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公主駙馬部匯考二(2)

儀賓俱免赴京謝恩選有之日長史教授等官申呈

撫按衙門詳允就便冠帶成婚各于年終具本類奏

萬歷

七年例

如所選儀賓有未成婚而病故者許另選婚

嘉靖四

十四年例

其儀賓成婚之后各王府照例請給誥

命祿米從人該布政司仍具結到部以憑題覆奏請

期限照男選婚女請封例如過期十年以下查題十

五年以下行勘十五年以上立案

奏請格式

某王臣某謹奏為乞恩請給誥命祿米事據某郡王

某等啟稱本王長子長孫鎮輔奉國將軍某嫡庶第

幾女某縣主郡縣鄉君等會選到某府州縣某籍某

人嫡長次男某等例該請給誥命祿米從人等項乞

為轉奏等因具啟到臣查得宗藩要例內儀賓婚配

一款親郡王及將軍之女選中儀賓俱免赴京謝恩

選有之日長史教授等官申呈撫按衙門詳允就便

冠帶成婚各王府照例請給誥命祿米從人該布政

司仍具結到部以憑題覆等因今據某縣主郡縣鄉

君選配子弟某等已令長史教授某查勘明白申呈

撫按衙門詳允就便冠帶成婚訖例該請給誥命祿

米從人理合按季開列類奏伏乞敕下禮部照例將

某縣主郡縣鄉君選配子弟某等授以縣主郡縣鄉

君儀賓職事賜給誥命祿米從人等項臣等不勝感

戴天恩之至為此具本專差校尉某赍捧謹具奏聞

計開某郡王府一某王長子長孫鎮輔奉國將軍某

嫡庶第幾女某縣主郡縣鄉君見年若干歲妃夫淑

人某氏于某年月日嫡生如系庶出者云第幾妾某

氏于某年月日庶生于某年月日具奏請封選婚于

某年月日奉禮部某字幾號勘合會選到某府州縣

某籍某人嫡長次男某見年若干歲先于某年月日

申呈撫按衙門詳允就便冠帶成婚訖

凡儀賓恩恤萬歷十年議準儀賓祿米因于郡縣主

君丁憂仍全給至妻亡之后截日住支若儀賓先故

不分有無子嗣郡縣主君等亦止半給養贍誥命仍

許請給其儀賓身后恤典一概停免至于中尉之女

聽從選配不必請授宗女宗囗名色亦不給與婚嫁

之資長史教授等官將選配子弟開報巡撫衙門徑

行給札冠帶成婚量免本身雜泛差役仍聽自便不

必在府朝參如有志舉業不愿冠帶者聽其與民生

一體考選應舉出仕

萬歷

七年例

熹宗天啟五年選駙馬尚公主

按明通紀天啟五年七月選駙馬劉有福尚六公主

齊贊元尚七公主有福十五歲八月十五午時生父

劉宗正母鄭氏齊贊元十四歲十一月二十六日子

時生父齊歌凱

皇清

崇德元年

大清會典崇德元年公主等冊封儀冊封諸公主禮

是日內院捧冊置龍亭內陳設于

崇政殿請

旨授封持

節官前導次龍亭次冊封官行至公主府門公主

率侍從婦女迎出儀門之東向西立設黃案一

于府門前冊封官自龍亭捧置黃案上由儀門

入設于堂前幄內設

節案于冊案之南冊封官于

節案之東向西立公主隨入于

節案之西向東立冊封官引公主進至

節案之南向北立行二拜一跪一叩頭禮畢公主

復跪宣冊官及展冊官于

