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 石洲詩話
  • 翁方綱
  • 10217字
  • 2015-12-24 14:11:06

入唐之初,永興、鉅鹿并起,而鉅鹿骨氣尤高。

王無功以真率疏淺之格,入初唐諸家中,如鸞鳳群飛,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然非入唐之正脈。

劉汝州希夷詩,格雖不高,而神情清郁,亦自奇才。

李巨山《汾陰行》末四句,明皇聞而掩泣,曰:“李嶠真才子也?!贝耸禄ヒ姟睹骰蕚餍庞洝芳班嶚督蜿栭T詩》注,而一以為將幸蜀登花萼樓,使樓前善《水調(diào)》者登而歌之;一以為過劍閣下望山川,忽憶《水調(diào)辭》。二條小異。漢武《秋風(fēng)辭》,此結(jié)四句脫胎所自也。用其意而不用其詞,特為妙麗。至老杜《陂行》竟用其辭而并不相犯,乃尤妙也。此即詞場祖述,可覘古人之變化。

李巨山詠物百二十首,雖極工巧,而聲律時有未調(diào),猶帶齊、梁遺習(xí),未可遽以唐人試帖例視。

薛少?!膀?qū)車越陜郊”一篇,即杜詩所謂“少保有古風(fēng),得之《陜郊篇》”者也。“古風(fēng)”,蓋指擬古詠懷之體。今觀此詩,依然阮公遺意也。可見唐初諸公原有此一種,直到陳拾蹤乃獨用此格,直接古調(diào)耳。此可見少陵之於唐賢,處處尋求古人門戶。

詩有可以不必分古今體者,如《劉生》、《驄馬》、《芳樹》、《上之回》等題,後人即以平仄黏聯(lián)之體為之,豈應(yīng)別作律詩乎?在初唐人,則平仄又未盡黏聯(lián)者,尤可以不必分也。

伯玉《感遇》詩“朝發(fā)宜都渚”一章,乃正合古樂府《巫山高》之本旨。後人作《巫山高》詩,皆不如此。

唐初群雅競奏,然尚沿六代馀波。獨至陳伯玉,聿兀英奇,風(fēng)骨峻上,蓋其詣力畢見於《與東方左史》一書。

伯玉《峴山懷古》云:“丘陵徒自出,賢圣幾凋枯。”《感遇》諸作,亦多慨慕古圣賢語。杜公《陳拾遺故宅》詩云:“位下何足傷,所貴者圣賢。”正謂此也。今之解杜者,乃謂以“圣賢”指伯玉,或又怪“圣賢”字太過,何歟?

杜必簡於初唐流麗中,別具沉摯,此家學(xué)所由啟也。

沈囗卿《龍池篇》,大而拙,其勢開啟三唐,而非七律之盡善者?!氨R家少婦”一篇,斯其佳作。

沈、宋律句勻整,格目不高。杼山目以“射雕手”,當指字句精巧勝人耳。

沈、宋應(yīng)制諸作,精麗不待言,而尤在運以流宕之氣。此元自六朝風(fēng)度變來,所以非後來試帖所能幾及也。

盧鴻一《嵩山十志》詩,似是《騷》裔,而去《騷》卻遠,此不過自其而已。

張燕公“秋風(fēng)樹不靜,君子嘆何深”,即杜之“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所本也;“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即“入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所本也。杜於唐初前哲,大都攬其菁英,不獨原本家學(xué)。

曲江公委婉深秀,遠出燕、許諸公之上,阮、陳而後,實推一人,不得以初唐論。

明順德薛岡生序南海陳喬生詩,謂“粵中自孫典籍以降,代有哲匠,未改曲江流風(fēng),庶幾才術(shù)化為性情,無愧作者?!比挥忻饕淮?,嶺南作者雖眾,而性情才氣,自成一格,謂其仰企曲江則可,謂曲江僅開粵中流風(fēng)則不然也。曲江在唐初,渾然復(fù)古,不得以方隅論。

近時粵中所刻曲江公集,頗未精校,即如開卷載蘇子瞻一詩,其詞之俚,不知出誰附會。其《金鑒錄》之偽,則阮亭《皇華記聞》已辨之。

王尉灣詩句,張燕公手題政事堂。殷謂“詩人已來,少有此句。”至其《終南山》一篇,亦自超雋,非復(fù)唐初諸公平迤之制。

崔侍郎《白鹿觀》詩“捧藥芝童下,焚香桂女留”,即杜《金華觀》詩“焚香玉女跪,霧里仙人來”所來也。“芝童”、“桂女”,“仙人”、“玉女”,皆以仙靈之類為辭,不必確有所指。近時解杜者,頗穿鑿可笑。

讀孟公詩,且毋論懷抱,毋論格調(diào),只其清空幽冷,如月中聞磬,石上聽泉,舉唐初以來諸人筆虛筆實,一洗而空之,真一快也。

崔司勛票疾,有似俠客一流。

崔司馬國輔詩,最有古意。如“悵矣秋風(fēng)時,余臨石頭瀨”,更何必以工於發(fā)端目古人乎?

