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名臣列傳二

南齊

陸慧曉

按南齊書本傳慧曉字叔明吳郡吳人也清介正立

不雜交游會稽內(nèi)史同郡張暢見慧曉童幼便嘉異

之張緒稱之曰江東裴樂也初應州郡辟舉秀才衛(wèi)

尉史歷諸府行參軍以母老還家侍養(yǎng)十余年不仕

太祖輔政除為尚書殿中郎鄰族來相賀慧曉舉酒

曰陸慧曉年逾三十婦父領(lǐng)選始作尚書郎卿等乃

復以為慶邪太祖表禁奢侈慧曉撰答詔草為太祖

所賞引為太傅東閣祭酒建元初仍遷太子洗馬武

陵王曄守會稽上為精選僚吏以慧曉為征鹵功曹

與府參軍沛國劉琎同從述職行至吳琎謂人曰吾

聞張融與陸慧曉并宅其間有水此水必有異味遂

往酌而飲之廬江何點薦慧曉于豫章王嶷補司空

掾加以恩禮轉(zhuǎn)長沙王鎮(zhèn)軍諮議參軍安陸侯緬為

吳郡復禮異慧曉慧曉求補緬府諮議參軍遷始興

王前將軍安西諮議領(lǐng)冠軍錄事參軍轉(zhuǎn)司徒從事

中郎遷右長史時陳郡謝朏為左長史府公竟陵王

子良謂王融曰我府二上佐求之前世誰可為比融

曰兩賢同時便是未有前例子良于西邸抄書令慧

曉參知其事尋遷西陽王征鹵巴陵王后軍臨汝公

輔國三府長史行府州事復為西陽王左軍長史領(lǐng)

會稽郡丞行郡事隆昌元年徙為晉熙王冠軍長史

江夏內(nèi)史行郢州事慧曉歷輔五政治身清肅僚佐

以下造詣趣起送之或謂慧曉曰長史貴重不宜妄

自謙屈答曰我性惡人無禮不容不以禮處人未嘗

卿士大夫或問其故慧曉曰貴人不可卿而賤者可

卿人生何容立輕重于懷抱終身常呼人位建武初

除西中郎長史行事內(nèi)史如故俄征黃門郎未拜遷

吏部郎尚書令王晏選門生補內(nèi)外要局慧曉為用

數(shù)人而止晏恨之送女妓一人欲與申好慧曉不納

吏曹都令史歷政以來諮執(zhí)選事慧曉任己獨行未

嘗與語帝遣左右單景囗以事誚問慧曉謂景囗曰

六十之年不復能諮都令史為吏部郎也上若謂身

不堪便當拂衣而退帝甚憚之后欲用為侍中以形

短小乃止出為輔國將軍晉安王鎮(zhèn)北司馬征北長

史東海太守行府州事入為五兵尚書行揚州事崔

惠景事平領(lǐng)右軍將軍出監(jiān)南徐州少時仍遷持節(jié)

