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相宜才養生,怨偶需遠離

“道法自然”是中醫中很重要的養生理念,中醫非常注重身體自身的平衡以及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除陰陽平衡之外,還要講究內外平衡等。人體的健康狀況與四季的交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四季交替的自然規則,同時也是人體代謝的規則。食療養生,不僅要了解人體體質、體征,了解食物屬性,同時還要順應四時之氣的變化。

中醫認為,養生應與四時相對應,遵循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的養生規則。

春天,萬物復蘇,春江水暖,氣溫逐漸回升,人體的陽氣也漸漸升起,飲食自然也要由冬天的溫補、辛甘慢慢過渡到清淡養陰。取溫避涼是早春飲食的原則,可以適當食用如春筍、菠菜、薺菜、蔥、姜、蒜、韭菜之類偏于溫補的食物。如果一味食用人參等溫熱補品,當春季氣溫上升時,會加重身體內熱,損傷人體正氣。當然,初春氣溫比較低的時候,也應當避免食用如黃瓜、冬瓜、綠豆等涼性食物。

春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春,可以選擇食用一些如紅棗、山藥、蜂蜜、芹菜之類平補健胃的食物。仲春時節,常常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期,所以,還要注意攝取足夠的維生素,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但因春季肝氣過旺,而酸味入肝,會影響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容易傷脾胃,所以應當避免食用酸性食物。

晚春時,氣溫已經回升,并且已經接近夏天,“春困”也常發生在這個階段,所以,此時飲食應當趨于清淡,逐漸向夏季過渡。適當食用一些如甘蔗汁、百合、鴨肉、海帶、海蜇、紫菜之類平補的食物,同時少食辛辣、肥膩、黏冷的食物。

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也是人體能量消耗最大的一個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在夏天到達最為旺盛的時候。高溫的環境使人體出汗過多,導致津液丟失,所以,夏季飲食的原則是以清淡爽口為主,既清熱解暑,又能增進食欲的食物最佳,蔬菜如茼蒿、芹菜、小白菜、苦瓜、香菜、竹筍、黃瓜、冬瓜、蓮子、薏米等;魚類如青魚、鯽魚、鰱魚等;肉類如鴨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食物具有清熱解暑、健脾利濕、生津涼血、消除疲勞的作用,對腸道疾病與中暑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夏季人體損耗較多,因此適宜補氣養陰,應多食如胡蘿卜、菠菜、桂圓、荔枝、花生、蓮藕等具有滋陰補氣效果的食物。另外,還應多攝入粗糧與果蔬。但也不能過多食用生冷瓜果,否則容易傷脾胃。溫補、肥厚、冷膩的食物在夏季應盡量避免食用,避免傷津耗氣。

夏季天氣炎熱,脾胃消化功能趨于減弱,容易出現乏力、困倦、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可以適當挑選食用一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葡萄、獼猴桃等。

秋季,中醫所指的秋季通常是指從立秋到立冬前一天的這段時間,古代所說的“秋三月”也是指這段時間。中國古代著名的營養專著《飲膳正要》提出:“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燥”是秋季的主氣,所以應該在秋天多吃些如胡麻、芝麻、核桃、糯米、甘蔗、蜂蜜、牛奶等之類的食物,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秋天,人體的津液容易被燥邪侵害,導致肺部出現不適,所以,生津潤肺是秋季食療應遵循的原則,如麥冬、梨、冰糖、銀耳、沙參、百合、鴨等具有養陰生津功效的食物,具有平補肺氣功效的墨魚、團魚、山龜等食物,都是秋季食療很好的食材。

初秋,也就是剛入秋時,暑氣還未消減完,因此飲食以甘潤為佳,如百合、銀耳、山藥、梨、豆漿、芝麻、豬肺、蟹肉、橄欖等具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作用的食物。而如蔥、姜、蒜等這樣的辛燥食物應少食,避免傷及肺氣。同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山楂等酸味食物也可以適當食用,以防秋燥、增強身體免疫力。

人們常有春困秋乏的說法,實際上,秋乏是人體在經過炎熱的夏季后進行的自我調整。多食用牛奶、雞蛋、瘦肉及豆制品等食物,可以有效地緩解疲乏感與抑郁情緒。

中醫講,秋季可以調解生機、新舊更替,是滋補的最佳季節。為避免冬季虛而又不受補的情況發生,應在秋季補充人體所需,緩解疲勞、增強人體免疫力,像麥冬、川貝、沙參、百合、杏仁、枸杞等都是秋季滋補與緩解秋燥十分理想的食材。

冬季,萬物生機蟄伏潛藏的季節,同時也孕育著春天的希望。中醫認為,在天寒地凍、萬物蕭條的冬季,人體的陽氣最為淺弱,最容易被冬季的寒邪所傷,導致人體血液循環不順暢,從而出現頭痛、惡心、咽痛、全身酸痛等癥狀。因此,冬季養生要注意補充熱量。

我們都有在“冬至”這天吃羊肉、喝羊肉湯的習慣,以此來驅逐寒氣。其實,這種做法是有養生的道理的。中醫認為,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順應體內陽氣潛藏的狀況,捻陽護陰。所以,可適當食用如羊肉、狗肉、蝦、桂圓、栗子、核桃、甲魚等食物補充熱量。此外,也應該多食用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如圓白菜、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甘薯、土豆也可以適量食用。

俗話說:“冬令進補,春天打虎?!比绻诙咀萄a得當,不僅能順利地度過冬天,還能起到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的養生作用,對于某些疾病還能做到調理與防治。冬天如果滋補得宜,進補的食物被吸收以后,就像潛埋在身體里的種子,等到了萬物復蘇的春天,就能生根、發芽。

哪些群體的人尤其需要注意冬季進補?如患有各種急、慢性疾病的人,病后初愈者以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都要重視冬天的養生。

總而言之,因人而異是中醫的一個大原則,中醫的“一人一方”充分體現了這個原則。不同的生活習慣、職業、年齡、地域等客觀條件,會產生不同的體質,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調理方法,因此我們就需要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身體,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济南市| 新宾| 罗定市| 孟津县| 云霄县| 崇信县| 盈江县| 夏津县| 土默特右旗| 吉林省| 建宁县| 和田县| 开化县| 凭祥市| 榆社县| 宝鸡市| 杭州市| 仁怀市| 镇雄县| 汕头市| 青冈县| 卫辉市| 萝北县| 德安县| 香河县| 梅州市| 蓬溪县| 比如县| 英山县| 阜新| 葫芦岛市| 米林县| 彝良县| 宜兰市| 山阴县| 平武县| 凤阳县| 宁陕县| 陵川县|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