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
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
天性生雖具人倫教可無徃哉親父子汝契作司徒
元凱
左傳季文子曰孝敬忠信為吉徳髙陽高辛氏有才子謂之八元八凱
當知元與凱不出孝而忠能舉十六相斯為舜大功
孝已
武丁之子莊子云人莫不欲其子之孝孝已憂而曾參悲
子則欲其孝人皆有是心如何武丁圣卻使子憂深
微子
微子之命曰爾惟恪慎克孝微子去之子曰殷有三仁焉
豈計身封宋祗愁祀絶殷不惟稱克孝亦自有三仁
泰伯
季歴有圣子知太王欲立之逃奔子貢曰太伯端委治呉仲雍斷髪文身
為憐季有子逆探父傳賢斷髪文身事誣哉司馬遷
康叔
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傷厥考心乃其刑茲無赦
勿云服父事不敬亦無傷元惡與大憝邦刑自有常
君陳
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茲東郊敬哉
為爾有令德存心孝且恭推之施有政徃矣尹茲東
伯竒
尹吉甫子履霜操云無衣兮兒寒無食兮兒饑兒罪兮當笞逐兒兮奚為
無食又無衣逐兒安所之不辭履霜苦猶謂罪當笞
晉文侯
平王錫文侯秬鬯圭瓚曰汝克昭乃顯祖追孝于前文人若汝予嘉
嘉汝故錫汝非將玉展親克昭乃顯祖追孝爾文人
衛武公
年九十猶日警于國曰必朝夕以交戒我 又孝子之身終
孝子身終者非終父母身武公年九十戒我尚諄諄
齊孝公
伐魯展喜犒師曰豈其嗣世而棄命若先君何君必不然齊侯乃還
豈其伐與國獨不命先君想得還師去難堪此語聞
齊侯無野
晉人欲質其母對曰若以匹敵則亦晉君之母也又漢太公事
我母亦君母吾翁即若翁分羮何太忍請質可堪從
申生
姬泣曰賊由太子人謂太子子辭姬必有罪曰君老矣吾又不樂乃縊死
姬泣賊由子子辭必罪姬為憂君不樂寜死莫君知
晉文公
寺人披伐蒲公曰君父之命不校校者吾讎也踰垣而走披斬其祛
伐蒲君父命校者是吾讎披直寺人耳鉏麑信有謀
秦康公
晉文公甥渭陽詩云我見舅氏如母存焉又曰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懐哉送舅氏曰至渭之陽念母如存意悠悠寄二章
旣醉君子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類維何室家之壸厘爾女士從以孫子
若為錫爾類不獨善其身既念化家室還思遺子孫
四牡使臣
有功見知則說矣四牡騑騑豈不懐歸王事靡盬不遑將父母
懐歸將父母四牡苦騑騑是我心中事君從何處知
南陔孝子
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晉束晳補亡
為養還相戒南陔昔有詩都縁這個意焉用補亡為
白華孝子
白華孝子之潔白也
亷恥有微缺須知孝未純白華何所似所似皎然身
北山大夫
役使不均已勞于王事不得養其父母焉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非止不得養如憂父母何能忍不我念使我獨賢勞
蓼莪孝子
民人勞苦不得終養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莫遂終養志難酬罔極恩哀哀父母句膓斷不堪聞
妹土小子
其藝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長肇牽車牛逺服賈用孝養厥父母
勤耕藝黍稷逺賈服車牛奔走何為者心乎孝養憂
老萊子
年已七十父母猶存著斑斕之衣為嬰兒戲于親前
七十已中壽人生似此稀絶憐老萊子猶自作兒嬉
栁下惠
三為魯士師曰何必去父母之邦
忍于父母國去此欲何之所以栁下季三為魯士師
子思
孔子喟然而嘆請曰意子孫將忝祖乎伋毎以不克負荷為大恐子忻然
如何方喟嘆乃爾復忻然念汝祖無忝知予道可傳
閔子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又曾子母投杼事
參寜殺人者三至尚踰垣嘆息子閔子孝哉無間言
