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公主駙馬部匯考二(11)
- 明倫匯編宮闈典公主駙馬部
- (清)陳夢雷
- 4939字
- 2015-12-21 16:35:07
按舊唐書楊恭仁傳恭仁少弟師道隋末自洛陽歸
國授上儀同為備身左右尋尚桂陽公主超拜吏部
侍郎累轉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貞觀七年代魏征為
侍中性周慎謹密未嘗漏泄內事親友或問禁中之
言乃更對以他語嘗曰吾少窺漢史至孔光不言溫
室之事每飲其余風所庶幾也師道退朝后必引當
時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
又工草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有如宿構太宗每見
師道所制必吟諷嗟賞之十二年轉中書令太子承
干逆謀事泄與長孫無忌房元齡同按其獄師道妻
前夫之子趙節與承干通謀師道微諷太宗冀活之
由是獲譴罷知機密轉吏部尚書師道貴家子四海
人物未能委練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貴勢及其
親黨以避嫌疑時論譏之太宗嘗從容謂侍臣曰楊
師道性行純善自無愆過而情實怯囗未甚更事緩
急不可得力未幾從征高麗攝中書令及軍還有毀
之者稍貶為工部尚書尋轉太常卿二十一年卒贈
吏部尚書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賜東園秘器并為立
碑
房陵公主 下嫁竇奉節 又嫁賀蘭僧伽
按唐書公主列傳房陵公主始封永嘉下嫁竇奉節
又嫁賀蘭僧伽 按竇威傳威兄子軌軌子奉節尚
永嘉公主歷左衛將軍秦州都督
九江公主 下嫁執失思力
按唐書公主列傳九江公主下嫁執失思力 按執
失思力傳思力突厥酋長也貞觀中護送隋蕭后入
朝授左領軍將軍會頡利敗太宗令思力諭降渾斛
薩部落稍親近帝逐兔苑中思力諫曰陛下為四海
父母乃自輕臣竊殆之帝異其言后復逐鹿思力脫
巾帶固諫帝為止及討遼東詔思力屯金山道領突
厥捍薛延陀延陀兵十萬寇河南思力示羸不與確
賊深入至夏州乃整陣擊之追躡六百里會毗伽可
汗死耀兵磧北而歸復從江夏王道宗破延陀余眾
與平吐谷渾詔尚九江公主拜駙馬都尉封安國公
坐交房遺愛高宗以其戰多赦不誅流嶲州主請削
封邑偕往主前卒龍朔中以思力為歸州刺史卒麟
德元年復公主封邑贈思力勝州都督謚曰景
廬江公主 下嫁喬師望
按唐書公主列傳廬江公主下嫁喬師望為同州刺
史
南昌公主 下嫁蘇勖
按唐書公主列傳南昌公主下嫁蘇勖
按舊唐書蘇傳勖武德中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
貞觀中尚南康公主拜駙馬都尉累遷魏王泰府司
馬勖既博學有美名甚為泰所重因勸泰請開文學
館引才名之士撰括地志后歷吏部郎太子左庶子
卒
安平公主 下嫁楊思敬
按唐書公主列傳安平公主下嫁楊思敬
按舊唐書楊恭仁傳恭仁子思訓襲爵顯慶中歷右
屯衛將軍時右衛大將軍慕容寶節有愛妾置于別
宅嘗邀思訓就之宴樂思訓深責寶節與其妻隔絕
妾等怒密以毒藥置酒中思訓飲盡便死寶節坐是
配流嶺表思訓妻又詣闕稱冤制遣使就斬之仍改
賊盜律以毒藥殺人之科更從重法
淮南公主 下嫁封道言
按唐書公主列傳淮南公主下嫁封道言 按封倫
傳倫子道言尚淮南長公主官至宋州刺史
真定公主 下嫁崔恭禮
按唐書公主列傳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禮
