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證治準繩

  • 癇門
  • (清)陳夢雷
  • 484字
  • 2015-12-25 11:20:40

【明 王肯堂】

證治

癇病與卒中痙病相同,但癇病仆時,口中作聲,將醒時吐涎沫,醒后又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中風、中寒、中暑之類,則仆時無聲,醒時無涎沫,醒后不復再發。痙病雖亦時發時止,然身強直,反張如弓,不如癇之身軟,或如豬犬牛羊之鳴也。《原病式》以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涎溢胸膈,燥爍而瘈瘲昏冒僵仆也。《三因》以驚動臟氣不平,郁而生涎,閉塞諸經,厥而乃成;或在母腹中受驚,或感六氣,或飲食不節,逆于臟氣而成。蓋忤氣得之外,驚恐得之內,飲食屬不內外。所因不同,治法亦異。如驚者,安神丸以平之。痰者,三圣散以吐之。火者,清神湯以涼之。可下,則以承氣湯下之。

平旦發者足少陽,晨朝發者足厥陰,日中發者足太陽,黃昏發者足太陰,人定發者足陽明,半夜發者足少陰,煎藥中各加引經藥。

劉宗厚曰:陰陽癇猶急慢驚。陽癇不因吐下,由其有痰有熱,客于心胃之間,因聞大驚而作。若熱盛雖不聞驚,亦自作也。宜用寒藥以攻治之。陰癇亦本于痰熱所作,醫以寒涼攻下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宜用溫平補胃燥痰之藥治之。若曰不因壞證而有陰陽之分,則是指痰熱所客,表里臟腑淺深而言。癇病豈本自有陰寒者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亳州市| 耿马| 白玉县| 香港 | 平潭县| 宁津县| 娄烦县| 连江县| 桦南县| 鞍山市| 巢湖市| 巨野县| 内黄县| 樟树市| 于都县| 会昌县| 乐亭县| 长海县| 白银市| 金平| 大荔县| 丹棱县| 吴川市| 沂源县| 台前县| 庆城县| 潍坊市| 玛多县| 芜湖县| 涟水县| 万全县| 桐梓县| 抚顺市| 兴安县| 福海县| 兰溪市| 祁连县| 定兴县| 洞头县|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