有子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作亂者未有也涼州易亂課人誦孝經蓋勲謂取怨
其為人也孝好亂未之聞曾以是取怨無人語葢勲
曾子
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全歸有名訓珍重恐傷膚小子啟手足吾今知免夫
子路
見孔子曰今由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矣
食藜殊列鼎負米異重茵不待今朝養傷哉昔日貧
子游
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犬馬何以別斯言似太深深言為養者可不敬于心
子夏
既除喪而見孔子與之琴彈之而不成聲作而曰哀未忘也
為有心中事琴音自不和禮雖弗敢過哀若未忘何
子貢
曰賜也愿息于事親 又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又大塊息我以死
未須論大塊以死息乎人所愿學賜也姑為息事親
林放
問禮之本子曰禮與其奢也寜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故寧戚以儉罔或易而奢致得千載下人稱問禮家
樊遲
問辨惑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歟
當知一朝忿必不忍于人豈止身忘卻還應及乃親
闕黨子弟
闕黨之子弟罔不分均有親者取多孝悌以化之也
旣漸夫子教罔有不分均何復間多取齊言彼有親
樂正子春
侍親疾復加一飯則脫然愈復損一飯則脫然愈
向非親在念念念毎精專未必飯加損能令疾脫然
公明宣
學于曾子曰宣見夫子之親在叱咤不至犬馬宣說之學而未能也
子于親在日叱咤不聞聲既曰見而說應無學未能
孔子黨人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子為父隠直在其中矣
忍以證羊故而云我直躬那知為父隠直故在其中
孟莊子
孟莊子之孝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無改父之道真堪以孝稱若論莊子孝此直是難能
孟懿子
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不復問無違祗應懿子知尚愁人不省以禮告樊遲
孟武伯
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父母之愛子心乎惟疾憂可能不自愛而忍使親愁
管仲
曰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戰敗不羞走誰為知我深叔知我有母亮我走時心
晏子
曰使吾父之黨無不樂生者使吾母之黨無不足衣食者
母家令足食父族使安生睦黨可謂孝能之惟晏嬰
晉君子
下從征役不得養其父母父母何怙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何怙復何嘗衘悲問彼蒼蒼蒼不可問重使我心傷
潁考叔
留羮感鄭莊公母子如初見左傳茅焦諌始皇即虛左迎母見史記
茅焦甘伏質考叔請留羮大隧如初樂咸陽虛左迎
魏孝子
役于大國陟彼屺兮瞻望母兮狄仁杰登山望云曰吾親舍其下
望母嗟陟屺思親徒望云可憐魏孝子不比狄參軍
衛七子
凱風美七子能盡孝道以慰母心小弁小人之詩也何以言之曰怨
幾諫勞不怨明明載魯論未應小弁作得并凱風言
石祁子
石駘仲卒卜所以為后者曰沐浴佩玉則兆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
執親之喪者可沐浴其身不待石祁兆知非佩玉人
文氏子
既除喪而越人吊待廟垂涕洟子游曰其庻幾乎亡于禮者之禮也
服除有吊者待廟至垂洟亡于禮之禮斯人其庻幾
公叔戌
請父謚于君君曰夫子不亦貞惠文乎故謂夫子貞惠文子
若把夫子論無慚貞惠文不應其子戌至自請于君
靈輙
翳桑餓者趙宣子食之舍其半云欲遺母宣子使之盡之而別具食與其母
