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紫金散 【《證治準繩》,下同】 茅先生名黑鈆散。治小兒走馬疳。
黃丹 蛇床子炒令黑 地龍炒令黑,各半兩 青礬一分,煅過
右末,每服一字,揩牙龂上,一日揩三次。
秋霜散 治小兒崩砂。
好砒半兩 白礬四分
右,用水三分一盞,先煎水令蟹眼沸來,便下砒煅,水干為度,即下白礬末,同煅干為末,取出,入好麝香少許,好坯子少許同拌,合為末,每使一字,用鵝毛點拂牙龂上,一日三四回拂即愈。
惠眼秋霜散 治崩砂,齒龂欲落。
粉霜 砒霜 白礬各一錢
右為末,用北艾一大團裹定上件藥末,以石灰滲艾上,后用碗盛,發火燒盡,細研,以手捻少許揩齒上,用鹽湯嗽口。燒時以盞子蓋定,恐走了藥氣。
乳香丸 治走馬牙疳如神。
乳香 輕粉 砒霜研,各五分 麝香少許
右,先將乳香研細,入輕粉、麝、砒共再研勻,薄紙一韭葉闊,去藥內按過,揉紙少許,丸如黃米大,臨臥將藥填在患處,至明則愈。忌食醬醋鹽等物。
龍骨散 治口疳瘡,走馬疳。
砒霜 蟾酥各一分 粉霜半錢 龍骨一錢 定粉一錢半 龍腦半字
右,先研砒粉極細,次入龍骨再研,次入定粉等同研,每用少許敷之。
右方皆犯砒,非極不可用。
走馬疳方 《仙人水鑒》治小兒走馬疳,蟲透損骨者。
天南星一枚,當心剜作竅子,安好雄黃一塊在內,用大麥面煨,候雄黃熔作汁,以盞子合定,出火毒一宿,去面 研為末,入好麝香少許,掃在瘡上,驗。
集驗方 治小兒走馬疳。
蠶退紙不計多少,燒灰存性
右入麝香少許,貼患處佳。
茅先生小兒崩砂方
雞內金 蘆薈 白礬火煅乳香 地龍 麝香
右,各少許為末,候小兒睡著,以藥末摻牙斷上。
定命散 治小兒走馬疳。
白礬 綠礬各等分,抄一大錢
右同研勻,用大麥面五錢,蔥一寸研爛,將面同搗和,軟硬得所,為餅子,將研勻藥裹在中心,用文武火燒存性,于地坑內出火毒一宿,又研如粉,入鉛霜二錢,同研令細,每用少許,揩牙上一二遍,自瘥。
蟾灰散 治小兒走馬疳。
干蝦蟆一個,大者燒灰存性 五倍子一錢 麝香少許
右同研,蜜水調涂齒根上,末止更用之。
圣散子 治小兒走馬疳。
膽礬 龍膽草各一兩
右同于瓦瓶中煅煙盡,略存性,貼瘡上。
生金散 治小兒走馬疳。
天南星一個,重一兩者 綠礬一兩
右,先安排南星在干地上,用礬與南星同處,四邊以炭火燒,煙盡為度,取出研如粉,入當門子一粒,先含漿水洗,貼之。
麝香散 治小兒走馬急疳,口臭牙齒損爛,及攻蝕唇鼻腮頰,累治未效者,可用此方。
麝香一錢 黃蘗一兩,杵末 青黛半兩,上好者 雄黃一分,飛過研
右件杵研極細,如有患者,先以綿纏箸擦齒上蝕損死肌,以軟帛拭去惡血。量瘡大小干摻,日夜五次用之。或血盛并多不定者,加定粉半兩同研,用如前法。
黑神散
龍膽草銼 青膽礬
右等分,用甘鍋子一個,先入膽礬在內,次入龍膽草,用鹽泥固濟,留一眼子,周回用炭火燒至眼子上煙斷為度,放冷取出研細,入麝香少許。如有患人,看瘡內大小干擦,貼之立效。牙痛,干擦。牙根有鮮血出,并腫爛牙,擦之即愈。
孔氏無比散 治小兒走馬疳。
麝香一分,別研 真蟾酥 綠礬各半分 膽礬 沒藥各半分
右四味,用大磚一口,鑿中心作竅穴子,勿令透地,便安四味藥在穴中,周回用紅著炭三斤燒過,取出,
同麝香再研勻。如有患者,以雞翎微濕沾藥末,掃于小兒齒上,立效。
王氏手集方 治小兒走馬疳,口鼻生瘡,牙斷腫爛,諸藥不能治者。
檞葉十片,干者 麝香少許
右以蘆薈為末,水調涂葉上,炙干,又涂又炙,凡涂炙數遍為末,瘡濕干摻。
安師傳走馬疳藥 治疳齒中不住血出多。
蠶退紙燒灰
右止血時間令住,若用地骨皮中嫩處為末,貼之便永止。
曾氏燒鹽散 治走馬疳,牙根肉潰爛黑臭。
橡斗子不拘多少
右每用大者兩個,入鹽滿殼,蓋作一合,或五六個至十數個,安在火內,和鹽燒透,取出地上,以瓦碗蓋定存性,候冷,入麝香少許,乳缽內研勻極細,每以半錢涂擦患處。常收用小瓦合盛貯,勿使紙裹,恐常作潤也。
內金散 治牙根肉臭爛黑色,有蟲作痛。
雞內金即雞肫內粗皮,陰干,一兩 香白芷 銅青各半兩 麝香一字
右前三味銼曬,或焙為末,仍以麝香乳缽內同杵勻,每用一字或半錢,干擦患處,先用溫鹽水灌嗽,后敷藥。
密陀僧散 治走馬疳,牙焦黑爛。
密陀僧一兩 輕粉五十貼 麝香一字
右件為細末,同輕粉、麝香乳缽內杵勻,每用半錢擦患處。
紅鉛散 治走馬疳。
綠礬不以多少,色鮮明者,入干鍋用炭火燒,鍋赤傾出,以好酒灑拌,再入鍋,如此數遍,色紅研細末,入麝香少許