齊、梁遺音在唐初者,長篇則煩而易濫,短篇則婉而多風(fēng),如崔國輔五言小樂府是也。

崔司馬樂府,殷以為“古人不及”,然“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不如“為舞春風(fēng)多,秋來不堪著”;“故侵珠履跡,不使玉階行”,不如“畫眉猶未竟,魏帝使人催”也。其故以公言詮?!肮是种槁嫩E”二句,阮亭以為直用庾詩,然視庾尤巧矣。

盛唐之初,若獨孤常州及薛侍郎據(jù),皆遒勁雄渾,少陵之嚆矢也。侍郎曾與少陵同登慈恩寺塔,今其詩不傳。丘庶子為、祖員外詠,則右丞之先聲也。

右丞五言,神超象外,不必言矣。至如“故人不可見,寂寞平陵東”,未嘗不取樂府語以見意也。豈獨唐子西《語錄》始以樂府取給詩材乎?

今之選右丞五古,必取“下馬飲君酒”一篇,七古則必取“終南有茅屋”一篇,大約皆自李滄溟啟之。此元遺山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者也。

古今詠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極,固不必言矣。然此題詠者,唐、宋諸賢略有不同,右丞及韓文公、劉賓客之作,則直謂成仙;而蘇文忠之論,則以為是其子孫,非即避秦之人至?xí)x尚在也。此說似近理。蓋唐人之詩,但取興象超妙,至後人乃益研核情事耳。不必以此為分別也。王荊公詩亦如蘇說。而崇寧中汪彥章藻一詩亦佳,乃曰“花下山川長一身”,則亦以為避秦人得仙也。劉賓客之作,雖自有寄托,然遜諸公詩多矣。郭茂倩并取入《樂府》,似未當。

昔人稱李嘉詩“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右丞加“漠漠”、“陰陰”字,精彩數(shù)倍。此說阮亭先生以為夢囈。蓋李嘉中唐時人,右丞何由預(yù)知,而加以“漠漠”、“陰陰”耶?此大可笑者也。然右丞此句,精神全在“漠漠”、“陰陰”字上,不得以前說之謬而概斥之。

岑嘉州詩“忽思湘川老,欲訪囗中君”,此乃後人用囗中君之所本也,與《九歌》原旨不同。

嘉州之奇峭,入唐以來所未有。又加以邊塞之作,奇氣益出。風(fēng)會所感,豪杰挺生,遂不得不變出杜公矣。

高常侍與岑嘉州不同,鍾退谷之論,阮亭已早辨之。然高之渾樸老成,亦杜陵之先鞭也。直至杜陵,遂合諸公為一手耳。

李東川《王母歌》云:“若能煉魄去三尸,後當見我天皇所。”此二語前人已言其寓意。然篇中“復(fù)道歌鐘杳將暮,深宮桃李飛成雪”二句,復(fù)不讓少陵《麗人行》“楊花”、“青鳥”一聯(lián)也。東川句法之妙,在高、岑二家上。

高之渾厚,岑之奇峭,雖各自成家,然俱在少陵籠罩之中。至李東川,則不盡爾也。學(xué)者欲從精密中推宕伸縮,其必問津於東川乎?

