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5章 兵政十五海防中(1)

會商驅堵夷船

胡興仁

竊潮漳兩郡海口緊連。必需畫一辦理。庶可防奸杜弊。某奉閩督飭赴詔安。就近與某會商。兩省如何一律防堵。妥議章程。星飛馳等因。某即于二十日行抵黃岡。會同南澳鎮暨某悉心妥議。本月初三四等日。先后駛至布袋澳。夷船八只。均于十三四等日。駕出西南洋面而去。現在并無停泊。惟是夷船詭譎。現雖深知畏懾。恐盤桓有所希冀。不可不先事預防。布置防堵。某等熟思籌議。竊以夷船之往來。恃有奸民之勾結。欲杜銷售接濟之源。宜籌堅壁清野之法。果合沿海居民。知禁物之賈禍。則懷利之心必輕。加以哨船之堵。地方營縣之稽查。有犯必懲。無奸不摘。該夷無所貪圖。庶幾鴉片可絕。某等同赴粵轄之柘林樟林南澳。及閩轄之銅山懸鐘布袋澳等處。周詳審視。除柘林各海口向有船。惟布袋澳等處。因銅山營配緝兵少。難以兼顧。擬添設船卡房。水陸兼堵。商船一項。現奉粵督鄧星使林。于帆面寫明姓名牌甲。加以海關之盤驗。自易稽查。而沿海漁船接濟。是其慣技。尤應行保甲之法。使之互相牽制。謹酌擬四條。兩省一律辦理。是否有當。理合會銜請立案。批示飭遵。實為公便。

一潮郡漳郡各海口。應隨時隨地雇覓漁船。由地方官揀派丁役探查。一聞船傳報有夷船駛來。即告知澳甲。速報該營地方官丁役前往。一面知會陸營。在岸防守。以杜接濟銷售等弊。俟夷船駛去。即將丁役撤回。以免虛縻且杜他弊。

一商船出口入口。雖由地方官給照。向不派役稽查。惟海關收稅。向于各隘口派有委員家丁。即于稽查漏稅之人。順查違禁之弊。勢甚便而不擾。如閩省漳浦之舊鎮。云霄之石蛇尾。詔安之銅山懸鐘。以及海澄潮陽。均有海關委員守查。應責成出具查過商船若干。并無夾帶禁物甘結。按月申報。

一夷船駛出內港。難保無通夷奸民。借捕魚為名。銷售接濟。應編查水保甲。責令澳甲船行造冊送縣。給牌張掛。如有通夷私販等弊。總甲知而不舉。除將本船查封挐究外。仍科總甲互甲之罪。

一閩省銅山懸鐘緊接南澳。直通澳門。與粵省及饒平澄海水陸連界。雖水急不能停泊。而寄錠亦宜防維。南澳有兵防守。布袋澳系銅山兼轄。銅山出洋兵一百六十名。洋面太寬。難以兼顧。應請于布袋澳洋面添設小船四只。每只撥兵十二名。每兵月給口糧九錢。每月應給銀四十三兩二錢。查水師提標額設隨行出洋兵四百名內。可否籌撥四十八名所需口。或在各營標燂洗截曠項下支銷。濱岸添造卡房二間。俟有夷船停泊。由陸營派撥兵二十名住卡稽查。夷船去后。即令歸伍。毋庸常川住卡。即不必另設口糧。

征夷船進口硝磺稅銀議

胡興仁

道光二十三年閏七月初七日邸報。  欽差兩江總督耆英等。在廣東附片具奏。征收夷船進口硝磺稅銀一折。據稱各國洋船壓舵之咸沙。可以煎濾成硝。因例無免稅明文。各國夷商均在外洋私售。無賴匪徒即指為違禁貨物。查挐生事。議嗣后每硝一擔。征收三錢。其出口硝磺。仍應嚴禁等語。查咸沙難免回潮。以之壓舵。似非淡沙石塊之比。難保不損壞船板。即可煎濾成硝。在夷船進口之時。尚是咸沙。并非硝磺。亦未便以未成硝之沙責其納稅。且咸沙煎硝。向在何處地面。若系由該國煎成。在外洋私售。則直謂之硝磺。不得謂之咸沙。若到內地始煎。則何以又在外洋私售。如咸沙可以成硝。則是濱海之地。無處非硝。又何需乎內地之硝磺。不需內地之硝磺。則向來硝磺出洋之禁。何以立法綦嚴。今既明立章程。征進口之硝稅。則硝在船中。是出是入。礙難分辨。竊恐以進口二字。朦混影射。名為征咸沙進口之稅。實以弛硝磺出洋之禁。其弊不可勝言。自來內地奸商私販硝磺。非賣與洋盜。即賣與外夷。從不聞外洋有硝載入內地。是以例無完稅明文。如果海岸之咸沙皆可成硝。則奸商雖為漁利起見。亦有身家。既無重利可圖。何必冒險私販。此議一行。是向負私販之名。今遵公販之例。以未成硝之沙科稅。有硝之名。無硝之實。殊非體恤外夷之道。洋船瞬息千里。守口員弁。果能一一稽查。保無有出洋之船。夾帶硝磺者乎。既明收進口之稅。則難禁出洋之硝。所得不償所失。流弊正自無窮。若有意俯就外夷。則是授人以柄。釀禍無涯。向止粵東一省。今則福州門。寧波。上海一律照辦。從此外夷之硝磺不可勝用矣。彼有所嬴。則此有所絀。 國家收稅無幾。受患實深。厝火積薪。當防其漸。