右,先以溫漿水洗漱凈,用指蘸藥,有疳處搽之。
演山蘭香散 治小兒走馬疳,牙齒潰爛,以至崩砂出血,齒落者。
輕粉一錢 蘭香子一錢,末 密陀僧半兩,醋淬末
右研如粉,傅齒及齦上,立效。議曰:嬰孩受病,證候多端,良由氣郁三焦。疳分五臟,內有腎經常虛得疳,名之曰急,以馬走為喻,治療頗難。此等一證,初作口氣,名曰臭息;次則齒黑,名曰崩砂;盛則齦爛,名曰潰槽;又盛血出,名曰宣露;重則齒自脫落,名曰腐根。其根既腐,何由理之?今將秘方具述于后。
傅齒立效散
鴨嘴膽礬一錢,匙上煅紅研 麝香少許
右研勻,每以少許,敷牙齒齦上。一方用蟾酥一字,加麝和勻敷之。議曰:血之流行者榮也,氣之循環者衛也。變蒸足后,飲食之間,深恐有傷于榮衛而作眾疾。其或氣傷于毒,血傷于熱,熱毒攻之,虛臟所受。何臟為虛?小兒腎之一臟常主虛,不可令受熱毒攻及。腎臟傷于筋骨,惟齒受骨之余氣,故先作疾,名曰走馬,非徐徐而作。所宜服藥,甘露飲、地黃膏、化毒丹、消毒飲。其外證,以前件立效散及麝酥膏敷之。切忌與食熱毒之物。此疳不同常證,乃系無辜之證,醫者宜深究保全為上。若用常方,難擬愈活。
獨活飲子 治腎疳臭息候。
天麻 木香 獨活 防風 麝香少許,為細末
右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匕,小者半錢,麥冬湯調下。
三黃散 治腎疳崩砂候。
牛黃 大黃 生地黃 木香 青黛
右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匕,熟水調服。
人參散 洽腎疳潰槽候。
肉豆蔻炮 胡黃連 人參 杏仁炒 甘草炙
右件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匕,小者只半錢,溫熟水調服。
檳榔散 治腎疳宣露候。
木香 檳榔 人參 黃連 甘草炙
右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小者半錢,熟水調下。
黃芪散 治腎疳腐根候。
黃芪蜜炙 牛黃 人參 天麻 全蝎炒 杏仁炒 白茯苓 川當歸 生地黃酒洗 熟地黃酒洗
右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小者半錢,煎天門冬熟水調服,麥門冬亦得。
地骨皮散 治腎疳,齦腭牙齒肉爛腐臭,鮮血常出。
生地黃半兩 地骨皮 五倍子炒令焦,二錢 細辛一錢
右件為細末,每用少許敷之。
茅先生朱砂膏 治小兒驚積驚熱。
朱砂半兩 硼砂 牙硝各三錢 真珠末一錢 元明粉二錢,并別研 龍腦 麝香各一字
右為末,于一處拌和,合用好單角起不久其藥自成膏。如小兒諸般驚,用藥一黃豆大,常用金銀薄荷湯少許化開下。如遍身潮熱,用甘草煎湯下。狂噪惡叫,用生地龍自然汁化下。一臘及一月內,小兒不通下藥,可用藥使乳調涂在奶上,令兒吃奶吮下。
茅先生牛黃膏 治小兒膈熱及諸熱,鎮心解毒。
馬牙硝 甘草炙,各半兩 朱砂一錢 硼砂 寒水石各一分 龍腦 麝香二味隨意入 川郁金半兩,用皂角三寸,巴豆七粒,水一碗,銚內煮干,不用皂角、巴豆
右件為末,煉蜜為膏,芡實大,每服一丸,麥門冬熟水化下。
天竺黃散 治小兒諸熱。
天竺黃 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干 白茯苓 麥門冬各半兩 蟬蛻去足 全蝎去絲嘴 僵蠶各十四個 甘草一兩,炙 朱砂一分 龍腦 麝香少許
右件各凈洗,研羅為末,每服半錢一錢,用蜜熟水調下。
三解牛黃散 治小兒潮熱實熱。
白僵蠶 全蝎炙 防風 白附子 川黃芩 桔梗 川大黃 甘草炙 白茯苓 人參 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干
右前件各等分為末、每服半錢一錢,用薄荷蜜熟水調下。
檳榔散
檳榔 大黃蒸 青皮各二錢半 黑牽牛一錢 木香少許
為細末,薄荷蜜水調下一錢。
譚氏殊圣方 治小兒牙疳諸惡瘡。
黃丹飛 乳香 白礬飛 輕粉 胭脂各一錢 麝香少許
右件為細末,看瘡大小,臨時用藥,先用漿水洗瘡凈,上藥干摻。
黃礬散 治小兒齒斷宣露,骨槽風;及急疳,牙斷肉臭爛惡腫痛。
黃礬一兩,研入甘鍋燒赤 生地黃 梧桐淚 川升麻各半兩 干蝦(蟲麻)頭二枚,炙焦