衡陽公主 下嫁阿史那社爾
按唐書公主列傳衡陽公主下嫁阿史那社爾 按
阿史那社爾傳社爾突厥處羅可汗之次子年十一
以智勇聞拜拓設建牙磧北與頡利子欲谷設分統
鐵勒回紇仆骨同羅諸部處羅卒哀毀如禮治眾十
年無課斂或勸厚賦以自奉答曰部落豐余于我足
矣故首領咸愛之頡利數用兵社爾諫弗納貞觀元
年鐵勒回紇薛延陀等叛敗欲谷設于馬獵山社爾
助擊之弗勝明年將余眾西保可汗浮圖城會頡利
滅西突厥統葉護又死奚利必咄陸可汗與泥孰爭
國社爾引兵襲之得其半國有眾十余萬乃自號都
布可汗謂諸部曰始為亂破吾國者延陀也今我據
西方而不平延陀是忘先可汗非孝也事脫不勝死
無恨酋長皆曰我新得西方須留撫定今直棄之遠
擊延陀延陀未擒葉護子孫將復吾國社爾不從選
騎五萬討延陀磧北連兵十旬士苦其久稍潰去延
陀縱擊大敗之乃走保高昌眾纔萬人又與西突厥
不平由是率眾內屬十年入朝授左驍衛大將軍處
其部于靈州詔尚衡陽長公主為駙馬都尉典衛屯
兵十四年以交河道行軍總管平高昌諸將咸受賞
社爾以未奉詔秋毫不敢取見別詔然后受又所取
皆老弱陳弊太宗美其廉賜高昌寶鈿刀雜彩千段
詔檢校北門左屯營封畢國公從征遼東中流矢揠
去復戰所部奮厲皆有功還擢兼鴻臚卿二十一年
以昆丘道行軍大總管與契苾何力郭孝恪楊弘禮
李海岸等五將軍發鐵勒十三部及突厥騎十萬討
龜茲師次西突厥擊處密處真敗之入自焉耆西兵
出不意龜茲震恐進屯磧石伊州刺史韓威以千騎
先進右驍衛將軍曹繼叔次之至多褐城其王率眾
五萬拒戰威佯卻王悉兵逐北威與繼叔合殊死戰
大破之社爾因拔都城王輕騎遁社爾留孝恪守自
率精騎追躡行六百里王據大撥換城嬰險自固社
爾攻凡四十日入之擒其王并下五大城遣左衛郎
將權祇甫徇諸酋長示禍福降者七十余城宣諭威
信莫不歡服刻石紀功而還因說于闐王入朝王獻
馬畜三百餉軍西突厥焉耆安國皆爭犒師孝恪之
在軍囗帷器用多飾金玉以遺社爾社爾不受帝聞
曰二將優劣不復問人矣帝崩請以身殉衛陵寢高
宗不許遷右衛大將軍永徽六年卒贈輔國大將軍
并州都督陪葬昭陵治冢象囗山謚曰元子道真歷
左屯衛大將軍咸亨初為邏娑道副大總管與薛仁
貴討吐蕃以援吐谷渾為論欽陵所敗盡失其兵詔
有司問狀免死為民
丹陽公主 下嫁薛萬徹
按唐書公主列傳丹陽公主下嫁薛萬徹萬徹惷甚
主不與同席太宗為置酒與萬徹握槊解所佩刀賜
之主喜命同載以歸 按薛萬均傳萬均弟萬徹與
萬均歸高祖授車騎將軍武安縣公事隱太子太子
誅萬徹督宮兵戰元武門噪而趨秦府眾失色乃示
以太子首然后去與數十騎亡之南山秦王數使貸
諭乃出謝王以其忠于所事不之罪也從李靖討突
厥頡利可汗以功授統軍進爵郡公歷右衛將軍蒲
州刺史副李績擊薛延陀與鹵戰磧南率數百騎為
先鋒繞擊陣后鹵顧見遂潰斬首三千級獲馬萬五
千封一子為縣侯改左衛將軍尚丹陽公主加駙馬
都尉遷代州都督右武衛大將軍太宗嘗曰當今名
將唯李績江夏王道宗萬徹而已績道宗雖不能大
勝亦未嘗大敗至萬徹非大勝即大敗矣貞觀二十
二年以青丘道行軍總管帥師三萬伐高麗次鴨淥
水以奇兵襲大行城與高麗步騎萬余戰斬鹵將所
夫孫鹵皆震恐遂傳泊汋城鹵眾三萬來援擊走之
拔其城萬徹在軍中任氣不能下人或有上書言狀
者帝愛其切直加讓勖而已即為焚書副將裴行方
亦言其怨望李績曰萬徹位大將軍親主囗而內懷
不平罪當誅因詔除籍徙邊會赦還高宗永徽二年
授寧州刺史入朝與房遺愛昵甚因曰我雖病足坐
置京師諸輩猶不敢動遺愛曰若國有變當與公共
輔荊王謀泄下獄誅臨刑曰萬徹大健兒留為國囗
死安得坐遺愛殺之遂解衣顧監刑者曰亟斬我斬
之不殊叱曰胡不力三斬乃絕
臨海公主 下嫁裴師律
按唐書公主列傳臨海公主下嫁裴師律
按舊唐書裴寂傳寂子律師尚太宗妹臨海長公主
官至汴州刺史律師子承先則天時為殿中監為酷
吏所殺
按唐書名師律此
云律師未知孰是
館陶公主 下嫁崔宣慶
