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來襲?古方驅寒湯,輕松搞定
自從經理讓我做了庫房主管后,我和時常來收廢品的李大爺有了接觸。李大爺老家是安徽的,帶著兒子和兒媳婦來我們這邊打工,兒子和兒媳婦都在工廠上班,沒辦法帶兒子虎子,只好讓李大爺帶著。李大爺每次過來的時候,五歲的小虎子都安靜地坐在車子上,給他幾塊糖他就笑瞇瞇的。
眼看著都快三九天了,李大爺和小虎子卻穿得都有些單薄,小虎子的臉上還有暗紫紅色隆起水腫性斑塊或硬結,邊緣鮮紅色,中間卻是青紫色。看那大疙瘩表面緊繃著還有亮光,我用手摸摸,卻冰涼冰涼的,我當時就對李大爺說:“李大爺,小虎子這是得了凍瘡啊,你回去給他買點藥膏擦擦吧。”李大爺說:“這孩子來這邊兩年了,兩年都得了這玩意。等一會兒我去藥房給他買點藥膏擦擦。”
也就是過了半個月時間,我再看見小虎子時嚇了一跳,小虎子那臉上的疙瘩表面形成了水皰,還伴有黃色的膿血從皰里流出,明顯是皰破后形成的糜爛和潰瘍。天啊,虎頭虎腦的一個孩子,現在仔細一看,手指、手背、腳跟、面頰、耳郭等幾乎都是大小不一的凍瘡,我急忙提醒李大爺:“這可不能開玩笑啊,如果凍瘡不治好,會在下一個冬天復發,這孩子多難受呀!”
李大爺卻并沒怎么重視,一個勁兒地說:“農村孩子,沒那么嬌貴,開了春就都好了。”
回家和婆婆說起這件事,心里挺酸的,我們家豆豆不說養尊處優吧,可是和小虎子一比,卻是幸福得賽過在天堂。婆婆聽了也直嘆氣。
凍瘡是由于氣候寒冷、潮濕引起局部血管痙攣、淤血造成的,是冬天的常見病,兒童、婦女及老年人是凍瘡高發人群。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里常較難快速治愈,要等天氣轉暖后才會逐漸結痂愈合。要想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于入冬前就開始預防。婆婆站起身說:“小虎子的情況,現在預防已經來不及了。我去翻翻書,我記得有一道古方,對治療凍瘡效果很不錯。我找出來,你給做好嘍,明天給小虎子帶去吧。”
驅寒湯
癥狀:凍瘡
材料:當歸30g,桂枝15g,赤芍12g,細辛3g,通草15g,大棗、甘草各10g
做法:先把桂枝去皮、大棗去核后,再把所有材料一起倒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小火慢煮10分鐘后,關火飲用即可。一周2劑,連續服用1個月。
我當時看了這道古方有些愣住了,跟婆婆學了這么久的食療,我也略懂一二了,這通草不是給婦人下奶用的嗎?還有這大棗,是用來補血的啊,這方劑能行嗎?婆婆說:“中藥醫學的博大精深我研究了一輩子,還不敢說略知一二呢,你口氣倒是不小,行,那我就給你講講為什么要這么搭配。”
當歸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而且還通筋活絡抗氧化,在治療癰疽瘡瘍上有奇效。桂枝是治愈風寒表證、寒濕痹痛的首選良藥。赤芍具有活血散淤、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通草不僅僅適用于下奶,還有著清熱利尿的療效,能益氣生津。解藥毒是大棗的又一功能。甘草在這古方中,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用它來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這些加在一起,才是這道方劑的成功之本。
小貼士
使用當歸一定要注意劑量,千萬不可在方劑中過量使用。
但凡體征已經出現高熱癥狀者,不可服食桂枝,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