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 老子本義
  • 魏源
  • 1021字
  • 2015-12-21 10:31:04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wèi)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wèi)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王弼作掘。傅奕作詘。顧歡作囗。此從河上本。}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傅奕作言多。碑本作多聞。}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釋文云一本作浴。薛蕙曰牝讀若匕。與上句爲(wèi)韻。下玄牝之門。特衍其詞與下句相葉耳。非玄牝之中更有門也。}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諸本天地之根無之字。惟列子及傅奕本有之。}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此老子知己道不行。憫世亂之不救而思遺世隱處。獨善其身之言也。聖人斥當(dāng)世之君。予聖自雄者。結(jié)芻爲(wèi)狗。用之祭祀。旣畢事則棄而踐之。老子見亂世民命如寄。故感而言曰。悲哉天地有時而不仁乎。乃視萬物如土苴而聽其生死也。聖人其不重仁乎。乃視斯民如草芥而無所顧惜也。諉之於天地。尊之爲(wèi)聖人。蓋悲天憫人。無所歸咎之詞。然將諉之於天地。而天地不可諉也。夫天地?zé)o心而成化。猶橐籥然。中虛無物。氣機所至。動而愈出。所謂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也。是聖人固宜有憂矣。天地?zé)o心而成化。聖人則有心而無爲(wèi)。百姓萬物之責(zé)在於聖人。則非天地之能芻狗之。而人之芻狗之矣。言至此而老子不欲長言矣。然則吾生天地間。旣不能使民物各遂其性。而吾亦將自棄其性。一任天人之芻狗乎。近取諸身。則吾身一小天地也。返觀默識。吾有中而自守之。亦何爲(wèi)嘵嘵多言。以其身深與天下事。而自取理數(shù)之窮乎。黃帝之書有之。其言谷者卽中也。牝卽谷也。不存之存。所以立體。無用之用。所以應(yīng)物。誠能體此而守之。小則爲(wèi)?zhàn)B生專氣之術(shù)。大則爲(wèi)虛靈順應(yīng)之道。何窮之有哉。蓋虛無因應(yīng)。用之于世。則爲(wèi)聖人無爲(wèi)之治。旣不得用。則徒言何益。適足招損耳。不如約其道而用之。返諸一身徼妙渾然。而在我之天下巳羲皇矣。此太上無言之?dāng)溡病!鹜忾覂?nèi)籥。機而鼓之。致風(fēng)之器也。屈。竭也。首以天地聖人並言。而繼但言天地。不及聖人者。是卽老子不欲多言之故也。數(shù)窮。釋文謂理數(shù)勢數(shù)也。中者虛中。謂心也。谷牝背中之喻。谷神喻其德。玄牝喻其功也。谷之於響。惟其無所不受。是以無時不至。是其神之存於中而長不死者也。天下之物惟牝能受能生。若夫受而不見其所以受。生而不見其所以生。則尤玄妙不測之牝也。可以母萬物而萬物皆從此門出。豈非天地根乎。是卽首章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是常道也。綿綿若存。觀妙之事。用之不勤。觀徼之事也。吳氏澄曰。谷虛則神存於中。若存卽神之存。勤。猶勞也。凡氣逸用之則養(yǎng)而日增。勤用之則虛而多耗。神常存則氣不耗散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山市| 嵊州市| 平果县| 永昌县| 沅江市| 百色市| 广宁县| 波密县| 咸阳市| 吴旗县| 都昌县| 满城县| 钟祥市| 萨迦县| 宁德市| 威远县| 西乌珠穆沁旗| 新昌县| 乐陵市| 安泽县| 松潘县| 洪泽县| 泌阳县| 迁西县| 浮梁县| 岚皋县| 丹巴县| 扬州市| 缙云县| 宜宾县| 丽水市| 开鲁县| 中卫市| 芜湖市| 曲水县| 桦甸市| 东方市| 通化县| 乌拉特后旗| 齐齐哈尔市|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