翳桑一餓者念念母之存頼有趙宣子能為別具飱
葉公諸梁
后臧從其母于呉不待而歸葉公終不正視
隨母適異國先歸汝忍能致人不正視應是得人憎
伍尚
楚將殺其父奢慮二子為患曰欲免其父召之彼仁必來尚歸死員奔呉
此以父免召彼如仁必來員乎竟何益尚也最堪哀
賈獲
陳大夫鄭師入陳獲載其母妻奔逢陳侯下而授公交車與妻扶母奔亦免
扶母猶可免棄君安所之可能共母載忍不授君綏
周紹
趙王謂曰人有言子者曰父之孝子君之忠臣故寡人欲子之傅王子
欲得忠臣者求之孝子門如何傅王子尚復待人言
王孫賈
母曰汝朝出晩來則吾倚門望汝今王走汝尚何歸賈募人殺淖齒
為齊臣子者此日若無聞獨有王孫賈能知慰倚門
扶蘓
趙髙詐為書賜扶蘓死蒙恬疑之欲復請扶蘓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父賜子以死君侯安所疑忍哉指鹿相無復祖龍知
丁蘭
至孝刻木為母像事之如生蘭婦誤燒木母面應時髪落如割
一靈長皎皎如月不離天要以純誠感非因刻像然
韓伯瑜
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對母悲泣梁彥先使焦通觀其像通感悟盡孝
母力今衰矣悲啼得杖輕流風存繪畫猶足感焦生
酈寄
與呂祿善周勃劫其父商使寄紿祿出游勃乃得入北軍
直以劫父故蒙他賣友名閑將誅呂論非勃亦非平
賈誼
治安策曰借父耰鋤慮有徳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語
誶言取箕帚德色借耰鋤不是賈年少還能痛哭無
馮唐
以孝著為郎中署長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
知以孝行著還應不問唐可憐止輦問何自得為郎
韋孟
楚元王傳及王戊淫亂孟去位徙鄒作詩諷諌又曰既去禰祖惟懐惟顧
去王猶諷諫懐祖重傷情誰識有韋孟人惟說穆生
田叔
景帝令案梁事還曰有之無以梁事為問也太后食不甘味此憂在陛下
勿以梁事問將遺太后憂若非叔長者誰為帝忠謀
石建
建為郎中令已老白首毎歸洗沐即竊取父奮中帬親自浣滌不令父知
服勞曾是孝那更委諸人建已老白首中裠滌必親
董仲舒
令州郡舉孝亷自仲舒發之后為江都相
漢有孝亷舉誰知發自舒可憐三策罷卻去相江都
司馬遷
父談執手泣曰母忘吾所論著卒三歲遷為太史紬石室金匱之書
悲哉執手泣論著謹母忘豈識遷它日能紬石室藏
嚴君平
賣卜成都市與人子言必依于孝
賣卜有深意何心避市喧若逢人子問依孝與之言
霍去病
縣吏仲孺私生以驃騎擊匃奴過平陽拜仲孺曰不知為大人遺體
不早知此體元來托大人低頭拜縣吏誰擬霍將軍
雋不疑
為京兆尹毎録囚母聞多有平反即為喜笑故不疑嚴而不殘
不疑固嚴吏如不順親何圖得母喜笑平反敢不多
杜延年
父周為御史大夫延年居父官府不敢當舊位坐臥皆易其處
怪來御史府坐榻不如初曽是父坐處而為子敢居
疏受
廣之兄子廣謂受曰知足不辱豈如父子歸老故鄉乎受曰從大人議
豈如吾父子歸老故鄉身一聽知足誨欣然從大人
王陽
為益州刺史行部至九折阪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乗此險遂以病去
禮經稱孝子不服闇登危所以九折阪回車不敢馳
貢禹
上疏曰誖逆者貴于官故俗皆曰何以孝弟為今宜貴孝弟則天下自治
安用孝與弟今人誖得官一聞陽在位自是合彈冠
王式
曰臣以詩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嘗不流涕反復為王陳誦也
三百五篇內凡言忠孝人未嘗不流涕反復為王陳
韋元成
兄弘前坐罪元成當襲封知非父賢意即佯狂后選為淮陽王傅
淮陽誰可傅無以易元成即汝佯狂意為王言事兄
楚孝王
詔曰王孝順仁慈之國以來二十余年纎芥之過未嘗聞朕甚嘉之
一自王之國于今二十年了無纎芥過都是孝慈然
原渉
廬墓三年大治冡舍表曰南陽阡人謂之原氏阡
所當約于已豈忍儉其先道立南陽表人呼原氏阡
薛修
為臨菑令兄宣為丞相迎母修留不遣
邑令直為爾爭如相國榮可憐留母養不忍聽兄迎
陰子方
至孝臘日辰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因祀以黃羊自是暴富