節案之東向西立將滿洲蒙古漢字三體冊文次

第宣讀畢仍置案上公主復行二拜一跪一

頭禮宣讀官自案上捧冊授公主右旁侍女侍

女跪接轉授公主公主捧受轉授左旁侍女復

行二拜一跪一叩頭禮畢公主送

節至儀門外冊封官持

節復

命是日諸王貝勒及文武各官俱于

崇政殿前分翼序立

皇上升殿樂作升座樂止諸公主由右門至

崇政殿于

皇上前行六拜三跪三叩頭禮次進

清寧宮于

皇后前行六拜三跪三叩頭禮次詣

東關雎宮宸妃

西麟趾宮貴妃

東衍慶宮淑妃

西永福宮莊妃前各行四拜二跪二叩頭禮畢

皇上還宮諸公主各回府第公主屬員各于公主前

行慶賀禮

公主婚禮崇德間定公主下嫁于朝臣定婚進

獻用一九禮

用駱

駝馬

設宴七十席行聘進

獻用九九禮

用駱駝

鞍馬盔甲

下嫁日設宴九十席如下

嫁外藩止用牲酒不設筵席

郡主婚禮崇德間定親王女嫁于朝臣進聘禮

馬十五匹鞍十五副盔甲十五副定婚日嫁日

筵宴如親王例 嫁于外藩王貝勒臺吉等定

婚行七九禮

用駱

駝馬羊

筵宴宰牲五九次行聘禮

馬六十匹牛六十頭羊六百只娶日宴宰牲七

九媵送侍婢八名男婦五戶

縣主婚禮崇德間定郡王女嫁于朝臣進聘禮

馬十三匹鞍十三副盔甲十三副定婚日嫁日

筵宴如郡王例 嫁于外藩王貝勒臺吉等定

婚行禮筵宴如親王女例次行聘禮馬五十匹

牛五十頭羊五百只娶日宴宰牲七九媵送侍

婢七名男婦四戶

郡君婚禮崇德間定貝勒女嫁于朝臣進聘禮

馬十一匹鞍十一副盔甲十一副定婚日嫁日

筵宴如貝勒例 嫁于外藩王貝勒臺吉等定

婚行禮如親王女例筵宴宰牲三九次行聘禮

馬四十匹牛四十頭羊四百只娶日宴宰牲五

九媵送侍婢六名男婦三戶

縣君婚禮崇德間定貝子女嫁于朝臣進聘禮

馬九匹鞍九副盔甲九副定婚日嫁日筵宴如

貝子例 嫁于外藩王貝勒臺吉等定婚行禮

如親王女例筵宴宰牲二九次行聘禮馬三十

匹牛三十頭羊三百只娶日宴宰牲三九媵送

侍婢五名男婦二戶

鄉君婚禮崇德間定鎮國公女輔國公女嫁于

朝臣進聘禮馬七匹鞍七副盔甲七副定婚日

嫁日筵宴如鎮國公輔國公例 嫁于外藩王

貝勒臺吉等定婚行禮如親王女例筵宴宰牲

二九次行聘禮馬二十五匹牛二十五頭羊二

百五十只娶日宴宰牲三九鎮國公女媵送侍

婢四名男婦二戶輔國公女媵送侍婢三名男

婦二戶

公主儀仗

纛一對朱紅熏竹竿長一丈三尺間纏以藤下

有鐵上安鍍金頂飾以紅纓懸素段旗

紅繡曲柄傘一把紅段為之上繡寶相花(

余制與親

王曲柄傘同)

紅繡花傘二把直柄余制同曲柄傘

紅繡方扇二把高二尺四寸五分闊二尺二寸

面背皆紅段面繡孔雀背銷金火焰朱紅合竹

柄長九尺二寸

黑花扇二把制同紅繡扇

吾杖一對

立瓜一對

臥瓜一對

骨朵一對

翟車一乘紅段頂衣青段緣邊并瀝水(

余制與親王轎

同)

朱輪車一乘紅段頂衣青段緣邊并瀝水(

余制與貴

妃車同)