東川七律,自杜公而外,有唐詩人,莫之與京。徒以李滄溟揣摹格調(diào),幾嫌太熟。然東川之妙,自非滄溟所能襲也。

古人唱和,自成感激。若《早朝大明宮》之作,并出壯麗;《慈恩寺塔》之詠,并見雄宕,率由興象互相感發(fā)。至於裴蜀州之才詣,未遽齊武右丞;而輞川唱和之作,超詣不減于王。此亦可見。

龍標精深可敵李東川,而秀色乃更掩出其上。若以有明弘、正之間,徐迪功尚與李、何鼎峙,則有唐開、寶諸公,李太、少陵之外,舍斯人其誰與歸!司空表圣之論曰:“杰出於江寧,宏肆於李、杜?!毙殴湃瞬晃移垡?。

常建《第三峰》詩:“愿與黃麒麟,欲飛而莫從?!贝艘嗍琼樋诩睔庵?。可以取證歐公《菱溪大石》詩。常較王、孟諸公,頗有急疾之意,此所以為飛仙也。又多仙氣語。

儲侍御《張谷田舍》詩:“確喧春澗滿,梯倚綠桑斜?!彪m只小小格致,然此等詩,卻是誰詩本色。竊謂一人自有一人神理,須略存其本相,不必盡以一概論也。阮亭《三昧》之旨,則以盛唐諸家,全入一片空澄澹濘中,而諸家各指其所之之處,轉(zhuǎn)有不暇深究者。學(xué)人固當善會先生之意,而亦要細觀古人之分寸,乃為兩得耳。

常尉以玄妙得之,儲侍御以淺淡得之。儲近王,常近孟,而常勝於儲多矣。

元次山《別何員外》詩結(jié)句:“不然且相送,醉歡於坐隅”,與韓文公《送王含序》結(jié)句同旨,而韓尤妙矣。次山稱文章之弊,煩雜過多,欲變淫靡,以系風(fēng)雅。然其詩樸拙處過甚。此乃棘子成疾周末文勝,等虎、豹、犬、羊為一享者也。天寶、至德之際,若哲相望,似未可盡以文勝抹之。君家遺山所云:“風(fēng)囗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爾何?”未必次山之詩,遂為有唐風(fēng)雅正宗也。獨其詩序,則稍有致。觀《篋中集》所錄,其意以枯淡為高,如以孟東野詩投之,想必愜意也。

盛唐諸公之妙,自在氣體醇厚,興象超遠。然但講格調(diào),則必以臨摹之句為主,無惑乎一為李、何,再為王、李矣。愚意拈出龍標、東川,正不在乎格調(diào)耳。

漁洋先生云:“李詩有古調(diào),有唐調(diào),當分別觀之?!彼浿埂豆棚L(fēng)》二十八首,蓋以為此皆古調(diào)也。然此內(nèi)如“秦皇掃六合”、“天津三月時”、“鄭客西入關(guān)”諸篇,皆出沒縱橫,非斤斤於踐跡者。即此可悟古調(diào)不在規(guī)摹字句,如後人之貌為《選》體,拘拘如臨貼者。所謂古者,乃不古耳。

子昂、太白,蓋皆疾梁、陳之艷薄,而思復(fù)古道者。然子昂以精深復(fù)古,太白以豪放復(fù)古。必如此,乃能復(fù)古耳。若其摹於形跡以求合,奚足言復(fù)古乎?

漁洋云:“韓、蘇七言詩,學(xué)《急就篇》句法如‘鴉鴟鷹矢鵠’,‘騅丕る駱驪騮原’等句。近又得五言數(shù)語,韓詩‘蚌螺魚鱉’,盧仝‘鰻鲇鯉酋’云云。然此種句法,間作七言可耳;五言即非所宜,解人當自知之。”蓋漁洋先生所謂五古者,專指《唐賢三昧》一種淡遠之體而言;此體幽閑貞靜,何可雜以急管繁弦?他日先生又謂“東坡效韋蘇州之作,是《生查子》詞”者,即此旨也。至於五言詩,則初不限以一例。先生又嘗云:“感興宜阮、陳,山水宜王、韋,鋪張敘述宜老杜。”若是則格由意生,自當句由格生也。如太白云:“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若以“十二樓五城”之句入韋蘇州詩中,豈不可怪哉?不必至昌黎、玉川方為盡變也。

魏程曉詩:“今世衤能衤戴子,觸熱到人家。”字書:“衤能衤戴,不曉事也,音耐戴?!倍自娫疲骸拔逶略煳艺Z,知非亻臺亻疑人?!弊謺骸柏榕_,夷在切,癡貌。亻疑,海愛切。亻臺亻疑,癡貌?!薄柏榕_”字下又注云:“又他代切。亻臺亻疑,癡貌。”按“亻臺亻疑”音義并與“衤能衤戴”相似,太白詩當即用程詩也。然“亻臺”字恐不當與“亻疑”字相連,此是字書因“亻臺”誤“亻臺”耳。