祀灶令人富相傳陰子方安知由至孝非在薦黃羊
楊子
不可得而乆者父母之謂也是故孝子愛日
不可得而乆其惟父母乎諄諄愛日語楊氏豈欺予
東海王疆
母郭后廢疆戚戚不自安愿備藩國贊曰遜而知廢為呉泰伯
史以泰伯比斯評恐未真我知東海意不忍母他人
鄧禹
事母至孝云臺功臣之次禹為第一
功臣三十二佩劍藹云臺第一人知否曽為孝母來
竇融
少孤事母孝與隗囂書云為忠甚易璽書賜融謂欲三分鼎足宜以時定
璽書來萬里鼎足許三分觧道為忠易誰知以孝聞
馬援
戒子曰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而言也
惡言出于口必至反其身小子聞人過當如聞父名
樊宏
父重遺令所假貸民間數百萬悉焚削文契債家聞而慚爭償之宏不受
能捐數百萬不聽債家償要自父一語銘心不敢忘
耿國
國當嗣父封上疏以父況愛少子覇固自陳讓
封侯誰不愿顧我獨何心為憶父所愛偏于少子深
張湛
望縣門歩進曰父母之國所宜盡禮或議其詐笑曰人皆詐惡我獨詐善
下車父母國自重豈其輕謂我詐為善何憂被此名
馮豹
后母屢行毒害敬事愈謹疾之愈深毎奏事伏省合帝使黃門持被覆之
中人持被覆尚得帝恩深子職竟何是終求慰母心
孔奮
奉母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為時人所笑以身處脂膏不能自潤
甘同妻菜茹極奉母珍羞一任時人笑脂膏不自謀
伏湛
父理為當代名儒別自名學湛性孝友少傳父業教授數百人
向來父學顯別自以家名不是能傳業如何著孝聲
鄭敬
郅惲謂曰子將為伊呂乎巢許乎敬曰幸得奉墳墓雖不從政是亦為政
幾曽慕巢許非是薄伊周何忍的的去先人有墓丘
古初
郅惲為長沙太守長沙有孝子古初惲即以為舉首
長沙有孝子姓字死猶香料得郡舉首他無人敢當
江革
負母逃難數為盜刼去輙求哀得免后歸鄉里毎自為母挽車時稱巨孝
挽車極勞苦逃賊最間關太息江巨孝能為人所難
蔡順
拾葚黒者奉母母思順心動棄薪還伏母棺火越它舍母畏雷震輙圜墓
賊疑拾葚異母怪棄薪還雷震輙圜墓火飛因伏棺
姜詩
妻汲供母后遣去遺母珍羞復還兒溺荅母游學忽泉涌鯉躍供母膳
日常供鯉鲙旦輙汲江流兒溺言游學妻還感遺羞
郭巨
恐母減食與其子欲埋之掘坑得金一釡上云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
為養寧埋子那知地有金如何有天賜且復怕官侵
班固
著幽通賦曰懿前烈之純淑兮咨孤蒙之眇眇兮又作敘傳述班氏之先
前烈知純淑孤蹤愧眇蒙果能筆敘傳不枉賦幽通
劉平
負母逃難恐弟絶類抱弟女棄己子鄧伯道負弟子避賊縳其子于樹上
弟類那容絶吾雛聽自生劉平端為母伯道特沽名
郭基
為京兆督郵班固薦于東平王蒼謂基孝行著于州里蒼納之
豈伊東合里無似督郵賢直把行孝薦今人少孟堅
亷范
年十五與客自蜀步負親喪歸京兆后為蜀守民歌曰平生無襦今五袴
親喪徒步負萬里歴岷峨何事今人說惟知襦袴歌
鄧彪
少修孝行讓國于異母弟鳯顯宗髙其節許焉又曹子建詩
讓國異母弟如彪正自竒今人有同彥煑豆且燃萁
張歆
歆守皋長有報父仇賊歆破械縱之遂棄官亡命范曄謂其報仇逃亡
去官因脫囚為感戴天仇史氏乃失實卻云逃報讎
清河王慶
上書曰乞以臣骸骨下從貴人于樊濯庻母子魂靈有所依倚
乞以臣骸骨下從樊濯原生雖闕親養沒以報私恩
魯恭
性至孝與母及弟丕俱居太學習魯詩為諸儒所稱學士曾歸之
可能來太學即得譽諸儒豈以習詩苦應云與母俱
黃香
事父竭力致養暑則扇枕寒則以身暖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冬月常溫席炎天毎扇床如何漢天下只有一黃香
樂恢
父親為令所収恢年十一俯伏縣門晝夜號泣令矜之為出其父
父今為令系號泣不停聲彼令亦人耳而寧不我矜
仲長統
著論曰儻養親有兼珍之膳豈羨夫入帝王之門以揚名立身哉
羨入帝王門揚名與立身何如養親膳毎日得兼珍
薛包
父娶后妻憎包分出之包號泣廬于舍外旦入灑掃歲余父母慚而還之
所懼子不孝何愁父失慈涕流分出日天定感還時
張霸
年數歲知孝讓舉動自然合禮人訝其小能如此曰我饒為之故字伯饒
幼也知孝讓居然合禮儀休疑汝尚小須信我饒為
竇章