按唐書公主列傳館陶公主下嫁崔宣慶
安定公主 下嫁溫挺 又嫁鄭敬元
按唐書公主列傳安定公主始封千金下嫁溫挺挺
死又嫁鄭敬元 按溫大雅傳大雅弟彥博彥博次
子挺尚千金公主官延州刺史
常樂公主 下嫁趙
按唐書公主列傳常樂公主下嫁趙生女為周王
妃武后殺之逐括州刺史徙壽州越王貞將舉兵
遺書假道將應之主進使者曰為我謝王與其
進不與其退若諸王皆丈夫不應淹久至是我聞楊
氏篡周尉遲迥乃周出猶能連突厥使天下響震況
諸王國懿親宗社所托不舍生取義尚何須邪人臣
同國患為忠不同為逆王等勉之王敗周興劾與
主連謀皆被殺
按舊唐書中宗趙皇后傳后父尚高祖女常樂公
主歷遷左千牛將軍中宗為英王時納后為妃既而
妃母公主得罪妃亦坐廢幽死內侍省則天臨朝
為壽州刺史坐與越王貞連謀被誅公主亦坐死神
龍元年贈左衛大將軍
襄城公主 下嫁蕭銳 又嫁姜
按唐書公主列傳太宗二十一女襄城公主下嫁蕭
銳性孝睦動循矩法帝囗諸公主視為師式有司告
營別第辭曰婦事舅姑如父母異宮即定省闕止葺
故第門列雙戟而已銳卒更嫁姜簡永徽二年薨高
宗舉哀于命婦朝堂遣工部侍郎丘行淹馳驛吊祭
陪葬昭陵喪次故城帝登樓望哭送柩 按蕭瑀傳
瑀子銳尚襄城公主為太常少卿
按舊唐書姜傳子行本行本子簡永徽中官至
安北都護卒
汝南公主
按唐書公主列傳汝南公主早薨
南平公主 下嫁王敬直 又嫁劉元意
按唐書公主列傳南平公主下嫁王敬直以累斥嶺
南更嫁劉元意
按舊唐書王珪傳珪少子敬直以尚主拜駙馬都尉
坐與太子承干交結徙于嶺外 按劉政會傳政會
子元意襲爵改封渝國公尚南平公主授駙馬都尉
高宗時為汝州刺史
遂安公主 下嫁竇逵 又嫁王大禮
按唐書公主列傳遂安公主下嫁竇逵逵死又嫁王
大禮 按竇威傳威從兄子抗抗子靜太宗初封信
都縣男靜子逵尚遂安公主襲爵
長樂公主 下嫁長孫沖
按唐書公主列傳長樂公主下嫁長孫沖帝以長孫
皇后所生故囗有司裝赍視長公主而倍之魏征曰
昔漢明帝封諸王曰朕子安得同先帝子乎然則長
公主者尊公主矣制有等差渠可越也帝以語后后
曰嘗聞陛下厚禮征而未知也今聞其言乃納主于
義社稷臣也妾于陛下夫婦之重有所言猶候顏色
況臣下情隔禮殊而敢犯嚴顏陳忠言哉愿許之與
天下為公帝大悅因請赍帛四百匹錢四十萬即征
家賜之
按舊唐書長孫無忌傳顯慶四年中書令許敬宗遣
人上封事稱監察御史李巢與無忌交通謀反帝竟
不親問無忌謀反所由惟聽敬宗誣構之說遂去其
官流黔州其子秘書監駙馬都尉沖等并除名流于
嶺外
豫章公主 下嫁唐義識
按唐書公主列傳豫章公主下嫁唐義識
按舊唐書唐儉傳儉授民部尚書尋加光祿大夫又
特令其子義識尚豫章公主
北景公主 下嫁柴令武
按唐書公主列傳北景公主始封巴陵下嫁柴令武
坐與房遺愛謀反同主賜死顯慶中追贈立廟于墓
四時祭以少牢 按柴紹傳紹次子令武尚巴陵公
主遷太仆少卿衛州刺史襄陽郡公以房遺愛謀反
貶嵐州刺史自殺主亦賜死
普安公主 下嫁史仁表
按唐書公主列傳普安公主下嫁史仁表
東陽公主 下嫁高履行
按唐書公主列傳東陽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宗即位
進為大長公主韋正矩之誅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
坐章懷太子累奪邑封以長孫無忌舅族也故武后
惡之垂拱中并二子徙置巫州 按高儉傳士廉六
子長履行居母喪毀甚太宗諭使強食尚東陽公主
襲爵繇戶部尚書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政有名坐
長孫無忌左授洪州都督改永州刺史
臨川公主 下嫁周道務
按唐書公主列傳臨川公主韋貴妃所生下嫁周道
務主工隸能屬文高宗立上孝德頌帝下詔答