敖器之評太白,謂“如劉安雞犬,遺響白囗,其歸存,無定處”。愚謂須知太白又自有十分著實處耳,然器之語自妙。

太白詠古諸作,各有奇思。滄溟只取《懷張子房》一篇,乃僅以“豈曰非智勇”、“懷古欽英風(fēng)”等句,得贊嘆之旨乎?此可謂僅拾糟粕者也。入手“虎嘯”二字,空中發(fā)越,不知其勢到何等矣,乃卻以“未”字縮??;下三句又皆實事,無一字裝他門面;及至說破“報韓”,又用“雖”字一勒,真乃逼到無可奈何,然後發(fā)泄出“天地皆振動”五個字來,所以其聲大而遠也。不然,而但講虛贊空喝,如“懷古欽英風(fēng)”之類,使後人為之,尚不值錢,而況在太白乎?

太白《遠別離》一篇,極盡迷離,不獨以玄、肅父子事難顯言;蓋詩家變幻至此,若一說煞,反無歸著處也。惟其極盡迷離,乃即其歸著處。“綠囗”謂竹。

太白《秋思》云:“海上碧囗斷,單于秋色來?!薄皢斡凇碑斨概_。

太白云:“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少陵云:“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此等句皆與手會,無意相合,固不必謂相為倚傍,亦不容區(qū)分優(yōu)劣也。

太白五律之妙,總是一氣不斷,自然入化,所以為難能。蘇長公“橫翠峨嵋”一聯(lián),前人比于杜陵《峽中覽物》之句。然太白作《上皇西巡南京歌》云:“地轉(zhuǎn)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則更大不可及矣?!段餮病分瑁庥陲L(fēng)雅之旨不類。安、史之亂,豈得云“輕拂邊塵”?不觀杜公直書“仙仗離丹極,妖星照玉除”乎?甚且鋪張蜀中濃麗,尤為非體。若反言之則不必,若正言之則不宜,即不作能《北征》之篇,亦何必有《西巡》之頌也。此事在唐,自非細故,而李、杜二家為有唐一代詩人冠冕,若此之類,何以立詩教乎?

大,可為也;化,不可為也。其李詩之謂乎?太白之論曰:“寄興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比羲挂哉劊瑢㈩愑谙尻柟院嗊h為旨乎!而又不然。蓋太白在唐人中,別有舉頭天外之意,至於七言,則更迷離渾化,不可思議,以此為寄興深微,非大而化者,其烏乎能之!所謂七言之靡,殆專指七律言耳,故其七律不工。

《李詩補注》一書,頗未修整。即如“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乃以惠連作注,竟若不知題為“宣城謝胱樓”者。此猶蘇詩之王注,未經(jīng)淘洗故耳。如有識力者取而刪補訂正之,亦快事也。

元相作《杜公墓系》有“鋪陳”、“排比”,“藩翰”、“堂奧”之說,蓋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之中,有“藩籬”焉,有“堂奧”焉。語本極明。至元遺山作《論詩絕句》,乃曰:“排比鋪張?zhí)匾煌?,藩籬如此亦區(qū)區(qū)。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則以為非特“堂奧”,即“藩翰”亦不止此。所謂“連城璧”者,蓋即《杜詩學(xué)》所謂參苓、桂術(shù)、君臣、佐使之說,是固然矣。然而微之之論,有未可厚非者。詩家之難,轉(zhuǎn)不難於妙悟,而實難於“鋪陳終始,排比聲律”,此非有兼人之力,萬夫之勇者,弗能當也。但元、白以下,何嘗非“鋪陳”、“排比”!而杜公所以為高曾規(guī)矩者,又別有在耳。此仍是妙悟之說也。遺山之妙悟,不減杜、蘇,而所作或轉(zhuǎn)未能肩視元、白,則“鋪陳”、“排比”之論,未易輕視矣。即如白之《和夢游春》五言長篇以及《游悟真寺》等作,皆尺土寸木,經(jīng)營締構(gòu)而為之,初不學(xué)開、寶諸公之妙悟也。看之似平易,而為之實艱難。元、白之“鋪陳”、“排比”,尚不可躋攀若此,而況杜之“鋪陳”、“排比”乎?微之之語,乃真閱歷之言也。自司空表圣造《二十四品》,抉盡秘妙,直以元、白為屠沽之輩。漁洋先生韙之,每戒後賢勿輕看《長慶集》。蓋漁洋之教人,以妙悟為主者,故其言如此。當時宣城施氏已有頓、漸二義之論,韓文公所謂“及之而後知,履之而後難”耳。

