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 般若燈論
  • 佚名
  • 4935字
  • 2015-12-23 15:49:46

此謂如眼病者不信有日。或有說言。如來無一切智。是人故。譬如余人。復有說言。如來智者。非一切智。是智故。譬如凡夫智。復有說言。如來身者。非一切智所依止處。是身故。譬如凡夫身。論者言。是等所說非也。若第一義中如來無一切智而令信解。是人故。是凡夫智故。是凡夫身故。而為因者。此等因義咸皆不成。法身者。永離人故。智故。身故。諸有戲論故。三界所不攝故。是出世間無漏法聚故。名為法身。復次若更有人說言。如來無一切智。是作故。廣說如是。諸因者。如前所立與其過咎。若復有人作譬喻言。如來身者。非一切智所依止處。是尸故。譬如凡夫死尸。此喻過失亦同前遮。智門譬喻出因等。若言是能取及有所緣。亦以此過說之。復次汝言如來無一切智者。此有何義。為一切不知少有所知耶。為一不知耶。若外人受初問者。即應問言。何故不知。若外人意謂不能知諸根境界。是故言不知者。論者言。此諸根等亦能有知。何以故??芍辰绻?。譬如自手等。若受后問者。汝先立義則為自破。何以故。汝先以人故為因者。豈有人一事不知耶。又復世間悉知故云何知耶。謂知如來有真解故。汝以凡夫等為喻者。是皆不然。世間凡夫亦少有所知故。復次如諸天等能知過去未來現在三界所攝及不攝等事。謂如來不知此事耶。若不知者。反成我義。云何成我義。謂汝天等以邪智所知故。與如來不同。又復以此智惡故名為無智耶。如汝所事大師等。為有一切智。為無一切智耶。若是一切智者。如來亦是一切智。若汝師無一切智而說如來無一切智者。如是之言不可信也。何以故。為汝師非一切智故。復有外道號聰慢者說言。如來無一切智。何以故。如來不記十四難故。又復說言。如來無一切智。何以故。如來不記孫陀利死故。又復說言。如來無一切智。何以故。如來不記旃遮女婆羅門作毀謗事故。又復說言。如來無一切智。何以故。如來不定記華氏城壞故。又復說言。如來無一切智。何以故。如來不知生死前際自障其無知故。又復說言。如來無一切智。何以故。如來不知提婆達多壞僧等事度出家故。是等不記不知者。如來無一切智故。論者言。汝聰慢等虛妄所說立義出因及以譬喻。今與其過。汝何不說。尼干外道計有我人眾生壽命。汝何不說。鞞世師人計有實法。汝何不說。僧佉人計有自性。汝何不說。韋陀中所說丈夫如此等事。不能記不能說故。名為無一切智耶。為是等皆無故不記耶。又復汝言。總不知故名為不知者。此即是知。何等是總為一切諸法皆無自體而已。令物解故。佛涅槃后當來之世。諸弟子等亦以無自體義令眾生解。復有彌息伽外道言。佛家所說十二部經者。非一切智人所說。有作者故。譬如鞞世師等論。論者言。若有作者。汝出因義不成。何以故。見有可化眾生故。如來無功用。自然出言說。猶如天鼓。空中自鳴。如我法中作者受者皆無故。汝立有作者義。是因不成。汝違陀有作者誦習故。譬如鞞世師等論。汝所立因則非一向。若外人如是意韋陀文句無有作者。其義云何。作者時遠。不能憶故。論者言。是說不善。汝但說因。無有譬喻。又汝韋陀中言一力山中造。一力毗陀三摩山中造三摩毗陀。迦逋處(唐言白領地)造阿闥毗陀。云何言無作者耶。是故汝立宗義不成若言是了非作者此了義先已遮。汝立了義不能成就。何以故。文句是作法。如人受學次第。披讀文字章句。譬如僧佉論文句。復次汝文句是作法。有樂欲故。譬如僧佉論文句復次文句是作法。有受持故。譬如僧佉論文句。復次文句是作法。有誦習故。譬如僧佉論文句。以是等因應廣為驗。如彌息伽外道所計韋陀聲是常者。今遮此義。汝所分別聲者。非聲自體。何以故。為根所取故。譬如色。復次聲非了出法。是可依行因故。如言提婆達多將瓶來。即依聲將瓶來。不將余物來。譬如頭語手語等。如是有故。復次聲非了出法。是所召法故。譬如頭語等如是有故。復次聲非了出法是能成立法故。譬如頭語等。如是有故。復次聲非出法。是喜怒因故譬如頭語等。如是有故。以是等因當廣為驗。若有人言。劫初諸天子故者。亦同前遮。又復韋陀是破戒惡人所作說。殺生祀天。親處邪行飲酒等故。譬如波西目伽論外人言。韋陀中說殺生者不是非法。以咒力禳不畏殺罪故。譬如以咒毒不害人。論者言。不與取邪行等。是極惡法。然非一向。是故作此殺生罪。是趣惡道因故。作意殺非以狂亂時殺故。譬如不入祭祀羊。又復若言羊等梵天遣來為祭祀者。此義不然。非為祭祀而來生也。何以故。是受食物故。譬如業報果。如是有故等。諸因廣如上說。彼如是不顛倒一切法無自體者。如來所說一切天人之所供養。如來有一切智十力無畏等諸功德具足故。且置是事。今還說我本宗。如論偈說。