督南兗兗徐青冀五州軍事輔國將軍南兗州刺史

至鎮(zhèn)俄爾以疾歸卒年六十二贈太常

何昌

按南齊書本傳昌字儼望廬江灊人也少而淹厚

為伯父司空尚之所遇宋建安王休仁為揚州辟昌

宇州主簿遷司徒行參軍太傅五官司徒東閣祭酒

尚書儀曹郎建平王景素為征北南徐州昌宇又為

府主簿以夙素見重母老求祿出為湘東太守加秩

千石為太祖驃騎功曹昌宇在郡景素被誅昌宇痛

之至是啟太祖曰伏尋故建平王因心自遠忠孝基

性徽和之譽早布國言勝素之情夙洽民聽世祖綢

繆太宗眷異朝中貴人野外賤士雖聞見有殊誰不

悉斯事者元徽之間政關(guān)群小構(gòu)扇異端共令傾覆

殷勤之非古人所悼況蒼梧將季能無衒惑一年之

中藉者再三有必顛之危無蹔立之安行路寒心往

來局蹐而王夷慮坦然委之天命惟謙惟敬專誠奉

國閨無執(zhí)戟之衛(wèi)門闕衣介之夫此五尺童子所見

不假闊曲言也一淪疑似身名頓滅冤結(jié)淵泉酷貫

穹昊時經(jīng)隆替歲改三元曠蕩之惠亟申被枉之澤

未流俱沐溫光獨酸霜露明公鋪天地之施散云雨

之潤物無巨細咸被慶渥若今日不蒙照滌則為萬

代冤魂昌宇非敢慕慷慨之士激揚當世實義切于

心痛入骨髓瀝腸紓憤仰希神照辯明枉直亮王素

行使還名帝籍歸靈舊塋死而不泯豈忘德于黃壚

分軀碎首不足上謝又與司空褚淵書曰天下之可

哀者有數(shù)而埋冤于黃泉者為甚焉何者百年之壽

同于朝露揮忽去留寧足道哉政欲闔棺之日不隕

令名竹帛傳芳烈鐘石紀清英是以昔賢甘心于死

所者也若懷忠抱義而負枉冥冥之下時主未之矜

卿相不為言良史濡翰將被以惡名豈不痛哉豈不

痛哉竊尋故建平王地屬親賢德居宗望道心惟沖

睿性天峻散情風云不以塵務嬰衿明發(fā)懷古惟以

琴書娛志言忠孝行惇慎二公之所深鑒也前者阮

楊連黨構(gòu)此紛紜雖被明于朝貴愈結(jié)怨于群丑覘

察繼蹤疑防重著小人在朝詩史所嘆

一句

清識飲

涕王每永言終日氣淚交橫既推信以期物故日去

其備衛(wèi)朱門蕭條示存典刑而已求解徐州以避北

門要任苦乞會稽貪處東甌閑務此并彰于事跡與

公道味相求期心有素方共經(jīng)營家國劬勞王室何

圖時不我與契闊屯昏忠誠弗亮罹此百殃歲朔亟

流已經(jīng)四載皇命惟新人沾天澤而幽然深酷未蒙

照明封殯卑雜窮魂莫寄昭穆不序松柏無行事傷

行路痛結(jié)幽顯吾等叩心泣血實有望于圣時公以

德佐世欲物得其所豈可令建平王枉直不分邪田

叔不言梁事袁絲諫止淮南以兩國釁禍尚回帝意

豈非親親之義寧從敦厚而今疑似未辨為世大戮

若使王心跡得申亦示海內(nèi)理冤枉明是非存亡國

繼絕世周漢之通典有國之所急也昔叔向之理恃

祁大夫而獲亮戾太子之冤資車丞相而見察幽靈

有知豈不眷眷于明顧碎首抽脅自謂不殞淵答曰

追風古人良以嘉嘆但事既昭晦理有逆從建平初

阻元徽未悖專欲委咎阮楊彌所致疑于時正亦謬

參此機若審如高論其愧特深太祖嘉其義轉(zhuǎn)為記

室遷司徒左西太尉戶曹屬中書郎王儉衛(wèi)軍長史

儉謂昌宇曰后任朝事者非卿而誰永明元年竟陵

