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后傳(3)

  • 呂祖全傳
  • 汪象旭
  • 2812字
  • 2015-12-24 16:52:48

江州瑞昌縣潘安撫道場,嘗有道人至,求掛搭。無包無傘。僅有一笠,襤褸村俗。值堂鄙之曰:“你無傘無包,奈何掛搭?”道人云:“既不許掛搭,覓一茶即去。”值堂入,令之坐。及出,則道人反坐主席。值堂怒曰:“不知賓主禮,做甚道人?”道人不揖而去。遺下一笠,值堂不能舉。遂會眾誦經謝罪,遂舉其笠,地上有呂字。人病,取土煎湯,服之立愈,數年間遂成一井,水泡上結成呂字,劃開復聚,至今尚存。

丹藥濟人

絳紗裹藥

東京一歲,民大病虐。有老姥家鬻茶,子孫皆病。一日,有道人來。姥善待之,以子孫病為請。道人曰:“翌旦待我。”姥早起待之。道人以繹紗囊藥,曰:“病發者使執之,自愈。一丸可愈百人。過百人即不驗矣。”姥從之,子孫皆愈。遍療,及百人滿,果不驗矣。姥拆囊,已不見藥,但有書“呂洞賓”三字而已。方知遇呂先生也。

孝感救母

桐廬有通守,忘其姓名。以母病發背,百方不瘥,祈禱備至,感洞賓,夜夢之曰:“公至孝感天,命余救拔。若遲一日,不復可療。”乃授以靈寶膏方:括蔞五枚,取子,乳香五塊,如棗大。二味各細研,以白沙蜜一斤同熬成膏。每服三錢,溫酒化下。通守市藥,治服即愈。后以施人,立效。

趙州醫跛

趙州貧民劉某病跛二十年,每夕炷香禱天。一日,有道人手攜鐵瓢,謂劉曰:“可隨我行。”劉隨之。行二里許,指地下曰:“此下深三尺馀,有五色石,試掘之。”果得一石,大如彈丸。五彩殊常。道人曰:“子可持歸,暴露九日,研細末,以木瓜皮煎湯服。俟愈,可來城東駐云堂東廊第三間左壁上再相會。”劉疾脫然,即往尋之,但見壁上有洞賓相攜瓢云。

江陵醫眼

江陵傅道人,事洞賓像甚謹。乾道中正旦,有一客,方巾衣袍,入共語。良久,招之同飲。傅從之。自是旬日一來。時傅目昏多淚。客教服生熟地黃切焙,取川椒去枝目及閉口者微炒,三物等分,煉蜜丸,空心鹽水飲下五十丸。傅服之久,能視物,追思客貌,宛類所事洞賓像云。

岳陽貨藥

洞賓游岳陽,詭名貨藥,一粒千金,三日不售。乃登岳陽樓,自餌其藥,忽騰空而立。眾方駭慕,欲買其藥。洞賓笑曰:“道在目前,蓬萊跬步;撫機不發,當面蹉過。”乃吟詩曰:

朝游北海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

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成都持丹

成都藥市,日有道人,垢面鶉農,手持丹一粒,大呼于市曰:“我呂洞賓也。有能再拜我者,以丹餌之。”眾以為狂,相聚笑隨之。道人往還數四,竟無拜之者。道人往坐五顯廟前火池上,兒童爭以瓦礫擲之。道人笑曰:“世人欲見吾甚切。既見吾又不識吾,亦命也。”呂乃自餌金丹,俄五色云周身,有頃不見,眾共悔恨。

覺能得丹

黃覺能有詩名,一日送客東都門外旅次,見一羽士。攜酒肴,呼羽士共享之畢,羽士舉杯摭水書“呂”字,且曰:“明年江南見君。”明年,果調官江南,復見洞賓,與以大錢七,其次十,又其次小錢三。曰:“數不可益也。吾以藥數付遺子。歲旦,以酒磨服。可以歲無病。”覺如其言,至七十三歲,藥亦垂竭,卒于東京。

德成得丹

李德成能醫,盛寒時遇一貧窘道士,衣單衣無寒色。與客入酒肆,自據主席。李怪之。店者曰:“交錢取酒。”道士詣店中取三酒瓶,曰:“中各有一升酒錢。”店者視之果然,乃以三升酒與之。道士酌酒飲,李止取一瓶,二瓶自竭。與李曰:“此小術耳。吾呂洞賓也。”李驚喜,道士書一絕曰:

九重天子寰中貴,五等諸侯門外尊。

爭如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屬乾坤。

以藥一粒遺李曰:“服此當享高壽。”即別去。李服藥,發不白,齒不落,百七歲而卒。

金陵治瘺

金陵萬與石嘗病瘺疾,左半手足不能動,履者數載,百法治之不愈。偶出城南,有道人自普德山來,云:“爾何若此乎?”因以其疾告之。道人以手按其患處,忽覺痛酸,曰:“是豈得為偏相?行當自愈矣。”問其姓號,曰:“我乾姓,號系屯,寄寓于清源觀。”遂與言乾坤屯蒙之旨,為天地君師之位,皆世人所經道。萬歸,其疾頓釋,步履如初。乃以其事白諸友人,皆曰:“乾者陽也,系屯為純。得非純陽乎?”萬因復出訪之,竟不得其所在。惟純陽之像居焉。隆慶庚午年十一月事。