彼所取五陰不從自體有

若無自體者云何有他體

釋曰。此謂若不從自體有。云何從他體有。何以故。無自體故。亦無他體。其義如論偈說。

法體如是故取及取者空

云何當以空而說空如來

釋曰。思惟觀察取及取者。是二皆空。云何以空說空。如來無是事故。外人言。彼先所說一切諸法皆無戲論。今復說言一切法空者。還是戲論。違本所說。論者言。實如所問。何以故如論偈說。

空則不應說非空不應說

俱不俱亦然世諦故有說

釋曰。若有人言離于聞慧而能于一切境界得第一義空者。則不說一切法空。無如是人故。為欲隨順所化眾生福智聚故說空等語。但以世諦施設故說。為欲洗濯不善分別垢故。為破邪見癡眼膜故。說一切境界不空。何以故。若為說空增長邪見。又為破執我等膜故說一切境界空。第一義中如幻如焰。自體無生故。二俱不說。為遮異人立驗故。為息于境界起二見過故。為得第一義故。說言無二。如是為洗濯不善分別垢故。說空無相無作夢幻等語。是故說空滅一切見。如論偈說。

若法有自體見空有何益

諸見分別縛為遮此見故

釋曰。此謂物有自體見空無益。為破彼見故贊于空。外人言。若言二俱不說者。此語即有戲論過。論者言。汝語非也。為遮異人分別故。而言二俱不可說。不可說故無過。譬如以聲止聲。復次若以第一義令信解者。無如是驗。若住第一義心。以世諦智說。第一義中一切法空。作是說者無過。如后偈說。若不依世諦不解第一義。此謂為遮不空故說空。然不取空。是故無過。如是如來自體亦空。若有人言。如來若常若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若如來義得成。我義亦如是成者。今當答之。答如論偈說。

于寂滅法中無常等四過

亦于寂滅中無邊等四過

釋曰。此謂如來。自體空能依無體。所依分別亦無體若外人意欲以如來出因。引喻成立我者。其義不成。以是故。因喻不同。亦違先義。如文殊所問經說。佛告文殊師利。不生不滅名為如來。若有人言。第一義中如來滅后不記有無。是故有如來。不如石女無兒說言無兒。我今答彼。汝以種種分別習氣熏習智慧故。執說如來。是皆不然。如論偈說。

粗重執見者說如來有無

如來滅度后云何不分別

釋曰。此謂如來滅后如來有耶如來無耶。亦有亦無耶。非有非無耶。是義不然。正習智眼開者。如論偈說。

如來自體空不應起思惟

滅后有如來及無有如來

釋曰。此謂境界無體慧無分別。以是故。汝先出因。譬喻有過。何以故。有無常無常色身。言教身法身。能相所相因果。能覺所覺??諢o相無作無愿。如幻如夢等。悉是分別。如論偈說。

戲論生分別如來過分別

為戲論所覆不能見如來

釋曰。譬如生盲者不見日輪。不見如來亦復如是。何故不見。戲論分別覆慧眼故。是名不見。云何為見。能見法性如來。是名為見。復次如經偈言。能見緣起者。是名為見法。若能見法者。即為見如來。復次色身是如來言教。身及法身。亦是如來者。如前偈說。戲論生分別。如來過分別。又如金剛般若經中偈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作如是觀察時。外人所立諸體自體言有成立。引如來為譬喻者不然。如論偈說。

