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東宮妃嬪部紀事(2)
- 明倫匯編宮闈典東宮妃嬪部
- (清)陳夢雷
- 3354字
- 2015-12-21 15:57:18
北齊書后主斛律皇后傳后斛律氏左丞相光之女
也初為皇太子妃后主受禪立為皇后
周書宣帝楊皇后傳后名麗華隋文帝長女帝在東
宮高祖為帝納后為皇太子妃宣政元年閏六月立
為皇后
宣帝朱皇后傳后名滿月吳人也其家坐事沒入東
宮帝之為太子后被選掌帝衣服帝年少召而幸之
遂生靜帝
隋書獨孤皇后傳時太子多內寵妃元氏暴薨后意
太子愛妾云氏害之由是諷上黜高颎竟廢太子
唐書太宗長孫皇后傳后長孫氏河南洛陽人其先
魏拓拔氏后為宗室長因號長孫高祖大丞相馮
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將軍父晟字季涉書史
趫鷙曉兵仕隋為左騎衛將軍后喜圖傳視古善惡
以自鑒矜尚禮法晟兄熾為周通道館學士嘗聞太
穆勸撫突厥女心志之每語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
子不可以不圖昏故晟以女太宗后歸寧舅高士廉
妾見大馬二丈立后舍外懼占之遇坤之泰卜者曰
坤順承天載物囗疆馬地類也之泰是天地交而萬
物通也又以輔相天地之宜繇協歸妹婦人事也女
處尊位履中而居順后妃象也時隱太子釁鬩已構
后內盡孝事高祖謹承諸妃消釋嫌猜及帝授甲宮
中后親慰勉士皆感奮尋為皇太子妃
高宗廢后王氏傳后并州祁人魏尚書左仆射思政
之孫從祖母同安長公主以后婉淑白太宗以為晉
王妃王居東宮妃亦進冊
舊唐書孝敬皇帝弘傳弘納右衛將軍裴居道女為
妃所司奏以白雁為贄適會苑中獲白雁高宗喜曰
漢獲朱雁遂為樂府今獲白雁得為婚贄彼禮但成
謠頌此禮便首人倫異代相望我無囗德也裴氏甚
有婦禮高宗嘗謂侍臣曰東宮內政吾無憂矣
唐書中宗韋庶人傳韋氏京兆萬年人祖弘表貞觀
中曹王府典軍帝在東宮后被選為妃
元宗元獻皇后傳后楊氏華州華陰人曾祖士達為
隋納言天授中以武后母黨追封士達為鄭王父知
慶太尉帝在東宮后以景云初入宮為良媛時太平
公主忌帝而宮中左右持兩端纖悉必聞媛方娠帝
不自安密語侍讀張說曰用事者不欲吾多子奈何
命說挾劑以入帝于曲室自煮之夢若有介而戈者
環鼎三而三煮盡覆以告說說曰天命也乃止生男
是為肅宗帝即位為貴嬪其娣節愍太子妃也
肅宗張廢后傳后鄧州向城人家徙新豐祖母竇昭
成皇后女弟也元宗幼失昭成母視姨鞠愛篤備帝
即位封鄧國夫人親寵無比五息子曰去惑去疑去
奢去逸去盈皆顯官去盈尚常芬公主去逸生后肅
宗為忠王時納韋元娃女為孺人既建太子以孺人
為妃后為良娣妃兄堅為李林甫構死太子懼請與
妃絕毀服幽禁中安祿山反陷于賊至德中薨始妃
既絕良娣得專侍太子慧中而能辯能迎意傅合元
宗西幸娣與太子從度渭民障道乞留復長安太子
不聽中人李輔國密啟娣又贊其謀遂定計北趣靈
武時軍衛單寡夕次娣必寢前太子曰暮夜可虞且
捍賊非婦人事宜少戒對曰方多事若倉卒妾自當
之殿下可徐為計駐靈武產子三日起縫戰士衣太