蓬戶蔬食躬勤孝養講誦不輟時稱東觀為蓬萊山鄧康薦章為校書郎
蔬食可堪貧勤哉孝養親蓬萊知不逺應是著斯人
蘓不韋
父謙為李嵩掠死不韋掘嵩父冡時譏其讎枯骨郭太謂優于伍員
要使生者毒休譏枯骨讎看他郭太論比似伍員優
郭林宗
性至孝范滂稱之曰隱不違親貞不絶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不順諸侯友那容天子臣貞乎寧絶俗隱也不違親
蔡邕
性篤孝母嘗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變未嘗觧襟帶
自非易寒暑未始觧衣襟不謂母疾乆三年惟一心
楊震
種藍養母諸生有助其種者輙拔去鄉里稱孝又不受金以畏四知
尚自畏四知于親豈忍欺種藍有助者拔去不妨竒
姜肱
肱與弟俱為賊所刼將烹之肱曰季江父母所憐請殺已季江復愿代兄
鼎鑊皆知避何心愿待烹恐傷父母意不獨弟兄情
陳元方
事親至孝豫州刺史以聞天子為之圖像百城以勵風俗
如何百城內一一畫元方勸孝賢刺史觀風職所當
茅容
字季偉郭林宗見其殺雞意謂已設既乃獨奉母自以飯蔬與林宗食
雞乃為母設蔬惟與客同賢哉茅季偉誤矣郭林宗
范滂
遭黨禍恐母流離不忍逃曰滂從父黃泉顧子曰欲汝為善則我不為惡
寧將身塞禍不忍母流離我自不為惡黃泉今有辭
鮑永
事后母至孝妻嘗母前叱狗永即去其妻
禮經滌匕出叱狗不言焉一旦鮑妻去那知在母前
仇覽
為蒲亭長化陳元為孝子民歌曰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鴟梟哺所生
蒲亭一長耳何許得歌聲化我鴟梟類而今哺所生
趙咨
有孝行盜嘗夜刼之咨恐母驚乃先至門迎謝盜慚奔
賊來那可邇而敢以身迎身豈不知愛心乎恐母驚
鄭康成
家貧假田播植以為養親時稱為純儒齊魯間宗之
播植以養親家貧至假田焉知后學者盡喚作儒先
李曇
養親樂道終身不仕名與徐孺子等海內列名五處士焉
養親還樂道不仕至終身海內稱髙士非專鄉里人
徐季登
南州髙士徐孺子之子篤行孝悌服闋隱居不仕
南州徐髙士姓字滿東都有子篤孝行終喪竟隱居
周燮
有先人草廬結于東岡燮守之曰吾不能追綺季處巢穴屢征不起
未能追綺季且復守東岡為有先廬在他山忍遁藏
王修
七歲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鄉里為之罷社
去年今社日撫事倍酸辛罷社為兒泣鄉鄰定可人
徐庻
辭先主曰老母見獲方寸亂矣王陵母曰為語陵母以老妾故持二心
不勝方寸亂豈假二心持忍矣王陵將賢哉徐庻辭
孟宗
母冬月思筍宗入竹林哀泣筍為之生
萬象死灰色千林號怒聲何人苦哀泣凍竹強抽萌
顧悌
仕呉為偏將軍每得父書拜跪讀之毎句應諾又孝子聽于無聲
地逺隔親面惟憑一紙書句終輙應諾直是聽于無
陸績
六歲見袁術懐橘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懐橘乎曰欲歸遺母術竒之
陸郎作賓客懐橘欲何為遺母當然事袁公乃爾竒
李宻
祖母劉年九十六謂報劉之日短又言為人子者愿為人兄事親之日長
事親苦日短為子愿為兄懇懇報劉語令人涕泗橫
和嶠
王戎居喪飲酒哀毀特甚嶠禮法自持不能踰戎劉毅謂嶠生孝戎死孝
要以禮法論休言哀毀同但觀生和嶠定勝死王戎
王裒
讀詩至蓼莪篇輙流涕門人為廢此篇 廬墓悲號淚著栢樹樹為之枯
悲哉生我句奈此念親何墓側有枯樹詩中無蓼莪
荀何
晉何曾荀顗俱有孝行傅元稱之曰古稱曾閔今見荀何
古稱有曾閔今復見荀何惟孝一而已能行無甚髙
王祥
母冬月欲生魚祥觧衣將剖氷雙鯉躍出母命守李每風雨輙抱樹泣
風李應難守冬魚未易求剖氷不辭凍抱樹可勝愁
祖納
性至孝少孤常自炊爨以養母
視膳子之職何須自執炊閑將心比并合是手成持
丁儀子
陳壽覓千斛米為儀作傳子不與爾朱文畧大遺魏収金請為父傳
尚自不與米何堪大遺金丁儀為有子文略是誣親
范宣
十歲嘗以刀傷手捧手改容人問痛耶曰受全之體而致毀傷不可處耳
手直微傷耳如何忽改容不能全所受此痛政無窮
戴逵
戴颙與兄勃并受琴于父逵父卒不忍奏與兄各造新弄并行于世
戴琴妙一世二子得其聲不忍遺音奏各將新弄行
趙至
兒時從師受業聞父叱牛聲投書泣曰我小未能榮養使老父不免勤苦
莫致兒榮養翻令父苦耕可憐廢書泣不忍叱牛聲