右五味為末,每用半錢干貼,良久吐津,甘草水嗽口,一兩服立效。一方,用熟干地黃及蟾頭燒灰。
劉氏家傳方 治小兒口中疳瘡及下部有蟲。
燒大麻子煙熏之。
莊氏家傳方 治小兒牙疳壞爛。
百藥煎 坯子胭脂
右各等分為細末,羅過貼患處。
青霞散 治小兒口齒疳。
蝦(蟲麻)一個,燒灰 甘草炙 青黛各一分
右研為細末,更入真麝少許,或兒滿口有瘡臭爛,落下牙齒者,以雞翎掃上立效。凡用先以鹽湯漱了,拭干用。
安師傳方 治小兒口齒,并喉腭疳瘡如白膜。
輕粉 黃丹等分
右乳汁和涂瘡上,即時如殼退下。
又 治小兒疳蝕動唇齒及生瘡。
蟾頭一個,大者燒灰 麝香半錢
右研勻如粉,摻于瘡上立效。
又 治小兒唇口及齒根宣露,牙斷生瘡臭爛。
葶藶炒 胡黃連各二錢 黃丹半兩
右為末,每半錢于牙斷上貼之,不得咽津。莊氏第十二候用此。
秘方 治牙疳腐爛,及下疳瘡。
海巴白者二個,赤者一個 銀朱 輕粉各五分 海螵蛸一分 真珠二分 龍骨二分
右為細末,用冷茶漱凈,將藥敷上。
急治方 治小兒鼻下赤爛,心煩躁,鼻中生瘡,漸漸轉多,及身上焦躁,日夜痛疼。
訶子二個 豆蔻三個 黃連三分 防風半兩 朱砂一分
右為末,飯丸麻子大,每服荊芥湯下三丸。
五福化毒丹 治(上匿下蟲)鼻,清膈涼血。
元參 桔梗各一兩 赤茯苓 人參 馬牙硝 青黛 甘草各一分 麝香五分
右除麝香、牙硝另研一處為末,次和青黛等,煉蜜丸如芡實大,金銀箔為衣,薄荷湯下。瘡疹余毒,磨生犀角水下。上焦熱壅,口齒鮮血,宣露臭氣,用生地黃汁化下,食后。一方有龍腦五分。
澤瀉散 治小兒肺積,鼻內生瘡,及鼻下赤爛。
津瀉 生川郁金 炙草 梔仁炒,各一分
右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五七歲一錢,甘草湯調下,一日二服。宜再用青金散敷之。
枇杷葉散 治鼻疳赤爛。
枇杷葉去毛,陰干,一兩 山梔子半兩 百部 檳榔各二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兒小者二錢,更小一錢,白湯調下。
青金散
銅青 生白礬各一錢
右為末,每用少許敷鼻下。
張渙石膽散 治鼻疳,疳蟲上蝕于鼻,赤癢,及連唇生瘡赤爛。
石膽一兩 地龍一分,洗凈 亂頭發燒灰 莨菪子生用,各半兩
右件搗羅為細末,入麝香一錢,同研勻,每服一字,貼于瘡上。
吉氏家傳方 治鼻下赤爛疳。
青黛一錢 麝香少許 熊膽末半錢
右末,睡時貼少許在鼻下。
朱氏家傳方 治小兒鼻下濕癢疳瘡。
大棗一枚,去核,以白礬一塊內棗中,文武火煅存性
右細研涂瘡;如瘡干,以麻油調涂。
蟬殼散 治小兒鼻疳癢,吹鼻。
蟬殼微炒 青黛細研 蛇蛻皮灰 滑石 麝香細研,各等分
右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用菉豆大,吹入鼻中,日三。用之,疳蟲盡出。
白粉散 治諸瘡。
烏賊魚骨末三分 白芨末二分 輕粉一分
右末,先用清漿水洗,拭過貼之。
龍木殺疳散
防風 龍腦 牡蠣 白芷 細辛 五味各二兩
右為末,每服一錢,食后粥飲調下。
退翳丸
黑參 川防風各一兩 北細辛 石決明 車前子各半兩 桔梗 黃芩各一兩半
右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玉訣瀉肝散
木賊 威靈仙 紫參 家菊花 羌活 蟬蛻 生大黃 炙草 石決明各等分 腦子少許
右為末,每用藥二錢,豮豬肝一兩,批開去膜,摻藥在內,線纏,米泔煮熟嚼下。
蕤仙膏
蕤仁四十九粒,去皮出油 腦子少許
右研成膏,用燈心點少許。
靈苑羚羊角丸 治肝肺壅熱,眼生努肉,赤脈濇痛;及赤眼障翳,睛疼癢痛羞明;及小兒風疳,爍陽眼神,妙。
羚羊角屑曬干為末 生甘草 白何首烏 瓦松以紗絹內洗去土,各一兩 生地黃洗 郁金炮過用,地上去火氣,各二兩
右件六味,并細銼曝干,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用濃煎淡竹葉黑豆湯冷下,食后,臨臥服。小兒丸如菉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
殊圣退云散 治小兒疳眼嗞啀,啼叫不住。
草決明 土瓜根 大黃炮 元參各半兩 甘草 宣連 砱砱石即井泉石,研,各一分
右細為散,每服一錢,水一盞,同煎至七分,五度與吃。