子囗止對曰今豈自養時邪
肅宗章敬皇后吳氏傳后濮州濮陽人父令珪以郫
丞坐事死故后幼入掖庭肅宗在東宮宰相李林甫
陰構不測太子內憂鬢發斑禿后入謁元宗見不悅
因幸其宮顧廷宇不汛掃樂器塵蠹左右無嬪侍帝
愀然謂高力士曰兒居處乃爾將軍叵使我知乎詔
選京兆良家子五人虞侍太子力士曰京兆料擇人
得以借口不如取掖庭衣冠子可乎詔可得三人而
后在中因蒙幸忽寢厭不寤太子問之辭曰夢神降
我介而劍決我脅以入殆不能堪燭至其文尚隱然
生代宗為嫡皇孫生之三日帝臨澡之孫體攣弱負
姆嫌陋更取它宮兒以進帝視之不樂姆叩頭言非
是帝曰非爾所知趣取兒來于是見嫡孫帝大喜向
日視之曰福過其父帝還盡留內樂宴具顧力士曰
可與太子飲一日見三天子樂哉后性謙柔太子禮
之甚渥年十八薨
順宗莊憲皇后王氏傳后瑯邪人祖王難得有功名
于世代宗時后以良家選入宮為才人順宗在藩帝
以才人幼故賜之為王孺人是生憲宗王在東宮冊
為良娣
憲宗懿安皇后傳后郭氏汾陽王子儀之孫父曖尚
升平公主實生后憲宗為廣陵王聘以為妃順宗以
其家有大功烈而母素貴故禮之異諸婦是生穆宗
穆宗恭僖皇后傳后王氏越州人本仕家子幼得侍
帝東宮生敬宗長慶時冊為妃
穆宗宣懿皇后傳后韋氏失其先世穆宗為太子后
得侍生武宗長慶時冊為妃
敬宗郭貴妃傳妃右威衛將軍義之女失義何所人
長慶時妃以容選入太子宮太子即位為才人生晉
王普帝以早得子又淑麗冠后庭故寵異之
懿宗郭淑妃傳妃幼入鄆王邸宣宗在位春秋高惡
人言立太子事王以嫡長居外宮心常憂惴妃護侍
左右慰安起居終得無恙
宋史欽宗朱皇后傳后開封祥符人父伯材武康軍
節度使欽宗在東宮徽宗臨軒備禮冊為皇太子妃
孝宗成穆郭皇后傳后開封祥符人奉直大夫直卿
之女孫其六世祖為章穆皇后外家孝宗為普安郡
王時納郭氏封咸寧郡夫人生光宗及莊文太子
魏惠憲王愷邵悼肅王恪紹興二十六年薨年三十
一追封淑國夫人三十一年用明堂恩贈福國夫人
既建太子追封皇太子妃
光宗慈懿李皇后傳后安陽人慶遠軍節度使贈太
尉道之中女初后生有黑鳳集道營前石上道心異
之遂字后曰鳳娘道帥湖北聞道士皇甫坦善相人
乃出諸女拜坦坦見后驚不敢受拜曰此女當母天
下坦言于高宗遂聘為恭王妃封榮國夫人進定國
夫人干道四年生嘉王七年立為皇太子妃性妒悍
嘗訴太子左右于高孝二宮高宗不懌謂吳后曰是
婦將種吾為皇甫坦所誤
度宗全皇后傳后會稽人理宗母慈憲夫人侄孫女
也略涉書史幼從父昭孫知岳州開慶初秩滿歸道
潭州時大元兵自羅鬼入破全衡永桂圍潭州人有
見神人衛城者已而潭獨不下逾年事平至臨安會
忠王議納妃初丁大全請選知臨安府顧囗女已致
聘矣大全敗囗亦罷去臺臣論囗大全黨宜別選名
族以配太子臣僚遂言全氏侍其父昭孫往返江湖
備嘗艱險其處貴富必能盡警戒相成之道理宗以
母慈憲故乃詔后入宮問曰爾父昭孫昔在寶佑間
沒于王事每念之令人可哀后對曰妾父可念淮湖
之民尤可念也帝深異之語大臣曰全氏女言辭甚
令宜配冢嫡以承祭祀景定二年十一月詔封永嘉
郡夫人十二月冊為皇太子妃
金史顯宗孝懿皇后傳后徒單氏其先忒里辟剌人
也曾祖抄從太祖取遼有功命以所部為猛安世襲
之祖婆盧火以戰功多累官開府儀同三司贈司徒
齊國公父貞尚遼王宗干女梁國公主加駙馬都尉