以如來自體同世間自體

如來無體故世間亦無體

釋曰。此謂觀如來時諸陰界等無有自體。分別一切自體皆無體故。云何分別。謂陰界入能相所相。若因若果。有體無體。一異等法。如上廣分別者。悉皆無體。諸陰入等云何無體。如觀陰品中說。若離彼色因有色者不然。如彼所觀道理陰無體故。如來亦無體。又如觀界品中說無物是虛空。彼中如虛空等觀察六界時。非自體非他體。非能相非所相。一切諸體悉皆無故。已說色無自體。次觀識界。如是識界等分別為如來者。觀彼識界。非體非無體。非能相非所相。無自體故。亦無如來。又如觀入品說入無自體已令開解。離此諸入無別見者得成。如是以諸入境界為如來者。義皆不成。又如然可然品已明一異俱遮薪之與火皆無自體。如是若以智為如來。及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慈悲喜舍。十力無畏。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諸功德聚為如來。乃至法性法界法住實際真如涅槃。如是等法與如來身。為一為異。非一非異。此等無自體故。如來亦無自體。又如觀緣品說無起中已遮起故。亦遮如來起無自體。又如觀去來品已遮去來無自體故。如來亦無自體。以是故外人立義皆無自體。亦違先出因義故。如向偈說。如來無體故。世間亦無體。是故品初說外人立義等過而令信解。自說法身有成立義。亦令信解。以是義故。我義得成。如楞伽經中說。佛告大慧菩薩。如來身者。非常非無常。非因非果。非有為非無為。非覺非界。非相非無相。非是陰非離陰。非言說非所說物。非一非異。悉無和合乃至無所得無所緣。出過一切戲論者。名為如來。又如如來三密經說。佛告寂慧菩薩。如來身者。等虛空身。無等身。勝一切世間最勝身遍一切眾生如身。無譬喻身。無相似身清凈無垢身。無染污身。自性清凈身。自性無生身。自性無起身。不與心意識等和合身。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體身??諢o相無愿所觀察身。遍滿十方身。于一切眾生平等身。無邊無盡身。無動無分別身。于住不住得無壞身。無色體身。無受想行識身。非地界非水界非火界非風界等所合成身。如是身者。非實非生。亦非大等所成。非實非實法。一切世間所不能知。不從眼生。不依耳聞。不為鼻識所知。非舌所成。亦不與身相應。又如舍利弗陀羅尼經所說。唯修一心念佛。不以色見如來。不以無色見如來。不以相不以好。不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不以生。不以家。不以姓。不以眷屬。乃至非自作非他作。若能如是名為念佛。又如佛地經中偈言。無起等法是如來。一切法與如來同。雖凡夫智妄取相。而常行于無法中。無漏根力眾德鏡于。中顯現如來像。而實無有真如體。亦未曾有如來身。世間所見如鏡像。從本無于往來相。又如楞伽經偈言。佛以陰緣起無處有人見。若言無人見云何可觀察。

釋觀如來品竟。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四

釋觀顛倒品第二十三

釋曰。今此品者。亦為遮空所對治。令解顛倒無自性故說。

自部人言。有分別故。起諸煩惱。如是煩惱從顛倒起。以顛倒故則有貪等。彼若無者。義不相應。故論偈言。

分別起煩惱說有貪嗔等

善不善顛倒從此緣而起

釋曰。諸論中說貪嗔等。隨次第起善不善者。謂愛非愛從此緣起。非不從緣。應知不正思惟分別。能為起煩惱緣。此中立驗。第一義中諸陰等有自體。是第一義中陰等從因緣起故。譬如貪等。若無自體不從緣起。譬如虛空華。論者言。是義不然。如論偈說。

愛非愛顛倒皆從此緣起

我無自體故煩惱亦非實

釋曰。非實者謂貪等煩惱非第一義中起。以是故汝闕譬喻。是立義有過。汝若言我以世諦為喻非第一義者。無有所成立法。若于世諦中有成立者。反成我義。如論偈說。

我若有若無是二皆不成

因我有煩惱我無彼不起

釋曰。此謂我者非世諦得成。亦非第一義中得成。以是故。若離于我則煩惱不有。所以者何。能依無體故。所依亦無體。為開此義故如偈說。因我有煩惱者。煩惱是我法。亦是所受用故。然我自體不成。如觀我品中觀煩惱無能依處故。其驗如是。第一義中貪等皆無。我依止無體故。譬如石女不生子。何得說言子色白黑耶。自部人言。雖無有我但心與煩惱和合故有煩惱起。而煩惱是心上法。汝立無我義者。其因不成。論者言。汝語非也。其過如論偈說。

誰有彼煩惱有義則不成

若離眾生者煩惱則無屬

釋曰。此謂煩惱是眾生者。于一切處推求眾生不可得。若離眾生煩惱無屬心起者。先已遮故。亦除識自體故。亦遮有實故。汝心義不成。非我因義不成。自部人言。彼受無煩惱義者。則以無為體。無體之體成故。諸體更互無體相。論者言汝今欲得諸體若瓶若絹及余物等有者。為是體。為是無體。而言能起有覺因耶。欲令瓶是無體者。則不應說此瓶與青黃黑色等和合。亦不應說青黃等色示人。若有無瓶絹處不可說。青黃等色亦不可指示于人。無依止處故。是諸煩惱畢竟無主無體義者。如石女兒無青黃相可說故。是故以無為體義不成。今當次答自部人等。如論偈說。

身起煩惱見緣于我我所

煩惱與染心五求不可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道孚县| 高邮市| 周宁县| 托里县| 虎林市| 邵武市| 宁化县| 宁乡县| 临邑县| 连州市| 南江县| 织金县| 吴忠市| 突泉县| 柘荣县| 临朐县| 依安县| 宜春市| 宿迁市| 朝阳市| 鸡东县| 日土县| 贡觉县| 平原县| 闵行区| 台湾省| 榆中县| 临澧县| 繁昌县| 兴城市| 南木林县| 龙南县| 阿拉尔市| 会同县| 额敏县| 东阳市| 滦南县| 赤水市| 安图县|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