《墓系》又舉“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緝拾選練,取三百篇。至子美之作,使仲尼鍛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此亦究極波瀾之言。竹先生有言:“《王制》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得列于《詩者》,僅十有一而已。殆所操類鄰國之音,所沿者前人體制,則膠固不知變,變而不能成方。司馬遷謂古詩三千馀篇,孔子去其重復(fù)。信矣!圣人固未嘗盡以少為貴,顧其多者,篇體何如耳!”然漁洋先生謂“少陵晚年五律,後半往往重復(fù)”,《墓系》所舉,則但以諸大篇全局論之。南宋金華杜仲高游讀杜詩,有“仲尼不容刪”之句,可作此注腳。

自初唐至開、寶諸公,非無古調(diào)。但諸家既自為體段,而紹古之作,遂特自成家,如射洪、曲江是也。獨至杜公,乃以紹古之緒,雜入隨常守酢布置中,吞吐萬古,沐浴百寶,竟莫測其端倪所在。

《奉先詠懷》一篇,《羌村》三篇,皆與《北征》相為表里。此自《周雅》降風(fēng)以後,所未有也。跡熄《詩》亡,所以有《春秋》之作。若《詩》不亡,則圣人何為獨憂耶?李唐之代,乃有如此大制作,可以直接《六經(jīng)》矣。滄溟首先選次唐時,而此等皆所不取,乃獨取《玉華宮》一篇,蓋以“萬籟笙竽”,“秋色瀟灑”,為便於掇拾裝門面耳。

《垂老別》一首,“土門壁甚堅”二句,接上“加餐”,通是述其老妻代慮之詞;“勢異鄴城下”以下,則行者答慰其妻也。注家多未之及。

《羌村》第一首,“歸客千里至”五字,乃“鳥雀噪”之語,下轉(zhuǎn)入妻子,方為警動。鳥雀知遠人之來,而妻子轉(zhuǎn)若出自不意者,妙絕!妙絕!若直作少陵自說千里歸家,不特本句太實太直,而下文亦都Τ緊無復(fù)伸縮之理矣。此等處最是詩家關(guān)捩,而評杜者皆未及。蘇詩“塔上一鈴獨自語,明日顛風(fēng)當斷渡”,下七字即塔鈴之語也。乃少陵已先有之。

《四松詩》:“得吝千葉黃”,“吝”與忄吝同,亦慳惜之意?!暗昧摺闭?,不得吝也。或作“得愧”,非?!白阋运屠献恕?,亦錢刻之訛耳,本作“足為送老資”,訛二字,即講不通矣。錢本之謬,類如此。他如“雨聲先以風(fēng)”,“以”訛“已”《種萵苣》;“杜曲換耆舊”,“換”訛“晚”《壯游》;“實唯親弟昆”,“實”訛“督”《別李義》;“汨吾隘世網(wǎng)”,“汨”訛“洎”《望岳》;“囗雷屯不足”,“屯”訛“此”《三觀水漲》之類,實不可枚舉。

杜之魄力聲音,皆萬古所不再有。其魄力既大,故能於正位卓立鋪寫,而愈覺其超出;其聲音既大,故能於尋常言語,皆作金鐘大鏞之響。此皆後人之必不能學(xué),必不可學(xué)者。茍不揣分量;而妄思攀援,未有不顛躓者也。

杜五言古詩,活於大謝,深於鮑照,蓋盡有建安、黃初之實際,而并有王、孟諸公之虛神,不可執(zhí)一以觀之。

漁洋以五平、五仄體,近於游戲,此特指有心為之者言。若杜之“凌晨過驪山,御榻在ゃや”,“憂端齊終南,Е洞不可掇”,“前登寒山重,屢得飲馬窟”,“鴟梟鳴黃桑,野鼠拱亂穴”,“清暉回群鷗,暝色帶遠客”,至于“山形藏堂皇,壁色立積鐵”,于五平五仄之中,出以壘韻,并屬天成,非關(guān)游戲也。

“乃是蒲城鬼神入”,阮亭抹之,豈虞其戇耶?然妙處固到極頂,看其上下銜接,是何等神理!不以阮亭之抹而稍減也。昔太倉王宮詹原祁嘗自言作畫“使筆如金剛杵”,此可以參杜詩。阮亭先生意在輕行浮彈,不著邊際,見地自高。此所謂言各有當也。即如歐公《明妃曲》後篇,阮亭亦嘗譏之,而其妙自不可及。

歌屈鐵回枝之雙松,故以“直”為出路。而說者乃以直難畫,謂少陵以此戲之,不亦異乎?