景物題詠

黃鶴樓詩

武昌守倅,一日對弈,有道人不通姓氏直前,曰:“吾國手也。”守試與弈,才下僅八子,即曰:“太守負矣。”守曰:“汝子未盈局,安知吾負?”道人曰:“吾子巳分據要津矣,是以知之。”已而果然。如是數局,守皆負。俄拂袖去,不見。守令人遍城尋之,聞在郡治前吹笛。才至郡治前,則笛聲東門。至東門,則聞在西門,至西門,則聞在南門。至南門,則聞在北門。至北門,則聞在黃鶴樓前,道人走往石照亭中不見,但見亭中有詩曰:

黃鶴樓前吹笛時,白蘋紅蓼滿江渚。

衷情欲訴誰能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末書一“呂”字。

因緣會遇或遇而不遇

何仙遇道

何仙姑,靈陵市道女也。始,十三歲隨女伴入山采茶,俄失伴,獨行迷歸路。見東峰下一人,修髯紺目,冠高冠,衣六銖衣,即洞賓也。仙姑始仆仆亟拜之。洞賓出一桃曰:“汝年幼必好果物,食此盡,他日當飛升,不然,止居地中也。”仙姑僅能食其半。髯者指以歸路。仙姑歸,自謂止一日,不知已逾月矣。自是不饑無漏,洞知人事休咎,后尸解去。洞賓嘗謂仙姑曰:“吾嘗游華陰市中賣藥,以靈丹一粒,置他藥萬粒中。有求藥者,于瓢中信手探取與之,觀其緣分也。如是數日,他藥萬粒探取入手,而此丹入手即墜。”因嘆世間仙骨難值如此。

道友講經

陳澹然富而儒者也,惟慕道,延云水士多年,竟無所遇。洞賓詭為傭者,為治圃歲馀,所作工役,力過常人。陳愛之,然止以傭者待之而已。一日陳與一道友講《陰符經》,至“天發殺機,天地返復”,未曉殺機之旨。洞賓從旁抗聲曰:“生者不生,死者不死。已生而殺生,未死而學死,則長生矣。”陳大驚曰:“汝非傭者耶?誰教汝為此語?”既而曰:“口口。”則復繆悠其辭,不可解。道友曰:“田野村夫口口何處竊得此語耳,非實通曉也。”居無何,忽辭去,曰:“吾將遠行,明年五月五日午時復來也。”既去,寂然,后有鄉人客于巴陵,遇之。曰:“為我寄語陳公,我呂洞賓也。始意公可授道,徐察之則不悟,吾不復來矣。”言訖,走入呂仙亭竹林中不見。明年端午日午時,陳暴卒。

紹興道會

會稽山紹興癸丑道會,有道人攜涼笠而至,會散乃掛笠于壁,無掛笠之物而不墜。題詩云:

偶乘青帝出蓬萊,劍戟崢蠑遍九垓。

我在目前人不識。為留一笠莫沉埋。

祖師勸世

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君莫作。

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什么命?問什么卜?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眼昭昭,報應甚速。

諦聽吾言,神欽鬼伏。

《桃花女》,全稱《桃花女陰陽斗傳》《繡像桃花女斗法奇書》,四卷十六回

形不離乎影,影必依乎形,陽不背乎陰,陰必隨乎陽。然形離乎影必至消亡,陽背乎陰必至乖戾。是此書名之曰《陰陽斗》,是陽背乎陰矣。陰陽背戾,陰陽安得不斗耶?雖然,所云形終不離影,陽終不背陰,是故陰陽始雖相斗,終必不背不戾也。不背不戾,是陰陽已無斗矣。陰陽無斗,是則陰陽和合矣。陰陽和合為一,又為超凡入圣之域者。陰陽既然超凡入圣,又無紅塵之染,無紅塵之染,一無幻境之作矣。此為《陰陽斗》之一大結也。是為序云。  時道光歲次戊申孟冬月新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瓦房店市| 龙南县| 衡水市| 崇州市| 绥化市| 海宁市| 太康县| 清涧县| 霍邱县| 郁南县| 岳池县| 元朗区| 阿拉善左旗| 雷波县| 米泉市| 香河县| 兴隆县| 南汇区| 绥化市| 朝阳区| 彭泽县| 永年县| 固原市| 东乡族自治县| 通州区| 汽车| 清苑县| 大英县| 仁化县| 乐昌市| 绥滨县| 嫩江县| 贵德县| 怀化市| 民县| 遂溪县| 平泉县| 宁都县| 汶川县|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