張渙井泉石散 治眼疳邪熱攻于眼目,漸生翳障,致損睛瞳。
井泉石一兩 晚蠶砂 夜明砂各炒 石決明 甘菊花 黃連各半兩
右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用米泔一盞,入生豬肝少許,煎五分,肝爛為度,放溫時時服,乳食后。
豬膽黃連散 治小兒疳瘦,大冶肝疳作眼疾,白膜遮睛,諸藥不痊者。
胡黃連 雄黃細研 夜明砂細研,各等分 豬膽數個 麝香少許,不入膽煮
右為末,以豬膽汁調藥,稀稠得所,卻入原膽皮內,以線緊系口,米泔水煮五七沸,取出放冷。先以麝香于乳缽內研細,卻入藥一處同研,不用膽皮,只取出藥,候細,用軟飯為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大者加至十五丸,米飲吞下。如疳氣盛,須用陳米飲下。
決明散 治小兒肝臟風熱,眼中不見物及有汗。
石決明 乳香各一分 膽草二分 大黃半兩煨
右為末,每服兩錢,用薄荷溫水調下。莊氏第十六候用此方。
除熱結腸丸 斷小兒熱下黃赤汁沫,及魚腦雜血,肛中瘡爛,坐(上匿下蟲)生蟲。
黃連 蘗皮 苦參 鬼臼 獨活 橘皮 芍藥 阿膠各半兩
右八味末之,以藍汁及蜜丸如小豆,日服五丸至十丸。冬無藍汁,可用藍子一合,春蜜和丸。
姜蜜湯 治濕(上匿下蟲)。
生姜汁五合 白蜜三合 黃連三兩
右三味,以水二升別煮黃連,取一升去滓,內姜蜜更煎,取一升二合,五歲兒平旦空腹服四合,日二。
杏仁湯 治(上匿下蟲)。
杏仁五十枚 苦酒二升 鹽一合
右三味和煮,取五合頓服之。小兒以意量服。
又方 治蟲蝕下部。
胡粉 雄黃
右二味各等分末,著谷道中。亦治小兒。
張渙桃白散 治腸胃俱虛,腹內蟲動,侵蝕下部,疳痢濕(上匿下蟲)。
桃木白皮 黃蘗蜜炙 黃連去須炒,各一兩 凈蛇脫皮半兩,燒灰 蝸牛干者,一分,燒灰 青州棗五十枚,去核燒灰
右件同搗羅為細末,入定粉、麝香各一分,同研勻,每服一字,粥飲調下,乳食前。
如圣丹
干蟾蜍七枚,燒灰 蟬殼去土,半兩 蚺蛇蟾 大棗去核燒灰,各一分。已上搗羅為細末,次用 黃丹 定粉 麝香并細研,各一分
右件同拌勻,用好醋一大盞,都搗一二百下,成膏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或化三兩粒涂患處,若(上匿下蟲)出,乃愈。
錢乙金華散 治小兒一切濕瘡癬疳。
黃蘗 黃連各半兩,并為細末 黃丹一兩,火飛 輕粉一錢 麝香一字,別研
右同研勻,先以溫水洗,后貼之。
化(上匿下蟲)丸 治諸疳生蟲,不時啼哭,嘔吐清水,肚腹脹痛,唇口紫黑,腸頭濕(上匿下蟲)。
蕪荑 蘆薈 青黛 川芎 白芷梢 胡連 川連 蝦(蟲麻)灰各等分
右為末,豬膽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后臨臥,杏仁煎湯下。其鼻常用熊膽煎湯,小筆蘸洗,俟前藥各進數服,卻用青黛、當歸、赤小豆、瓜蒂、地榆、黃連、蘆薈、雄黃為末,入鼻斂瘡。
張渙四珍丹 治諸疳羸瘦,毛發焦黃,口鼻生瘡。
干大蟾一枚,去四足,劈開腹,入胡黃連半兩在內,以線縫合,用濕紙三兩重裹,以泥四面固濟,用炭火燒令通赤為度,放冷去泥搗為細末 蘆薈半兩,研 麝香一分,研
右件都拌勻,再研令細,以白面糊和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粥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又方 治小兒一切疳毒有瘡。
苦楝皮五斤 漆姑葉半兩 甘草 礬各二兩 蔥白十莖
右粗搗令勻,用水五斗,煮五七沸,旋旋添,洗瘡處。如久患,只兩服立效。
殊圣方 治小兒疳肥,瘡多生頭上,浸淫久不瘥,及耳瘡等,悉皆治之。
石綠 白芷各等分
右以生甘草水洗瘡,敷藥自愈。
集圣丸
蘆薈 五靈脂 夜明砂炒 砂仁 橘紅 木香 莪朮煨 使君子肉各二錢 川連 川芎 干蟾灰各三錢 當歸 青皮各一錢半 因于虛者加人參二錢,白朮三錢,去莪朮、青皮。因于熱者,加龍膽草三錢,去砂仁、莪朮。因于吐瀉下利者,加白朮二錢,煨肉果、訶肉各一錢五分,去青皮、莪朮。因于積痛者,加煨三棱、川楝子肉、小茴香各二錢,去當歸、川芎。因于瘧者,加鱉甲醋炙三錢。因于蟲者,加白蕪荑一錢五分、川楝子肉二錢,去當歸、川芎。因于渴者,加人參、白朮各二錢,去莪朮、砂仁。