贈太師廣平郡王后以皇統七年生于遼陽母夢神
人授以寶珠光焰滿室既寤而生紅光燭于庭后性
莊重寡言父母嘗令總家事細大畢辦諸男不及也
世宗初即位貞為御史大夫自南京馳見世宗喜謂
之曰卿雖廢主腹心臣然未嘗助彼為虐況卿家法
可尚其以卿女為朕子妃及顯宗為皇太子大定四
年九月備禮親迎于貞第世宗臨宴盡歡而罷是年
十一月顯宗生辰初封為皇太子妃八年七月上遣
宣徽使移剌神獨干以名馬寶刀御膳賜太子及妃
仍諭之曰妃今臨蓐愿平安得雄有慶之后宜以此
刀置左右既而皇孫生是為章宗時上幸金蓮川次
冰井翌日上臨幸撫視宴甚歡又賜御服佩刀等物
謂顯宗曰祖宗積慶且皇后陰德至厚而有今日社
稷之洪福也又謂李石紇石烈志寧曰朕諸子雖多
皇后止有太子一人而已今幸得嫡孫觀其骨相不
凡又生麻達葛山山勢衍氣清朕甚嘉之因以山名
為章宗小字后素謙謹每畏其家世崇寵見父母流
涕而言曰高明之家古今所忌愿善自保持其后家
果以海陵事家敗蓋其遠慮如此世宗嘗謂諸王妃
公主曰皇太子妃容止合度服飾得中爾等當法效
之
顯宗昭圣皇后傳后劉氏遼陽人天眷二年九月己
亥夜后家若見有黃衣女子入其母室中者俄頃后
生性聰慧凡字過目不忘初讀孝經旬日終卷最喜
佛書世宗為東京留守因擊球見而奇之使見貞懿
皇后于府中進退閑雅無恣睢之色大定元年選入
東宮時年二十三
元史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傳后伯藍也怯赤一名闊
闊真弘吉剌氏生順宗成宗先是世祖出田獵道渴
至一帳房見一女子緝駝茸世祖從覓馬湩女子曰
馬湩有之但我父母諸兄皆不在我女子難以與汝
世祖欲去之女子又曰我獨居此汝自來自去于理
不宜我父母即歸姑待之須臾果歸出馬湩飲世祖
世祖既去嘆息曰得此等女子為人家婦豈不美耶
后與諸臣謀擇太子妃世祖俱不允有一老臣嘗知
向者之言知其未許嫁言于世祖世祖大喜納為太
子妃后性孝謹善事中宮世祖每稱之為賢德媳婦
侍昭睿順圣皇后不離左右至混囗所用紙亦以面
擦令柔軟以進一日裕宗有病世祖往視見囗上設
織金臥褥世祖慍而語之曰我嘗以汝為賢何乃若
此耶后跪答曰常時不曾敢用今為太子病恐有濕
氣因用之即時徹去
明外史建文皇后傳后馬氏光祿少卿全女洪武二
十六年冊為皇太孫妃
仁宗誠孝皇后傳后張氏永城人父兵馬副指揮麒
具外戚傳洪武十六年冊為燕世子妃永樂二年冊
為皇太子妃后始為太子妃操婦道至謹雅得成祖
及仁孝皇后歡而仁宗為太子頗被漢趙二王間體
肥碩復不習騎射成祖恚至減太子宮膳瀕易者數
矣卒以后故得不廢
宣宗恭讓皇后傳后胡氏名善祥濟寧人父榮生七
女洪武初長女入宮為女官榮授錦衣衛百戶后其
第三女也永樂十五年冊為皇太孫妃久之為皇太
子妃
憲宗孝貞皇后傳后王氏上元人父中軍都督鎮見
外戚傳初憲宗在東宮英宗為擇配得十二人選后
及吳氏柏氏留宮中
孝宗孝康皇后傳后張氏興濟人母金夢月入懷而
生后成化二十三年選為太子妃
光宗孝元皇后傳后郭氏順天人父維城以女貴封
博平伯進侯卒后于萬歷二十九年冊為皇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