密陳夷務疏節錄

殷兆鏞

奏為謹獻芻蕘。請以 祖宗成法為重。先安內而后攘外。民心既強。國威自振。仰祈采擇事。竊惟今日國事之最切。莫如洋務海防之一端。議戰議守。議撫議防。至不一矣。而二三十年以來。卒無定論。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正不必論我之制彼如何。當先察彼之勝我安在。近人之羨慕而悚息于西洋者。一曰富。二曰強。所謂富者。各處洋面占據馬頭。歲入之款。倍于中華而已。所謂強者船堅利。新式火器。層出不窮而已。至于其所以致富所以致強之道。無有能揣其本而探其源者。縱有其船有其。而駕駛開放之技藝不如也。堅忍勇鷙之人心不如也。如山不動之號令不如也。則與無船無又何異哉。試以最近之事較之。我 大清國龍興東土。以騎射為絕技。當時與明人交戰。明人有鳥鎗大。而我則無之。與今日我之鎗不敵西洋情形相類。然明人有鎗有。往往不及施放。而我之勁弓怒馬。已至其前。明兵率棄鎗以逃。其故無他。人心一齊一不齊。士氣一勇一不勇之別耳。固不在有器無器也。前年普魯士與法郎西相。法國之旱隊鎗。冠于泰西。千百年來。為雄無敵。普魯士乃褊小之國。徒以君明臣良。蓄謀歲久。殫精竭智。上下一心。遂使法郎西火器諸技。失其所恃。而為普所挫敗。是西人與西人交戰。所用輪船鎗。兩俱精良。惟以人心之整齊渙散分勝負。中土日習火器。即事事盡其巧妙。亦不過與法郎西之船相等極矣。使不先求鼓勵兵心。整飭刑政。設有如普魯士之強銳無前者。我能不為所挫乎。故以前明之有火器。與 國初之無火器言之。則有者敗而無者勝。以普法二國言之。以火器著名者敗。而火器未著名者勝。然則其所以必敗所以必勝者。當以兵心之勇怯為優劣。而器之有無利鈍實為第二義。灼然可矣。以中土十八省。分南北兩途。南人工于文詞。精于書寫。北人往往不及焉。乃北人祇效南人之筆硯精良。紙墨華美。而不能于幼小之年。耳濡目染。如南人之勤學。無益也。北人習于弓馬。善于馳騁。南人亦不及焉。乃南人之效北人。但購其名馬高車勁弓健矢。而不能如北人手足胼胝。耐習勞苦。無益也。以同一中華之人。南北異宜。尚不能事事相師。反客為主。乃一旦欲強開天辟地以來。數萬年之人心風俗。驅迫之以效法西洋。雖以漢武秦始之威。其不能有尺寸之效亦明矣。臣愚竊謂目下中華之于東西洋情勢。有無足慮者三不易學步者三。大有可為者三。敢為 圣明詳陳之。按泰西大小各國。以數十計。而不能統于一尊。最大者為俄為英為法為米。而普魯士后出。亦頡頏其間。與中土從前之戰國絕相似。互相聯絡。互相猜忌。更互相防維。故歷次條約中。必云如后有施恩之處。各國一律均沾。其牽制鈐索之隱情。大可概見。斷不能一國獨啟兵端。使我駕駛得宜。操縱有法。則彼且為我用。使為鷸蚌可也。使為冰炭可也。即或不然。亦必有此疏而彼尚親。一違而眾不合。斷不致各國同時裂。與我為難。此無足深慮者一也。