右為細末,用雄豬膽汁二個和面糊為丸,看大小服,米飲送下。
疳積散 治鬾乳,病乳,夾乳,夾食;大病之后,飲食失調;平居飲食過飽傷脾,致成疳積。面黃腹大,小便色如米泔,大便瀉黃酸臭,頭皮干枯,毛發焦穗,甚至目濇羞明,睛生云翳,形體骨立,夜熱晝涼,丁奚哺露等證,并用主之。
厚樸厚而紫色有油者佳,去粗皮切片,生姜自然汁炒熟為末凈,一兩 廣陳皮去白為末,八錢 粉甘草去皮凈為末 真蘆薈凈末,各七錢 蕪荑真孔林大而多白衣者,去白衣殼凈末,五錢 青黛取顏料鋪浮碎如佛頭青色者,研凈末,三錢 百草霜乃山莊人家鍋底墨也,凈末,二錢,研 旋覆花凈末,一錢半
右件勻和成劑用,每一歲藥一分,用燈心湯,早上空心時調服,服后病即愈。當再用肥兒丸調理。如脾氣未實,用啟脾丸或大健脾丸。如疳氣未盡,用陳皮一兩,白朮木香三錢,白茯苓五錢,加好平胃散三錢,陳米粥湯調服。
神效丹 治小兒疳氣不可療。
綠礬用火煅通赤,取出用酸醋淬過復煅,如此三次
右細研,用棗肉和丸如菉豆大,溫水下,日進二三服。
麝香丸 主小兒疳瘦,面黃發穗,骨立減食,肌熱驚癎疳蟲。
麝香研 蘆薈研 黃連末
右等分研勻,滴水丸黃米大,一歲三丸,三歲五丸至七丸,人參湯下,日三服,無比奇效。一方:胡黃連四分,余二物各二分,療疳痢溫瘧無比尤驗,一名圣丸,疳藥百數無如此者,小兒癲癎、驚風、五疳、三蟲,服之立見功效。蛔蟲作疾枯瘁,久痢不住,熟藥調護,最難得法,惟以四味飲、散,紫圓,至圣散,五加皮治不能行,蜀脂飲,并此麝香圓七方,謂之育嬰七寶。紫陽道士亦名保子七圣至寶方,專為一書者,此是也。
靈苑千金丸 治小兒一切疳。久服令兒肥壯無疾。
川楝子肉 川芎各等分
右同為末,豬膽汁和杵為丸如麻子大,量兒大小加減丸數,每以飯飲吞下,日二服,常服三丸至五丸。張氏家傳:丸如菉豆大,分五分,用朱砂、青黛、定粉、光墨、密陀僧,名為五色丸,非時進,米飲下。孔氏家傳:治疳熱下蟲方同,用臘月干豬膽膏為丸,如干,湯化動,丸菉豆大,十丸十五丸,肉湯下。疳蟲如發,便看即見,稍遲即化。
太醫局蘆薈丸 治疳氣羸瘦,色面萎黃,腹脅脹滿,頭發作穗,揉鼻咬甲,如吃泥土,痢色無定,寒熱往來,目濇口臭,齒齦爛黑,常服長肌退黃,殺疳蟲,進乳食。
干蝦(蟲麻) 大皂二味等分,同燒存性末,每一兩入 青黛二錢半 蘆薈 麝香 朱砂各一錢
右蒸餅為丸,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錢氏膽礬丸 治疳消癖,進食止瀉,和胃遣蟲。
膽礬真者,一錢 綠礬真者,二兩俱為粗末 大棗十四個 好醋一升。已上四物同熬,令棗爛,和后藥 使君子二兩,去殼 枳實去穰炒,三兩 黃連 訶勒皮各一兩,并為粗末 巴豆二七枚,去皮破之。已上五物,同炒令黑,約三分干,入后藥:
夜明砂一兩 蝦(蟲麻)灰一兩 苦楝根皮末半兩 已上三物,再同炒候干,同前四物杵羅為末,卻同前膏和,入臼中杵千下。如未成,更旋入熟棗肉,亦不可多,恐服之難化。太稠即入溫水下,不拘時。
西京丁左藏蝦(蟲麻)丸 肥孩兒常服得效。
干大蝦(蟲麻)一枚,泔浸三宿,去腸肚頭爪凈酥炙香 陳皮二錢半 胡連一兩 郁金 蕪荑仁各半兩
右為末,于陶器內,用豮豬膽汁和,令稀稠得所,于飯上蒸熟為度,取出半日,丸如菉豆大,常服五七丸,陳米飲下。
張氏神曲散 治小兒諸般疳。
神曲 陳橘皮不去白 川大黃濕紙裹炮熟 芍藥各一錢二分 桔梗 川芎 厚樸姜汁制 枳殼麩炒 白茯苓各二錢半 人參一錢五分 甘草五錢,炙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入姜一片,煎服無時。
莊氏方 治小兒一切疳,肌膚消瘦,瀉痢不止,口鼻坐瘡,水谷不化。
蝦(蟲麻)灰 礬 烏賊魚骨炙 密陀僧各二錢半 麝香一錢二分半
右為末,煉蜜丸如菉豆大,溫水下三丸。《圣惠方》同,但麝香用半兩。莊氏第五候用此方。
治小兒一切疳方。
蟾頭一個,炙 膩粉 豉 蕪荑 黃連各二錢半
右為末,軟粟米飯為丸麻子大,早晚米飲下三丸。
又方 莊氏第十七候,用此方及香連丸。
蘆薈 胡黃連 朱砂 青黛 麝香各二錢半 蟾酥少許
右為末,飯和丸如芥子大,每服空心臨臥,溫熱水下五七丸。
定命丹 洪州張道人傳,治小兒一十二種疳:肝疳、急疳、風疳、肉疳、脊疳、口疳、腦疳、食疳、蛔疳、脾疳、腎疳、心疳,定生死。有此候者,取得蟲青者死,黃者可治。