順治九年

大清會典公主婚禮順治九年更定朝臣聘禮馬七

匹鞍七副盔甲七副

縣主婚禮順治九年更定朝臣聘禮馬五匹鞍

五副盔甲五副

郡君婚禮順治九年更定朝臣聘禮馬四匹鞍

四副盔甲四副

縣君婚禮順治九年更定朝臣聘禮馬三匹鞍

三副盔甲三副

鄉君婚禮順治九年更定朝臣聘禮馬二匹鞍

二副盔甲二副

順治九年定凡奉

皇上賜婚公主郡主等外藩王以下內外各官俱朝

服于

中和殿或于

位育宮謝

恩不贊行三跪九叩頭禮成婚日再行三跪九叩頭

順治十一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一年題準郡主縣主郡君授封禮

儀俱與公主同

固倫公主冠服順治九年題準冠頂等項各嵌

東珠十顆服用翟鳥五爪四團龍補五爪龍段

段滿翠四補等段

和碩公主冠服順治九年題準冠頂等項各嵌

東珠九顆服與固倫公主同

郡主冠服順治九年題準冠頂等項各嵌東珠

八顆服與公主同

縣主冠服順治九年題準冠頂等項各嵌東珠

七顆服用蟒段段各樣花素段

郡君冠服順治九年題準冠頂服飾與縣主同

縣君冠服順治九年題準冠頂等項各嵌東珠

五顆服與郡君同

鄉君冠服順治九年題準鎮國公女鄉君冠頂

等項各嵌東珠四顆服與縣君同輔國公女鄉

君冠頂等項各嵌東珠三顆服與縣君同

康熙五年

大清會典康熙五年定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女嫁于

外藩媵送滿洲男婦二名蒙古漢人男婦六名

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女媵送不許用滿洲止用

蒙古漢人男婦六名宗室女媵送蒙古漢人男

婦四名

康熙七年

大清會典康熙七年定外藩親王女媵送侍婢八名

男婦五戶外藩郡王女媵送侍婢七名男婦四

戶外藩貝勒女媵送侍婢六名男婦三戶外藩

貝子女媵送侍婢五名男婦二戶外藩鎮國公

女媵送侍婢四名男婦二戶外藩輔國公女媵

送侍婢三名男婦二戶一等臺吉他布囊以下

四等臺吉他布囊以上女系屬下人媵女二口

家下人媵女六口臺吉等女出嫁媵送侍婢許

增兩名

康熙八年

大清會典康熙八年定凡奉

旨賜婚郡主以下者謝

恩行禮俱由禮部具題 又定出嫁郡主縣主歸寧

母家有給人口者不準給滿洲準給蒙古漢人

八名出嫁郡君以下鄉君以上歸寧準給蒙古

漢人六名出嫁鎮國將軍女以下宗女以上歸

寧準給蒙古漢人四名

公主駙馬部列傳四

南齊

淮南長公主 下嫁王暕

按梁書王暕傳暕字思晦瑯邪臨沂人父儉齊太尉

南昌文憲公暕年數歲而風神警拔有成人之度時

文憲作宰賓客盈門見暕相謂曰公才公望復在此

矣弱冠選尚淮南長公主拜駙馬都尉除員外散騎

侍郎不拜改授晉安王文學遷廬陵王秘書丞明帝

詔求異士始安王遙光表薦暕及東海王僧孺曰臣

聞求賢暫勞垂拱永逸方之疏壤取類導川伏惟陛

下道隱旒纊信充符璽白駒空谷振鷺在庭猶懼隱

鱗卜祝藏器屠保物色關下委裘河上非取制于一

狐諒求味于兼采而五聲倦響九工是詢寢議廟堂

借聽輿皂臣位任隆重義兼邦家實欲使名實不違

僥幸路絕勢門上品猶當格以清談英俊下僚不可

限以位貌竊見秘書丞瑯邪王暕年二十一七葉重

光海內冠冕神清氣茂允迪中和叔寶理遣之談彥

輔名教之樂故以暉映先達領袖后進居無塵雜家

有賜書辭賦清新屬言元遠室邇人曠物疏道親養

素丘園臺階虛位庠序公朝萬夫傾首豈徒荀令可

想李公不亡而已哉乃東序之秘寶瑚璉之茂器除

驃騎從事中郎高祖霸府開引為戶曹屬遷司徒左

長史天監元年除太子中庶子領驍騎將軍入為侍

中出為寧朔將軍中軍長史又為侍中領射聲校尉

遷五兵尚書加給事中出為晉陵太守征為吏部尚

書俄領國子祭酒暕名公子少致美稱及居選曹職

事修理然世貴顯與物多隔不能留心寒素眾頗謂

為刻薄遷尚書右仆射尋加侍中復遷右仆射以母

憂去官起為云麾將軍吳郡太守還為侍中尚書左

仆射領國子祭酒普通四年冬暴疾卒時年四十七

詔贈侍中中書令中軍將軍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

衣一襲錢十萬布百匹謚曰靖有四子訓承吁并

通顯

義興憲公主 下嫁沈文和

按南史沈慶之傳慶之從子攸之景和中與齊高帝

同直殿省申以歡好帝以長女義興憲公主妻攸之

第三子文和生二女并養之宮中恩禮甚厚及嫁皆

得素舊公家營遣焉齊武帝制以攸之弟雍之孫僧

昭為義興公主后

臨海長公主 下嫁王彬

按南史王曇首傳彬字思文好文章習篆隸與志齊

名時人為之語曰三真六草為天下寶齊武起舊宮

彬獻賦文辭典麗尚齊高帝女臨海長公主拜駙馬