陶侃
毎飲酒常歡有余而限已竭佐吏等勸少進侃曰亡親曾見約故不敢踰
陶公宴參佐限極毎歡余憶與亡親約凄然不敢踰
桓沖
小字買徳郎母病須羊以觧以身質羊后為江州刺史
不辭身作質只為母須羊此日江州牧當年買徳郎
盛彥
母失明婢伺彥出以蠐螬炙飴母彥抱母痛哭絶而復蘇母目豁然自開
既知為異物號泣絶還生未有蠐螬炙翻令母目明
王延
后母令冬月求魚不得杖之流血延叩氷哭有魚躍出母悟撫之如己子
酷矣杖流血竒哉魚躍氷能令母心悟不異已親生
禇徳逸
庾袞字叔褒鄰人禇徳逸善事其親老而不倦袞見毎拜之
至老能無倦真為善事親叔褒非佞者何事拜鄰人
王悅
導之子有髙名事親色養諸子莫及導見之輙有喜色
色養傾諸子髙名重一時足為丞相喜豈計外人知
許孜
有孝行鷹雉棲其梁鹿虎擾其庭交頭同逰不相摶噬所居號孝順里
能感猛鷙類都無摶噬心同逰至鹿虎共宿有鳩鷹
卞壸子
壸拒蘇峻戰死二子眕盱相隨赴賊瞿湯嘆曰忠孝之道萃于一門
父雖得死所兒豈望生存忠孝古難并于今萃一門
皇甫謐
遺令平生之物皆無自隨惟赍孝經一巻 馮亮遺戒手執孝經
盡棄平生物惟赍一孝經死猶不忘孝臨沒苦叮嚀
郭原平
以耕者于父母墓前裸袒為慢乃貴買此田束帶垂泣躬自耕墾
忍向父母墓前頭祼袒耕農時毎束帶猶自泣原平
二王
王銓學業不及弟錫而孝行齊焉時人稱為金昆玉友
要以孝行取寧將學業論錫無慚玉友銓可謂金昆
樂頥之
嘗病與母隔壁忍痛不為呻吟之聲嚙被至碎恐母之哀已也
痛殊未易忍絶不一呻吟豈復知身疾惟愁戚母心
何子平以俸米易粟麥曰尊老在東何心獨享白粲珍肴不可寄母則不受
干祿本為養資身豈所安珍肴與白粲雖美若為餐
觧叔謙
母病有老父遺丁公藤因失所在有童子持髯蛇膽授顏含忽不見
膽醫顏母疾藤療觧親風忽不見童子俄然失老公
王秀之
遺令世人以仆妾直靈助哭當由喪主不能純至欲以多聲相亂耳
一事真堪笑今人妾直靈都縁無至性徒欲亂多聲
謝囗〈日爵〉
年數歲所生母微賤得疾畏驚一家尊卑感囗〈日爵〉至性咸為納屨行屏氣語
一家感兒孝不欲使親驚盡作屏氣語咸為納屨行
謝朏
朏莊之子超宗鳯之子明帝嘗敕二人自鳯莊門入超宗趨徃朏不肯入
直以父名戲其為君命同朏能禮自處似是勝超宗
古成詵
以風教自任時韋髙慕阮籍為人居喪飲酒詵泣曰吾當手刃之
禮豈為我設如傷風教何不堪睎阮籍直欲刃韋髙
華寶
八歲晉末父戍長安謂曰須我還為汝冠后長安陷寶年七十不婚冠
憶父去時語邇來七十秋終焉不忍冠灑淚望秦州
宗元卿
祖母病元卿在逺輙心動大病則大痛小病則小痛
異哉宗子孝親疾逺關心毎念痛大小因知疾淺深
劉苞
事嫡母朱氏及所生母陳氏并扇席溫枕
扇席更溫枕古人誰與同一心奉二母自是勝黃童
劉靈哲
母病夢人與藥驚覺得于枕間宋瓊母季秋思瓜瓊夢見求之遂獲
誰言夢想里所見搃空花靈哲枕間藥宋瓊秋季瓜
劉巘
號正簡先生齊髙帝召問政道答曰政在孝經
先生天下士偶廹詔書行勿謂無竒對惟言在孝經
王僧孺
五歲初讀孝經謂授者曰愿常讀之
孝經雖始教何但習于初欲得如兒愿常常誦此書
江泌
痛不逮親養以菜心有生意不忍食所食惟老菜
菜心且不食親念一何深為爾有生意存吾不忍心
庾道愍
少失所生母尋求至交州入一村見一嫗負薪心動訪之乃其母也
交州一村里有嫗負薪行萬里庾道愍心知為所生
張沖
父遺命祭我必以鄉土所出后牧青冀常還呉國取菓菜流涕薦焉
未嘗呉果菜何至取呉中祭我必土產遺言敢不共
顧歡
有孝行人有病者歡令取孝經著病人枕邉果愈
枕邉何所有一巻仲尼居無處覓盧扁應當寶此書
江淹
采薪養母于樵所得貂蟬將鬻以供養母曰此汝休征留之后果為侍中
賣薪圖養母何許得貂蟬知在采薪處庸非吉兆然
庾黔婁
父在家病黔婁毎心驚即棄官歸醫云嘗糞可知差劇毎取糞嘗之
驚心已云異嘗糞不妨難庾令何為者憑君著眼看
庾域
母好鶴唳域營求不怠忽雙鶴來下戴良自據地作驢鳴以娯母
惜矣戴良誤賢哉庾域誠真能感鶴唳何至學驢鳴
任昉
父遙性重檳榔昉終身不嘗曾晳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
晳常嗜羊棗遙亦重檳榔參至不忍食昉寧能獨嘗
陸襄
釋服猶若居憂終身蔬食布衣五十年 又楊惲云送終有時而既
憂居五十載陸子最堪悲惲獨非人子而云有既時
禇翔
有至行母病祈禱中夜聞空中彈指聲及旦疾愈