木香 夜明砂 麝香各一分 蟬蛻三分 胡黃連二錢 金箔 銀箔各五片
右件為末,米飯丸如麻子大,空心米飲下三丸,日三服。忌咸酸油膩。
又方 第一肝疳,小兒雖飲乳,漸喜食肉,尤愛酸咸,只服定命丹,次服此藥。
肉豆蔻煨,三個 枳殼炒,七錢半 白茯苓 胡連各半兩 大黃 甘草 丁香 麝香各二錢
右為末,每服一字,米飲下,日二服。久者五服效。
演山使君檳榔丸 治小兒食肉太早,傷及脾胃,水谷不分,積滯不化,疾作疳痢等候,并宜服之。
肉豆蔻一個 生檳榔一個 宣連 胡黃連 陳皮 青皮 川楝肉炒 蕪荑炒去皮 神曲 麥芽并炒 木香 夜明砂淘凈炒 蘆薈 川芎各一錢 麝一字
右件為末,豮豬膽汁、薄荷汁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飯飲下。
胡黃連丸 治一切疳候,及一切虛痢,他藥無功,此藥極效。
胡黃連 蘆薈 黃連 肉豆蔻炮 桂心 人參 朱砂 使君子去殼 木香 鉤藤 龍齒 白茯苓以上各一錢 麝香一字
右件各生用,為細末,取豮豬膽二枚,裂汁和末令勻,卻入袋內盛之,用線扎定,湯煮半日,取出切破袋子,加莨菪子二錢,黃丹一錢,二味另研如粉,入前藥和勻,搗五百杵,丸如菉豆大。但是疳與痢,用粥飲下五七丸。子幼者三丸,不吃粥飲,乳頭令吮。能治一十二種痢及無辜者,功效非常。
肥肌丸 治小兒一切疳氣,肌瘦體弱,神困力乏。常服殺蟲消疳,開胃進食。
黃連去須 川楝肉妙 川芎各半兩 陳皮 木香二錢 香附子各二錢半,酒煮炒干
右件為末,水煮細面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飯飲下。
湯氏鱉甲散 治勞疳骨熱。
鱉甲九肋者,湯浸用童便涂炙 黃芪蜜炙 白芍藥各一兩 生地黃 熟地黃 地骨皮 當歸 人參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二錢,水半盞煎服。
化蟲丸 治疳熱。
白蕪荑 黃連 神曲 麥芽各炒,等分
右末,糊丸如黍米大,空心米飲下。豬膽汁尤佳。
豬肚丸 治骨蒸疳勞,肌體黃瘦。
木香半兩 黃連 生地 鱉甲九肋者童便炙 銀柴胡 青皮各一兩
右為末,豬肚一枚,入藥于內,以線纏之,于砂罐內懸肚煮熟,取出細研豬肚為丸如麻子大,米飲送下,量大小加減,不拘時服。
三因龍膽丸 治疳病發熱。
龍膽草 黃連 使君子肉 青皮各等分
右為末,豬膽汁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臨臥熟水下,量兒加減。
二丁丸 治乳癖、食癖、疳熱。
丁香 密陀僧各一兩 韶粉一錢 硫黃三錢 白丁香半兩
右為細末,糊丸如小豆大,三歲兒十丸,日晡時米飲下,飲乳者乳汁下。次日當取下惡物,熱即隨退。加黃鶯屎一錢尤妙。
譚氏殊圣金瓜丸 治小兒疳熱,身多壯熱,黃瘦,久服令肥。
黃連 黃蘗 甘草微炮 青皮各等分
右為末,入麝香少許,用獖豬膽一枚,入藥膽內,線扎定,入石器中,漿水煮五七沸,取出,風吊一宿,丸如菉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玉訣》方同,外以朱砂為衣,仍治脾疳。《博濟方》同,劉氏家傳方亦同。或添胡黃連。若早晨服使君子丸,晚服金瓜丸,永無疾,消食,長肌肉。莊氏家傳方同,仍加夜明砂一味,等分。趙氏方亦同,名良疳藥。長沙朱司理以為有神效。
蘆薈丸 治小兒驚,熱疳,不思食。
蘆薈 熊膽 朱砂各二錢半 青黛七錢半 訶勒皮煨取肉,三錢 麝一錢
右為末,糯米飯為丸如麻子大,空心隨歲數與之,用砂糖水咽下,五七丸。
茅先生柴胡散 治小兒疳熱,四肢如柴,不能起立。
柴胡 知母 貝母去心 茯苓 茯神 干葛 甘草炙,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用小麥一匙頭,藥一匙頭,水一盞,同煎六分,去滓服。
六物黃芩湯 治小兒腹大短氣,熱有進退,不安,谷為之不化。
黃芩 大青 炙草 麥冬 石膏碎,各半兩 桂皮三錢
右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莊氏青黛丸 治疳熱。
青黛研,一兩 胡連 宣連 天竺黃研,各半兩 朱砂水飛,二錢半 麝香研,一錢 肉豆蔻二個 干蟾一枚,端午日取者,酒浸洗去肚腸,涂酥炙黃 牛黃半錢,研
