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郡考上》中,王國維考證出,《漢志》上“所舉二十六郡國,其真為高帝置者,曾不及三分之一,然世人莫之察焉,是可異已。”那些郡中,可確證為高帝建置的,僅河內郡、清河郡、常山郡和豫章郡。他考證出,江夏、涿郡、渤海、平原、千乘、泰山、東萊、桂陽、武陵和定襄十郡,非高帝所置。在《漢郡考下》中,王國維首先分析了漢初的一些施政措施,包括分封異姓王、以同姓抑制異姓和以親制疏的舉措。到異姓漸盡時,又存在分封大小...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漢郡考上》中,王國維考證出,《漢志》上“所舉二十六郡國,其真為高帝置者,曾不及三分之一,然世人莫之察焉,是可異已。”那些郡中,可確證為高帝建置的,僅河內郡、清河郡、常山郡和豫章郡。他考證出,江夏、涿郡、渤海、平原、千乘、泰山、東萊、桂陽、武陵和定襄十郡,非高帝所置。在《漢郡考下》中,王國維首先分析了漢初的一些施政措施,包括分封異姓王、以同姓抑制異姓和以親制疏的舉措。到異姓漸盡時,又存在分封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