謹母昧方寸是處有神明夜半為親禱空中彈指聲
徐孝克
毎侍宴無所食噉帝后察知其欲遺母勅自今孝克前饌并許將還
自今所賜饌特出許將還為爾心餉母君前無所餐
阮孝緒
母病須生人參孝緒躬歴幽險累日忽見一鹿隨之至鹿滅處得參
覓參不可得忽感鹿前行行到鹿滅處元來此地生
袁君正
數歲父昻疾晝夜侍奉家人勸令暫臥君正曰官既未差眠亦不安
家人勸我睡共說不眠難官既未得差眠時自不安
皇侃
性至孝日限誦孝經二十徧以擬觀世音經
儒釋本同途遺經非爾殊未應普門品勝似仲尼居
吉翂
丹陽尹以其求代父命欲舉純孝翂曰何待翂之薄因父買名亦何其辱
父身如可代子死乃其情尹待我何薄而將此買名
呉明徹
父未葬勤力耕種天旱苖枯明徹之田中仰天號訴苖更生秋大熟
苖枯親未葬號泣日于田誰謂竟不雨而能獨有年
徐份
父陵疾篤份焚香涕泣跪誦孝經晝夜不息如是三日父疾豁然而愈
父疾亦云篤如何豁爾平孝經惟泣誦晝夜不停聲
雷紹
少習騎射后辭母京師從學嘗讀書至人行莫大于孝感嘆還鄉里侍養
行莫大于孝其如違養何只消一句子安用讀書多
楊愔
幼喪母其舅源子恭與飲問誦詩曰誦至渭陽未愔便號泣
渭陽曾讀未對酒偶言詩舅作如此語兒那能不悲
趙琰
以國禁積四十年不得越關葬二親于舊兆自痛恨惟食麥至絶鹽味
禮稱親未葬喪服不除焉食麥斷鹽味悲哉四十年
冦祖訓
父母亡雖乆猶于所處設幃帳嚴奉如平生 曹孟徳銅雀臺遺令
必如冦祖訓始不死其親孟徳空遺令丕乎真罪人
王崇
以孝稱風雹至崇田畔便止禾麥并無損落及越崇田風雹如初
風雹忽止處禾麥獨依然料得天公意知為孝子田
房景伯
為清河守召不孝者觀已事母其人愧求去不許曰雖顏慚心未改
親見房太守殷勤奉旨甘那能不心愧豈止是顏慚
元子華
母夜飲還大吐人謂中毒子華掬吐盡噉之母心乃安
未必食有毒人言疑似間不辭噉母吐圖得母心寛
劉獻之
誨學者曰百行殊途要以孝為首儻不能然雖下帷躡屩竟何益乎
百行孝為首諸人儻未知下帷空自苦躡屩竟何禆
崔道國
母賤諸兄逼其母持炙致賓前道國驚接謂客曰老親自執劬勞
是誰廹我母持炙至諸賓驚起自接取云賓此老親
于仲文
九歲周太祖問曰聞兒好讀書書有何事對曰資父事君忠孝而已
讀書無見處與不讀書同勿謂兒年小能知孝與忠
李賢
從師學或譏其業不進答曰豈能領徒受業至如忠孝之道實銘于心
誰知學進處不在好為師好把銘心道分明說與伊
李崇
以父勲封侯泣下曰無勲于國幼小封侯當報主恩恐不得終于孝養
封侯何爾泣兒幼乃無勲恐莫終親養應將報主恩
李士謙
少孤未嘗飲酒食肉絶口殺害之言 陸襄親沒終身不敢言殺害
殺生非孝也人未必云然絶口殺害語君看自小年
文中子
汾水之曲有先人之敝廬有田可以具饘粥彈琴著書不愿仕也
先人舊所理汾曲有田廬何意求聞逹彈琴自著書
房玄齡
以孝稱父彥謙謂曰人皆以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惟清白耳
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佩父清白訓為唐第一人
陳叔逹
御前賜蒲萄不食曰臣母病渇愿歸以遺母帝喟然曰卿有母遺乎
蒲萄歸遺母所嗜固應思卿乃有母遺誰知此語悲
韋陸
韋承慶被后母笞弟嗣立觧衣求代陸景融見兄象先被杖輙自楚悟母
不惜以身諫惟愁失母慈景融常自楚嗣立毎求笞
狄仁杰
求代鄭崇質使絶域以鄭母老疾宗元愿以栁易播曰夢得親在堂
狄請使絶域栁甘易播州為憐劉母在深恐鄭親憂
崔元暐
至孝母戒以從宦有人來曰貧乏是好消息若聞富足是惡消息
若為從宦好不異在家貧忍以惡消息而令戚我親
李逈秀
母氏庻賤妻崔氏嘗詈媵婢母聞不樂逈秀即出其妻
生我者為母無縁貴賤分不思罵婢語何可使親聞
韋虛心
父維為郎時蒔栁于庭及虛心居郎省對之輙斂容
父居郎省日蒔栁向庭中對栁如對父那能不斂容
歐陽通
居喪詔奪哀毎入朝徒跣及門夜直藉藁以寢還家輙號慟
夜直藉藳寢入朝徒跣行雖知廹明詔可惜欠陳情
劉祎之
相王府司馬帝謂曰卿家忠孝朕子頼以師矩冀蓬在麻不扶自直
卿家著忠孝朕子頼師模蓬在麻中直多應不待扶
韋景駿
有母子相訟者景駿曰余少不天常自痛極爾幸有親而忘孝耶
長抱罔極痛嗟余少不天汝今幸有母不省汝胡然
張九齡
至孝居父喪哀毀庭中木連理居母喪尤不勝哀有紫芝生坐側
連理庭中木叢生坐側芝未嘗聞孝感一一有茲竒