杜公《相從歌》“銅盤燒蠟光吐日”一句,蘇長公因之作《日喻》,古人文章善于脫化如此。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一篇,前云“蹴踏長楸”,後言“騰驤磊落”,而中間特著“顧視清高氣深穩(wěn)”一句,此則矜重頓挫,相馬入微,所以苦心莫識,寥寥今古,僅得一支遁、一韋諷耳。韋諷只是借作影子,亦非僅僅此人眼力足配道林也。此一段全屬自喻,故不覺因而自慨,想到《三大禮》獻賦時矣。末段微引“翠華”,并非尋路作收,此乃正完得“可憐”三字神理耳。

杜《古柏行》中間雖有“憶昨”一折,然“落落盤踞”以下,只是渾渾就古柏唱嘆。朱注分“上二句詠成都之柏,此二句詠夔府之柏”,殊可不必。要知此等處,不須十分板劃也。東坡和張耒《高麗松扇》詩:“可憐堂上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宮。萬牛不來難自獻,裁作團團手中扇”。“萬?!本淇勺鳌豆虐匦小贰罢l能送”三字注腳。又東坡《木山》詩:“木生不愿回萬牛,愿終天年仆沙洲?!奔磸摹安宦段恼隆币饷摶?。古人之善用事如此。

唐之八分,自開元時已多趨肥碩。李潮于爾時,筆法能步武李、蔡。故《八分小篆歌》謂“書貴瘦硬”,而以《嶧山》傳刻之肥本反形之;及後又回繞八分,乃卻以“肉”字顯出之。至蘇文忠作《墨妙亭詩》,則因亭中石刻,自秦篆《嶧山》、褚摹《蘭亭》以迨顏、徐諸人,家數(shù)既多,體格不一,所云“短長肥瘦”,“玉環(huán)飛燕”,特總統(tǒng)隱括之詞,故借杜詩語側(cè)入,以見筆鋒耳。此所謂言各有當,不得因此二詩,而區(qū)別論書之旨,以為杜、蘇殊嗜也?!盾嫦獫O隱叢話》云:“唐初書得晉、宋之風(fēng),故以勁健相尚,褚、薛尤極瘦硬。開元、天寶以後,變?yōu)榉屎?,至蘇靈芝輩,幾於重濁。杜詩云云,雖為篆而發(fā),亦似有激於當時也?!贝苏撆c鄙意相合。

漢人分隸古勁,至唐以後,乃漸以流麗勝。此詩之所謂“不流宕”者,不獨對草書言之也。漁洋論此歌有敗筆,不知指何句而言。蓋漁洋論詩,以格調(diào)撐架為主,所以獨喜昌黎《石鼓歌》也。《石鼓歌》固卓然大篇,然較之此歌,則杜有停蓄抽放,而韓稍直下矣。但謂昌黎《石鼓歌》學(xué)杜此篇,則亦不然,韓又自有妙處。

杜公以“取樂喧呼”之重濁字眼放入“三更風(fēng)起寒浪涌”之下,其手腕有萬鈞之力。如“取樂”之字眼拋出,如蜻蜓點水,一毫不覺其滯實,此誰能之!而後人不知,一味填實,即如作游宴詩,將“取樂”一種字眼放入,有不令人聞而嘔噦者乎?渠偏不怕,而下文又以“歡會”字放入。今人不知杜公有多大喉嚨,而以為我輩亦可如此,所以紛如亂絲也。

《陪姚通泉宴東山》一首,即《陂行》也。更不用“湘妃漢女”等迷離之幻字,而直用真景,則晚年之境更大也。

《朱鳳行》:“愿分竹實及螻蟻,盡使鴟梟相怒號?!北M,即忍切?!肚Y》:“虛會盡後,食坐盡前?!薄蹲髠鳌罚骸肮由倘吮M其家貸于公”,即此“盡”字也,猶盡教之盡?!栋缀诙棥吩姡骸把╋w玉立盡清秋”之“盡”亦同此。又劉夢得“且盡姜芽斂手徒”,李義山“綠楊枝外盡汀洲”,亦皆此“盡”字。