永徽初進長公主恩賞卓異永淳初薨道務殿中太
監譙郡公范之子初道務孺褓時以功臣子養宮中
范卒還第毀瘠如成人復內之年十四乃得出歷營
州都督檢校右驍衛將軍謚曰襄
清河公主 下嫁程處亮
按唐書公主列傳清河公主名敬字德賢下嫁程處
亮薨麟德時陪葬昭陵處亮知節子也終寧遠將軍
按舊唐書程知節傳知節次子處亮以功臣子尚太
宗女清河長公主授駙馬都尉左衛中郎將
蘭陵公主 下嫁竇懷悊
按唐書公主列傳蘭陵公主名淑字麗貞下嫁竇懷
悊薨顯慶時懷悊官兗州都督太穆皇后之族子
晉安公主 下嫁韋思安 又嫁楊仁輅
按唐書公主列傳晉安公主下嫁韋思安又嫁楊仁
輅
安康公主 下嫁獨孤諶
按唐書公主列傳安康公主下嫁獨孤諶
新興公主 下嫁長孫曦
按唐書公主列傳新興公主下嫁長孫曦
城陽公主 下嫁杜荷 又嫁薛瓘
按唐書公主列傳城陽公主下嫁杜荷坐太子承干
事誅又嫁薛瓘初主之婚帝使卜之繇曰二火皆食
始同榮末同戚請晝昏則吉馬周諫曰朝謁以朝思
相戒也講習以晝思相成也燕飲以昃思相歡也婚
合以夜思相親也故上下有成內外有親動息有時
吉兇有儀今先亂其始不可為也夫卜所以決疑若
黷禮慢先圣人所不用帝乃止麟德初瓘歷左奉宸
衛將軍主坐巫蠱斥瓘房州刺史主從之官咸亨中
主薨而瓘卒雙柩還京師子顗封河東縣侯濟州刺
史瑯邪王沖起兵顗與弟紹以所部庸調作兵募士
且應之沖敗殺都吏以滅口事泄下獄俱死
按舊唐書杜如晦傳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陽公主賜
爵襄陽郡公授尚乘奉御貞觀中與太子承干謀反
坐斬
合浦公主 下嫁房遺愛
按唐書公主列傳合浦公主始封高陽下嫁房元齡
子遺愛主帝所愛故禮異它囗主負所愛而驕遺直
以嫡當拜銀青光祿大夫讓弟遺愛帝不許元齡卒
主導遺愛異貲既而反譖之遺直自言帝痛讓主乃
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會御史劾盜得浮屠辯機金
寶神枕自言主所賜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
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更以二女子從遺
愛私餉億計至是浮屠殊死殺奴婢十余主益望帝
崩無哀容又浮屠智勖迎占禍福惠弘能視鬼道士
李晃高醫皆私侍主主使掖廷令陳元運伺宮省禨
祥步星次永徽中與遺愛謀反賜死顯慶時追贈
按房元齡傳元齡次子遺愛誕率無學有武力尚高
陽公主為右衛將軍公主帝所愛故禮與他囗絕主
驕蹇疾遺直任嫡遺直懼讓爵帝不許主稍失愛意
怏怏與浮屠辯機亂帝怒斬浮屠殺奴婢數十人主
怨望帝崩哭不哀高宗時出遺直汴州刺史遺愛房
州刺史主又誣遺直罪帝囗長孫無忌鞫治乃得主
與遺愛反狀遺愛伏誅主賜死遺直以先勛免貶銅
陵尉詔停配享
金山公主
按唐書公主列傳金山公主早薨
晉陽公主
按唐書公主列傳晉陽公主字明達幼字兕子文德
皇后所生未嘗見喜慍色帝有所怒責必伺顏徐徐
辯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譽愛后崩時主始孩不
之識及五歲經后所游地哀不自勝帝諸子唯晉王
及主最少故親畜之王每出合主送至虔化門泣而
別王勝衣班于朝主泣曰兄今與群臣同列不得在
內乎帝亦為流涕主臨帝飛白書下不能辨薨年十
二帝閱三旬不常膳日數十哀因以囗羸群臣進勉
帝曰朕渠不知悲愛無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
以然因詔有司簿主湯沐余貲營佛祠墓側
常山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