右件,除研藥外為末,再同研勻,菉豆粉煮糊丸如芥子大,每服空心夜后熟水下三丸。恐菉豆粉難和圓,菉豆面作糊亦得。
王氏使君子散 治疳熱。
使君子不拘多少 曝干為末,空心米飲下,大者一錢,小者半錢,取蟲出為度。
柴胡飲 治骨蒸疳氣,五心煩熱,日晡轉盛,口干無味,渴多身瘦,胸滿痰緊,小便黃色,食減神昏。
北柴胡 人參 當歸酒洗 黃芩 赤芍藥 炙草各一兩 生大黃 桔梗炒 北五味 半夏湯煮透去滑,各半兩
右藥,每服二錢,水一盞,烏梅一個,姜二片,煎七分,無時溫服。
干地黃煎 治小兒疳勞,肺氣熱咳嗽,四肢漸瘦,心脈干。
生地黃汁五兩 酥 生姜汁 蜜各一兩 鹿角膠半兩
右先以地黃汁入鐺內,慢火煎,手不住攪,約五六沸下酥,又五六沸下蜜,次下膠,又下姜汁,慢火煎后如稀餳即住火。每食后兩度,共與一匙頭。忌諸毒物。
王先生雞肉煎丸 治小兒十歲以上疳勞,壯熱形瘦。
宣連二兩 銀柴胡 秦艽 知母 使君子肉 子芩各一兩 蕪荑去衣 川鶴虱各半兩
右為末,以黃雄雞一只,重一斤許,籠之,專以大麻子飼之,至五日后宰,去毛令凈,于臀后開孔,去腸肚凈,洗拭干,入藥末于雞腹內,以線縫之。取小甑,先以黑豆鋪甑底厚三寸,安雞在甑中,四旁以黑豆圍裹,上亦以黑豆蓋之,自日出蒸至晚,候溫冷,取雞,去腹中藥及筋頭翅,以凈肉研勻和得所,如干入酒,面糊為丸如大麻子及小菉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丸、二十丸,以意加減,空心臨臥,麥門冬熟水吞下。如小兒疳勞骨熱,十五歲以上,溫酒下。忌豬肉。
張氏三和飲子 治三焦膈塞,五臟濇滯,氣逆痰涎,米食后惡涎,太陽昏痛;及治山嵐瘴氣,吐逆,不美飲食,面色浮黃,指甲青黑;小兒疳勞吐乳;及久病乍安,神氣未復,寒熱往來,并皆救療。
紫圓人參三兩半,洗銼 甘草一兩半,炙銼 綿黃芪五兩,酒浸一宿洗凈銼
右件三味,同入木臼內,用木杵搗為粗散,每服三大錢,生姜三片,水二盞,棗三枚,同煎八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犀角散 治小兒骨熱,解毒。
銀柴胡 川大黃 甘草炙 川芎 茯苓 芍藥 干葛 地骨皮 桑白皮 山梔仁 黃芩 貝母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青蒿一枝,小麥十粒,煎七分,溫溫服之。大段有患,更入麻黃、連翹二味,與前藥等分為末,煎服之,效。莊氏第二十一候用此方。
鱉血煎 治勞疳。
蕪荑 銀柴胡 川芎各一兩 人參半兩 使君子二十一枚,去殼 胡黃連 宣黃連各七錢
右用鱉血一盞,吳茱萸一兩,和二黃連,淹一宿,次早炒干,去茱萸并血,用二連入余藥末,粟米粉糊丸麻子大,食前熟水下。
黃連丸 治疳勞。
黃連半兩,凈豬膽汁浸曬 石蓮子 瓜蔞根 杏仁湯浸去皮焙 烏梅肉各二錢
右為末,牛膽汁浸糕糊丸麻子大,煎烏梅姜蜜湯下。
天竺黃散 治小兒疳多渴,體熱煩躁,少得睡臥。
天竺黃細研 黃連去須 馬牙硝 梔子仁 葛根銼,各半兩 甘草炙微赤銼 牛黃細研 款冬花 紫菀 犀角屑 土瓜根各二錢半
右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不拘時候,以蜜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
又方 治小兒疳熱,煩渴不止。
干蟾頭二枚,酥炙焦黃 蝸牛殼微炒 胡黃連 瓜蔞根各半兩
右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以竹葉湯調下半錢,不計時候,量兒大小,臨時加減服之。
五膽丸 治小兒渴疳。
豬膽 狗膽 牛膽 鯽魚膽 猬膽已上各一枚
右件藥,四膽汁并入牛膽內,在灶北后懸,候稍干,可丸即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新汲水下二丸,以飲水足為度,空心午后各一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胡黃連散 治小兒疳熱渴干瘦。
胡黃連 犀角屑,各二錢半 生地黃汁一合 蜜半合 羊子肝一具,研取汁 麝香半錢,細研
右件藥,搗胡黃連、犀角,細羅為散,入麝香研勻,以羊肝汁、地黃汁、蜜等調令勻,每服煎竹葉湯調下藥汁一茶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黃連丸 治小兒疳熱煩渴。