顏真卿
以孝稱祿山反獨真卿城守帝曰朕不識真卿何如人所為乃若此
祗是見忠莭何曽省孝誠唐宗休嘆息猶未識真卿
韓思復
封長山縣伯明皇親題其墓曰有唐忠孝韓長山墓
向來曹孟徳曽以表征西那得忠孝字金書作墓題
崔縱
以母事其父嬖妾妾剛酷雖縱顯官而數笞詬縱率妻子承候顏色不懈
直以母事妾祗云父所安可憐遭楚毒加意更承顏
崔沔
母亡受吊廬前賓客不至柩室曰平生非至親不入謁豈以存亡廢禮
憶昨升堂拜何曾有雜賓事亡忍廢禮不復問踈親
李乂
兄弟孝謹至甚又俱以文章自名兄弟同為一集號李氏華蕚集
俱以文章顯無慚孝謹稱兄弟同一集華蕚著嘉名
裴子余
謚曰孝張說嘆曰此謚可無愧矣
直以孝為謚真無愧此心可憐張說嘆知得子余深
李勉
江西觀察使部人有為父病厭蠱者書勉姓名埋之勉曰是孝子也不誅
不誅人厭已而恕子祈親賢矣李觀察今無復此人
陽城
語諸生曰學者所以學為忠孝諸生有不歸省者乎明日請歸者二十人
學者學為孝諸生欠講明謁歸二十軰母乃為陽城
叚秀實
號孝童朱泚為逆以秀實失兵必恨憤遣騎迎秀實奪笏擊泚以死
意其失兵乆怏怏必吾從奪笏直前擊那知是孝童
李晟
少孤事母孝后平朱泚復京師贊曰身佩安危
個是一孤兒曽聞事母時身能幾許大卻佩國安危
元徳秀
字紫芝貧舉進士不忍去母左右自負母入京師
進士能舉母偏親可忍離紫芝亦良苦負母入京師
穆寜
戒子曰孝子事親養志為大吾志直道而已茍枉道三牲五鼎非吾樂也
倘非親所樂至枉道而行雖以三牲養難辭不孝名
侯程
廬墓哭泣無節侯知道七年程俱羅三年不止李華作二孝贊
三年天下共胡爾獨終身無處著深痛何心求過人
李唐
見肅宗抱幼女謂唐曰我念之卿勿怪也唐曰上皇思見陛下計亦如此
我念卿勿怪難拚膝上兒好將南內意說與肅宗知
韓滉
當列戟以不欲壊父時第門而止不許增堂廡曰先君容焉吾奉之而已
慎勿第門壊那容堂廡增父猶足乎此我顧莫之承
賈直言
父道沖坐賜鴆直言紿取鴆代飲迷而踣明日毒潰足出乆乃蘇
幾曾聞飲鴆有不隕其身那得獨全活天應知代親
李景讓
蔣伸酌酒曰有孝于家忠于國者飲此景讓起卒爵伸曰無冝于公
既爾家能孝還于國盡忠誰冝舉此爵知是莫如公
韓愈
答元稹書甄逢能顯其父俱當得書董生行云刺史不能薦天子不聞名
未有子之孝而公不用情大書甄濟傳更作董生行
栁宗元
書先友于父碑陰皆當世聞人 中說載隋唐名臣或云福畤所集
乃翁定竒士先友盡斯人福畤智已故儀曹意轉新
甄逢
以父濟名不在國史欲詣京師自言元稹為移書韓愈又袁滋表贈濟官
史書良為稹褒詔卻因袁足使濟不朽何堪逢自言
董邵南
讀書躬耕以養父母韓愈董生行云爵祿不及門惟有吏來征租錢
躬稼復樵漁養親還讀書不聞官賜帛惟見吏催租
李興
有至行栁子厚為作孝門銘曰引刃自向殘肌敗形羞膳奉進憂勞孝誠
刲股如為孝還應載圣經莫明栁子意因甚取殘形
何蕃
事父母孝入太學歲一歸父母不許二歲亦不許凡五歲慨然揖諸生去
五載莫歸省雙親誰問安固云親有命不謂我何顏
鄭潛曜
母疾亟為書丐以身代母火書而神許二字獨不化翌日母愈
愿以身代母書焚上徹天若非神許我未必字依然
裴敬彛
母病醫許仁則躄不能乗敬彛自為輿徃迎
親命懸醫手敢將親命輕為輿不辭徃重母故身迎
張志寛
為里正忽詣縣稱母疾求歸曰母有疾志寛輙病令馳驗如言
何忽省母病毎因身疾知可憐張里正尚得令君疑
趙隠
為相退朝侍養如布衣常侍母觀御宴隠率百官拜恩于庭回班候起居
至今說花縣當日奉潘輿未必若趙母回班候起居
路隨
父泌陷敵隨尚嬰孺及長日夜號泣母告以其貌酷類父終身不引鏡
兒貌酷類父母知兒不知可堪引鏡照正復益兒悲
李訥
宰相楊収欲市訥冗舍以廣第訥叱曰先人舊廬為權貴優笑地耶
先人敝廬在觸目百悲辛忍作優笑地圖娯權貴人
許孝謹
甫三歲母病不飲乳有憂色或以珍餌悅之不食還以進母
既不忍飲乳還能知奉親何曾自人教端是出天真
栁玭
戒子曰名門子孫稍有纎瑕十手所指生雖茍祿死何面目見祖先地下
名父難為子纎瑕即辱身直須留面目他日見先人
韋溫
病召親屬賦父綬詩在室愧屋漏因泣曰今知汝身不負斯誠矣
常恐愧屋漏追懐在室詩可憐忍死誦不負乃今知
林攢
為福唐尉棄官侍母疾廬墓降甘露詔立雙闕又表其廬時號闕下林家
七閩獨莆郡雙闕郁相望豈識林孝子曾來尉福唐
右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