王子良表置文學官以昌宇為竟陵王文學以清信

相得意好甚厚轉(zhuǎn)揚州別駕豫章王又善之遷太子

中庶子出為臨川內(nèi)史除廬陵王中軍長史未拜復

為太子中庶子領(lǐng)屯騎校尉遷吏部郎轉(zhuǎn)侍中臨海

王昭秀為荊州以昌宇為西中郎長史輔國將軍南

郡太守行荊州事明帝遣徐元慶西上害蕃鎮(zhèn)諸王

元慶至荊州欲以便宜從事昌宇曰仆受朝廷意寄

翼輔外蕃何容以殿下付君一介之使若朝廷必須

殿下還當更聽后旨昭秀以此得還京師建武二年

為侍中領(lǐng)長水校尉轉(zhuǎn)吏部尚書復為侍中領(lǐng)驍騎

將軍四年卒年五十一贈太常謚簡子昌宇不雜交

游通和泛愛歷郡皆清白士君子多稱之

顧憲之

按南齊書陸慧曉傳同郡顧憲之字士思宋鎮(zhèn)南將

軍凱之孫也性尤清直永明六年為隨王東中郎長

史行會稽郡事時西陵戍主杜元懿啟吳興無秋會

稽豐登商旅往來倍多常歲西陵牛埭稅官格日三

千五百元懿如即所見日可一倍盈縮相兼略計年

長百萬浦陽南北津及柳浦四埭乞為官領(lǐng)攝一年

格外長四百許萬西陵戍前檢稅無妨戍事余三埭

自舉腹心世祖敕示會稽郡此詎是事宜可訪察即

啟憲之議曰尋始立牛埭之意非茍逼僦以納稅也

當以風濤迅險人力不捷屢致膠溺濟急利物耳既

公私是樂所以輸直無怨京師航渡即其例也而后

之監(jiān)領(lǐng)者不達其本各務己功互生理外或禁遏別

道或空稅江行或撲船倍價或力周而猶責凡如此

類不經(jīng)埭煩牛者上詳被報格外十條并蒙停寢從

來喧訴始得暫弭案吳興頻歲失稔今茲尤饉去乏

從豐良由饑棘或征貨貿(mào)粒還拯親累或提攜老弱

陳力糊口埭司責稅依格弗降舊格新減尚未議登

格外加倍將以何術(shù)皇慈恤隱振廩蠲調(diào)而元懿幸

災榷利重增困瘼人而不仁古今共疾且比見加格

置市者前后相屬非惟新加無贏并皆舊格猶闕愚

恐元懿今啟亦當不殊若事不副言懼貽譴詰便百

方侵苦為公賈怨元懿稟性苛刻已彰往效任以物

上譬以狼將羊其所欲舉腹心亦當虎而冠耳書云

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言盜公為損蓋微斂

民所害乃大也今雍熙在運草木含澤其非事宜仰

如圣旨然掌斯任者應簡廉平廉則不竊于公平則

無害于民矣愚又以便宜者蓋謂便于公宜于民也

竊見頃之言便宜者非能于民力之外用天分地也

率皆即日不宜于民方來不便于公名與實反有乖

政體凡如此等誠宜深察山陰一縣課戶二萬其民

貲不滿三千者殆將居半刻又刻之猶且三分余一

凡有貲者多是士人復除其貧極者悉皆露戶役民

三五屬官蓋惟分定百端輸調(diào)又則常然比眾局檢

校首尾尋續(xù)橫相質(zhì)累者亦復不少一人被攝十人

相追一緒裁萌千孽互起蠶事弛而農(nóng)業(yè)廢賤取庸

而貴舉責應公贍私日不暇給欲無為非其可得乎

死且不憚矧伊刑罰身且不愛何況妻子是以前檢

未窮后巧復滋網(wǎng)辟徒峻猶不能悛竊尋民之多偽

實由宋季軍旅繁興賦役殷重不堪勤劇倚巧祈優(yōu)

