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 筋門
  • (清)陳夢雷
  • 724字
  • 2015-12-22 09:44:54

明理論 【金 成無己】

瘈瘲

傷寒瘈瘲,何以明之?瘈者,筋脈急也。瘲者,筋脈緩也。急者則引而縮,緩者則縱而伸。或縮或伸,動而不止者,名曰瘈瘲,俗謂之搐者是也。《黃帝內經》曰:病筋脈相引而急,名曰瘈瘲。瘈謂若契合之契也,瘲謂若放縱之縱也。行則緩,臥則緊,從則縱,此其以急為瘈,以緩為瘲,理至明矣。瘈瘲者,風疾也,而癲癎則瘈瘲焉。傷寒瘈瘲者,邪熱氣極也。熱盛則風搏之,并于經絡。風主動,故四肢瘈瘲而不寧也。故風溫被火者,曰發微黃色,劇者如驚癎,時瘈瘲,言其熱氣之劇盛也。傷寒病至于發瘈瘲者,疾勢已過矣,多難治。《內經》曰:太陽終者,戴眼反折,瘈瘲,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著身不流,是見其瘈瘲為已過之疾也。又有四肢漐習,為四肢動而不止,似瘈瘲而無力不得伸縮者也,此為肝絕。瘈瘲之證雖難已,若能以祛風滌熱之劑,折其大熱,則瘈瘲亦有生者。若妄加灼火,或飲以發表之藥,則死不旋踵。

筋惕

傷寒筋惕,何以明之?傷寒頭痛身疼,惡寒發熱者,必然之證也。其于筋惕肉瞤,非常有之者,必待發汗過多亡陽則有之矣。《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發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太虛,筋肉失所養,故惕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動也。太陽病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大青龍湯,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即是觀之,筋惕肉瞤,由發汗多亡陽,陽虛可見矣。茲雖逆也,止于發汗亡陽而表虛,治以溫經益陽則可矣。或因吐下發汗,表里俱虛而有此狀者,又非若但發汗后所可同也。經曰:傷寒吐下后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筋脈動惕者,久而成痿。此為逆之甚者也。

經曰: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是發汗而動肝氣者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勃利县| 麟游县| 新源县| 饶平县| 古浪县| 水富县| 南木林县| 商都县| 乌拉特后旗| 建宁县| 大名县| 南投市| 四川省| 章丘市| 依安县| 保亭| 贵南县| 安丘市| 敖汉旗| 元江| 尚义县| 商水县| 张家港市| 朔州市| 登封市| 松江区| 绵阳市| 天镇县| 叙永县| 唐海县| 杭锦旗| 兖州市| 清徐县| 菏泽市| 巫溪县| 祁阳县| 荃湾区| 门头沟区| 杭锦旗| 长乐市|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