黃連 天竺黃 牛黃各細研 炙草 梔仁 款冬花 葛根 紫菀 犀角屑,各二錢半 川樸硝半兩 竹瀝二合
右件藥搗羅為末,先用竹瀝拌和,更入熟蜜和丸如菉豆大,每服以新汲水研破五丸服之,日四五服,量兒大小加減。
又方
蝸牛三十五枚,凈盤內以物蓋令行,即有似銀泥處
右以膩粉和揩取,便丸之如黍米大,不拘時候,以溫湯下二丸。
又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二錢半 膩粉一錢
右件藥,研杏仁如膏,入膩粉相和令勻,用面糊和丸菉豆大,空心以粥飲下三丸。
龍粉丸 治疳渴。
草龍膽 定粉微炒 烏梅肉焙稱 黃連各二分
右為細末,煉蜜和麻子大,米飲下一二十丸,無時。
清香丸 治小兒疳渴,引飲不休,肌體羸劣。
胡黃連 青黛 朱砂 鶴虱各等分
右為末,豮豬膽汁和丸菉豆大,每服三丸,米飲下。
劉氏方 治小兒疳渴。
豬胞一個,大者 甘草一兩,寸斷劈破入胞內
右以水一斗,煮至三升,去甘草,將胞焙干末之,每服二錢或三錢,熟水調下。
莊氏方 治小兒疳渴。
蛤粉取生大鲇魚一尾,以粉涂頂上,刮下涎入粉
右同研,丸雞豆大,每服一丸;更用活小鲇魚一尾,水半盞,浸涎水一藥注子,化下一丸,立止;便與和氣散一二服補之。
又方 治疳渴不止。
井泉石又名石甘遂 太陰元精石 馬牙硝
右各等分為末,入生硫黃少許,每服半錢,以生米泔水調下。
吉氏家傳方
干葛 胡黃連 炙草 黑參 麥冬各等分
右件為末,每服一錢,水半盞,姜一片,煎四分服。
又方 治小兒疳渴。常服五疳不生。
干蝦(蟲麻)二枚,長流水刮去肚腸,以法酒三升甑內煮令爛,去骨研如粉 黃連凈,四兩,別為末 朱砂一錢半 麝香一錢,研
右先將蝦(蟲麻)膏與黃連末同研后,更與麝香、朱砂等研勻,作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丸,陳米飲下。如患疳,用黃蠟茶清下。如難丸,入些酒面糊不妨。
又方 治小兒一切疳熱渴。
蚧蝦(蟲麻)大者,兩枚 蝸牛蟲半升,用水淘凈為度,然后用新瓦罐入二物在內,用鹽泥固濟,不得透風,更進火燒令通赤,候冷取出二物,不用罐子,入 大黃 黃連各半兩 麝香二錢半
右為末,面糊丸如芥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米飲下。莊氏第十六候用此方。
又方 治小兒疳渴。
人參 干葛 黃芩 柴胡 甘草炮,各二錢半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五分,去滓候冷,分為五服,每吃藥時,更點鉛白霜、寒水石共研一字服之。莊氏第二十候先用此止渴。
惠眼防己丸 治疳嗽不止。
漢防己 牽牛子 馬兜鈴炒 甜葶藶研,各等分
右為末,煮棗肉為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丸,煎糯米飲下,與溫肺散相間服。
溫肺散
瓜蔞根半兩 甘草炙,二錢半
右為末,每服一錢,蜂蜜熟水調下。
杏仁散 治小兒肺疳,多是吃著熱米食及病奶,傷損心肺,便生喘嗽,愚醫不辨冷熱,以藥攻之,變成黃腫,漸覺昏沉,宜服。
杏仁十四粒 甘草 (艸款)冬花各二錢 麝香 胡黃連各一錢 半夏湯泡九次,半兩
右件為末,每服一字,棗湯調下,日進二服。
牛黃丸 治小兒疳積。
雄黃研水飛 天竺黃各二錢 牽牛末,一錢
右同再研,面糊為丸粟米大,每服三丸至五丸,食后薄荷湯下。兼治疳消積。常服尤佳。大者加丸數。
張渙褐丸子 治小兒疳氣腹脹如鼓,及奶癖食癖。
卜子一兩半,炒 黑牽牛一兩,炒 胡椒二錢半 木香 莪朮濕紙裹煨,切作片子,各半兩
右為細末,面糊為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丸,煎仙人骨湯下。
換骨丹
陳粟米一合 橘皮 青皮 黑牽牛各半兩 巴豆去殼,二錢半
右件一處同炒令焦黃色,揀去巴豆不用,卻入木香半兩為細末,面糊為丸黍米大,每服十丸,橘皮湯下。
莊氏參苓散 治小兒因積成疳久,致脾胃虛弱,不思飲食。
人參 茯苓 川芎各一兩 甘草 芍藥 黃芪各半兩 青皮去白二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