積習生常遂迷忘反四海之大黎庶之眾心用參差

難卒澄一化宜以漸不可疾責誠存不擾藏疾納污

實增崇曠務詳寬簡則稍自歸淳又被符簡病前后

年月久遠其事不存符旨既嚴不敢暗信縣簡送郡

郡簡呈使殊形詭狀千變?nèi)f源聞者忽不經(jīng)懷見者

實足傷駭兼親屬里伍流離道路時轉(zhuǎn)寒涸事方未

已其士人婦女彌難厝衷不簡則疑其有巧欲簡復

未知所安愚謂此條宜委縣簡保舉其綱領(lǐng)略其毛

目乃囊漏不出貯中庶嬰疾沉痼者重荷生造之恩

也又永興諸暨離唐宇之寇擾公私殘燼復特彌甚

儻值水旱實不易念俗諺云會稽打鼓送恤吳興步

檐令史會稽舊稱沃壤今猶若此吳興本是塉土事

在可知因循余弊誠宜改張沿元懿今啟敢陳管見

世祖并從之由是深以方直見委仍行南豫南兗二

州事簽典咨事未嘗與色動遵法制歷黃門郎吏部

郎永元中為豫章內(nèi)史

王諶

按南齊書本傳諶字仲和東海郯人也宋大明中沈

曇慶為徐州辟諶為迎主簿又為州迎從事湘東王

國常侍鎮(zhèn)北行參軍州國府主皆宋明帝也除義陽

王征北行參軍又除宋明帝衛(wèi)軍府諶有學義累為

帝蕃佐及即位除司徒參軍帶薛令兼中書舍人見

親遇常在左右諶見帝所行慘辟屢諫不從請退坐

此見怒系尚方少日出尋除尚書殿中郎徙記室參

軍正員郎薛令如故遷兼中書郎晉平王驃騎板諮

議出為湘東太守秩中二千石未拜坐公事免復為

桂陽王驃騎府諮議參軍中書郎明帝好圍棋置圍

棋州邑以建安王休仁為圍棋州都大中正諶與太

子右率沈勃尚書水部郎庾珪之彭城丞王抗四人

為小中正朝請褚思莊傅楚之為清定訪問出為臨

川內(nèi)史還為尚書左丞尋以本官領(lǐng)東觀祭酒即明

帝所置總明觀也遷黃門轉(zhuǎn)正員常侍輔國將軍江

夏王右軍長史冠軍將軍轉(zhuǎn)給事中廷尉卿未拜建

元中武陵王曄為會稽以諶為征鹵長史行事冠軍

如故永明初遷豫章王太尉司馬將軍如故世祖與

諶相遇于宋明之世欲委任為輔國將軍晉安王南

中郎長史淮南太守行府州事五年除黃門郎領(lǐng)驍

騎將軍遷太子中庶子驍騎如故諶貞正和謹朝廷

稱為善人多與之厚八年轉(zhuǎn)冠軍將軍長沙王車騎

長史徙廬陵王中軍長史將軍如故西陽王子明在

南兗州長史沈憲去職上復徙諶為征鹵長史行南

兗府州事將軍如故諶少貧嘗自紡績及通貴后每

為人說之世稱其志達九年卒年六十九

蔡約

按南齊書本傳約字景撝濟陽考城人也祖廓宋祠

部尚書父興宗征西儀同約少尚宋孝武女安吉公

主拜駙馬都尉秘書郎不拜順帝車騎驃騎行參軍

通直郎不就遷太祖司空東閣祭酒太尉主簿齊臺

建為世子中舍人仍隨度東宮轉(zhuǎn)鄱陽王友竟陵王

鎮(zhèn)北征北諮議領(lǐng)記室中書郎司徒右長史黃門郎

領(lǐng)本州中正出為新安太守復為黃門郎領(lǐng)射聲校

尉通直常侍領(lǐng)驍騎將軍太子中庶子領(lǐng)屯騎校尉

永明八年八月合朔約脫武冠解劍于省眠至下鼓

不起為有司所奏贖論太孫立領(lǐng)校尉如故出為宜

都王冠軍長史淮南太守行府州事世祖謂約曰今

用卿為近蕃上佐想副我所期約曰南豫密邇京師

不治自理臣亦何人爝火不息時諸王行事多相裁

割約在任主佐之間穆如也遷司徒左長史高宗為

錄尚書輔政百僚屣履到席約躡屐不改帝謂江祏

曰蔡氏是禮度之門故自可悅祏曰大將軍有揖客

復見于今建武元年遷侍中明年遷西陽王撫軍長

史加冠軍將軍徙廬陵王右軍長史將軍如故轉(zhuǎn)都

官尚書遷邵陵王師加給事中江夏王車騎長史加

征鹵將軍并不拜好飲酒夷淡不與世雜遷太子詹

事永明二年卒年四十四贈太常

北魏

韓子熙

按魏書韓麒麟傳麒麟子興宗興宗子子熙字元雍

少自修整頗有學識弱冠未能自通侍中崔光舉子

熙為清河王懌常侍遷郎中令初子熙父以爵讓弟

顯宗不受子熙緣父素懷卒亦不襲及顯宗卒子熙

別蒙賜爵乃以其先爵讓弟仲穆兄弟友愛如此父

亡居喪有禮子熙為懌所眷遇遂闕位待其畢喪后

復用及元叉害懌久不得葬子熙為之憂悴屏處田

野每言王若不得復封以禮遷葬誓以終身不仕后

靈太后返政以元叉為尚書令解其領(lǐng)軍子熙與懌

中大夫劉定興學官令傅靈賓客張子慎伏闕上

書曰竊惟故主太傅清河王職綜樞衡位居論道盡

忠貞以奉公竭心膂以事國自先皇崩殂陛下沖幼

負扆當朝義同分陜宋維反常小子性若青蠅污白

點黑讒佞是務以元叉皇姨之婿權(quán)勢攸歸遂相附

托規(guī)求榮利共結(jié)圖謀坐生眉眼誣告國王枉以大

逆賴明明在上赫赫臨下泥漬自消玉質(zhì)還潔謹按

律文諸告事不實以其罪罪之維遂無罪出為大郡

刑賞僭差朝野怪愕若非宋維與叉為計豈得全其

身命方撫千里王以權(quán)在寵家塵謗紛雜恭慎之心

逾深逾厲去其本宅移住殿西闔門靜守親賓阻絕

于時吏部諮稟劉騰奏其弟官郡戍兼補及經(jīng)內(nèi)呈

為王駁退騰由此生嫌私深怨怒遂乃擅廢太后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舟山市| 昔阳县| 玉山县| 汾西县| 盘山县| 三江| 阳山县| 巴彦县| 浙江省| 北宁市| 新丰县| 兰考县| 昭觉县| 金华市| 信阳市| 布拖县| 额尔古纳市| 克拉玛依市| 徐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潞西市| 游戏| 裕民县| 营山县| 大新县| 英山县| 罗源县| 新龙县| 泸水县| 建瓯市| 湘西| 特克斯县| 灵璧县| 安塞县| 江永县| 石狮市| 井研县| 临朐县| 鲜城|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