都尉仕齊歷太子中庶子徙永嘉太守卜室于積谷

山有終焉之志梁天監中歷吏部尚書秘書監卒謚

惠彬立身清白推賢接士有士君子風

吳縣公主 下嫁王觀

按南史王曇首傳曇首孫慈慈子觀尚武帝長女吳

縣公主修婦禮姑未嘗交答江夏王鋒為南徐州王

妃慈女也以慈為東海太守行徐州府州事還為冠

軍將軍廬陵王中軍長史未拜永明九年卒贈太常

謚懿子泰

武康公主 下嫁徐演

按南史徐羨之傳羨之孫孝嗣孝嗣長子演尚齊武

帝女武康公主位太子中庶子拜駙馬都尉

長城公主 下嫁何敬容

按梁書何敬容傳敬容字國禮廬江人也祖攸之宋

太常卿父昌齊吏部尚書并有名前代敬容以名

家子弱冠選尚齊武帝女長城公主拜駙馬都尉天

監初為秘書郎歷太子舍人尚書殿中郎太子洗馬

中書舍人秘書丞遷揚州治中出為建安內史清公

有美績民吏稱之還除黃門郎累遷太子中庶子散

騎常侍侍中司徒左長史普通二年復為侍中領羽

林監俄又領本州大中正頃之守吏部尚書銓序明

審號為稱職四年出為招遠將軍吳郡太守為政勤

恤民隱辨訟如神視事四年治為天下第一吏民詣

闕請樹碑詔許之大通二年征為中書令未拜復為

吏部尚書領右軍將軍俄加侍中中大通元年改太

子中庶子敬容身長八尺白囗美須眉性矜莊衣冠

尢事鮮麗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三年遷尚書右仆

射參掌選事侍中如故時仆射徐勉參掌機密以疾

陳解因舉敬容自代故有此授焉五年遷左仆射加

宣惠將軍置佐史侍中參掌如故大同三年正月朱

雀門災高祖謂群臣曰此門制卑狹我始欲構遂遭

天火并相顧未有答敬容獨曰此所謂陛下先天而

天不違時以為名對俄遷中權將軍丹陽尹侍中參

掌佐史如故五年入為尚書令侍中將軍參掌佐史

如故敬容久處臺閣詳悉舊事且聰明識治勤于簿

領詰朝理事日旰不休自晉宋以來宰相皆文義自

逸敬容獨勤庶務為世所嗤鄙時蕭琛子巡者頗有

輕薄才因制卦名離合等詩以嘲之敬容處之如初

亦不屑也十一年坐妾弟費慧明為導倉丞夜盜官

米為禁司所執送領軍府時河東王譽為領軍將軍

敬容以書解慧明譽即封書以奏高祖大怒付南司

推劾御史中丞張綰奏敬容挾私罔上合棄市刑詔

特免職初天監中有沙門釋寶志者嘗遇敬容謂曰

君后必貴然終是何敗何耳及敬容為宰相謂何姓

當為其禍故抑沒宗族無仕進者至是竟為河東所

敗中大同元年三月高祖幸同泰寺講金字三惠經

敬容請預聽敕許之又有敕聽朔望問訊尋起為金

紫光祿大夫未拜又加侍中敬容舊時賓客門生喧

嘩如昔冀其復用會稽謝郁致書戒之曰草萊之人

聞諸道路君侯已得瞻望朝夕出入禁門醉尉將不

敢呵灰然不無其漸甚休甚休敢賀于前又將吊也

昔流言裁作公旦東奔燕書始來子孟不入夫圣賢

被虛過以自斥未有嬰時釁而求親者也且曝鰓之

鱗不念杯勺之水云霄之翼豈顧籠樊之糧何者所

托已盛也昔君侯納言加首鳴玉在要回豐貂以步

文昌聳高蟬而趨武帳可謂盛矣不以此時薦才拔

士少報圣主之恩今卒如爰絲之說受責見過方復

欲更窺朝廷觖望萬分竊不為左右取也昔竇嬰楊

惲亦得罪明時不能謝絕賓客猶交黨援卒無后福

終益前禍仆之所吊實在于斯人人所以頗猶有踵

君侯之門者未必皆感惠懷仁有灌夫任安之義乃

戒翟公之大署冀君侯之復用也夫在思過之日而

挾復用之意未可為智者說矣君侯宜杜門念失無

有所通筑茅茨于鍾阜聊優游以卒歲見可憐之意

著待終之情復仲尼能改之言惟子貢更也之譬少

戢言于眾口微自救于竹帛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

榆如此令明主聞知尚有冀也仆東皋鄙人入冗幸

無銜窶恥天下之士不為執事道之故披肝膽示情

素君侯豈能鑒焉太清元年遷太子詹事侍中如故

二年侯景襲京師敬容自府移家臺內初景于渦陽

退敗未得審實傳者乃云其將暴顯反景身與眾并

沒朝廷以為憂敬容尋見東宮太宗謂曰淮北始更

有信侯景定得身免不如所傳敬容對曰得景遂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太康县| 台北市| 寻甸| 弋阳县| 凤翔县| 长春市| 武平县| 临朐县| 遂溪县| 开远市| 梁河县| 农安县| 洞头县| 托克托县| 胶州市| 孝昌县| 漯河市| 南漳县| 嫩江县| 抚顺县| 贺兰县| 泽库县| 天气| 弥勒县| 开化县| 郧西县| 临清市| 彭阳县| 水富县| 乾安县| 乌兰县| 梅河口市| 酒泉市| 含山县| 白朗县| 靖宇县| 香格里拉县| 温州市| 阳江市|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