杜五律亦有唐調(diào),有杜調(diào),不妨分看之,不妨合看之。如欲導(dǎo)上下之脈,溯初、盛、中之源流,則其一種唐調(diào)之作,自不可少。且如五古內(nèi)《贈衛(wèi)八處士》之類,何嘗非《選》調(diào)?亦不可但以杜法概乙之也。此如右軍臨鍾太傅《丙舍》、《力命》諸帖,未嘗不借以發(fā)右軍之妙處耳。

竊謂“花柳更無私”,卻不如“欣欣物自私”更為化工之筆,愿與解人質(zhì)之。

杜五律《所思》一首,當是與“地下蘇司業(yè)”一首同時而作,末句“無計龍泉”,指蘇也。解此方覺第六句頓挫之妙?!巴絼谕6贰?,乃倒因下句生耳。解者或以此二句仍作懷鄭,則不通矣。

杜五律《洞房》諸作、七律《秋興》諸作,皆一氣噴灑而出,風(fēng)涌泉流,萬象吞吐,故轉(zhuǎn)有不避重復(fù)之處。其他諸什,大都類此。其巨細精粗,遠近出入,各自爭量分寸之間,不必以略復(fù)為疑也。七律到後來,實無可以變化處,不得不參以拗體。五律地窄,則不能也。此等處,微茫之至。

《贈張》詩:“無復(fù)隨高鳳”。蓋因上數(shù)聯(lián)敘張之寵遇,不啻朝陽羽,故此句落到自己,言不克追隨也。劉會孟謂用古人姓名,錢箋駁之,良是。但“高鳳”二字如此用,則另當記出。

《謁先主廟》一首,只“雜耕”二句跟上“仗老臣”來,指武侯說,其馀俱與武侯無涉。而說者必牽武侯,所以“關(guān)張”、“耿鄧”句不可通也。錢箋以為公自敘,是矣。而亦不免黏著武侯,何也?近又有查初白評本,謂“孰與”四句,應(yīng)移至“事醉辛”之下,此尤謬矣。“乘時”、“應(yīng)天”皆指先主,所謂“有王者興,必有名世”也?!笆滤嵝痢眲t正接下“歇”字,所謂“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也。劉夢得《蜀先主廟》詩:“得相能開國”五字,可作此篇注腳。

杜公之學(xué),所見直是峻絕。其自命稷、契,欲因文扶樹道教,全見於《偶題》一篇,所謂“法自儒家有”也。此乃羽翼經(jīng)訓(xùn),為《風(fēng)》、《騷》之本,不但如後人第為綺麗而已。無如飛騰而入者,已讓過前一輩人,不得不懷江左之逸、謝鄴中之奇;而緣情綺靡,斯已降一格以相從矣。又無奈所遇不偶,遷流羈泊,并所謂緣情者,只用以慰漂蕩,尤可慨也。故山不見,只作愁賦,別離之用,更何堪說!遠想《風(fēng)》、《騷》,低徊堂構(gòu),牽連綴述,縷縷及之,豈僅以詩人自許者乎!

《宣政殿退朝》一首,五六二句烘染“出遲”,舂容醞藉,而傾心戀君之意,亦復(fù)流溢筆墨。讀者但作寫景看,淺矣!

杜《晚出左掖》一詩,較之《春宿左省》篇,尤為含蓄醞藉。評家或稱其退食之風(fēng)度,或稱其得諫臣之體,皆未得其深處。蓋其曰“晚出左掖”,乃純是一片戀主之忱,融結(jié)而出,所以覺得“簇仗”齊班之際,“晝”漏殊“淺”也。“散”而“迷”者,非因身在“柳邊”,正因心在君側(cè)耳。末句“騎馬”二字,筆略宕開,“欲雞棲”,乃正拍合,實自比於日夕雞塒之暫安,而非如所謂出銀臺門上馬謂之大三昧者也。解此,則雖出而猶未出,雖棲而猶未棲,即雖晚而猶未晚也。解此,則五六句,濃染之筆,更有精神矣。