西人雖勇于戰事。而興兵則甚慎甚難。必一國中君臣紳商。詢謀僉同。且籌有巨餉。方肯命將。即如道光二十年。洋兵初來。正林則徐為兩廣總督。威名最著。遂不敢遽犯廣東。特乘浙江之隙。及占據定海。大可接踵內犯。乃仍向天津訴。次年二月。奕山在廣東議和。給予六百萬。已可罷兵。茍非裕謙剝皮為于波。則江二千一百萬。斷不致如此之甚也。咸豐六年。葉名琛與之爭執入城一事。輾轉年余。始將省城攻陷。迨僧格林沁在天津擊沈洋船一只。法國急于報仇矣。至下年春。命上海道吳煦令商人與之講解。只給兵費二百萬。一切仍照戊午原議。其各兵即可撤回。乃端華肅順拒之于內。何桂清薛煥拒之于外。洋人無可如何。始大隊北上。其時洋兵聚上海。載來戰馬二萬匹。在洋涇濱游牧。中國共見共聞。正發逆迭陷蘇常。使洋人乘利逐便。翻然改圖。以攻天津之兵。先據杭湖。為賊前驅。則固唾手可得耳。而西人未奉君命。不敢為也。以洋人前后數年情節度之。其善戰而不輕于決戰。實已昭昭然矣。華軍雖不能與之海上交鋒。若陸路鏖兵。則洋人自揣。亦無必勝之券。且我之兵勇。謂募可以不窮。彼則來者只有此數。全仗潮勇漢奸為之前隊而已。此無足深慮者二也。洋商自十三口通市以來。其在中國購房屋長子孫已二三十年。戀土情深。惟利是急。一有變故。其數千萬資財產業。皆付蕩然。故前數年屢次為中土剿賊。非其向化之獨真。乃其自謀之更切。茍非萬分怨恨。豈肯自害其羽毛。上年東洋無故饒舌。在京威公使尚出而排解。其不愿通商各口岸攪擾。為池魚之憂。亦確鑿可證矣。雖東洋人心。險詐叵測。與西洋人不同。不可不為之備。然通商各口岸有西洋人貿易在。斷不令其獨力鴟張。此無足深慮者三也。西人兵法最嚴。而養之最厚。其兵餉多于中華數倍。雖一隊千人十死八九。其一二成尚且直前不退。每船數百人。終日寂然無聲。所派在船分段巡查者。持鎗往來。足無停趾。不但無故無一登岸者。即在船亦無酣嬉高臥之人。鎗器械繩索什物。不惜厚費。必新必堅。終日淬勵。如待敵至。即子之光滑。亦如球如鏡。大小合膛。加以規算測量。故其能命中致遠。無堅不摧。雖王子貴人。一經入伍。與齊民等。凡勞苦蠢笨事。皆習為之。桅高數丈。緣索以登。必行走如飛。盡各兵之所能。方為水師提督。行伍之中。從無一官一兵可以幸進。此法律之精嚴。中國不易學者一也。西酋奉命出疆。為全權大臣者。行止皆可自。其督兵時。臨陣作何開仗。每于未定計之先。廣諮博訪。必集眾人所見。擇善而從。雖走卒末僚。皆可預議。及既定策之后。即王公貴人。不能搖撼。一切無知浮議。更屏而不顧。故下情無不上達。而善策不能中撓。敵之山川形勢。兵將強弱多寡。城郭之遠近平險。必先斯偵探確實。宣示各兵。皆能胸中了了。更各授以地圖。臨時再三申誡。合眾心為一心。操有勝算。方肯舉動。從無孟浪從事之時。此用兵之詳慎。中國不易學者二也。西洋舊制。除臨陣死亡無論外。凡所獲之囚。傷者醫之。死者殮之。生者養之。絕無摧辱凌虐之事。兩兵相交。使命往來。不加梗阻。一白旗。立即止仗。不得無故傷害。逐日戰事。準局外士人。隨時紀載。無所為諱飾。為將之勝敗。茍布置實非其罪。為眾論所稱者。各國皆可錄用。如現在法國麥馬韓之類。此待將之寬厚。中國不易學者三也。有此三長。故其人心精力果。敗少勝多。兼之船堅利。始克收其奇效。否則孟子所謂兵革非不堅利也。委而去之而已。兵將法律之精且嚴者。其本也。輪船火之利且速者。其末也。有本而無末。雖強弩不能穿魯縞矣。談洋務者。于西人之根本長技。獨不一深長思之。何哉。

夫中土之于西洋。未必百事不如。亦未必百事皆勝。其間人情風俗。各有所長。而天理所存。則無二致。今人但知西人處處恃強。處處恃勢。而不知平時優其民。信使其軍。仍不能逃出中土圣賢之大道至理。且舉措之間。時有一二暗合者。此其所以強也。世人皆以西洋為智。而臣獨以西洋為愚。惟其愚也。故用心能專。制器能利。而中土之聰明。十倍過之。其不專不精處。則皆聰明誤之也。世人皆以西洋為譎。而臣獨以西洋為[騃](駭)。惟其[騃](駭)也。故政令嚴肅。軍律整齊。而中土之圓融。亦十倍過之。其不整不肅。則又圓融誤之也。今欲與之角逐。求其富強之效。必先探其富強之源。究竟各國得力之實際。乃由軍民一心。法令嚴整乎。抑僅在于船猛烈。所向無前乎。茍能執其兩端而詳辨之。則朝廷之上。整紀飭綱。發號施令。孰先孰后。孰緩孰急之次第。自有主持。而不眩于道謀筑室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剑川县| 石门县| 诸城市| 柞水县| 扶沟县| 红原县| 深州市| 望谟县| 巴林左旗| 黔西| 临海市| 普宁市| 宜阳县| 绥芬河市| 西畴县| 新安县| 巴彦淖尔市| 开鲁县| 南宁市| 宿迁市| 淮滨县| 陵川县| 钟山县| 绥中县| 墨竹工卡县| 建昌县| 林州市| 图木舒克市| 卢龙县| 安陆市| 玉门市| 瓦房店市| 沅陵县| 稷山县| 泸水县| 巨鹿县| 乌拉特后旗| 海淀区| 新昌县| 东阿县|