸傷不能堪處苦痛至深永痛至深
為鄭從事妻李氏祭從父文 前人
有美吾門實公族絳霄結蔭皇極流輝自嚴君以
交避延榮仲父以立朝衍慶叔父雖禮疏五服而義
囗一家馬援于兒侄之間一情無異王華在弟兄之
列數從猶親吉人寡辭君子無諍屬者以獻賦不遇
投筆從戎鏡水稽山聊屈觀書之望甬東浙右始開
傳劍之名經涂幾千去國數歲爰因職貢來奉闕庭
傳車方馳朝露溘至禍生朽索釁起揚鞭始驚香而
不禁俄折臂而無望嗚呼存亡恒理壽夭常期所悲
者方次中途所痛者非因美疢稅鞍告痛肩轝數晨
既針艾之莫征果含襚而斯及況乎合室遠在海涯
一女方羇二子未丱人生甚痛天道奚言今以國家
載遙干戈未息尚稽歸祔乃議從權定鼎城東永通
門外南瞻嵩嶺北望祈山式崇寓殯之封且作藏神
之室必也慶延異日時屬通年光溫序之恩歸俟臧
孫之有后二十一侄女早蒙慈撫久嘆違離今又從
夫山東食貧洛水將療無及驚悲有加敢因祭酹之
馨仰冀積靈之降嗚呼叔父永卑誠
與侄書 宋司馬光
近蒙圣恩除門下侍郎舉朝忌嫉者何可勝數而獨
以愚直之性處于其間如一黃葉在烈風中幾何不
危墜也是以受命以來有懼而無喜汝輩當識此意
倍須謙恭退讓不得恃賴我聲勢作不公不法攪擾
官司侵陵小民使為鄉人所厭若則我之禍皆起于
汝輩而汝輩亦不如人也
家書 范仲淹
三郎官人昨得書知在官平善此中亦如常則是純
佑未全安汝守官處小心不得欺事與同官和睦多
禮有事只與同官議莫與公人商量莫縱鄉親來部
下興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營私利汝看老叔
自來如何還曾營私否自家好家門各為好事以光
祖宗頻寄書言彼動靜將息將息不具叔押報十五
日新囗孩兒各安好十叔房下如何弟兄還漸識好
惡否
右范文正公與其兄子之書也其言近而易知凡
今之仕者得其說而謹守之亦足以檢身而及物
矣然所謂自未嘗營私者必若公之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擇
利害為趨舍然后足以充其名而其所論親僚友
以絕壅蔽之萌明禁防以杜奸私之漸者引而伸
之亦非獨效一官者所當知也友人陳君明仲為
候官宰得公此帖刻置坐隅以自觀省而以其墨
本見寄熹蓋三復焉而深贊其言之近指之遠敢
書其說于左方庶幾覽者有以發焉淳熙戊辰季
夏閏月新安朱熹謹書
祭叔父給事文 黃庭堅
嗚呼叔父忠信足以感欺匿和裕足以諧怨爭行不
祈報之施為不近名之清孝弟達于草木勤勞載于
朝廷謂當朝夕三事光輝九族白首庇民百僚是戒
黃扉青瑣曾不期月如何昊天殲奪斯亟嗚呼哀哉
在昔叔父典獄宜春牧民會昌恐一不清視之如傷
司農討論御之補察持節賑饑鰥寡受職六年在晉
民可即戎教之信義不奪農功元佑考績民兵蠹政
監觀四方維晉不病使君奪印以謝逋逃維叔父留
才節民曹是將使節并護并蜀食茶乘馬夷夏各足
入佐袞司與聞和羹起居柱下日著清明人謂叔父
宜在帝側山龍黼黻潤色袞職二圣材之俾承密旨
有冤沉獄無根受詆叔父拜章極謝罔功亦憂兵革
遂到關中日月照臨白珪無考來給事中方將未老
陰德在民民功在邦善士彈冠豈惟我宗嗚呼何負
于神祇忽遽隕傾越在襄荊聞訃顛踣荼蓼熏心無
淚績哭今我不天又失叔父彼蒼者何忍此窮露兄
弟之子猶子然有是言叔父拊我我乃信然平生拜
至教誨笑色今哭歸船斷旌囗木幾筵在堂不聞金
玉之音酌酒不觴落涕隕心嗚呼哀哉
與濟川侄 前人
濟川侄夜來細觀所作文字極有筆力他日可為諸
父雪恥但須勤讀書令精博極養心使純靜根本若
深不患枝葉不茂也
黃州與千乘侄 蘇軾
念二秀才別來又復春深相念不去心邁自北還得
手書及見數詩慰喜不可言日月不居奄已除服哀
念忽忽如何可言久不得鄉書想諸叔已下各安子
明微累想免矣因書略報大舅書中甚相稱更在勉
力副尊長意家門雕落逝者不可復如老叔固已無
望而子明子由亦已潦倒頭顱可知正望侄輩振起
耳念此可不加意末由會合千萬自愛
離黃州與千之侄 前人
必強侄近在泗州得書喜知安樂房眷子孫各無恙
秋試又不利老叔甚失望然慎勿動心益務積學而
已人茍知道無適而不可初不計得失也聞侄欲暫
還鄉信否叔舟行幾一年近于陽羨買得少田意欲
老焉尋奏乞居常見邸報已許文字必在南都此行
略到彼葬卻老你二姨住二十來日卻乘舟還陽羨
侄能來南都一相見否叔甚欲一往見傳正自惟罪
廢之余動輒累人故不果爾甚有欲與侄言者非面
莫盡想不憚數舍之遠也寒暖不定惟萬萬自愛
又 前人
獨立不懼者惟司馬君實與叔兄弟耳萬事委命直
道而行縱以此竄逐所獲多矣因風寄書此外勤學
自愛近來史學雕廢去歲作試官問史傳中事無一
兩人詳者可讀史書為益不少也
祭叔父崇仁府君文 朱熹
故三叔父崇仁府君故三叔母安人丁氏之墓昔拜
叔父于霅之川粵既南歸遂不復見及拜叔母于帝
之鄉告違未幾即以訃告今復來此雙冢巋然微弟
之賢孰襄此事既被先澤行吳官榮尚與后人無怠
嗣慶一觴所酹林長草豐尊靈不亡歆此誠意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