杜五律雖沉郁頓挫,然此外尚有太白一種暨盛唐諸公在。至七律則雄辟萬古,前後無能步趨者,允為此體中獨立之一人。

“不覺前賢畏後生”,此反語也。言今人嗤點昔人,則前賢應(yīng)畏後生矣。嬉笑之詞,以此輩不必與莊論耳?!读^句》皆戒後生之沿流而忘源也。其曰“今人嗤點”,曰“爾曹輕薄”,曰“今誰出群”,曰“未及前賢”,不惜痛詆今人者,蓋欲俾之考求古人源流,知以古人為師耳。六首俱以師古為主。盧、王較之近代,則盧、王為今人之師矣;公有“近代惜盧王”之句。漢、魏,則又盧、王之師也;《風(fēng)》、《騷》,則又漢、魏之師也。此所謂“轉(zhuǎn)益多師”,言其層累而上,師又有師,直到極頂,必須《風(fēng)》、《雅》是親矣。此乃汝師,汝知之乎?蓋深嫉今人之依墻靠壁,目不見方隅者,而以此儆覺之也。盧、王亦且必祖述漢、魏,漢、魏亦且必祖述《風(fēng)》、《騷》,知此中之誰先,則知今人之所以不古若矣,故曰“未及前賢更勿疑”也。第五首“不薄今人愛古人”句,皆作不肯薄待今人說。愚竊以為不然。使如此說,則下三句俱接不去矣。其曰“輕薄為文曬未休”,即指今人之好嗤點古人者。此句之“今人”,亦猶是也?!氨 焙踉普?,即上“輕薄”之“薄”,言今無出群之雄,而翻多嗤點前輩,則此風(fēng)乃今時之薄也。故反言以醒之,曰:若不此之薄,而不古之愛,文法猶如“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則必逐逐于詞句之巧麗而已。吾知其不深求古人立言之意,而但惟是一詞之美、一聯(lián)之麗,必依附為鄰而已耳。揣其意,亦豈不謂從此可以方駕屈、宋哉!然自我觀之,“恐與齊梁作後塵”也。如此則不流于偽體不止,與下章“未及”句,亦復(fù)針鋒相接也?!皠e裁偽體”,正是薄之也?!坝H《風(fēng)雅》”,正是愛之也。杜陵薄今人嗤點之輩,至于如此!與“爾曹身名俱滅”之言,未免太刺骨矣。故題之曰“戲”也?;矢Τ终龂L嘆“時人詩未有駱賓王一字,已罵宋玉為罪人矣”,此語可作《六絕句》注腳。

杜《晚洲》詩:“危沙折花當。”注家或以為花蒂,非是。

“李陵蘇武是吾師”,此七字乃孟囗卿平日論詩之語,觀下句可見。

“孰知二謝將能事,頗學(xué)陰何苦用心”,言欲以大小謝之性靈,而兼學(xué)陰、何之苦詣也?!岸x”只作性靈一邊人看,“陰何”只作苦心鍛煉一邊人看,似乎公之自命,乃欲兼而有之,亦初非真欲學(xué)陰、何,亦初非真自許為二謝也。正須善會。

杜詩“自在嬌鶯恰恰啼”,今解“恰恰”為鳴聲矣。然王績詩“年光恰恰來”,白公《悟真寺》詩“恰恰金碧繁”,疑唐人類如此用之。又韓文公《華山女》詩“聽眾狎恰排浮萍”,白樂天《櫻桃》詩“洽恰舉頭千萬顆”,“狎恰”即“洽恰”。

杜詩有不待辨而知者,發(fā)“鼓角漏天東”之用大小漏天,“遺恨失吞吳”之為失在吞吳,“┺根稚子”之指┺,皆灼然無疑。而說者必嘵嘵不已,何也?

近日有《讀杜心解》一書,如《送遠》、《九日藍田崔氏莊》、“諸葛大名”等篇,所解誠有意味。然苦于索摘文句,太頭巾酸氣,蓋如文而不知詩也。不過較之《杜詩論文》、《杜詩詳注》等略為有說耳,其實未成片段。

為你推薦
奪嫡
會員

【古風(fēng)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fēng)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lián)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比~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民調(diào)局異聞錄之勉傳
會員

這是關(guān)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jīng)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jīng)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jīng)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jié)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jīng)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遲來的周先生
會員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fēng)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zhuǎn)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fēng)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fù)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高密市| 新绛县| 咸阳市| 常宁市| 南丹县| 麦盖提县| 连南| 达日县| 新晃| 江安县| 寿光市| 巨鹿县| 萨嘎县| 万年县| 上虞市| 襄汾县| 卓尼县| 卢氏县| 土默特左旗| 琼结县| 武汉市| 开鲁县| 封丘县| 左贡县| 仪征市| 通化市| 阳春市| 文水县| 监利县| 石渠县| 财经| 山阳县| 大埔区| 光泽县| 湖口县| 荣昌县| 固原市| 静海县| 柳河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